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兩人吃過了餃子,又坐了一會兒,看看天色也有些晚了,便起身要走。 羅用用粗陶大碗裝了一大碗餃子讓他二人端回去,言是林大郎林二郎幫他挑水澆樹辛苦了,之所以多說這一句,也是為了避免發生誤會,畢竟前面還有他用一碗東坡rou羞臊林家人的事情擺在那里呢。 最后這碗餃子被端回林家,因為雙方近來關系不錯,林父林母等人自然也就沒有往歪處想,這餃子做得好吃,家里頭大的小的都愛吃,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得也很歡實。 結果吃到一半,林大郎那長子突然就嚎了一嗓子,言是林春秋暗地里踹他,林大郎責怪林春秋,你沒事踹他做什么,林春秋說自己就是碰了他一下,都是鄉下娃娃,怎的就這般嬌貴了。 這時候整個社會雖也是重農輕商,但田舍奴老農民依舊是罵人的話,再說誰人當父母的不希望自家孩子將來能有大出息,被人當面嫌鄉下娃娃還嬌貴,哪個還能高興得起來,鄉下娃娃怎么了,你自己不也長在村里頭? 林大嫂這就不干了,當面就與小叔理論起來。林家現在論孫子輩的,也就才生了三個,她生了倆兒子,林二嫂生了一女兒。于是這林大嫂在家里頭也是比較硬氣,起碼比林二嫂硬氣。 這一大家子人一起過日子,平日里不吵架還好,一旦吵吵起來,心里積攢的那些不滿就都爆發出來了,事情越鬧越大,眼瞅著他們兄弟二人又要推搡起來。 “吵吵什么!就為了這幾個角子,還要臉不要了?”最后還是林父發飆,吼了這么一嗓子,事情才暫時平息下來。 說起來,這還真不是幾個角子的事。 今晚發生的事,這屋子里頭,只要眼睛不瞎的都能看出來,分明就是林春秋嫌林大郎的兒子吃得多,暗地里踹了他一腳。 若是從前,林大郎那兒子應也是不敢吱聲,只是近來林大郎兩口子對那林春秋的不滿日益加劇,平日里私底下也沒少說這個,小孩子也會看眼色,聽了這些話以后,他今晚就敢嚎了,曉得自家爹娘會給他撐腰。 那林老爺子硬是把這兄弟二人的矛盾說成是幾個角子的事,這回算是勉強過關,林大郎兩口子也要臉面,于是便沒有再鬧下去,只是不知下回又將如何。 要說起來,這平常人家兄弟不和,最多就是吵一吵鬧一鬧,擱在那世族大家甚至是帝王家,那可是會要人命的,要的還不僅僅只是他們自己的命,哪次起了紛爭,不是一群一群的人跟著掉腦袋。 羅用剛剛給自家弟子送了一大盤餃子到許家客舍那邊,然后又回來做肥皂,讓二娘她們都去睡了,他一個人在這邊慢慢熬。 作為二十一世紀新青年,他實在也不太習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規律,不偶爾熬個夜,感覺人生都不完整。 這時候他一邊用從打蛋桶上面拆下來的攪拌裝置,攪拌著一大罐肥皂材料,一邊集中注意力,去看自己空間里的一個電腦屏幕。 為了省電,他都盡量不把電腦手機往空間外面拿,只有需要翻頁的時候才拿出來一下,翻完了趕緊放回去,看的話,集中注意力他就能看到自己空間里頭的東西。 他這會兒看的,是某篇歷史小說中介紹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內容,其中自然也提到了杜如晦,說實在的,杜家內斗實在厲害。 在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王位之爭中,哪邊都能看到他們杜家人的身影,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支持魏王李泰,杜如晦的次子杜荷支持太子李承乾,據說那杜荷還上串下跳地鼓動李承乾把他老子也就是李世民給干掉,也不知道是確有其事呢,還是替人背鍋呢。 