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節
書迷正在閱讀:炮灰才是真大佬[快穿]、鮮妻太甜:老公,抱一抱!、女配又蘇又撩[快穿]、六十年代之嬌寵、獨寵皇府貴妻、茶壺老妖在現代、這個病人我不治了![快穿]、嬌妃難寵:世子爺請放過、月亮有你一半圓、佛系玄師的日常
陸聽芊輕輕吁氣。 是啊,她的榮光也是闔府的榮光。等她有了好前程,不僅外頭那幫人,陸家眾人也會對她另眼相看。她再也不用被她娘拿去跟陸聽溪比了。 正如謝思言所言,不過一月之間,被點名的諸王與諸王世子、世孫陸續抵京。 陸聽溪也憑著麗嬪先前給的牌子進了一趟宮。麗嬪聽了她的來意,忖度許久,道:“你此前幫我出了口惡氣,又揭露了陳家的嘴臉,我合該幫你的?!彪S后,麗嬪與她為著此事計議許久。 諸王到齊時,宮中這邊也臨近終選了。經過層層遴選,最終有一百少女脫穎而出。陸聽芊也在其中。 終選這日,諸王得了皇帝旨意,一道入宮。 陸聽溪在自家園子里寫生時,忽有內侍來傳口諭,說讓她入宮一趟。陸聽溪打探個中情由,內侍笑道:“咱家也不甚清楚,不過奴婢瞧著上頭交代差事的公公那架勢,大約不是什么壞事,陸姑娘盡可放心?!?/br> 陸老太爺跟陸文瑞都不在府上,葉氏著人封了大紅封給傳口諭的內侍,打探少頃,見內侍確不知情,轉頭對陸聽溪道:“娘隨你一道去,就在宮門口等你——不過想來也沒甚好擔憂的,你且放心去?!闭\如內侍所言,大約也不是什么壞事。何況宮中還有麗嬪支應著,應不會出什么岔子。 陸聽溪點頭應聲,收拾一番,跟母親一道,隨內侍往皇宮去。 鷺起居內,謝思言正拾掇出京的行裝。諸王抵京,他離京反而不顯眼,正適合暗里行動,他打算去探探那輿圖上標記的地方。 但他打點到一半,就聽說了陸聽溪被傳召入宮的消息——謝家在內廷也有人脈,因此消息傳得格外快。 謝思言面色沉凝,眉頭攢起。 雖然他不認為沈惟欽會在這個時候出手,但總還是謹慎為上,這會兒讓他離京,他也放心不下。還是進宮看著穩妥。 楊順見世子扔了行囊就進了碧紗櫥,一時不解。 莫非世子也要入宮去?可世子總不能大剌剌闖宮。眼下這時節,皇帝幾乎沒有可能召見大臣,除非世子有什么十萬火急之事,或者能尋出什么冠冕堂皇的充足理由。 楊順還在揣度著,謝思言已從里間闊步而出。 他抬頭瞧了一眼,驀地瞪大眼睛,險些驚掉下巴。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在內侍的導引下, 陸聽溪入宮后一路北行, 到了位于皇宮北面的百果園。 皇宮北邊有山名曰萬歲, 因地處皇宮中軸, 正中北玄武的星宿之說,在風水上又稱“鎮山”。百果園是萬歲山麓的一片苑囿,內中遍植果蔬, 豢養鶴鹿, 素日常作觀花宴飲之處。 她被請到了百果園內的一處蓮池旁。麗嬪與幾個年紀稍長的后妃都在,兩廂見禮之后,麗嬪笑道:“總算是來了,你隨我過來一趟?!毖粤T,在前頭帶路。 到得一處偏殿, 麗嬪揮退左右, 回頭道:“此番是皇上讓你入宮來的,起因是皇上讓眾位淑女當場揮毫, 或書或畫, 揀著擅長的。為求公正, 將書畫收上來后,便如科考閱卷一樣,將名字都糊住了。本是要讓宮中畫師來評騭的, 但那慎嬪梁氏卻在一旁笑言, 說什么都是女子的書畫, 卻讓幾個大男人來評騭, 怕是有些方枘圓鑿, 不相適宜了?!?/br> “皇上還真就聽了進去,問京中可有哪家女眷精擅書畫的,慎嬪就接話,提起了你,”麗嬪頓了頓,“還有常家的姑娘常夢澤。常夢澤剛才進的宮,如今已往那邊去了。