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南北雜貨》 作者:報紙糊墻 文案: 帶著一空間雜貨穿越到唐朝,從此肩負起養家糊口發財致富統一地球的重任。 【本文主要以劇情為主,感情為輔?!?/br> 【這就是一個主角改變世界的故事,清晨五點去上朝,高領毛衣配長袍,總之各種元素亂入,想看純正古代文可以繞道?!?/br> 【文中地點人物多有杜撰,請勿考據?!?/br> 【我是歷史渣,開這個坑,必定是要一邊學習一邊碼字滴,如有紕漏 ,還請大家多多包涵,實在包涵不了的,指點的時候也請溫柔滴,報紙的玻璃心一戳就碎?!?/br> 【關于豆腐的發明,雖然有劉安獻豆腐的傳說,但是目前并沒有豆腐存在于唐代的證明,唐詩唐小說史料統統沒有,所以這個東西在唐代至少應該是不普遍的,尤其是在初唐?!?/br> 【在貞觀年間,科舉制度還很不發達,和大家印象中的很不一樣,所以請不要再執著于考功名防身啦?!?/br> 內容標簽:隨身空間 穿越時空 種田文 重生 主角:羅用 ┃ 配角:喬俊林 作品簡評: 清晨五點去上朝,高領毛衣配長袍,改變世界從我做起??傊@是帶著一空間雜貨的雜貨郎穿越到唐朝,從此肩負起養家糊口、發財致富、統一地球重任的精彩故事。本文是作者最擅長題材,作者用樸實無華的文筆描繪出了一個生靈活現的初唐社會,從平民百姓到士族大家,猶如一幅幅畫卷在眼前鋪展,筆觸細膩,感情真摯。 第1章 貨郎羅用 羅用今年27歲,早兩年,在他25歲那年夏天,突然一場高燒,差點把小命給燒沒了,后來高燒退了,他就發現自己有了個隨身空間,只要把精神集中在左手掌心那顆紅痣上面,就能打開這個空間。 小時候羅奶奶讓人給羅用算過命,算過好幾回,對于他手心上的這顆紅痣,算命先生們眾口一詞,都說是顆好痣,但誰能料到這竟然是一個隨身空間。 自從得了這個隨身空間,羅用的日子瀟灑了,原本那份破工作也不干了,就是天南海北地瞎跑。跑去北方鄉下,收點農場品,再跑去南方大城市隨便擺個地攤,價格翻一番那都是搶著要,都說賊便宜,不僅便宜,東西還新鮮,口味也好。 羅用現在都有固定客戶群了,賣東西從來不用吆喝的。去年秋天他從大西北整了一批牛羊rou,本錢下得有點多,本來還擔心會不會沒那么好賣,結果怎么樣,要不了兩三天,裝了大半個空間的牛羊rou就被搶購一空,有那個把子識貨的,更是幾十斤幾十斤往家里扛,那一筆,羅用真心沒少賺。 銷路打開了,羅用現在收購農場品也就越來越隨性,啥都收,只要價格合適品質也過得去。 他不僅從北方往南方倒騰東西,從南方到北方的時候,空間里也沒空著,南方工廠多,整一點工廠尾單啥的,弄到北方那些交通不太發達的小村小鎮上,一準兒的穩賺不賠。 上回趕上畢業季,羅用跑去他當時所在南方某市一座大學城,收了一大堆二手物品以及舊書之類,二手的東西便宜,在北方趕了兩回集,基本上就賣得差不多了。 臺燈電風扇之類的小家電最很好賣,棉被賣得也還行,舊書就不太賣得動,羅用也不舍得把它們賣廢品收購站,他琢磨著,打算開個二手書城,到時候招幾個靠譜一點的員工,要是靠近學校的話,還能招點學生工,也不用那種地段特別好的門面,別下太多本,應該是虧不了,等到了畢業季,還能幫著收點二手,等他這邊的貨源穩定下來,還能捎帶著開個水果超市啥的,說起來,擺攤也不是長久之計,收貨賣貨都靠他自己一個人,辛苦不說,也不經濟。 · 十一月份,北方某村。 羅用把他那輛皮卡車停在村口馬路邊,得到消息的村民們三五成群往這邊匯集。 “小羅,你這兒土豆多少錢收???”這邊有老鄉挑過來一擔子土豆。 “八毛?!卑嗣X一斤是市場價,上門收購的未必肯出八毛,尤其像這種偏遠山區,羅用倒是無所謂,他這回主要是沖羊rou來的,其他東西也就是順帶收點。 “我這可是用農家肥種出來的好土豆,前些天咱們家來了幾個城里的客人,吃得那叫一個贊不絕口啊,走的時候一人還背了十多斤?!边@賣土豆的也不著急,把擔子往羅用那輛小貨車邊上一放,拄著扁擔就跟他侃上了。 北方人都挺熱情挺能侃,羅用也不是第一回 來他們這兒了,小伙子人挺爽快,這塊地界上的村民對他印象都還不錯。 “再過個把月,你們這兒就得大雪封山了,城里的客人還進的來???”羅用笑嘻嘻道。 這老鄉說的城里的客人,指的是游客,他們這兒的地方政府也在開發旅游業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無奈位置實在太偏,交通不發達,自駕游還成,背包客就不太合適,所以客流量也非常有限。 這一條山路彎彎繞繞的,坐車從他們這村子到鎮上得要三個多鐘頭,來去車費就要二三十,村民們很少有不心疼車費的,自家要是能有一輛摩托車,稍微還能好一點,要不然到鎮子上賣一回菜,還不夠交車費的。 于是像羅用這樣的收貨賣貨的,就格外受歡迎,剛剛他在前頭那個村的時候,就有人給這邊的親朋好友打電話了,這會兒剛進村,就有幾個腿腳快的,在村頭馬路邊候著他了。 “呦,來得都挺快啊?!?/br> “老劉你那袋子里裝的啥?” “嫩玉米棒子,先拿幾個給咱羅老板瞅瞅,他要說合適,我再回去掰玉米?!?/br> “都這時節了,也就你家還有嫩玉米?!?/br> “沒剩多少了,都賣了干凈,再過些天,天氣一冷,咱村里的農家樂也就沒啥生意了?!?/br> “不下雪也沒多少生意?!?/br> “那也比沒有強嘛,一年到頭的,搞個兩三千也好嘛?!?/br> “咱村位置太偏?!?/br> 那邊幾個村民嘮著,這邊羅用接過那老鄉遞過來的玉米棒子,剝開葉子啃了一口,清甜。 “挺好,你打算賣多少錢一斤?”羅用問他。 “也就剩那么百八十個了,你要的話,一塊錢一斤都賣了?!蹦抢相l說道。 “成,再要一百斤干玉米棒子?!敝傲_用在南方擺攤的時候,就有一個老顧客總跟他說,要是能弄到這種農家留種的土玉米棒子,就給她捎帶著點。 那老太太還跟他說,現在市面上賣的那些玉米碴玉米面,都是用飼料玉米打的,跟她們小時候在村子里吃的那根本都不是一回事。 弄得羅用現在每回在早餐店看到玉米糊糊,就想起那老太太跟他說的飼料玉米…… “那你一會兒這邊忙完了,開車去一趟我家嘛,這條路過去,第一個院子就是?!睎|西有點多,用籮筐扁擔至少得跑兩趟。 “行啊?!绷_用爽快道。 這邊說著話,那邊看貨的人漸漸也多了起來,他們這村子是逢五集市,每個月都有三次集,但趕集過來的那些商品,來來去去也就是那些,不如羅用的東西新鮮又多樣化,價錢還便宜。 “這口炒鍋多錢???” “七十五?!?/br> “便宜點唄?” “這可是不銹鋼啊嬸兒,好鋼來的,七十五塊錢忒實惠了,電磁爐灶臺都能用,要不是我剛好趕上一批工廠尾單,哪里能搞到這個價,這鍋總共也沒幾口,賣一口少一口了?!?/br> “七十七十?!?/br> “沒得~” “這個發夾幾塊錢???” “一塊錢,上面都有標價嘛?!?/br> “老板,收一下錢?!?/br> “好嘞?!?/br> “……” “呦,你這兒還賣手機呢?!?/br> “上回跟那些畢業生收了些,擱箱子里忘記拿出來賣了。