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不過,這也僅僅是公中而已。私底下,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亦或是其他的長輩想要貼補一二都是允許的。只是通常情況下,大家都會遵從舊例,不會過線。 太太秦氏就喚了管事嬤嬤前來回話。 “我原也沒在意過這些事兒,前些年三房侄女們陸續嫁出去,也只是比著大太太、二太太給了添妝。誰曾想,這才隔了多久,就該輪到我嫁女兒了。早知道,我就該提前兩年偷學一二的?!?/br> “四太太說笑了,近兩年嫁的都是嫡女,您便是學了,這不還得翻舊例嗎?”管事嬤嬤笑盈盈的答著,“幸好當年庶姑太太們嫁時,公中都有記錄,您可要瞧瞧?” “你念吧?!鼻厥险Z氣淡淡的道。 管事嬤嬤不知道自己哪句話說錯了,方才還熱絡的秦氏轉眼就冷了臉,她只能將特地帶來的舊例拿出來念了一遍,之后態度愈發恭敬的束了手等候秦氏發話。 其實,這也不怪管事嬤嬤輕慢,嫡母們對于庶女的嫁妝本身就是例行公事般的問兩句,就跟風過耳一般,聽過就算了。既不會往心里去,也不會多事的改舊例,基本上就是面子情做到了,旁的就是由著公中cao辦的。 如此這般,給庶女們的嫁妝談不上有多好,不過大面子上肯定是過得去的。 嫁妝里,最大頭的便是家具,這也是風俗習慣,夫家新房里的家具是由新娘陪嫁過去的,會提前派人量房,在成親前一日鋪房,準備妥當,也好叫賓客們仔細瞧瞧嫁妝厚薄。這也是為什么,但凡要臉面的人家都會給女兒備下一份挑不出理來的嫁妝。 可挑不出理,同真正落得實惠卻是兩碼事。人家繡花枕頭還能是稻草包呢,要在嫁妝里頭動手腳簡直太容易了。 別的不說,馮家這頭庶女多半都是二十四抬嫁妝的,家具就能占一半,還有各種大型擺件、器皿等等,又占了一小半,真正值錢的類似于首飾一類的,怕是連個小匣子都裝不滿。 就這樣,外人瞧著還是挺不錯的,起碼面上有光。 …… 管事嬤嬤將舊例一念,秦氏面上的神情就更不好看了。 “照你這么說,我竟是不用添什么東西了,三千兩就能置辦出一份體體面面的嫁妝了?” “回四太太的話,這體面也是分檔次的,嫡姑娘的嫁妝體面,庶姑娘的嫁妝也體面,可這……”管事嬤嬤笑得一臉尷尬,她這會兒倒是明白秦氏的意思了,只不過她就一小管事,她能怎么辦呢? 好在,秦氏本也沒打算為難她,略一沉吟后,她只道:“別管那些舊例了,既然府里的規矩是給庶女定了三千兩銀子的嫁妝,就按這個來。拿兩千兩去城郊置辦個莊子……記著,不要那種體面莊子,只要田里有出產的?!?/br> 莊子跟莊子區別大了去了,像二太太幾個月前就去了她的陪嫁莊子,那是專門供她禮佛、散心的,風景極好,出入也方便,莊子上還有跑馬的地方。以前二房嫡子們還小時,便經常同二太太一道兒出游。而莊子上僅有的產出,也是供自己那一房開銷的,幾乎賺不到什么錢。 像這樣專門用來享受的莊子,便是秦氏口中的“體面莊子”。 至于“田里有出產”的,則是普通的農莊,小點兒的幾十畝田地,大些的有幾百畝上千畝的肥沃農田。沒什么風景可言,甚至連房舍都是最普通的農居,少有主子會親去。 兩千兩銀子的話,若買那些體面莊子,怕是買不到好的??扇羰菃渭優榱顺霎a,那少說也能買個擁有一二百畝田產的莊子。 管事嬤嬤雖有些驚訝,卻還是恭敬的點頭表示記下了。這種莊子興許一時間買不到,不過嬌嬌也不是立刻就嫁,有個半年一年時間搜尋,估摸著應該是能到手的。實在是不行,也可以同那些上趕著要同馮家交好的商戶手里勻點兒,只要依著市場價給了錢,馮老太爺是不管的。 