我特地尋了個由頭出來,就是來與你說,皇上今日興致頗好,你莫慌,評完畫后,我盡量周旋著讓你出宮。再就是,你jiejie寫的是文衡山的法帖《停云館帖》,極是好認?!?/br> 麗嬪看得出陸聽溪并不愿進宮,亦且皇宮畢竟是是非之地,她也覺早些出宮穩妥。至于陸聽芊的書翰,她相信陸聽溪一看便知。 陸聽溪聞言倒有些意外。文衡山才高名盛,那《停云館帖》是前些年才出的匯刻叢帖,頗得文人推崇,但她四姐向來不喜書畫,總認為習練這些是無用功,女紅才是女子素日該做的正經活計,怎練起《停云館帖》了?她離京的那大半年,她這個四姐好像確實有些變化。 麗嬪交代罷陸聽溪,往殿外走時,又低聲提起了梁氏:“慎嬪那個小賤人,鎮日與我作對,我欲往東,她就往西,見我多被召幸了幾次,就話里話外刺我。這回在皇上跟前進言,也不過是跟我搶著露臉罷了?!?/br> “那小賤人熬了許多年才躋身九嬪,我卻是入宮不幾年就得了這個位分,她不過是瞧見我得寵,心下不甘罷了。那小賤人生得不及我,娘家又爛泥扶不上墻,我倒要看看,她能蹦跶到幾時!” 陸聽溪見麗嬪絮絮地說著慎嬪這陣子與她的那些雞毛蒜皮的齟齬。有些哭笑不得。 麗嬪不似爭風吃醋,倒似是純粹與妃嬪爭強斗氣。她先前去找麗嬪時,就曾聽她語重心長地教誨她說,男人沒一個好東西,男人的鬼話不能信,男人的腦子都長在下半身。 前兩條她聽懂了,最后那條沒懂。麗嬪當時也瞧出來了,嘆說她不懂也是常事,又拍著她的手背,讓她謹記前兩條就成了。麗嬪口中的慎嬪雖與麗嬪位分一致,但并不如麗嬪得寵,事實上這些年來,后宮里始終未添什么新人,一直是麗嬪獨大?;实塾幸鈺x麗嬪妃位,只是麗嬪而今尚無子嗣,尋不著由頭罷了。 陸聽溪瞧得出麗嬪凡事都看得通透,只是對于男人的看法多少有些以偏概全的意思。至少她覺著她父兄就不是那等人。 萬歲山由五峰集簇而成,中峰后頭正北矗立一大殿,名喚壽皇,待選淑女皆聚于此殿前的大片空地上。諸王、諸王世子、諸王世孫則落座于對面的萬春亭,相隔不遠,正能瞧見壽皇殿這邊的情形。 陸聽溪到達壽皇殿時,常夢澤已評騭畢。將書畫重新歸置好,女官請她坐到長條案后頭,跟著將糊好名的書畫捧來,囑她在兩刻之內評完。 書畫統共一百幅,兩刻的工夫其實有些趕。不過陸聽溪于書畫上頭甚為精熟,且她知皇帝此舉不過助興而已,何人得中何人落選,皇帝心里早已有數,絕非一幅書畫就能作準的,因此也沒甚壓力,那一摞書畫,她也不過隨便翻翻。 旁人不打緊,只要四姐落選便成。 陸聽溪翻著翻著,果然瞧見了陸聽芊的書翰。陸聽芊大約是打從近半年才開始習練書法,功底不扎實,筆力不足,字跡飄忽。文衡山書法溫純精絕,陸聽芊只是字形上隱帶文衡山的影子,神骨韻致卻是未得半分。不過從起筆到收筆的審慎能瞧出,她寫得十分認真。甚至因為過于認真,而顯得呆板拘謹。 陸聽溪也只在陸聽芊的書翰上停留的時間多一些,旁的都是一掃而過。兩刻鐘后,她將評騭完畢的書畫規整好,遞與女官。 咸寧帝將內侍遞呈上來的眾人的書畫大略翻了一翻,又看了陸聽溪與常夢澤的評騭,抽出了幾幅,贊了幾句,旋道:“眾淑女都是腹有詩書的,陸、常兩家女孩兒也評得十分中肯——朕瞧著這些就很不錯?!?/br> 他說話間,仔細挑了一摞書畫遞給一旁的內侍:“將這些書畫覆上作者名姓,拿到萬春亭那邊?!?/br> 內侍會意,領旨而去。 下頭立著的陸聽芊緊攥袖緣。 也不知內侍拿去的那一堆書畫里頭有沒有她的。希望五meimei能瞧出哪張是她寫的,將她的書翰評為上等。 她又不由用余光去瞥萬春亭那邊的光景??