杜如晦的長子杜構比較倒霉,啥事沒干,就被他弟弟給連累了,流放嶺南,死于邊野。 算算時間,這會兒杜構好像還在萊州那邊教人釣針粱魚呢,萊州就在后世的山東省東北面。 不過杜家確實也是人才濟濟,都這樣了還能翻盤。 在一百多年以后的唐中期,民間有一句話,城南韋杜,去天尺五,這個杜,講的就是京兆杜氏,杜甫杜牧也都是這個家族的血脈,這大約就是傳說中的世家底蘊根基深厚吧。 羅用打了個哈欠,從空間里收回注意力,揉揉太陽xue,探頭往壇子里看了看,然后又往里面加了一點艾草汁,這回他打算用熱制法做艾草皂。 或許是因為醫療條件太落后的緣故,這時候的人相當重視艾在生活中的運用,對艾草的味道普遍也都比較能接受。 時人一般比較推崇陳艾,羅用這一次也是用陳艾熬的湯汁,新艾的話,他擔心會比較容易發生酸敗,影響肥皂的保質期。 長夜漫漫,羅用獨自一人做著肥皂,看著空間里頭的文字,雖然身處同一個時代,但是那些王侯將相風起云涌,對他來說依舊跟在看小說話本一般。 第83章 求學 羅用對這一批艾草皂的品質相當滿意,這一晚將皂液加工好了澆到模具之中,幾日后脫模,便得到了一塊塊棕褐色印著花紋的肥皂。 因為是采用熱法制作而成,所以就不用經過漫長的熟成,做出來稍放兩天便能用了,這豬油皂用來洗手洗澡都挺滑膩,洗完以后還泛著一股子淡淡的艾草香,羅用在親自試用過之后,感覺很滿意,認為這個艾草皂可以大批量長期制造。 艾草并不是什么精貴東西,在他們當地的田間地頭都很常見,春天這時候,就有不少村人采來當野菜吃,羅用前兩天就吃過四娘她們采摘回來的艾葉,和雞蛋一起炒了吃,滋味還不錯。 待過了端午,艾蒿基本上就都長成了,夏秋時節可以采了艾葉回來晾曬,羅用今年打算多收些艾葉屯起來慢慢用,用不完的多放兩年也就成了陳艾。 接下來的日子,羅用除了關心自家山坡上的那些樹苗,就是一門心思做艾草皂。 羅家的這一款艾草皂,個頭大約也就是后世一塊普通香皂大小,價錢是五文錢一塊,銷路不用愁,每天做出來多少賣多少。 相對的,原先那款彩色的冷制皂倒是被他給停掉了,那冷制皂的熟成速度太慢,為了確保使用安全避免發生意外,還要等到那些肥皂充分熟成,確定沒有問題以后再賣出去,如此一來,囤貨就很嚴重。 這肥皂是要用豬油來做的,本錢太高了,這一囤積起來,就意味著短時間里面別想拿它們換錢,羅用眼下這不是缺錢呢嗎,想想還是先做艾草皂賣賣比較合適。 為了提高制皂效率,羅用到離石縣北面三川河邊的制陶坊定制了一口約莫半人高的矮胖大釜。 這口大釜分里外兩層,中間可以加水進去,羅用在給皂液加熱的時候,為了受熱均勻保證安全,一直都采用隔水加熱的方法。 另外他又找到衡玉的次子衡致,請他幫自己打造一個適用于這口大釜的攪拌裝置。 最后做出來一個磨盤大小的一個裝置,可以用木架安放固定在陶釜上方,然后再由人力或者畜力去推,外面只要推一圈,釜中的攪拌裝置就會轉好幾圈,而且那里面還不止一個攪拌器,大大小小好幾個,據說這些攪拌器轉動起來的時候,既可以充分攪拌釜中皂液,又不會讓快速流動的皂液甩出缸外,最妙的是還可以根據皂液的多少調節高度,基本上不會出現皂液太少就沒辦法使用這個工具的情況。 羅用將這兩樣器具運回家去,在自家后院整理了一間屋子出來,專門做肥皂。 他先在屋子中間鑄了一個方方正正的結實矮灶,用于燒火加熱,然后再把那口大釜安置上去,這大釜又大又結實,花了羅用不少錢,不過這些都是必要投資。 當天下午,羅用就試了試這個制皂設備,將這幾日積攢起來的廢油雜油統統投入釜中,又按比例配好堿水溶液倒進去,最后安裝好攪拌裝置,在釜下燒起小火,一邊加熱一邊攪拌。 這個攪拌裝置個頭挺大,推起來的時候,就跟推村里那口大石磨差不多,只是不需要那么大的力氣,剛開始那兩步還能感覺到阻力,等到甕中的油水流動起來,也就感覺不到多少阻力了,推起來很輕松。 “阿兄,你可累了,我幫你推吧?!