第91節
“錢五百貫,絹一百匹?!被实郾菹抡f道。 “這……”水泥和杜仲膠兩樣加起來,這么大的發明,別說官身,竟是連個虛銜都不肯給?有再多錢又如何,到底還不是白身一個。 “可是覺得我給得少了?”皇帝陛下問道。 “……”唐儉沉吟,看來那棺材板兒比他還不受皇帝的待見啊。 “早前聽人說你被那羅三郎用一把傘就給收買了,我還不信,如今看來倒像是真的?!被实郾菹峦嫘Φ?。 “嗨,不過就是個小玩意兒?!边B一把傘都知道得那么清楚,先前還跟他裝呢,就這,還能不知道水泥? 甭管樂意不樂意,唐儉領了命令,便也只好乖乖辦事去了,大冬天的,帶著一大隊伍車馬部眾,頂風冒雪就往離石縣方向去了。 至于皇帝陛下這邊,這回之所以沒有召羅用進京,而是令唐儉前去與他談判,這里頭的因由嘛,說起來倒也沒什么,主要就是上回見面的過程不太愉快。 羅三郎那馬屁雖然拍得響亮,前面懟他的時候同樣也是很有膽,這當皇帝的人,能是什么人想懟就能懟的嗎?一個不小心把氣性給懟出來,那小子可就人頭不保了,就算他這個當皇帝的脾氣好,能忍,這事傳出去影響也是很不好的,隔三差五被人懟,他這皇帝當得還能有威嚴嗎? 不給它封官也是有這方面的考量,把這些不聽話的刺兒頭一個一個的都給封了官,那存粹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那塊棺材板兒還是讓他留在離石縣好好種地吧,若能再弄出一些好東西,于國于民也是一件好事。就是孟門關那一帶的軍事部署還得再加大一些力度,別到時候叫胡人把他給擄了去。 羅某人這會兒還不知道,就因為當初他那頭腦發熱的一懟,就把自己的仕途給懟干凈了。 數日之后,皇帝陛下與他的愛將尉遲敬德一起談話賞靴,對于這個身經百戰的右武侯大將軍來說,欣賞這一雙皮靴實在比那些風花雪月來得更有滋味。 君臣二人先是對這一膠底皮靴做了一番點評,然后那尉遲敬德便穿上那雙靴子,兩人出了宮殿,去了練武場。 當初羅用讓馮皮匠做這雙皮靴的時候,就是按照武人的規格來做,碼數偏大,鞋型略寬,這時候被尉遲敬德穿在腳上,除了腳掌兩邊還是稍稍緊了一點,其他倒也合適。 這位右武侯大將軍在練武場上把刀槍劍戟都給耍過了一遭,又是與人對練,又是策馬狂奔,最后高高興興回到李世民跟前。 “好靴??!真是一雙好靴!陛下剛剛看我行動可還矯???”身體活動開了,這位大將軍心情也格外好,說話的聲音都比平時高了好幾個度。 “敬德這一身武功倒是沒落下?!被实郾菹驴滟澋?。 “這靴子著實好穿,跑跳自如啊,鞋底是軟的,還結實,你看,我在雪地里跑了這么長時間,這靴子里頭還都是干的?!边@位大將軍這會兒實在是太高興了,平日里在朝為官的形象也是沒繃住,還把自己腳底下的一只靴子脫下來,遞過去給皇帝看。 “……確實?!被实郾菹孪铀_上味道大,沒真湊近了看,也就是略略瞄了一眼。 “這靴子確實是好,穿著還暖腳?!蔽具t敬德說著,就又把那雙靴子給穿上了,旁邊一個宮人捧著他原來那雙鞋使勁往他跟前湊,人家根本連看都不看一眼。 “嘶……”皇帝陛下原本還想說點什么,想想還是算了。這朝里朝外的,到處都是刺兒頭,難得有個忠厚老實又肯聽他話的…… 于是這一天下午,右武侯大將軍就穿著這雙新靴,高高興興出皇宮去了。 卻不知,若是沒了那些刺兒頭給他當陪襯,他今日哪里又能揀這么一個大便宜,畢竟這雙靴子皇帝陛下自己穿著也合腳。 第128章 小黑板 就在唐儉一行人北上石州的時候,離石縣那邊也有不少人,已經一路奔到了秦嶺地區,跑在最前面的,便是那馬王兩家。 