上抻诮嵌?,她也只能瞧見亭頂的飛檐與下頭冷面的衛軍。她怕招來矚目,不敢讓自己的舉動太過顯眼,又趕忙收回視線。 麗嬪不動聲色瞟了眼不遠處端坐的陸聽溪,回頭對咸寧帝笑說今日也都累了半日,不如早些定下人選,也好開始宴飲,又驀然記起什么似地隨口道:“入宮評騭的兩位姑娘也是辛苦了,陛下不如頒些賞賜于她們,讓她們歸家去?!?/br> 咸寧帝尚未開言,一旁的慎嬪搶過話頭:“麗嬪meimei既說陸、常兩位姑娘辛苦,那僅是頒賞怎成,不如待陛下定了人選,也一道給這兩位賜宴?!?/br> 麗嬪面色微沉。慎嬪果真處處與她作對,這怕是瞧出她想讓陸聽溪二人出宮,這才故意反著提議。 慎嬪心下暗笑。麗嬪還真是個小心眼,如今怕不是瞧著下頭那陸。常兩家的姑娘生得貌美,擔心入了皇帝的眼,這才急急想讓二人出宮。這點小心思,打量她瞧不出呢。 咸寧帝自來對后宮之爭甚少理會,兼且眼下心思并不在二人爭持之事上,故而遲遲未出聲。 他望向對面的萬春亭,眉頭微皺。 他這幾日一直在為給楚王和寧王兩邊指配哪家女眷傷腦筋。他先前在麗嬪宮里歇宿時,提及此事,麗嬪提議給指個中等人家的女兒便是。 他也是這般作想。門第太低的拿不出手,太高的他又不敢冒險。宗室羸弱,他想壯大宗室,否則將來京中若有異動,諸王連勤王之力都沒有。但他又擔心宗室勢強之后,一旦有了異心,難以駕馭,本朝先前不是沒有藩王之亂的。 楚王那邊倒是早有奏請,希望將陶家女賜婚于世孫沈惟欽,他覺著未嘗不可。那么寧王那邊也給指個差不多的便是。 咸寧帝這般想著,命人將萬春亭那邊的諸位王孫叫來,揚聲道;“今番在此的淑女皆是京中德才兼具的千金閨秀,本就是挑無可挑,朕適才擇出的幾張書畫更是精之又精,端看人也看不出甚,所謂字如其人,畫亦如此,一人精氣神如何,全呈在這紙上了?!?/br> “諸位不如從朕適才命人遞去的書畫里各選一幅,選著誰便是誰,朕即刻賜婚?!?/br> 慎嬪笑道:“陛下圣明,以才擇婚,也是一段佳話?!?/br> 麗嬪瞥了眼內侍手里那一摞書畫,知內中并無陸聽芊的,也湊趣幾句,心中冷笑,她方才可是瞧得真真兒的,皇帝根本就是依著名姓揀選的書畫,如今卻能冠冕堂皇說出這番話來。 眾人聞言,神色各異。 皇帝說得輕巧,但這樣擇婚,未免有些荒唐了。 陸聽溪暗瞟皇帝一眼。她還以為皇帝會一一指婚,不過不論如何,她知道那一堆書畫里面沒有四姐的,這便能安心了。 她這還是頭一回見證這么多對速成的伉儷鴛侶,也是稀罕得緊。 幾個王孫面面相覷,隨即應聲,依著輩分序齒,自長至幼次第站好,開始翻看擇選。名姓都是覆著的,這般實則與撞天婚無異。 沈惟欽今次也在赴京的王孫之列。輪到他時,書畫已只剩下二十多張。他從頭至尾翻看了一回,低垂的眼眸蔓上一層濃霾。 楚王見自己孫兒立著不動,幾乎將手中酒爵捏碎。 皇帝已經允了楚王府與陶家的婚事,而今陶家女也在待選淑女里面,皇帝方才著內侍來送書畫與他們看時,提示了陶家女畫的是哪張,又暗示旁的王孫莫選那張。宗室里的都是人精,皇帝這樣吩咐,自是很快就明白這是內定好了,自是要給阿欽留著的。如今阿欽只要挑中那張畫,這婚事就算成了。 且不論旁的,單自一個祖父的立場而言,他也是急盼著孫兒成婚的。楚王府子息凋零,他還等著抱曾孫呢。 可他這孫兒怎么好似卡住了一樣,立了半晌,紋絲不動。 陸聽溪坐的位置正能將兩邊情形收入眼底。她瞧著楚王不住站起又坐下,完全坐不住,活像是屁股底下著了火。她覺著他下一刻就會跳下亭來,脫了鞋把沈惟欽往死里揍。雖然她也不知楚王這是在急什么。 立在隊列里的陶依秋和陸聽芊俱滿懷忐忑地盯著沈惟欽。