就在管事嬤嬤暗暗記下時,秦氏又道:“剩下的一千兩,直接去金銀鋪子兌成金子,給她當壓箱金吧?!?/br> “四太太……是,婢子記下了?!惫苁聥邒邼M嘴苦澀的低下了頭,垂頭喪氣的離開了四房正院。 秦氏目光深邃的瞧著她,心知她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能不明白嗎?秦氏只差沒把話砸到管事嬤嬤面上了,要是還不明白,她這位置直接換個人坐得了??烧驗槊靼琢?,管事嬤嬤心里頭才這么難受。 待回到了前院,她只唉聲嘆氣的去向上頭匯報四太太秦氏的要求,當說到前頭時,大管事還算鎮定,及至說到最后,卻是掩飾不住的滿臉驚訝。 “真沒想到,四太太對那位嬌姑娘還真是上心?!?/br> “大管事,那這個事兒……” “原先是主子沒發話,咱們動些手腳弄點兒辛苦錢也沒什么,既然主子都說的那么明白了,再作幺豈不是嫌命長?照著四太太的話去做吧,盡量尋最好的?!?/br> 管事嬤嬤嘆著氣答應了下來,十分扼腕不能從這樁差事里撈到油水。 其實,買莊子這事兒里要撈錢還是容易的,就不說主子們不可能親自前往莊子上看,就算去了,多一畝少一畝的還能看出來不成?退一步說,就算畝數正常,那田還分上中下呢,一畝上好的肥沃良田都抵得上十畝下等劣田了,這里頭做點兒手腳簡直太容易了。 可誰叫秦氏后頭又添了那話呢?銀票兌成壓箱金,那可是短了一星半點就能被察覺的,不是敲打又是什么呢? 得了,這回置辦嫁妝鐵定是虧了本又賠力氣的。 管事嬤嬤長吁短嘆的去找人尋摸莊子去了,她還道府上好不容易又有庶出姑娘出嫁,能狠狠的撈上一筆,結果…… 這真的還不如嫡出姑娘嫁出去呢,嫡母給親生女兒置辦嫁妝都沒這么嚴苛的。 事實證明,有些話真的就不能亂說。沒幾日,三太太就喚了人來吩咐,讓公中直接支一萬兩銀子予她,她要親自給婠娘置辦嫁妝。 管事們:………… 三太太也不想的,她也是大戶出身,當年亦是十里紅妝嫁入馮家??蓜e忘了,馮府掌著中饋的人是大太太,她是半點兒權利都無。更重要的是,她生了六個嫡女。 前頭四個出嫁時,已經陸陸續續掏空了她當年的陪嫁,這倒不是三老爺不給予支持,而是三老爺那官名頭好聽油水卻不多,勉強也幫著湊了點兒,卻仍然是杯水車薪。 等到了五閨女婠娘時,三太太手頭上的余錢已經不多了。她既不愿意婠娘的嫁妝比前頭四個jiejie差,又實在是拿不出太多的錢來,思來想去,她決定親自為婠娘采買,省得公中盡給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這下可好,公中倒是省了力氣,除了秦氏要他們尋摸的莊子外,旁的就太簡單了。 府中這些事兒,是瞞不住那些有心人的,更別提本來也沒人打算隱瞞。很快,該知道的都知道了,就連一貫不怎么理會外頭是非的嬌嬌,都聽丁嬤嬤提了不少。 嬌嬌愈發覺得,丁嬤嬤是要跟著自己陪嫁的,不然怎么原先不多話的人,近一兩個月以來,恨不得把所有的經驗都傳授給自己呢? 不過,對于嬌嬌來說,這倒是好事,丁嬤嬤就算在規矩上嚴苛了點兒,可架不住她是太太秦氏跟前的老人,見多識廣。有這么個人在跟前杵著,要動心思?;ㄕ惺遣豢赡芰?,可同樣的,別人要使手段也能叫丁嬤嬤給識破了。 這樣也挺好的。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么簡單的道理嬌嬌還是明白的。 “我早就知道太太是個好人,溫柔善良,一派和氣?!眿蓩墒掷锎蛑j子,她原本是聽了丁嬤嬤的話,準備親手做個荷包的。結果在手指頭連著被戳了七八下后,她本人還沒放棄,丁嬤嬤就叫了停,直接拿線給她,叫她打絡子了。 丁嬤嬤聽到嬌嬌這話,很是詭異的沉默了一瞬。 