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節
“是?!睔w菀接受得也十分平靜,甚是淡然,沒有半點忤逆。 穆氏微微頷首:“你明白就好,我喜歡聰明人?!?/br> 見此行目的已達,穆氏毫不遲疑起身出來了,歸菀跟著送兩步,就見晏清源正倚在廊下,抱著個肩,聽那羅延在那唾液子滿天飛地不知說些什么。 人一露面,那羅延眼尖,立馬剎住話頭,滴溜溜的眼睛朝晏清源臉上一掠,晏清源便回了頭,目光越過穆氏,一打量歸菀,兩人相視一笑,這才沖穆氏道: “多謝家家手下留情?!?/br> 再不避諱的,當著自己的面,就跟后頭的人打起眉眼官司來了,穆氏心下不虞,卻管不得他那從沒個拘束的性子,丟一句“我召集了諸將商議你要招募漢兵的事,忙完事過來罷”,說完,抽身去了。 日影透過樹枝,投到臉上,映出如雪的光圈,晏清源瞇了瞇眼,把目光朝母親遠走的身影上一投,似有所思,也不知在想些什么,那羅延眸光一轉,見世子爺成了道紋絲不挪的影兒,朝他臉上探去: “世子爺?” 晏清源忽然開口:“你先去正廳,聽聽口風,看家家和將軍們都是什么意見?!?/br> “世子爺在鄴城招募大量漢兵,免了徭役賦稅,數目幾乎和鮮卑同等,屬下看,在晉陽八成行不通吶!”那羅延磨蹭著不走,見縫插針,發表起自己的看法,“再說,漢人還得留著給咱們屯田,都從軍了,世子爺的糧草供應斷了可怎么好?” 晏清源哼哼一笑:“我朝境內有三百多萬戶民眾,兩千多萬百姓,良田無數,器械精良,人煙稠密,論財力,賀賴窮得叮當響,南梁橫征暴斂,窮奢極欲,就是他二者加一起也沒我府庫充足,我便是再征召二十萬漢人,也自有人耕田納稅?!?/br> 說著,把手一負,“我跟柏宮也好,賀賴蕭梁也好,論打持久戰,他們耗不過我晏家!” 這的確是世子爺最大的資本,那羅延這么一聽,也是個信心百倍,心念一動,又有些憂心忡忡的意思: “屬下知道世子爺有想從漢人中選拔尖將領的意思,就怕,就怕這數目占多了,晉陽的將軍們不樂意呀,主母她,也難能樂意?!?/br> 晏清源隨手把個枝條一捻,在掌心娑了兩下:“徐徐圖之,我等得起?!?/br> 話說完,余光一瞥歸菀,早僵在那了,那羅延見狀,便不聲不響按晏清源所說朝正廳去了。 他一走,晏清源把歸菀拉到眼前,略一低首,抬眸笑話她: “怎么,家家罵你了?臉色那么難看?” 歸菀垂下腦袋,輕輕一搖:“沒有?!蹦似?,忽含羞細聲細氣的,“今天,世子是來替我解圍的嗎?” “你說呢?”晏清源捏著她掌心,不答反問。 歸菀聲如蚊蚋:“世子來,其實我很高興?!?/br> 晏清源似笑非笑“哦”了一聲,不置可否,卻問道:“我納茹茹,你高不高興呢?” 歸菀沉默,良久,才輕聲說:“世子自己都不高興,就不要再顧著別人高不高興了?!?/br> “菀兒知道我不高興啊,”晏清源一靠近,那股強烈的男子氣息隨之而來,歸菀瑟縮了下,朝后一退,被他雙手在腰后交叉一箍,兩人就這么相對而視,親昵無比。 “那晚上,你讓我高興下行么?”他低聲笑了,打趣一句。 歸菀立下惱了,紅著臉嗔他:“我來癸水了,世子又不是不知?!?/br> 晏清源一蹙眉頭:“我說什么了?你小姑娘家,滿腦子yin邪,你能讓我高興的法子就這一個了呀?” 歸菀著了他的道,更惱,伸手就捶在他胸前,被晏清源順勢一捉,放在唇邊挨了下:“這樣很好,不過,千萬別在其他男人跟前做這個樣子?!?/br> 歸菀掙開手:“我沒有?!闭f完,直推他,“世子還不快去議事?” 糾糾纏纏的,不覺就耗了半日,晏清源笑著松了手,替她一抿鬢發,掉頭走了。 鄴城的天,跟晉陽,幾無二致,尤其晌午,日頭毒辣得照得長街直反著團團白光,知了又叫得著實歡,晏九云跟著韓軌的大軍自潁川返京,一路曬的是油煎火燎,一張雪白的臉沒黑,只起了層紅皮。 圍了幾個月,柏宮不動,他們也不動,拉鋸得南梁來了人,糧草消耗無數,這邊魏軍又浩浩蕩蕩原路返回了。 士氣倒不減,本都卯足了勁要跟柏宮一戰,殺殺瘸猴威風,不想當初兩方偶有兵戈相見,幾位主帥,無一不被瘸猴盡情嘲諷,笑得人仰馬翻,樂不可支,自此便僵持不下,直到等來大將軍晏清源一紙詔令,大軍啟程回鄴。 