這兩家商號在離石當地雖然一直都是競爭關系,但是出了離石縣,能合作的他們一般都還是會選擇合作,把兩個商號的力量合到一處,要比單獨一個商號強大許多,不僅更有競爭力,安全方面也更有保障,在眼下這個時代,各地商賈也多是如此。 他們來得快,那皇帝派來的人馬卻來得更快,幾個主要出產杜種樹的地方都已經被官兵們看守起來了,根本不容其他人插足。 于是他們這些人便只好去那些更偏遠的山村,希望可以尋找到一些貨源。早些時候,在了解過了那種膠底皮靴的好處之后,很多離石縣當地的商賈都認為,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杜仲膠的生產將會成為繼絲麻糧食之后的又一個重要產業,他們誰都想在這個產業興起之前為自己爭得一個先機。 農歷十月份的秦嶺山區,雨雪交加,天氣寒冷又潮濕,這一行人翻山越嶺,在個個小山村之間跋涉,從當地農人那里收購杜種樹的種子。 山路難行,天氣惡劣,這一行人里面卻沒有一個叫苦的,在這年頭,對于經常外出行商的人來說,吃苦那都是最基本的,單只運貨這一條,車馬勞頓不說,找不到投宿的地方,露宿荒野也是常有的事。 · “你阿兄他們還未歸來?”這一日,馬飛陽又來西坡村,羅用見他手里捧著個茶盞,看著外頭紛紛揚揚的大雪面露憂色,便問了一句。 “怕是進山了?!瘪R飛陽把手里的茶盞往炕桌上一放,整個人懶洋洋往邊上一歪,嘆氣說道。 “他們那么多人,也不怕什么?!绷_用寬慰道:“聽聞這回王家也去了不少人?” “嗯,你那死對頭王金懷也去了?!瘪R飛陽笑著說。 羅用哼笑:“什么死對頭,不過就是有過幾面之緣?!?/br> 他這時候正蹲在炕面上,一邊磨墨,一邊用一把小刷子蘸了墨汁,往一塊四四方方的木板上面刷,刷得整塊木板都黑乎乎的。 那王懷金,也就是當初口出狂言,對羅用說什么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家伙,也是個倒霉催的,這會兒這個段子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不過是個尋常商賈之家的后生,硬是被人給打上了大反派的標簽。 羅用也因此得了個棺材板兒的諢號,他倒也不覺得有什么不好,這諢號挺威風,多少還有點辟邪犯小人的妙用。 “你這又要做什么?”馬飛陽問他。 “黑板?!绷_用回答說。 “……”黑色的板子,可不就是黑板么,馬飛陽覺得這回答跟沒回答差不多?!白鍪裁从玫??”他又問。 “寫字啊?!绷_用涂完一塊板子,將其立在墻邊晾著,然后又伸手拿了另一塊板子過來繼續涂抹。先在木板上涂上墨汁,晾干后再刷上桐油,待到干透了之后,就可以用石膏在上面寫字了。 前些時候他們這里下起了大雪,羅用便讓五郎借住在了鄒里正家中,與他一起的還有王紹林榮那兩個。 這樣一來,五郎便不再每天回來了,成日見不著人,羅用也是有些掛心,那鄒里正一家自然是不錯,但是要論生活條件,肯定還是不如羅家的。 羅用這幾日就尋思著,橫豎他手頭上這些事情都已經上了軌道,自己也能騰出空閑來了,不若便趁著這冬閑的時候,在許家客舍那邊開個班教算術。 他可以先教阿拉伯數字,然后再把小數分數這些個教一教,這些東西,在二十一世紀都是小學數學課上的內容,比較淺顯,一般只要學會這些內容,日常生活便也夠用了。 到時候羅用還可以把五郎也一起接回來,這樣一來,對于五郎來說,就算不去小河村那邊上學,這個冬天也不算是荒廢了。 還有大娘二娘四娘她們,都得跟著學學,別人家的先生開課不收女學生,羅用那是沒辦法,但他自己開課,別個就別想指手畫腳的了,不止是自家姊妹,村里頭別的小娘子們若是想學,他也是要教的。 