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腐乳這東西比豆腐精貴,拿一兩罐子到外頭去零賣,也不多重,賺頭也是有的,只不過像田崇虎這樣的家庭,必是不肯拿出那五文錢給他當本金的,就怕給折騰沒了,這么大點的孩子,誰看著都不靠譜。 所以田崇虎就想,要是能跟羅三郎賒些腐乳就好了。 他剛剛跟了羅四娘她們一路,那話幾次都到了嘴邊,又給咽了回去,實在不知道怎么開口。 · 羅家這邊。 四娘她們回來的時候,是帶著一條羊肋回來的,跟她倆一起過來的還有羅大娘。 林家雖是西坡村最富的,卻也是精打細算省吃儉用的人家,精打細算地過了,也是顯得有些摳門。 上回羅家這批腐乳成熟的時候,就讓羅大娘抱了挺大一罐子腐乳回去,那罐子,比村里那些幫工的可大多了。當時那一罐子腐乳,林家那邊吃了也就吃了,并沒給什么像樣的回禮,他們有些人還記得當初那個磨盤呢,那可是一個青石大磨片,用好石料打出來的,羅三郎才給那一籃子豆腐,回禮顯然是輕了。 這回羅用讓四娘五郎送糕過去,林家那邊有些個還想著迷糊過去,只那林老爺子到底要臉面,發話讓羅大娘去廚下切條羊肋拿過來。 其實回不回禮的,羅用倒也不太在意,只是自家這大姐著實不錯,家里做了吃食,便叫下面小的拿幾塊給她嘗嘗,有了她的,林家那邊自然也不能都不做表示。 要說過日子,林家其實也是不錯的人家,羅大娘嫁過去這么久,也沒叫她下地干活,也沒叫她日日夜夜都在家里搓線紡布,有吃有喝的,雖也是要干活,但相對來說,在這個年代也算是很不錯的了。 · 不管怎么說,有rou吃總是高興,尤其家里頭那幾個小的。 “我又去地窖拿了個蔓菁過來,好一起煮湯?!绷_大娘把羊肋和蔓菁遞給二娘。 一個蔓菁算不得什么好物,只是在眼下這個季節,要吃上新鮮蔬菜著實不易,林家那邊因為有地窖,才能將秋里的蔬菜保存到現在,羅家這邊卻是沒有的。 轉頭看看院門口那個草屋,人群還沒散,村人走了,這又來幾個小販,都是城里的,結伴到西坡村來進貨,今晚是要留宿在村子里的,聽村人說羅三郎這邊做了一種很好吃的紅糖雞蛋糕,就都過來了。 這幾人沒帶粟米,羅用就跟他們說一文錢一塊糕,那幾個小販都有些嫌貴,可這糕聞起來又實在香甜,跟縣城里賣的那些糕餅都不一樣,于是幾人一起,花了一文錢先買一塊嘗嘗,沒想到入口竟然十分松軟香甜,口味濃郁。 這用蛋白打發做出來的糕,跟城里頭那些用面粉發酵出來的,口感自然是有些不同。 為了蒸這兩鍋糕,喬大郎那胳膊怕是要酸上好幾天,這年頭也沒個打蛋器,完全純手工cao作。羅用和羅二娘也都上手打了,不過主要還是靠喬大郎,這喬大郎干活著實不錯,那兩根筷子在他手里能甩得跟風火輪似的,羅用他們根本比不了。 第一鍋糕蒸出來,羅用給喬大郎也切了一塊,他自己吃一半,給阿枝留了一半。阿枝現在完全已經是個貨郎模樣,學著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販模樣,也是大咧咧地說話,喬俊林他爹娘若是見了,怕是要大吃一驚。 · 待羅三郎賣完糕,關了院門進了灶房,大娘和二娘已經把湯煮好了。在外面草棚里凍了許久,一碗熱騰騰的羊rou湯喝下去,真是渾身舒爽。另外還蒸了些豆包,就著羊rou湯吃豆包,也是不錯。 大娘也沒著急回去,晚飯就在這邊吃了,林家那邊,今天沒輪到她做家務,稍晚些回去也無妨。 