陶依秋隱約知道皇帝已將她內定好的事,如今見沈惟欽舉棋不定,既委屈又心焦。 沈惟欽捏著紙張的手青筋暴突。 于他而言,順勢娶了陶依秋才是最有利的,但他還是狠不下心去。 他停頓得太久,以至于咸寧帝都發覺了他的異常。 咸寧帝皺眉,問他可是身子不適。 沈惟欽忽地松開了手,上前幾步:“伯祖父明鑒,惟欽想換個法子擇婚?!?/br> 咸寧帝問他想如何,他道:“不如由惟欽出個對子,對出者即由伯祖父賜婚于惟欽,不知伯祖父意下如何?” 咸寧帝見沈惟欽這般態度,以為是楚王那邊另有主意,心下不快,但面上卻不好說甚,只道:“你且一試?!?/br> 沈惟欽朝皇帝一禮,轉向眾位待選淑女:“密云不雨,通州無水不通舟。請試對下聯?!?/br> 眾女無措,暗暗互覷。 這上聯里面囊括了京畿兩個地名,下聯里面自然也要如此,并且通州與通舟諧音,那么下聯也要有這樣一對諧音詞才成。另外還要注意平仄與對仗,這對子確實不好對。 陸聽溪卻是聽過這對子。 這對子是沈安當年曾跟她提過的,因為是不多見的地名對子,又對得格外精妙,她便記下了。她當年還以為是他自己出的,原來是從別處看到的。不過她即刻又想到了一件事,她之前曾在閑談時與陸聽芊提過這個對子,不知道陸聽芊是否還記得下聯…… 她才思及此,就聽陸聽芊帶著些輕顫的聲音傳來:“鉅野皆田,即墨有秋皆即麥?!?/br> 陸聽溪懵了,她四姐記性真好。她跟麗嬪先前什么都合計好了,卻沒算到這么一出,真是防不勝防。 沈惟欽的眼中浮起一抹陰厲之色,須臾又消弭不見。 楚王終于坐不住了,幾乎是跳下亭來,跟咸寧帝陳情,說這不過是孫兒一時胡鬧,讓咸寧帝切莫當真。 咸寧帝放下臉來,盯了楚王祖孫片刻,忽而召來司禮監秉筆,命當場擬旨:“光祿寺少卿陶康之女陶氏,夙蘊閨闈之秀,克遵姆傅之箴……茲特授金冊,立為楚王世孫妃?!彼蕴湛抵闶翘找狼?。 眾人嘩然,不知皇帝這是何意,紛紛看向沈惟欽。 楚王正要謝恩,卻聽咸寧帝繼續道:“國子監司業陸文興之女陸氏,天賦令質,靜定恭端……茲特立為楚王世孫次妃,欽此?!?/br> 陸聽溪驚得幾乎彈立而起,皇帝竟立她四姐為沈惟欽的側室! 非止眾人,陸聽芊自己也難以置信。緩過神來后,她趕忙跪地,領旨謝恩。一側的陶依秋先驚后慍,跪地謝恩時,狠狠剜了陸聽芊一眼。 她想起來了,沈惟欽似對一女子頗為迷戀,她此前一直不知對方是哪個,如今總算是回過味來了。怪道世孫今日要出對子呢,陸聽芊對得那么快,不像是臨場想的,倒似是早先就知道下聯一樣。這兩人一唱一和的,怕是早就計議好了的。 她才被立為世孫妃,緊跟著就又來了個次妃,等她過門,看她怎么整治陸家三房那個小賤人! 咸寧帝又為其余幾個世子世孫賜了婚,隨即就近在壽皇殿賜宴。 陸聽溪只動了幾下筷子,尋空溜出來,想去找麗嬪商議。如今皇帝只是下口諭擬旨,圣旨還沒正式頒下,興許還有回旋的余地。等回頭成了定局,恐怕更不好辦。 她打探到,麗嬪適才跟慎嬪起了幾句口角,已回長春宮去了。正要讓那帶她出來的宮人領她往長春宮去,那宮人卻被一個管事叫走了。 她在壽皇殿后門外轉了一圈,正發愁,遠遠瞧見一個內侍端著個大托盤過來。她眼前一亮,上前現編了個借口,讓他帶她去一趟長春宮。 那內侍身量甚高,即便垂著頭,她也得仰視著與他說話,心中不由暗嘆,宮中的飲食就是好,內侍的個頭也能竄這么高。 內侍聽她說了半日,將托盤遞給另一個路過的內官,轉身在前面引路:“姑娘請?!鄙ひ羯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