心中思定,兩日后的下午,趕在五郎他們學校放學前,羅用便與王當林興易一同去小河村接孩子。 這兩家的意思,其實都是想讓自家孩子與羅五郎結交的,所以這一次羅用說是要把五郎接回來,自己在家教他一些算術,他們就都問能不能讓自家孩子也跟著一起學學,在得到肯定的答復之后,便一起去小河村接人了。 那小河村的先生倒也沒有多說什么,只是讓這三個小孩回家以后也要日日溫習,莫要荒廢了學業。 然后羅用等人又去了一趟鄒里正家里,感謝他這些時日對這幾個小子們的照料,還帶了一些羊rou和米面過去,當然先前那位先生那里也是給了的。 當先生的就是不愁吃,羅用尋思著,待他開班授課以后,家里頭應也是不愁沒rou吃的。 帶著這種美好的憧憬,許家客舍那邊的算術班很快就開始授課了,最早的一批學生便是他的那些弟子,本著對自家師父的無條件信任原則,就算他們師父教的那些數字看起來奇怪又難記,一個個也都硬著頭皮學了。 他們這些人也不是每天都能來,哪天得空便哪天過來,有時候上課上著上著,也有臨時離開的,也有中途過來的,羅用都不怎么在意。 上課的時間就是每天下午,午飯過后晚飯之前的一段時間,有些個城里人跑過來看了一場熱鬧,還能就地在許家客舍吃個晚飯,住一晚上,第二天再回城。 教學這件事,其實也沒有那么有意思,羅用剛開始的時候還挺有熱情,后來每天看著一廳堂的大老爺們掰著手指頭數著一二三四,看著看著便也有些厭倦了,上著課的時候都能打幾個哈欠。 弟子們都說他們師父這是又要長個兒了,小孩子要長個頭的時候都比較愛睡覺,他們師父今年也才十六,肯定還得長長。 在認完了數字之后,就是簡單的加減法,這個倒是不難教,因為他的這些學生多是成年人了,生活中難免都要用到一些算術,所以簡單的加減法大多數人都是會的。 在這之后,有意思的事情就來了,羅用教會了這些人豎式計算法,然后這些大唐土著們突然發現,只要一塊石膏一塊黑板,無論是五位數還是六位數還是七位數,他們這些大老粗統統都能手到擒來,這個實在是太有成就感了! 這件事傳到離石縣城以后,來參觀旁聽的人數激增,許家客舍的生意頓時就好了起來。 等到唐儉他們那一行人來到離石縣的時候,當地已經興起了一股黑板風,好多人都在腰上掛著一塊巴掌大的小黑板,荷包里頭再揣一兩塊石膏,走起路來當啷作響。 令隊伍在城外暫歇,又讓負責伙食的人進城采買飯食,唐儉自己則帶著兩個隨從,進城吃飯去了。 這邊剛在相熟的飯鋪坐定,那邊就聽到一個跑堂的給旁邊那一桌算賬:“陶罐雞十二文,暖鍋十文,清酒十五文,另外幾樣小菜共六文錢,一共是四十三文錢,郎君你看我這賬算得可對?” 一桌飯菜吃了四十多文錢,這在離石縣當地也算是比較可以的了,唐儉在一旁聽著,也知道那跑堂算得沒錯,他就是看不明白對方給那一桌的客人遞過去的那個小黑板上邊寫的是啥,怎的他竟然半點都看不明白? “不錯,正是四十三文?!蹦且蛔赖目腿丝催^了那塊小黑板,點點頭,便痛快掏錢了。 四十幾個銅板,串在一起得有一小掛,拿在手里頭也是沉甸甸的,跑堂的收了錢,高高興興就往柜臺那邊去了。 他向來就是個機敏的,做事又十分認真,從前便很得店中掌柜的看重,前些時候還安排他去西坡村學了十多天算術。 他倒也爭氣,回來就能算賬了,每天端著個小黑板給店里的客人算賬順便負責收錢,客人雖然不一定個個都能看得懂,但是對于這種透明化的結賬方式似也十分滿意,店家話說,從這個月起,便要給他漲工錢了。 在等待飯菜上桌的過程中,唐劍等人又有幸參觀了幾次結賬的過程,看著那小黑板上邊七歪八扭的奇怪數字,再看看他們當地人好像都很懂的樣子…… “這里是離石縣沒錯吧?”