功能機五十智能機一百,我試過了都能用,想要的自己挑啊?!?/br> “電腦有沒有???” “有幾個筆記本電腦,你要買???” “我小孩說想要電腦,你拿出來給我瞅瞅唄?!?/br> “……” “小羅,你這個毯子咋賣呢?” “二十塊錢,任挑任選哈?!?/br> “……” 熱熱鬧鬧忙活了小一個鐘頭,這個村子的買賣也就做得差不多了,臨行前又去了一趟老劉家,把那些玉米裝車,然后老劉又硬塞幾個自家種的紅薯給他。 老劉一個勁兒跟他說自家紅薯多么甜多么糯多么好吃,羅用知道他這是在推銷呢,估摸著自己的空間也裝不了太多,于是便只要了幾十斤。 車子行駛在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上,這會兒差不多下午四點鐘,從這里過去,約莫兩個鐘頭左右,就到他跟人談好收購羊rou的老李家那個村子。 往前面開了沒多久,天色就開始暗下來了,淅淅瀝瀝又飄起了小雨,開著開著,車子又拋錨了,羅用下車看了看,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問題,掏出手機想給老李打個電話,喊他開著摩托車過來接,一看竟然沒信號。 無奈,羅用只好把車上那些貨都裝空間里,鎖好車門,步行前往老李家。 一邊走著,他一邊在心里尋思著,明天喊個修車的過來,大伙兒看他車里空蕩蕩的,八成會認為是被人偷了,也不會多想。等修好了車,他再從老李家把羊rou給收了,然后就直奔市里,坐飛機回南方,出了這批貨,趕在十二月以前,再跑一趟西南。 山間公路彎彎繞繞,山風攜裹著山雨,帶著陣陣涼意,天色越來越暗,路上那個男人越走越遠,慢慢化作一個模糊的身影,那身影越走越遠,漸漸融入這一片山風山雨之中,不見蹤影…… · 前方不遠的一個村子里,老李頭這一晚打了好幾個電話,始終沒能打通,說好要來收羊rou的人遲遲沒到,人沒到,他的那些羊也是不敢屠宰,就擔心這筆生意會生出什么意外。 他一邊擔心這一筆生意,一邊又擔心對方是不是出了車禍,第二天一早就喊了幾個村民,沿著馬路找過去。 最后在距離他們村約莫一個小時車程的地方,找到了羅用的車子,那一輛空蕩蕩的小貨車就那么孤零零地停在馬路邊,車身上還有一些未干的雨水,手一摸,冰涼,而羅用和他的那些雜貨,好像憑空消失一般,從此再不見蹤跡。 第2章 老母雞羅三郎 貞觀七年農歷十月初,在河東道石州離石縣,一個名叫西坡村的小山村,村南邊有個用籬笆圍起來的小院,院中兩三間土坯屋,均是屋門緊閉。 天色降暗,中間那間屋子中,點著一盞豆大油燈,兩名十五六歲大的女孩子,正坐在矮桌邊搓著麻線,屋子里還有幾個大大小小的孩子,都還是不懂事的年紀。 這是一個羅姓人家,這一家子,幾個月前遭了一場禍事。 今年夏天下了幾場大雨,他們村子外頭一片坡地塌了,那幾天羅三郎剛好不用去縣學,就跟父母一起下地去干活,上邊的坡地滑下來,三人都給埋里頭了。 一起被埋的還有幾個村民,最后被村里人挖出來,救回來兩個,養了沒幾天就又能下地去了,其他人大多都死了,羅父羅母就在其中,還有一個羅三郎,不死不活的,已經在床上迷糊了小半年。 村子里的人都說這羅三郎肯定是不成了,勸羅大娘別再浪費錢財,好好安置幾個弟妹的生活才是要緊。能嫁人就嫁人,能送人就送人,實在不行,就送去有錢人家去當個小丫頭,好歹奔個活路,羅大娘畢竟是出嫁女,沒有還得養活娘家一幫兄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