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到底是外出歸來,夫妻二人先去正院里跟大太太羅氏請了安,隨后才回東院用晚膳。 如今已是十月底了,這天也是一日比一日更冷。早在新婚次日,羅氏就言明了無需晨昏定省,讓嬌嬌自便即可。 晨昏定省,原是指晨間省視問安,晚間服侍就寢。 倘若本身就是規矩大于天的世家大族,這么做還有意義??墒聦嵣?,很多規矩一般的人家,也愛拿這事兒給新進門的兒媳婦立規矩。要只是單純的晨昏定省也就罷了,還有叫兒媳伺候布菜的,甚至連兒媳懷孕期間都仍然強調“規矩”二字。 羅氏最煩的便是這個。 你說當家太太拿規矩壓妾室通房也就罷了,橫豎都是些伺候人的東西。立規矩也好,故意蹉跎也罷,反正她也沒把妾室通房當人看??善蹓簝合彼闶裁词聝??她跟前又不缺人使喚! 彼時,羅氏還不知曉她兒子差點兒被一大群的大小舅子們給嚇死,不過也不用多久,她就會知道的。 待次日,魏大少尋了個機會,就將昨個兒回門日發生的事兒,一五一十的告知了父母。 魏大老爺倒還好,畢竟當初馮四老爺就曾明里暗里的提點過他,就算他不知嬌嬌嫡母的想法,可在他看來,有馮四老爺這番態度,便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大太太羅氏則驚呆了,她不是很能理解嬌嬌嫡母的想法,就算自己膝下沒女兒,滿腔母愛無處抒發,那也不會去疼一個外室女吧?可轉瞬她就高興起來了。 “這世家大族就是跟咱們不同,瞧瞧馮四太太多寬廣的胸襟呢,我自問是比不上她的。不過呢,她既是這般疼愛嬌娘,如今嬌娘進了我們魏家的門,我少不得替她多疼愛一番?!?/br> 羅氏笑得一臉自得,卻不曾發現立在自己身后的姨娘在聽了這話后,忙將頭埋得低低的,生怕叫人瞧見了她面上的不屑。 ——真是好的壞的全叫她給說了!一樣都是當嫡母的人,看看人家馮四太太對庶女多好,再瞧瞧她自己,虧不虧心? 作者有話要說: 羅氏:并不。 第45章 陪媳婦回了一趟娘家,魏大少簡直就是開了眼界。 等他將這事兒原原本本的告知了父母后,魏大老爺和大太太也跟著開了眼界,畢竟就算先前有所預料,也沒想到嬌嬌的嫡母和哥哥們會這般看重她。 待事情說完,魏大少也沒多做停留,他難得放幾天假,并不是很想在他爹跟前出現,萬一他爹一時興起又給了他一通活計,那多吃虧不是?很快,他就離開了正院,回了自個兒的東院,陪他的新婚妻子去了。 這事兒看似是結束了,實則卻因為魏大少在說這番話時,完全沒想過要避著人,除了他父母聽聞之外,當時在場的丫鬟嬤嬤,還有幾位姨娘也都聽到了。 不消半天工夫,在馮府的種種就傳遍了整個魏家大宅。 傳出去的自然是魏大少口述的那一段,他其實并不知曉嬌嬌在后宅是個什么情況??蛇@流言嘛,本就三分靠聽聞,七分靠腦補。試想想,馮府的少爺們如此重視魏大少,可不就證明了嬌嬌在娘家有多受寵嗎? 邏輯上是沒問題的,實際上嘛…… 就算有問題,聽了這些流言的人,也只剩下了羨慕嫉妒。 于是乎,在嬌嬌一無所知的前提下,她被冠上了極受娘家重視的名頭。 原本,魏家某些人還想著先觀望一下,仔細瞧瞧,這位新來的少奶奶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物,看能不能拿捏得住,再試試可否摳點兒油水、要點兒好處。 結果,這些別有用心的人別說出手試探了,連觀察期都還沒過呢,一切就已經趨于平靜。 民不跟官斗,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話。 興許魏家在府城的富商圈子里也算是說得上話的,可他們仍舊沒有膽量跟掐住商人命脈的馮府作對。哪怕嬌嬌僅僅是馮府四房的姑娘,那也不敢呢。 慫是慫了點兒,可商戶人家本就講究一個和氣生財,要那等骨氣做什么? 只這般,魏家上下很快就達成了一致——要捧著、敬著、供著這是新少奶奶。 