那林家大院畢竟人多,林大郎林二郎都已結婚生子,林三娘雖已出門,卻也常?;貋?,下邊除了林五郎羅大娘兩口子,還有個不省心的林六郎,再加上那個恨不得把心偏到胳肢窩的林母,這一大家子,各人有各人的心思,在那樣的環境中生活,羅大娘有時候也煩。 話說林家原本還有一個四郎,長到十來歲的時候,生了一場病,人便沒了。這年頭,許多人家都有這樣的事,也無甚稀奇,在這個醫療技術不發達交通又十分不便的年代,生命總是顯得尤其脆弱。 吃過飯,姐弟幾人坐在屋里說話。 羅大娘說,最近村子里那些沒有學到做豆腐的,似是有些按捺不住了,村里有兩個經常過來找她那兩個妯娌一起說話干活的婦人,這幾日總往她跟前湊,想探她的口風。 羅二娘也說自己被人問起過,然后四娘五郎也在一旁附和。不知道有沒有人找去那些已經學會做豆腐的人家,不過目前來看,除了原本來羅家學過的人,并沒有其他人家做出豆腐來賣。 現在那些人都是從大娘二娘她們那里旁敲側擊,直接問到羅用跟前的反而少。 這也不難理解,羅三郎自小讀書,不常在村里走動,村人們并不十分了解他的脾性,若是當面問了,萬一羅三郎回問他們一句:“當初為何不來?”又該如何作答。到底還是跟大娘二娘她們更熟悉,還是先從她們那里問問吧。 “等過了年關再說吧?!绷_三郎道。同在一個村子里生活,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絕,再說能白得幾個幫工也不是什么壞事。 不過總該留出一些時日,讓前頭那些一早就選擇相信他的人,多掙幾個錢,要不然如何能顯出差距? 只有顯出了差距,叫前頭的人嘗到了甜頭,將來羅用再說點什么話,這些人才會把他當回事。 “下回再有人跟你們說這個,你就問他們家里頭,年后打算叫誰過來?!绷_用想了想,又說道。 這回的人選不能太大意,上回羅用開出那樣的條件,他們都不肯過來學,除了個別不肯相信的,剩下的人家,或多或少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羅用也不想弄幾個不像樣的人來羅家院里給自己添堵,尤其那些人品不好的更不行,家里還有二娘四娘她們在呢。所以就要在那些家庭中挑選一個最合適的人過來,大人若是不行,就換小孩過來,小孩畢竟還是更好調教一些。 送走了羅大娘,羅用又去灶房看了看,前些天拌好的豆腐和豆渣,現在都還在發著呢,這個時候做醬,季節有些不對,霉菌長得慢。 既然要賣雜貨,又怎么能少了大醬和醬油。 那些豆子是用來做大醬的,豆渣則是用來做醬油,羅用沒做過這兩樣東西,就是看了空間里一部智能手機里面存著的一篇小說,照那上面寫的做大醬和醬油的情節做的,頭一回,季節又不對,也不知能不能做得成。 作者有話要說: 田崇虎:你賒我些腐乳吧。 羅三郎:好男兒豈能賒賬,你還是來我家干活吧。 第13章 盤火炕施工隊【修】 夜已深了,西坡村村口那條土路,時而還有人走過,有晚歸的村人,也有遠行而來的商販。 前面幾個行腳商販剛走過去不多久,后面慢慢又駛來一輛牛車,車上坐著一個老頭,車前走著一個后生。 “阿耶,你都坐恁久了,也該換我坐坐?!避嚽澳莻€后生抱怨道。 這父子二人是從離石縣另一頭的一個村子過來,今日天未亮便出門,一直走到現在,才快要到了西坡村。 