唐公心中覺著有些怪異,他莫不是來到了什么奇怪的地方。 坊間亦有怪談,說是有些人走著走著就走錯了路,陰差陽錯之下去到了仙境或者是陰間之類的地方,他們這一行人,莫不是也在什么地方走岔了道兒? 這時候的唐儉并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穿越一說。 “郎君說笑了,這里不是離石縣又能是何處?”見他這一桌的來客看起來是非富即貴,偏這時候飯菜又上得有些慢,掌柜便親自過來陪聊。 “怎的我看他們寫的字那般怪異?”唐儉詢問道。 “那便是羅三郎教的了,夏里羅三郎進京面圣,在那長安城中,從一個胡商那里學得了這種十分簡便好用的算術方法,眼下正是冬閑的時候,他便把這方法教與眾人?!?/br> 說這些話的時候,掌柜的滿臉都是敬佩之色,那胡商亦是狡詐,他們的法子又豈是輕易可以學得,還不知羅三郎許了對方多少好處,又費了多少工夫才做成了這件事,然而他卻半點也沒有想要藏私的意思,如此至仁至義之人,世間又能有幾個。 “原是如此?!甭犅剬Ψ剿?,唐儉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氣,只要不是走岔了路便好。 說那羅三郎從胡商那里學得這種算術的法子,倒也不算什么太過匪夷所思的事情,畢竟那些胡商搞出來的稀奇古怪的東西也不止一樣兩樣。 這大唐社會的風氣也是開放,胡人的馬匹,胡人的服裝,甚至是胡人的女人他們都能接受甚至是歡迎,現在再添一個胡人的算術法,好像也不是什么特別大不了的事。 時人所說的胡人,并非單指西北游牧民族,歐洲人非洲人阿拉伯人,通常也都被喚作胡人,胡人之中又有胡商與胡奴,在長安城中,甚至還有不少能歌善舞美艷絕倫的胡姬。 讓唐儉吃驚的是,羅用竟然能從那些狡猾的胡商那里弄到這種不傳秘法,然后還一點不藏私地開門授課。 羅用那小子,究竟是怎么想的? 第129章 種子 羅用的想法嘛,他其實就是想先打個地基。 畢竟數學這一門學科,對于后來的很多現代科學的發展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現在早早就開始打地基,將來必然會有所受益。 當然,也并非只有阿拉伯數學才叫數學,中國傳統數學也是數學,而羅用目前所教授的,只能算是一些基礎算術而已,這只是整個數學知識體系中最基本也最簡單的一小部分。 所謂的阿拉伯數學,就是用阿拉伯語研究的數學,這里面的研究者不僅僅只是阿拉伯人,還有很多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 后世有研究表示,這些阿拉伯數字原本是發源于印度,大約在八世紀九世紀的時候,阿拉伯人弄了一個“智慧之宮”,集聚了各地學者,將當時世界上的許多典籍進行翻譯并收集。 從最開始的以翻譯為主的傳入時期,到后來阿拉伯語的廣泛運用,不斷發展,乃至于最后成為國際上通用的一種數字符號,這就是阿拉伯數學的大致發展過程。 唐初這時候,唐人口中的“大食”人,指的便是阿拉伯人。 現在正是公元635年,五年前,也就是公元630年,這一年是伊斯蘭教的“代表團之年”,穆罕默德率領他的信徒穆斯林征服了麥加,阿拉伯半島上的其他部族紛紛來拜,皈依到穆罕默德的領導之下,阿拉伯半島實現了統一,并且不斷向外擴張,形成阿拉伯帝國。 羅用前前后后花費了許多時間,才從他空間那一堆書籍以及雜七雜八的資料當中,匯總出這么一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