嬌嬌:………… 她什么都不知道。 倒是沒過兩日,大太太羅氏就派了人將東院的一應賬本給了嬌嬌,還有東院的庫房鑰匙等等。 羅氏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允了嬌嬌管理整個東院,同時也讓管事嬤嬤帶話給她,這東院余下的老人里頭,用得順手就接著用,不順手的直接喚管事嬤嬤帶走便是,無需忍耐。 “少奶奶,太太也知曉您在娘家那頭也是金嬌玉貴的長大的,太太說啊,沒的讓您一嫁進來就受委屈的,還道啊,您有什么不順心的盡管開口,這一家人可不說兩家話?!?/br> 管事嬤嬤笑得那叫一個和氣,絲毫看不出來她平日里在幫著羅氏管家理事時,有多么的雷厲風行。 見新少奶奶沒有立時開口,管事嬤嬤又道:“太太和氣得很,回頭必會同您娘家母親那般疼惜少奶奶您的?!?/br> 嬌嬌的眼神漂移了一秒,她很清楚管事嬤嬤說的必不會是她的親生母親,那么…… 她倒是沒感覺到秦氏有多疼惜她,只知道好幾次秦氏都被她氣到險些撅過去。 謝過了太太羅氏的疼惜,嬌嬌只道一切都好。當然,東院的賬本和庫房的鑰匙她還是收下來了,說到底,她都是魏家名正言順的長房大少奶奶,管個東院自是理所當然的。 唯一的問題就是…… “丁嬤嬤?”待羅氏派來的嬤嬤離開后,嬌嬌就緊急召喚了丁嬤嬤。 丁嬤嬤接過了賬本,簡單的看了一遍,神情輕松的道:“少奶奶可以放心了,太太顯然是真心放手,賬目很清楚?!?/br> 在嬌嬌進門以前,東院也就魏大少這么唯一的一個主子,當然半主子也是有的,像魏大少的乳母,還有他先前的一等丫鬟。 奴大欺主這種事情十分的常見,魏家這邊雖不至于真的到欺主的地步,不過多半也會因為魏大少常年忙碌,導致半主子在他的東院里作威作福的事情。 好在,羅氏已經提前一步,將所有的隱患都剔除了。 “當婆婆的,要是想給新進門的兒媳立規矩、找麻煩,實在是太容易了。也幸好,太太應該沒這個想法,不然少奶奶就算有我和張嬤嬤相助,要將東院的大小事務梳理清楚,只怕也要一段不短的時日?!?/br> 丁嬤嬤松了一口氣的同時,也開始正式接手整個東院。 不過,她并沒有就此放過嬌嬌。 “少奶奶,正好如今的事情不多,您可以試著上手,哪怕真出了問題,也不妨事兒?!鄙聥蓩删芙^,她又額外添了一句,“您如今是長房的少奶奶,將來總有一天要成為當家太太,若是不趁年輕多學一些,將來如何執掌整府的中饋?” 嬌嬌心知終是難逃一劫,倒是答應得很快:“嗯,我學?!?/br> …… 一開始,嬌嬌還沒有意識到,管理東院有多難。她想的是,先前未出閣時,丁嬤嬤也教了她不少事兒,再說她住馮府時,那個小跨院也是她“管著”的。退一步說,這不是還有上輩子當家太太的經驗嗎? 想法有多美好,現實就有多殘忍。 誠然,丁嬤嬤先前就已經給她灌輸了不少管家的知識,可紙上得來終覺淺,她就算記住了那些要領,沒親手實施過,終還是差了點兒火候。 她所謂的“管理”小跨院的經驗,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別看在馮府時,秦氏一見到嬌嬌就不由的頭疼欲裂,可事實上秦氏管家理事是很有一套的,起碼整個四房,無人敢同她嗆聲。而嬌嬌當時所住的小跨院,就位于秦氏院子的后頭,除非是活膩味了,哪個敢做小動作?秦氏對嬌嬌容忍再多,對下人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包容心。 至于上輩子…… 別提嘍! 好在,進步再小,也是有所進步的。正好魏大少休假結束,再度被魏大老爺抓了壯丁,嬌嬌有的是時間跟著丁嬤嬤一點一點的上手。 足足花了半個月時間,嬌嬌終于對整個東院的大小事務有了個最基本的概念。 東院這邊,如今就兩位主子,體面的下人都是由嬌嬌從娘家帶來的,主要是事務又都是跟日常生活有關系的。至于生意場上的事情,魏大少都是去前院書房里同魏大老爺商議的,哪怕東院也有書房,卻是他得閑時看書用的,并不作公事用。 