能有牛車,想來家境也是不錯,只是這二人心疼自家老牛,不肯兩人同時坐在車上,于是就說好了二人輪換著坐,結果這一路過來,都是當老子的坐的多,他兒子多半是在走路。 “不差這一會兒,就快到了?!彼系€穩當當坐在車上,口里說道:“看到前頭那點子亮光沒有?那是西坡村的羅三郎在讀書呢?!?/br> “阿耶,我可是你親生?”他兒子突然來了一句。 “這話若是被你阿娘聽著了,看她不打斷你的腿?!崩项^笑罵道。 老頭從前在北邊打戰的時候,被打折了一條腿,幸好遇著良醫,這條腿才保住了,好歹沒成瘸子,只多少落下一些病根,像這種大冷的天,那一截傷過的腿骨就隱隱地疼。 他平常在家里鮮少說這些,下邊這些個小的都不太清楚,大兒子大閨女倒是知道一些,這老三卻是個缺心眼,沒人跟他說,他自己就半點都沒瞧出來,這一路上竟然還跟自己搶車坐。 老頭瞇著眼睛看著前方那一點隱隱的亮光,看看別人家的三郎,再看看自家這傻兒子…… 唉,貨比貨得扔啊。 · 羅家院中,別人家的三郎,這時候正裹著一條棉被,捧著一個鋁制飯盒,一邊在心里喊著造孽啊,一邊大口大口地往自己嘴里扒拉牛rou炒面。 從前羅用全國各地到處跑的時候,若是在哪兒見著什么好吃的,就要多買幾份存起來,他那空間比冰箱什么的好使多了,熱騰騰的食物放進去,甭管過去多久,再拿出來的時候依舊是熱騰騰的。 大大地吃上幾口牛rou炒面,休眠了一整天的味蕾總算是活過來大半。對一個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的二十一世紀好青年來說,古代人的伙食實在是太難以下咽了。 羅用一邊吃面一邊從空間中取出成對的二手書籍翻看。 醬油大醬這些東西做起來太慢,腐乳的市場還在逐漸打開的過程當中,這種事急不來,還是再看看有沒有其他來錢的路子吧。 無奈之前從大學城收購回來的那些二手書,專業性實在太強,找來找去也沒有哪個是現成能用的。 什么《工程力學》,什么《高等數學》,什么《大學英語第x冊》,什么《計算機組成原理》,什么《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這個書堆翻過一遍 ,沒發現有什么能用的,于是收起來,從空間里再取一堆出來接著翻,翻到一本《土壤學》,這個好像能用到,單獨放在一邊,再翻…… 一陣寒風吹過,把半開的窗子給吹上了,羅用連忙走過去,打開一些讓屋子里繼續通風,擔心油燈被吹滅,就把它往墻角里又推了推。 吃個獨食也不容易,他擔心自己關著門窗吃東西,等明兒早上起來這股味道還沒能散盡,萬一被二娘她們聞到了可就麻煩,還有下邊那幾個小的,鼻子一個賽一個的好使。 羅用也很想快些給她們改善伙食,他空間里頭好東西也有不少,卻不能直接拿出來給他們吃,說不清來由,平添風險。 吃完了一份牛rou炒面,羅用又拿了一個煎餅果子出來接著啃,這煎餅也是熱的,馃箅兒透著脆,醬也特別香……越吃,羅用心里的罪惡感就越是深重,不行啊,一定要早日讓隔壁那幾個娃娃也跟他一起吃香的喝辣的。 · 后半夜,一群要去城里賣豆腐的村人從羅家院墻外不遠處經過,見墻內似有亮光,眾人便說:“都這時候了,三郎還在讀書呢?!?/br> 這樣的情景也是時??梢?,村人都說,羅三郎著實是個勤奮的讀書郎。 · 羅三郎挑燈夜讀兩三日,終于被他找到了一個十分實用而且他們目前也迫切需要的技術——盤火炕。 