蔽謇赡切∽釉谝慌钥吹媒蚪蛴形?。 “你可推不了這個,甚時候長高了再來幫忙吧?!绷_用笑道。五郎長得慢,今春虛齡也有九歲,長得卻還沒有羅用胸口高,這副木架子都到他臉上了,他難道還能用臉推。 “阿兄,你讓我推推唄?!蔽謇裳氲?。 “行,那你就來推兩下子?!毙『⒆右娏耸裁炊己闷?,剛剛四娘那丫頭已經過來新鮮過一遭,這會兒又輪到五郎,好歹他倆還知道前面的店鋪要留個人看著,不能把六郎七娘和自家雜貨一起撂那兒不管。 下午這個時候,彭二要到坡下去煮豬食,二娘這會兒也在后院這邊,她最近也不怎么打毛衣了,羅用最近忙著樹苗和肥皂,家里做腐乳的活計就被她給接了過去。 眼瞅著也到了與趙琛約定的季節,雖不知對方是否能夠守諾,但該備的腐乳總要提前備下。 五郎那小子雙手與腦袋并用,將那攪拌器推過幾圈,這才高高興興回前頭看雜貨鋪去了。 最近他與四娘每日早起,都要踩著木凳將后院里曬著的這些醬缸攪過一遍,給羅用和二娘她們省了不少事,十來歲的娃娃,在這個年代已經能頂半個勞動力了。 羅用最近也尋思著,是不是該送五郎去讀書了,離石縣里有蒙學,小河村那邊也有一個蒙學,但都離他們這里遠了些。 若是送去離石縣,肯定就不能繼續在家里住著了,離石縣中每日里商賈往來的,很多外地人,羅用不太放心,殷大娘的事情這也才剛過去沒多久,再說他家五郎身體底子薄,外頭的飲食不如家里好,怕他營養跟不上。 若是送去小河村,倒是可以每日回家,只每天這一來一回的著實也是辛苦,這一路上又十分荒蕪…… 思來想去拿不定主意,這五郎讀書的事,也就被耽擱到了現在,羅用平日里雖也能教他們一些,卻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與學校里的正經教學還有著很大的差距。 總這么拖下去也不是辦法,羅用尋思著,什么時候找王當商量商量,他那兒子王紹與五郎差不多年紀,不知他們那邊是什么樣的想法。 至于四娘,照理說也正是讀書的年紀,只是生在這個年代,女孩子卻是去不成學校的。 新制的制造裝備相當好用,充分攪拌和加熱同時進行,皂化速度大大提高,這一釜皂液加工好了,澆到糖糕模中,在墻邊的木架上擺滿了大半架子。 這一塊臭肥皂就是五文錢,扣除成本,怎么著都得掙個兩三文,今天這一鍋豬油還不算大鍋,也是家里的廢油攢得不夠多,也是第一次試鍋,下回他就可以放開手腳多做些。 傍晚時分,羅用去了一趟王當他們那邊,與王當夫婦二人談了談王紹上學的事。 那王當夫婦也是想送自家長子去上學的,也知道小河村那邊就有一個蒙學,先前還有顧慮,擔心自家是外地來的,那小河村的先生不肯收。 這會兒見羅三郎來找他們說這個事,當即喜出望外滿口答應,若能與這羅三郎同去,自然免不得就要沾一沾他的光。 聽說那小河村的教書先生家里,也養著羅家的豬呢,近來豬價不錯,他們村家家戶戶都掙得了一些錢財,在這種情況下,那教書先生自然也要給羅三郎一些薄面,收一個外地學生并不算什么大事。 從王當他們那院子出來,羅用又去村里轉了一圈,打聽村里其他人家還有沒有想要送小孩去讀書的,結果轉了一圈下來,問的人不少,真正爽快說要送自家孩子去念書的,卻是一個都沒有。 在這年頭,七八歲的小孩都能給家里幫忙了,十來歲就是半個勞動力,平白送去上學,花那許多束脩不說,家里頭又少了一個能干活的。 學那幾個字也沒什么大用,學個兩三年的,若是沒用上,過個幾年就都忘光了??纯创謇锬莻€林六郎就知道了,從前還是在縣里正經讀的蒙學呢,如今怎么樣,還不是連個媳婦都說不上。 第二日,王當父子過來的時候,羅用還在吃早飯,見他二人過來,連忙幾口將飯菜吞了,五郎那小子早都準備好了在一旁等著呢,聽說要去上學,他也高興得很。 “四娘,你好好看店,晚些阿兄給你帶飴糖回來?!绷_用出門前對四娘說道。 “哦?!彼哪锬枘钁艘宦?。 