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孫寡婦也看好這羅三郎,就算不論什么家資事業,單論人品,這方圓百里怕也是沒有幾個后生能夠及得上他。 十幾歲的青青少年郎,原本就長得一副好皮相,加上他行為端正舉止清爽,不似其他少年人那般膚淺浮躁,你瞅著他那心里好像裝著許多事,待人又無半點歹意,也不怪村中這些少女心動,這樣的小郎君若是不招人喜愛,那才真叫稀奇。 · 這一邊,羅用回到自家院子,埋頭做他的羊毛氈坐墊去了,隨著訂單的不斷增加,他現在迫切地想要提高制氈效率。 羊毛氈的氈化方式主要就是針氈法和濕氈法,針氈法就是全部采用細針戳刺,這樣做出來的羊毛氈比較精細,但是速度相當慢。 濕氈法就是在羊毛氈上面淋上熱水,經過反復的揉搓拍打滾動,達到快速成氈的目的,濕氈法速度快,但是細節部分難免會有照顧不到的地方。 羅用先前做的那些墊子,正面都是用的針氈,反面只有一個顏色,可以用濕氈。 這幾日他就想在正面也試試濕氈,并非完全只用濕氈,只是先把幾個主要的顏色鋪設好,后期再通過針氈的方式,添加其他細節上去,這樣一來,應也能夠節約一些時間,只是比較考驗制作者的手藝,一個不小心,花朵便要走了型。 羅用這一忙,就忙到天色擦黑才從后院里出來,二娘這時候已經喂完了豬,剛從外頭回來。 雜貨鋪那邊飄來陣陣面香,羅用走過去一看,四娘五郎已經將今晚的飯食給做好了,也不是什么復雜的東西,就是一大鍋熱騰騰的餑饦,也就是面片湯。 湯里有大娘從林家那邊拿過來的一顆菘菜,還切了一些羊rou下去,再撒上一小把蔥花,這樣的一鍋面片湯,在這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也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伙食了。 四娘五郎二人從鍋中打了面片湯出來,一碗一碗擺在桌上,村子里七八歲的小孩洗衣做飯都是常事,也有早早就跟著下地去的,四娘和五郎若按虛歲的話,一個十歲,一個八歲,在這時候也不算小了。 “阿兄,你嘗嘗味道可還行?!彼哪镄ξ粗_用道。 也不給筷子,羅用只好對著碗沿吸溜了一口,心道咸了點,口里卻說:“不錯,這餑饦做得好吃?!?/br> 二娘這時候拿了一把筷子過來分給眾人,自己也坐下來吃了一口,眉頭一皺,剛想說這湯怎的這般咸,卻見羅用給她使了個眼色,于是那剛到嘴邊的話,便也和那口咸湯一起咽了下去。 “好吃好吃,六郎七娘也多吃點?!绷_用一邊夸,一邊又去院子外頭拿了幾個凍梨浸在涼水里,等一下吃完了餑饦,這一個個的必定是要口渴。 六郎七娘都還小,小孩子就是好哄,氣氛一旦被炒熱了,聽阿兄阿姊都說好吃好吃,他們便也覺得很好吃的樣子,七娘那傻丫頭還連添了兩回。 “怎樣啊,七娘,阿姊做的餑饦可好吃?”羅用又在一旁誘導。 “好吃!”七娘脆生生回了一句。 “嘻嘻!”四娘在一旁聽了,笑得那叫一個見牙不見眼。 …… 這一晚,羅三郎沒少喝水,好在炕頭上就燒著熱水,想喝多少有多少。 第二日,羅用依舊在后院忙活,只偶爾前院這邊來人找他的時候,才出來一下。 二娘也忙她自己的,這些日子過來買牡丹坐墊的那些人,其中就有不少人看上羅用身上那件高領毛衣的,也下了訂單,于是二娘便發動了村里幾個小姑娘一起織毛衣,她自己又要織毛衣又要喂豬的,也沒個停歇的時候。 