這還是他在一部智能手機里面保存的一堆網頁中翻出來的,要不是那些二手書中實在沒什么目前就能用到的東西,羅用也不舍得動空間里那些電子產品。雖說只要放在空間里就不會有消耗,但拿出來肯定就得跑電啊,電量有限,用一次少一次。 把手機放回空間,羅用又回想了一遍自己剛剛看過的內容,不太放心,怕到時候睡一覺又給忘了,于是拿出筆墨紙硯,畫了兩張草圖,又在旁邊注明幾個需要注意的事項,這才安心睡下。 第二日日吃過早飯,羅用就喊上他家幫工喬俊林一起出去挖土了,二娘四娘五郎幾個也要去,羅用沒讓,這冰天雪地的,到時候再弄個一身土,洗澡也是怪冷,完了二娘還得給他們洗一堆的衣裳。 羅用二人拿著鋤頭畚箕去了村外頭一個紅泥坡,這個坡上的紅泥粘性強,西坡村的人修個圍墻蓋個泥屋啥的,大多都是從這里挖的泥,上回羅家修院子,也是從這里挖的泥。 這會兒坡上蓋著厚厚一層雪,雪層下邊的泥土也被凍的梆硬,這兩天北風吹得,到處都凍上了,剛剛走過來的那條土路也凍上了,倒是免得他們二人踩得滿腳泥。 兩個十幾歲的少年一起在坡上挖土,羅家就只有一把鋤頭,羅用揮鋤頭,喬俊林揮鐮刀,兩人吭哧吭哧忙活了好一會兒,還沒能挖出來兩畚箕土。 直到后來林五郎聽說他倆在這邊挖土,扛著鋤頭過來幫忙,效率這才上去了。 原來剛剛林五郎和羅大娘在自家院中灑掃的時候,聽到外頭傳來熟悉的聲響,羅大娘探頭一看,原來是羅四娘和羅五郎正跟著村里一群小孩瘋跑,那兩只小狗仔也跟在后頭汪汪地跑。 這倆姊弟最近每日都吃得飽飽的,精力也十分充沛起來,這個歲數的孩子,哪有不愛玩的。 “四娘五郎,怎的不在家中給阿兄阿姊幫忙?成日就知道四處亂跑?!绷_大娘喊住他二人。 “阿兄和喬大郎出去挖土了,不叫我們跟,阿姊說家里沒什么事,叫我們出來玩會兒?!绷_四娘笑嘻嘻道。 “三郎他們挖土去了?做什么用的?”林五郎這時候也出了院子。 “不知?!绷_四娘搖頭。 林五郎想了想,橫豎也沒什么事,就扛著一把鋤頭,提上兩個畚箕,過去幫忙了。 林五郎對自己這妻弟印象很好。羅大娘雖已是出嫁女,但羅家那制豆腐的方子,也是沒有瞞著她的,他們現在自己要是也想跟著做豆腐,隨時都可以做。 為這事,上邊那兩房還動過一些心思,主要是他們那兩個嫂嫂,想要了這個方子,給她們娘家那邊。這事羅大娘卻是不肯同意的,真要這么干了,怕是要把整個西坡村的人都給得罪個遍。 林父林母也是這個意思,他們還要在西坡村立足,必須跟村人們站在同一個陣營。上邊那兩房雖還不死心,卻也沒奈何。 林五郎也知曉自己沒有上面兩個兄長精明,更沒下面那個弟弟得耶娘的喜愛,只他阿耶給自己定的這一門親,著實很好,羅家有事他也樂得幫忙。 · “三郎,這大冷的天,你挖土作甚?”林五郎沿著土路出了村子,往村人們慣常挖泥的土坡走去,遠遠就見他二人正在坡上忙活。 “姊夫來了?!币娭治謇?,羅用也是一臉的高興。 他知曉林家雖然有錢,家中男兒卻也都是要下地的,林家大郎二郎五郎,干活都是一把好手,就連林母的心肝寶貝林六郎,到了農忙時節也得抓把鋤頭到地頭上裝裝樣子。 經常干農活的人那就是不一樣,五郎這幾鋤頭下去,就從坡上挖了一畚箕黃泥,可比他倆利落多了。 待回到院中,羅用就對林五郎說了自己對于火炕的構思,還給他看了土紙,至于這個東西是哪里來的,那自然是他自己想出來的了,總不能事事都往行商身上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