她本就是秦氏的陪嫁丫鬟,許的也是秦氏陪嫁鋪子里的管事,可以說從七八歲來到秦氏身邊后,她就一直沒有離開過。不說十分了解,起碼她對秦氏有著七八分的了解??绅埵侨绱?,她也不覺得秦氏這人跟溫柔善良、一派和氣有什么關系。 沉默過后,丁嬤嬤就跟間歇性失憶一般,直接將方才那段給跳過去了,徑自說道:“太太吩咐了,若是大姑娘有什么偏好,可以提前支會一聲,她要給您準備家舍、器皿?!?/br> “我沒什么偏好,隨太□□排吧?!眿蓩深^也不抬的打著絡子,心道,要是刺繡能跟打絡子那么簡單就好了。 在她的心目中,各項事務按照難度劃分得極為清晰。 難度排在第一的是學規矩,主要原因在于她那些錯誤的規矩已經在她的腦海里生根發芽了,短時間內想要糾正估摸著是不太可能了。 第二則是學賬,學到如今,她勉強能看懂賬目了,前提是賬面要簡單易懂,還不能是太復雜的賬目,至于故意使壞做假賬那就更為難她了。一句話,她就算學會了看賬目,要是有人刻意隱瞞,她仍舊毫無辦法。 再往下就是做衣裳以及刺繡了,她本就不擅長女紅,上輩子出嫁前還會略動動針線,出嫁后那就沒碰過針線。至于這輩子,先前在下河村時忙著減肥,去了劉家又忙著懵逼,到了府城馮府則忙著學規矩以及糟蹋家里人,女紅什么的……別提了。 還是打絡子簡單??! 當然嘍,萬事之中,還當屬吃喝最簡單。 至于那些個她本就不擅長的事情,還是交給擅長的人去做吧。別個姑娘興許會按著偏好準備嫁妝,可若是她真的依著偏好去辦事,怕只怕回頭弄出個四不像來,她自己倒是無妨,就怕連累馮府丟了臉,要是再把太太、老太太氣出個好歹來,那多虧心呢。 在嬌嬌看來,馮府上下都挺好的。就是吧,姐妹們愛哭了點兒,嫂子們愛叨逼了點兒,太太早先看著有點兒兇,如今倒是覺得她面惡心善了。 就連拒絕她前去晨昏定省的老太太,都被她貼上了身子骨不好的標簽,老人家喜清凈怕熱鬧聽著有些奇怪,但也不是不可能體諒。 丁嬤嬤不知道嬌嬌腦海里的想法,只道她是感受到了秦氏的一腔愛女之心,無語的同時,又勸道:“大姑娘若真有偏好,還是早點兒說出來比較好,到底府里沒人知曉您的喜好?!?/br> 在府外長大的這個事兒,換個人早就成痛腳了,偏嬌嬌一點兒也不在意,隨口道:“那就照著小跨院的風格去辦吧,我瞧著這就挺好的?!?/br> 好歹得了一句準話,雖然這話聽著特別敷衍,不過丁嬤嬤還是領命去秦氏那頭回復了。 只這般,兩房太太都急匆匆的給女兒置辦嫁妝。而相對來說,三太太更為忙碌。 哪怕她先前已經給婠娘準備了些許,可一來出嫁的時間足足提前了小半年,二來沒錢這事兒就不好辦,這么一著急上火的,到了七月中旬,三太太就病倒了。 明面上,三太太是為了給女兒置辦嫁妝累病的,可暗地里,卻有傳言說,三太太根本就是被婠娘氣到病倒的。 具體的情況暫時無人知曉,只聽說三太太病倒前夕,婠娘曾與她爭吵,并拿帕子掩面哭著從三太太房里跑了出來。 等到連嬌嬌都聽說這個事兒時,離婠娘出嫁的日子,只余不到五天光景。 第38章 “兒女都是債??!”三太太滿臉病容的躺在床榻上,拉著四太太秦氏的手,不由的淚流滿面。 秦氏心有戚戚然的點了點頭。 其實,這些個感概,秦氏原本是沒有的。哪怕她生了七個嫡子,還養了兩個庶子,可因為嫡子們各個都很出息,庶子們則乖巧懂事得很,全都不是鬧騰性子,她前半輩子過得那叫一個舒心如意。 直到嬌嬌來了府中。 可甭管怎么說,嬌嬌給她的難處都不是出自于本意的。再說了,秦氏本身就對嬌嬌沒什么感情,只是基于嫡母的職責。加上她這人極為在意顏面,生怕外頭傳出她苛待庶女的流言來,這才心心念念的想給嬌嬌說個好人家。 說白了,秦氏對嬌嬌是責任,而非真的有所謂的母女之情。 