前面的雜貨鋪子,基本上都交給四娘和五郎兩個,六郎七娘白日里也都在那邊玩。 這天上午剛吃過早飯沒一會兒,四娘就開始尋思著中午要做點什么飯食了,阿兄阿姊都說她做的東西好吃,六郎七娘也都很愛吃,四娘覺得自己在做飯這件事上果然是很有才能的,今天中午她也要好好露一手。 作者有話要說: 報紙:這飯勺拿起來了,你可就別想再放下來。 第54章 少年得意 雖羅用這邊已經竭盡全力在趕工出單,但他出貨的速度,還是遠遠比不上那些長安人下單的速度。 有些人今天剛剛收到一個訂單的貨,馬上又交付一份定金,再下第二單。人也不需得留在離石縣,盡管南去也是無妨,只要在契約上寫明了交貨時日即可,羅三郎這棺材板兒的名聲在外,倒也不用擔心被別個插了隊。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涌入離石縣,原本那幾家客舍也是不夠住,近來又有人在城中新開了兩家客舍。 其中一家跟羅用也是很熟,正是那牛記糧鋪,他家院子也是現成的,只要把后院那些倉房中的糧食挪到他家在城中的另一處小院,好生將這些庫房打掃打掃,再盤上火炕,擺上一應物什,便是現成的客房了。 只他家卻并不提供飯食,想吃飯還得自己去外面的食鋪,或者差遣下人到外面買了飯食回來,涼些也不怕什么,炕頭上就有小灶,熱熱便是,節儉一些的人,也有自己做飯吃的。 像牛家這樣的屋子,一天只要五文錢,柴火都堆在院子里,可以自己去取來用,水井也有,需得自己打水。 對于很多長安人來說,五文錢一天,那實在是很便宜的,屋子還那么大,炕頭也很大,隨便就能擠下七八個人,每人每天還花不了一文錢。 但是對于一些小商戶來說,一天五文錢,也不是小數目,都夠買一斗粟米的了。如果來的人又不多,兩三個人的話,他們寧愿去城中百姓家租一間小屋,一日省下個兩三文錢,口糧便也有了著落。 不管怎么說,牛家那十幾個庫房,一天便能有六七十文錢的收入,他們一家人都是很高興的。 城中那些家境并不殷實的百姓同樣樂得做這個買賣,租個小屋子出去,隨隨便便一日也能得二三文錢,若是好一點的屋子,價格自然更高,若是提供飯食,又能多賺一些。 十月下旬以來,接連下了十來日的大雪之后,這一日終于放了晴。 羅用趕著驢車進城,剛入得城門,便見城內墻根下,聚集了不少賣柴人,其中有壯丁也有老人婦孺,不時有城中百姓過來買柴,只要談好了價錢,賣柴人就挑著柴火幫忙送去家中。 這一年秋里,城中百姓也都是囤了柴禾在家中的,但入冬以后他們這里又來了許多外地人,要燒的火炕多了,原本囤的那些柴禾自然就不夠用。 這些賣柴人里頭,有不少人看起來都特別眼生,離石縣總共就這么大點地方,來來去去幾回,就算不說都認識,至少也能混個眼熟了,應是附近村里的。 羅用趕著驢車去了許家,打算先和許二郎匯合一下,再整理一下手頭上的訂單,看看今天能出幾單。 然后再看看最近他們手頭上都缺一些什么顏色的羊毛,到時候他這一車的羊毛,才好決定要染哪幾個顏色。 他的驢車剛走到許二郎家那條巷口,就看到兩個年輕后生拿著一捆石竹子進了巷子,也是陌生的面孔,他們走得快,羅用趕著驢車跟在他們后頭,然后就見那兩人一前一后進了許家院子。 再觀巷子兩邊其他幾個院子,也是比往常熱鬧了一些,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那剖竹子戳墊子的聲音傳出來。 “剛剛聽我那兩個外甥說,巷子里有個趕著驢車的年輕人,我猜就是師父你來了?!