四人剛出了羅家院子,就見林大郎領著他家長子,從村里匆匆趕來。 “都怪我那婆姨太磨蹭,差點誤了時候?!壁s到近前,林大郎探頭看了看羅用他們籃子里裝的東西,笑嘻嘻說道:“你們都拿了些什么,我家怕是最少了?!?/br> “你家阿榮也要送去讀書?”羅用笑著與那林大郎打了個招呼,昨日他也說想送他家長子去念書,只這事還需與家中長輩商議。 “是啊?!绷执罄珊俸傩χ?,一看就是打了勝仗。 “三家之中,自然就有一家最少?!蓖醍敳幌矚g林大郎那股子小氣吧啦的勁兒,說話也不太客氣。 “你家送的什么?”林大郎是個精明的,除了自家那些糟心事,在外輕易不會與人紅臉,這時候被那王當嗆了一聲,也沒怎么當回事,依舊笑嘻嘻問他。 那王當畢竟是個實誠人,見對方被自己嗆聲還這么和氣熱情,頓時也就繃不住了,伸手將自家籃子上面的布巾掀了掀,露出里面的東西給他看。 這也是昨日說好了的,那小河村不近,春日里各家也都忙碌,今日干脆便帶了東西過去,那先生若是肯收,當面便行了拜師禮,奉上束脩,免得再多跑一趟。 那王當的籃子里有雞蛋有咸rou,另外還有大半籃子紅棗,以及好幾塊用彩色麻線捆扎起來的臭肥皂。 看過了王當的籃子,林大郎又去看羅用的籃子,只見那籃子里裝了幾個罐子,占了大半個籃子,另外小半籃子裝的全部都是艾草皂。 “不行,我這太少了,我還得添一點?!蹦橇执罄蓳u頭道。 羅用看他拿的東西,確實也是少了些,藍中兩個罐子裝的約莫是食醋,另又有一小袋粟米,米袋子上面擺了塊rou,不算大,一旁他兒子手里還提著幾只小雞仔,以他們林家的家底,拿出這樣的拜師禮,確實是少了。 羅用卻不知,就那幾只小雞仔,也是林大嫂今天早上硬抓來的,林母言那小河村的先生哪里能跟縣里的先生比,不需那許多束脩,不肯多拿東西出來。 這時候林大郎帶著長子出來了,家里頭也不知道鬧沒鬧起來,林大嫂心里憋著氣,老太太因為她剛剛抓雞仔的事心里也有些不痛快,一個弄不好,又要鬧將起來。 林大郎將那幾只小雞仔折價換給了羅用,然后自己又另補了一些銅錢,從羅用這里買了十塊艾草皂。 這十塊艾草皂放到籃子里,他家的束脩看著也就像樣多了,原本也不是什么貧苦人家,拜師禮不好搞得太寒磣。 六人一起出了村口,羅用這邊推了一輛燕兒飛,林大郎那邊也推了一輛燕兒飛,六個人兩輛車不夠騎,還得上許家客舍去借,羅用那些弟子里頭,就有幾個人買了燕兒飛的。 “怎的才過來,我又另做了一盒棗豆糕,一并帶過去吧?!?/br> 許家客舍這邊,羅大娘將一盒棗豆糕交到羅用手里,又領著他們到后院去推燕兒飛,催促他們早些出發。從前羅用求學的時候,他們羅家人都把這拜師禮當成天大的事對待,哪里像他們如今這般,拖拖拉拉的。 西坡村的小孩大多會騎燕兒飛,那羅家就有一輛燕兒飛,村里的小孩都蹭他家的車子騎。 羅用從前那一輛被他換了紡車以后,衡玉很快又讓他家孫子送了一輛過來,那訂單再緊,也不能讓自家師傅沒了車子騎。 羅用原本還有些擔心王當父子,沒想到那兩人上了燕兒飛以后也都騎得很穩當。 從西坡村到小河村,約莫二十里土路,步行的話差不多要半日,騎上燕兒飛,不到一個時辰也就到地方了。 小河村這個地方地勢平坦開闊,有許多良田,還有河流經過,這地方距離離石縣較遠,村里每個月有幾次集市,附近不少村民會到這里來趕集。 因為商業比較發達的關系,村里不僅有榨油坊,還有會做飴糖的村人。 早在幾十年前,村民們還集資在小河邊打造了一組連機碓,一時間風光無兩,那又高又大的連機碓,就是富足昌盛的標志,從別的村子過來趕集的村人見了,都很是羨慕,當父母的也都愿意讓自家女兒嫁來小河村。 只可惜后來一場大水,不僅沖了連機碓,把地里的莊稼也一并沖了去,之后又是連年的戰亂,直到最近幾年,小河村才漸漸又變得安穩富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