到了鄴南,人困馬乏,正是大晌午的,曬得頭暈眼花,因到了自家地盤,心下松弛,得了準,紛紛跳河里洗起澡來。一遭人卸了甲,倒也不至于光屁股就扎猛子,畢竟北人會鳧水的少,也不過就在淺水灘那擦擦搓搓。 晏九云擠在里頭,他是會鳧水的,可自跟媛華結親以來,自覺成人,又因自己好歹擔將軍一職,斷不愿再像從前,脫得精光,說跳河就跳河,跟只野鴨子似的亂瘋一氣。 此刻,不過擰著手巾,這擦那抹的,被道邊李子樹下韓軌看在眼里,對著左右,呵呵笑了: “你們不是說小晏水性好的很嗎?在水里能撲騰的很,怎么,這又矜持了?” 左右笑著搭話:“八成是那個南梁女人管教的,規矩多!” 既說到南梁女人,不免拐到晏清源身上去,正要大發議論,韓軌把臉一沉,阻道: “世子的私事,你我在這嚼舌根子合適嗎?” 說的眾人面上一凜,自覺打住,不知誰瞄見晏九云正打起了赤膊,白花花的一片,在日頭底下,更是刺眼,呵地一聲笑了: “你們瞧小晏,那身上,比個女人大腿還白凈!” 一席話說完,大家哄堂一笑,想他三番五次自告奮勇,一頭勁地要去跟柏宮單打獨斗,幾次偷溜,若不是韓軌盯得緊,早冒進偷襲去了,他們一干南征北戰,死人堆里幾死幾生的老手,都尚不敢跟柏宮死磕,哪能容他個毛頭年輕人壞了大局,再其次,他有了閃失,世子那也是交不掉差的,眼下,平安回來,眾人也覺輕快許多,笑聲自然也就恣肆許多。 心有所感,晏九云察覺這邊笑得大有深意,一投望,果然見韓軌他們拈著個胡須,正瞅著自己樂,知道他們素來慣愛打趣自己,還不是看他年輕!此刻,不知嬉笑個什么呢! 一顆心里,立時充盈了滿滿的少年意氣,暗道等小叔叔再派大軍來定換主帥,屆時,我一定要打出自己的威風來,被腦子里的幻象這么一激,胳臂上緊繃的肌rou線條,青筋頓現。 小叔叔也極年輕,可沒比自己大幾歲!如今,指揮著整個中樞的兵馬!晉陽鄴城,兵力說調就調,指哪打哪,那般滋味……晏九云手底動作不由一緩,把個手巾慢條斯理地卷成個軟鞭,出起神來,腦子里莫名就跳出二叔叔說的那句: “只要你想,你也是能指揮千軍萬馬的將才!” 這件事,他從沒細想過,此刻,躍上心頭,把顆年輕的心,沖擊得猶如波濤起伏,海面上呼嘯難絕,忽然一陣鳴金之聲,要集合了,晏九云抖了抖身上水珠,忙把手巾丟給扈從,朝岸邊來了。 回到鄴城后,先進宮面圣,這才知道小皇帝已經禁足于含章殿,宮中換了一批人,連內侍宮人都是新面孔,晏九云沒心思想這里頭的門門道道,見韓軌幾人出來時,彼此心照不宣卻沒個商議,也是納罕,不復多問,直奔家門口。 三軍返京,媛華一早從晏清河那里得知了消息,親自送府里來的,老夫人一知,闔府上下歡欣雀躍,張燈結彩,跟要過節似的喧鬧個不住,她再不聞,也要聽得耳朵生繭了。 晌午在廊下設的軟榻,本留讀書用的,眼見暮色下來,媛華命新撥來的小丫頭喜鵲把榻抬了,見她笨手笨腳,總不大利索的樣子,嘆口氣: “你放那罷,去喊兩個小廝來?!?/br> 不多時,媛華正彎腰挑著燭芯子,眼前人影一罩,擋住了光源,她把頭一抬,就見個明媚笑臉出現在了視線里,愣了下,隨即嫣然一笑: “你回來了?” 晏九云遠比她激動得多,躡手躡腳進來,好不易等她抬頭,這就想著動手動腳把人往懷里揉,又怕她覺自己莽撞,忍了忍,裝作無意去拉她手,扮作打量形容: “你怎么瘦了許多呀?” 手被攥太緊,媛華忍著不適,不動聲色把手一抽,還去挑那燈芯,笑道: “哪有?”說著一頓,偏頭把他接連看了幾眼,“你倒又壯實不少?!?/br> 她說的不錯,若說壽春初見,晏九云偶還有些少年的單薄氣,如今,完全是成年男子那股精壯結實的塊頭了。 那熾熱的目光,就盤亙在自己臉上,黏糊糊的不去,媛華微微一避,忙引出些話頭,問他在潁川軍中事,晏九云話匣子一開,呶呶不休,雖無勝績,卻把知道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都倒給她聽了。 