蹦穷^,許二郎已經迎出了院子。 “原是你外甥來了,我說他們怎么進的你家院子?!绷_用從驢車上下來,牽著五對進了許家院子,只見院子里人進人出的,比往常熱鬧了不少。 “我阿姊早年嫁去方山縣那邊,近日聽聞我們這邊有掙錢的營生,于是便帶著家人回來住一段時間?!?/br> 許二郎說著,從羅用的驢車上卸了那些做好的墊子和羊毛下來,然后又幫五對把驢車給下了,叫自己兒子從甕中取了一把豆子出來喂它吃。 “我剛剛進城,見著許多生人,在城里賣柴禾?!绷_用伸手撫了撫五對的脖子,口里對許二郎說道。接連下了這些天的大雪,路上積雪很厚,今天這一路,五對走得也是辛苦。 “有附近村子里的,也有別個縣里的,最近城中不少人家里都來了親戚,都是過來找活做的?!痹S二郎給他解惑。 羅用點點頭,又問他:“最近墊子可還做得順利?” “做了不少?!痹S二郎說道:“前幾日下大雪,那些商賈也沒再催著交貨,我便沒讓人帶話叫你進城?!?/br> “我這幾日,又琢磨出一個新的做法,等一會兒出完了貨,再與你細說?!苯涍^一段時間的琢磨,羅用也將那濕氈法與針氈法結合得更好。 為了提高出貨速度,他要盡快把這個方法告訴自己的這些弟子,牡丹坐墊這個買賣將來也不知會如何,眼下既然能掙錢,自然要盡量多做墊子多出貨,能賺一單是一單。 師徒二人對過訂單和最近的存貨之后,便去了城中最大的那家酒肆。 這酒肆是王家人開的,近來生意很好,羅用選在他家出貨,主要還是因為他家那大廳足夠寬敞,王家人也很歡迎他,羅用每次過去,都能受到相當熱情的接待。 這時候的人還沒有什么商標品牌觀念,一般做買賣的,姓王的開個酒肆,要么就叫王記酒肆,姓牛的開個糧鋪,就叫牛記糧鋪,大抵就是如此。 這王記酒肆不僅地方大,還有兩層樓,在離石縣本地,規格也算是相當高的了,店家還在大廳的一面墻壁上貼了兩張紅紙,一張寫的是羅用這邊羊毛氈坐墊接單和出貨情況,另一邊寫的是衡氏造車行的接單出貨情況,紙張夠大,字跡也很清晰,信息更新也十分及時,很多不住在他們店里的商販,也時常要過來看看。 這王記酒肆的大廳靠墻一圈,也是盤了火炕的,那炕面盤得很寬,高度較矮,盤的時候應是往地下挖了些許,炕沿邊上還修了臺階,鋪了編織精細的席子在上面,看起來也是比較高檔。 這時候大廳里有人溫酒小酌的,也有幾人圍坐在一起吃著暖鍋的,還有一些人并不吃什么,只是懶懶地倚在炕上閑聊。 羅用見那些吃暖鍋的人桌面上除了rou和豆腐這些東西,竟然還有青菜,只是那菜葉看起來又嫩又黃,不像是在陽光底下長出來的,應是有人利用火炕在屋中種植出來。 想想也是,這時候的人腦子也不笨,火炕都出來了,在炕頭上種點韭黃小白菜什么的,冬日里改善改善伙食,實屬正常。 “看!是那羅三郎來了!” “不知三郎今日能出幾單貨?” “有沒有我的?” “這都十多天沒出貨了,今日應是能夠多出幾單?!?/br> “我這會兒倒是不著急走了,怎么著也得等過了這月初五,再吃過一回雞蛋糕?!?/br> 羅用一進王記酒肆,原本那些懶洋洋閑坐的人登時就都來了精神,酒肆附近,也有人奔走相告,說羅三郎又來王記酒肆出貨了,讓那些快要排到隊的人,趕緊過來拿貨。 “各位久等了,今日能出三單?!绷_用說著,便把手里的一提毛線襪子羊絨毛衣褲放在炕上,自己也脫下鞋子坐到炕上,然后又從懷中摸出幾個訂單。 另一邊,許二郎和他那兩個外甥,也將外面驢車上的墊子一摞一摞搬了進來。 