可三太太不同啊,她的命較之秦氏,簡直就跟黃連水里泡著似的。 看她的妯娌們就知曉了。 大太太是大家出身,行事做派都極得老太爺、老太太的贊譽,她親生的孩子倒是不多,嫁過來都有將三十多年了,只得兩子一女。又因為她性子同四太太秦氏差不多,并不是很介意房內人,因此她的庶出子女也不少,可就算全加在一道兒,也比不上她所出的嫡子嫡女們。 二太太出身稍遜一籌,脾氣較之妯娌們也略差一些,年輕時很是愛使性子,不過如今年歲大了,倒是反而愛上了誦經禮佛??杀鹿茉趺礃?,看她對庶出子女的態度就知道了,冷漠到眼里根本就沒有那些人。饒是如此,又有誰會教訓她呢?只因她生了五個嫡子,且嫡長子還是正經的進士及第,可以說是小輩兒里頭最為出息的一個。 四太太就更不用說了,她的出身興許沒大太太這么好,可架不住她同馮家本身就是沾親帶故的。中表親不光在平頭百姓里面流行,高門大院同樣喜歡親上加親,更別提她嫁過來二十多年,一共給馮四老爺生了七個嫡子,就因為這樣,哪怕她把庶子們養的同姑娘般安靜怯懦,也沒人敢置喙。 唯有她…… 三太太越想越傷心:“弟妹,你說我這輩子是圖什么?辛辛苦苦的養大了六個閨女,該教都教了,好不容易將她們養到這般出眾,又得幫她們挑婆家……一個兩個的,就這樣帶著我千辛萬苦備下的嫁妝走了,一年最多回來一兩趟,我圖什么呢?” “孩子不都是這般的?你還一年能瞧見孩子一兩趟呢,我那幾個兒子,不是說出門就出門的?一年回來一趟都是奢望,前頭老四老五不就去京城求學,一待就是六七年?”秦氏安慰道。 “單要是為孩子付出也就算了,我是她們的親娘,為她們考慮也是應該的??烧l知道,她竟是毫不領情!”三太太越說越傷心,傷心之余還帶著幾分不甘,“我這不都是為了她好?” 秦氏都不用想,就知道說的是婠娘。畢竟婠娘前頭那四個都嫁了,嫁出去還不是一兩年的事兒。至于婳娘,今年才九歲了,她又懂什么呢? 不過,就算秦氏已經猜到了那個罪魁禍首,她也不能直愣愣的說出來。別看三太太這會兒氣得很,真要有人編排她閨女,不定被她記恨成什么樣兒呢。 當下,秦氏只嘆息道:“我倒是認為,咱們當母親的,把該做的事情都幫孩子們做到了,旁的就聽天由命吧。三嫂您想想,咱們生孩子養孩子,難不成就是圖他們領情?” 三太太沉默了。 道理誰都懂,可驟然被心愛的閨女傷透了心,還真就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開的。 說白了,三太太跟秦氏有著本質的區別,她是真的將女兒們放在心尖尖上疼愛的,不光疼了多年,就連女兒們將來出嫁后,在夫家會不會受委屈,能不能將日子過順,都得考慮進去。不像秦氏,作為嫡母她只需要大面子過得去,再就是盼著嬌嬌別被夫家休回娘家就成了。 ——最后那個估摸著是不太可能的,除非魏家嫌日子過得太好了。 妯娌倆說了一通話,最后還是秦氏瞧著她面露疲憊,這才主動告辭離開。等她離了三房院子,剛回到自己那兒后,就得到信兒,說大太太有請。 秦氏再度長嘆一口氣。 怪不得老話常說,人多是非多。她原先認為,妯娌里頭屬二太太最難搞,結果人家才不多事,瑣事推給長媳,緊要事推給妯娌,處理不來的麻煩事也有老太太幫忙兜著,日子過得雖然獨了點兒,卻比誰都更為舒心。反而另外倆妯娌…… 不得已,秦氏再度起身,準備往大房那頭去。臨出門前,她忽的想到了什么,又派人去喚了嬌嬌,略等了片刻后,帶上嬌嬌一道兒往大太太那頭去。 嬌嬌一臉的不明所以,她好端端的待在自己屋里打絡子,不知怎的就被喚了過來,還沒行禮問安呢,就又被帶出了院子:“太太,咱們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