媛華狀似無心,一會喝個茶,一會補掇幾針活計,忙忙碌碌,耳朵卻聽得仔細,等晏九云歇了一氣,隨口問道: “柏宮可是把整個河南都拱手讓人了,你們就這么回來,沒個結果,你小叔叔打算不要中原這片地了嗎?” “肯定要!”晏九云聲音猛得一揚,神情忿忿,“河南是鄴城南頭屏障,又是膏腴之地,小叔叔如今退兵也只是權宜之計,你等著看,要不了多久,他定下新的主帥,還是要去打柏宮的!” 媛華拿針朝鬢發上一抿,淡淡笑了: “他在等誰呢?派了一撥又一撥,也沒見個結果,是不是你們軍中沒有能打得過柏宮的?他要自己上呀?” 說罷,心中冷冷一笑,倒真盼他這個時候以身犯險,去跟柏宮一戰,他一死,整個魏朝的局面這個節骨眼可就沒人能收拾的了了。 如此漫無目的地胡亂想著,媛華也自知絕無可能,他那樣精明的一個人,這么頻繁得來往于晉陽鄴城兩地,軍政大權在手,只需坐鎮后方,那才是他身為世子的本分……媛華心下郁郁,聽晏九云又在那口若懸河不知說了些什么,再沒心思去聽,心中一動,便把手頭活一停: “我給你去了封家書,你可曾收到?” 晏九云正在興頭上,不知她心思早轉成九曲回腸,一愣:“沒有呀,”卻很快是個興高采烈的表情,“你給我寫家書了?寫的什么?” 媛華心底一沉,沒工夫理會,只硬生生扭轉話鋒:“沒什么,不過問你吃睡如何,家書能有什么,我問你,我這家書,走的是正經驛站,怎么會沒收到呢?” 第124章 西江月(22) 從鄴城往潁川這一路,難能有劫匪,沒聽說過敢打官道主意的,晏九云思索得苦惱,皺了皺鼻子:“會不會哪里出了紕漏?” 媛華鄙夷地甩來個眼神,腦子一轉,也不多說,一絲陰霾如疾雪,撲打到心頭,再沒應付他的精神,草草說了幾句無關緊要的,把人朝崔氏那里好說歹說一趕,兀自睡了。 一夜輾轉難安,頂著兩眼窩子的烏青,往鏡中一看,不由皺起了眉,遂狠狠撲上一層粉,眼一瞟,身后木木訥訥的喜鵲,正哈欠連天。 媛華嘆口氣,把胭脂水粉一推,剛從稍間走出,晏九云就跳了進來,嘟嘟囔囔的,跟發現天大的事兒似的: “我就說的,哪里出了紕漏,你瞧,”他從背后把手一揚,得意洋洋地笑開了,“這是什么?” 媛華心里咯噔一下,忙奪下細看: 這不正是自己寫的那封家書? 毛邊都翻舊了,腌臜一片,火漆是封好的,字跡也確是自己的,流利蠅頭小楷,只是邊界弄得模糊不清,異常陳舊,乍一看,不知是經了怎樣的蹂、躪變故呢! “怎么回事?”她把信攥著不放,晏九云一副邀功的表情,嘻嘻笑道: “我早起就去了驛站,一到那兒,就弄明白了,所有往戰事前線去的私人家書,大將軍有令一概不準發,我估摸著,是怕動了軍心,衙役翻了老半天,才把你的這封給找了出來!” 媛華半信半疑,一顆心吊在萬丈高空下不來,忙問道:“你看見那些他人的家書了么?” 晏九云把頭一點:“一堆呢!” 媛華這才吁出口氣,不料晏九云立刻纏起要看信,她反手一藏,把個下頜一揚,繃緊了: “你坐那兒,我讀給你聽,行不行呀?” 臨場信口胡謅幾句家常問候,卻見小晏聽得如癡如醉,媛華一呆,心中極為煩悶,很快恢復如常,不動聲色把信疊起,朝袖管一塞,笑問道: “大將軍快回京了吧,七月流火,不是要給大相國發喪嗎?” 晏九源眼神一黯,微垂了腦袋:“應該是吧,大相國不在了,柏宮又不消停,小叔叔身上的擔子重吶!” 這樣的陳詞濫調,媛華也聽了多回,撇下不應,而是問他: “我昨晚都忘問你了,你進宮面圣了?見著皇帝沒有?” 一提這話茬,晏九云便把昨日蹊蹺之處說給她聽,媛華微微一笑: “你不知道嗎?你小叔叔在去晉陽前,可是立了回大功?!?/br> “什么?”晏九云滿臉的稀奇。 “他抓了批亂黨,多為元氏宗親,也有朝中要員,我問你,小皇帝是不是被拘著不在太極殿呀?”媛華娓娓道來,秀眉挑起。 晏九云一摸鼻子:“的確如此,你怎么知道的?” 媛華臉上頓時淡漠下來,把目光一調,看向窗外:“全鄴城都知道,亂黨被烹殺于東市,這里頭,就有我盧伯伯?!?/br> 晏九云呼吸一滯,眼睛使勁眨了兩下,一時間,把他局促得竟不知如何安慰,只能訥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