羅用就對照這訂單,按先后順序,一個一個給他們出貨,扣除先前已經交過的定金,按照先后順序,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不知不覺,酒肆外頭也圍了不少人,有些人是已經下了訂單,還沒輪到出貨,有些人卻是沒下過訂單的,還有不少城中百姓,純粹就是過來看個熱鬧。 出完貨以后,酒肆中便有幾人留羅用吃飯,讓店家又重新上了一個暖鍋,擺了一桌子菜。 羅用也沒推辭,剛好今天他有點事情想跟這些人說說,倒是不著急回去,反正晚一些還要去許家和弟子們交流最近各自的制氈心得,今晚橫豎是回不去了。 一群人熱熱鬧鬧地吃著暖鍋,然后便有人問羅用他家的羊絨毛衣褲的事了,他們明顯是還想多買。 在這離石縣中待了這么長一段時間,他們漸漸也看明白了,牡丹坐墊雖然稀罕,但真正要論難得,還得是那羊絨毛衣褲,之前有人買得了羊絨毛衣褲,他們這店里不少人都看了,不止是摸過,有些人甚至還厚著臉皮試穿了一下,著實是十分地暖和。 又聞羊絨此物十分難得,最近在離石縣城中,也有人在賣羊絨的,那么一小團,要價就是十幾幾十文錢,若是換了長安城,想必價錢更貴。 有那些個頭腦活絡的商人,就想要在這個東西完全風靡起來之前,自己先囤上一批,待到價格真正被炒得高了,他們再拿出來賣,不比那牡丹坐墊賺得多? “羊絨此物確是難得?!绷_用說道:“不過我倒是也有貨源,若是不出意外,明年后年應也能弄到不少?!?/br> 這個話的意思就是說,今年想再多買是不太可能了,畢竟還有那么多訂單在排隊呢,等羅用給這些訂單都出了貨,手里頭基本上也不剩什么羊絨了,明年后年倒是還有機會。 “我聽人說,在長安以南,有不少地方都長著一種名叫杜仲的藥材?!毖蚪q是有,就看他們這些人能不能幫自己弄來杜仲樹苗了。 “三郎可是要種杜仲?”眾人奇道。好好的怎么會想要種這個?那杜仲畢竟是藥材,誰也不會買去吃著玩,總共又能有多少市場。 “想必你們也都知道,早前圣人賞賜我五頃土地,恁多的地,若是都種莊稼,我必定是忙不過來?!绷_用說道。 “三郎打算種多少?”廳中有人問他道。羅三郎要種杜仲,他們只管給他弄來樹苗就是,只要能換得了那羊絨毛衣褲。至于將來那些杜仲種出來以后能否掙得回錢來,那便是羅三郎自家事。 “怎的也要種個一二百畝吧?!绷_用說道。 “……”眾人無言,種恁多杜仲作甚?莫不是要當飯吃?想這羅三郎少年得意,這回怕是要栽跟頭了。 第55章 杜仲膠【修】 羅用想弄橡膠不是一兩天了,奈何橡膠樹這會兒還在亞馬遜平原上長著呢。 最近他在空間里翻找了不少資料,倒是被他翻出一點有用的東西,原來一直被他當成中藥材看待的杜仲,也是可以制膠的,杜仲膠是硬膠,沒有多少彈力,但是用它來制作車輪外胎,或者是鞋底,應是沒有問題的。 燕兒飛的車輪先不說,里外兩層都需要用到橡膠,而且還是兩種不同的橡膠,僅僅只靠杜仲膠,未必能夠搞得定。 至于那鞋底的材質,羅用想要改進它也不是一兩天了,尤其是在雨雪天氣,布鞋漏水,木屐又不怎么防滑,再加上木頭鞋底太硬,不適于長時間行走,很多當地人還是寧愿穿草鞋出行。 在這種情況下,羅用自然就很懷念二十一世紀的橡膠鞋底,既能防滑防水,又不太硬,若是在那杜仲膠鞋底上面再縫一層中等厚度的千層底,想必那鞋子穿起來應該也是很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