日常生活瑣碎的事情偏多,可一旦上了手,搞創新就別想了,僅僅保持不出錯還是沒問題的。 又半個月后,嬌嬌徹底弄明白了,哪怕沒有丁嬤嬤在旁,她也能處理好東院的各項瑣事了。 結果,一扭頭,嬌嬌又看到丁嬤嬤在嘆息。 “如今東院里就大少爺和大少奶奶兩位主子,大少爺還是早出晚歸的,事兒自是不多。等回頭,少奶奶若是有了身孕,咱們還得在院子里弄個小廚房,廚娘和打雜的也不能少。再等哥兒姐兒出生了,奶嬤嬤、丫鬟們也得備上。這人多了,管理起來才麻煩呢?!?/br> 嬌嬌:………… 你想太多了吧? “丁嬤嬤,我成親才一個月?!?/br> “對呀,說不定少奶奶這會兒就已經揣上了呢?”丁嬤嬤拿眼上下瞧著,目標直逼嬌嬌的小腹。 嬌嬌一下子的捏了一把腹部的軟rou。 “少奶奶是不是豐腴了一點兒?等等,我幫您量一下?!闭f干就干,丁嬤嬤很快就拿了皮尺給嬌嬌量起了腰圍,隨后無比驚喜的道,“真的大了一圈呢?!?/br> “你確定不是天氣冷了我穿的太多了?”嬌嬌想了一下,“今年是十一月二十五了,不都說寒冬臘月的,離臘月也沒差幾天了,我最近穿的可多了?!?/br> “屋里燒著地龍呢,少奶奶穿的也不多?!?/br> “那就是我胖了?”嬌嬌又掐了一把腰間的rourou,堅定的說,“嗯,一定是我胖了?!?/br> 丁嬤嬤也不敢肯定,再說了,由秋日到冬日,本身就是越來越圓潤的,因此聽了嬌嬌這話便從善如流的決定了:“大概是吧,那少奶奶今天少吃點兒?!?/br> 少、少吃點兒?? 嬌嬌想起了她今個兒清早起來時,特地吩咐下去晌午要吃暖鍋的,熬得nongnong的筒骨湯、三四個月大的小羊羔rou片、筋道可口的各類丸子…… “丁嬤嬤,我覺得你猜的對,興許我這會兒已經揣上了呢,膳食還是不減了吧?!?/br> 丁嬤嬤:→_→ ** 即便府城不算很冷,寒冬臘月那氣候也是可想而知。 其實,若不是馮府那頭想要盡快的嫁禍,按理說,也沒有十月底嫁閨女的道理。尤其是在鄉下地頭,一般都是秋收以后或者來年忙完了春耕之后,才正是男婚女嫁的好時候。 不過嫁都嫁了,如今再挑剔這個也沒多大意義了。 只是自打步入了臘月后,嬌嬌rou眼可見的忙碌了起來。 當媳婦跟當閨女是截然不同的,未出閣的小閨女逢年過節時,多是在長輩們跟前承歡膝下、說話逗趣,最多也就是在有客拜訪時,幫著接待一下年紀相仿的姑娘家??偟脕碚f,當閨女時會很輕松。 可嬌嬌如今是魏家的長房大少奶奶,若是拜訪的賓客地位高且年長,自是由大太太羅氏接待的??筛嗟呐靺s是得由她來出面了。 短短幾日工夫,嬌嬌就清晰得感覺到了魏家同她上輩子夫家之間的差異。 所謂的差異,并不是指財富方面的,而是交給她的任務。 上輩子時,她名義上是當家太太,實則卻如同一只金絲雀般被關在家中,所謂的管家理事已經被證明不過是笑話一場,那么接待賓客,仔細想想也都是一些不入流的。 哦不,她不該拿金絲雀來比喻的,上輩子的夫家簡直就是拿她當豬養。 這般想著,她反而有了動力。而羅氏也發覺嬌嬌的應變能力較弱,很快就派了幫手過來,畢竟丁嬤嬤她們對官宦人家興許熟悉,對商戶們不一定有所了解。 甚至羅氏還抽空同她談了談。 “嬌娘,我知曉官宦人家的行事作風可能同咱們商戶不大一樣。不過也不要緊的,這些來家走動拜訪的,都是有求于咱們家的,你不用太在意他們,倒是若有人對你不敬,你盡管拉下臉請人離開便可,沒的委屈了自己的?!?/br> 羅氏提點了幾句后,又說起了年禮的事兒。 魏家今年要送往各處的年禮,絕大部分都是依著原有的舊例來的,就算有所改動也不大??捎幸粯訁s是例外,那就是給嬌嬌娘家馮府那頭的年禮。羅氏早早的就開始準備了,比給她自己娘家的年禮還要厚重三分,又擔心選的東西不入馮府的眼,特地拿這事兒問了嬌嬌。 這可真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