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剛才封春麗對蘇祁林說笑,程素心自然看到了,蘇祁林都是笑著回應的,程素心沒動聲色,這會兒蘇祁林又提到,就吃味兒了。 “好好,我不提了。我跟你說件事,越廷文在這邊有住處,很近的,先帶你去那邊,慧蘭應該也在?!碧K祁林愕然,不再說封春麗的事,跟程素心說。 兩人在路上說著話,一起去了附近越廷文的住所。房子是獨立的小別墅加庭院,二層小樓,空房間很多。 程慧蘭沒有宿舍住只能租住外面的房子,剛好給她安頓下來,程素心放假可以和程慧蘭一起。 程慧蘭已經在越廷文那邊收拾好了東西,等蘇祁林他們來,幾人一起吃了飯。 “面包夾rou,這個是主餐嗎?我怎么覺得像是零食?!背袒厶m看著他們的午餐皺眉,咬了一口,神色復雜。 “是啊,這種食物后面天天吃。想要自己做也要有工具食材,不像在國內那么方便了?!痹酵⑽恼f。 “呃,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記了這個。這里沒有辣椒嗎?辣椒醬,辣椒面什么的?!碧K祁林問。 “恐怕沒有。這里的食物里不會放辣椒的,就算是中餐館里,最辣的也不會有辣的感覺?!痹酵⑽恼f。 “那還怎么活!”程慧蘭的臉苦了起來。 “你都來了,難道為了辣椒回去嗎?”程素心說。 “你要是喜歡吃辣,我可以幫你找點辣椒?!痹酵⑽恼f。 “等我回去給你們寄辣醬吧?!碧K祁林說。他之前去的國外都是邊境附近,而且都是自帶食物,對這點也忘記了,可能關鍵是程素心不嗜辣。 漢堡沙拉薯條,這來的第一頓,對于兩個人來說不算難吃,卻也挺奇怪的,吃完總感覺吃了零食,沒吃飯,得再吃饅頭米飯炒菜,那才叫飯。 越廷文這邊的廚房干干凈凈,只有烤箱,一些碗碟,沒有做中餐的餐具,蘇祁林有點懷疑,這不會是新買的房子吧,過于干凈。 國胃想要適應外國餐,也不是容易的事兒,不過為了學業也得忍了。 程慧蘭不怎么開心,越廷文下午就帶他們找了一家中餐館吃飯,味道奇怪的很,卻也比之前的好一點。 不過看到價格,程慧蘭覺得還是吃那些東西的好。 程素心是那種不舒服也不會說的人,這點小小的不適,對她來說只是小事。她現在積攢著力氣要好好汲取這里的能學到的所有東西。 她會做飯,卻不想做,這種快餐,在她看來也有好處,就是省時間,吃的也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學習。 還沒有正式開學,眾人在適應這邊的生活,蘇祁林花了幾千塊的機票來到了這里,不會那么快回去的,接下來幾天他和程素心她們跟著越廷文在這邊逛了逛,去了傳說中的硅谷,唐人街等一些地方,漲了不少見識。 電腦產業已經興起,蘇祁林干看,也沒什么辦法,這些還都不是他能插手的,根本沒資金,想在這邊做什么事賺錢,還是有難度的,資金是首要,國內還需要好好發展。 他那點錢,在慶豐縣已經是首富了,不過在這里,不值一提。 要搞進出口貿易,資金,貨,渠道都不可少。 越家有外貿商行,也就是說假如他們的方便面做足夠多,夠出口的標準,渠道是有的。 蘇祁林來時將之前買的舊東西其中幾件覺得可能是真的拿去港市拍賣行拍賣了,賣掉了三件,得了一萬多,兌換了不少外幣,他又找越廷文兌換了一萬,留給了程素心和程慧蘭兩人一人五千塊,剩下的他都花掉買東西了。 買了些在國內需要進口的東西,以及大量的國外磁帶,錄像機,還有幾臺游戲機。 錄像機是一套,有能錄制東西的,也有能放卡帶的,這東西比港市便宜,錄像帶也有,不過那些都是外語片,連中文字幕都沒有,買來也沒人看,他只買了一些空白的,到時候回去再找找看,弄些中文版的,還可以自己拍一點廣告放進去,是吸引客源的好東西。 那些游戲像素渣的慘不忍睹,不過來了一趟總得買點能賺錢的東西,游戲機這玩意在國內還沒有,買回去,座位非賣品,在商店的賣電子產品那邊,開辟出一個角落,計時收費,怎么得也能把成本還有機票賺回來。 至于電腦那東西實在太貴了,而且cao作復雜,一點也不適用,蘇祁林并沒有買。 有能夠錄影像的器材,蘇祁林自然給程素心和程慧蘭錄了一份兒好帶回去給程家人看。 等到蘇祁林離開時,程慧蘭一邊上語言學校,一邊找了份兒兼職去打零工掙錢,順便鍛煉下英文。程素心則是和那些同學一起在學校里看書學習,等待開學。 蘇祁林坐飛機回去,越廷文也跟著走了。 蘇祁林轉飛機再轉火車到了慶豐縣,他將自己買的東西分配好,回家給程家人放了程素心和程慧蘭錄的視頻,看起來有些糊,聲音也有雜音,卻也讓程家人驚喜不已。 不久蘇祁林收到了越廷文機器相關的尺寸資料,開始帶工人蓋廠房。 面粉廠那邊用蘇祁林留下來的機器生產了不少貨,知道蘇祁林開辦了廠子,搞的還挺大,廠房,食堂,倉庫,宿舍,都蓋了起來。 周圍都不怎么看好,尤其是面粉廠那邊的領導層,他們早就聽說蘇祁林會再建廠房,所以連軸轉,加了夜班生產了不少貨發給了之前就定好的供應商,蘇祁林蓋起廠子賣給誰呢?還要東奔西跑的找買家。 “我說林子,你這是把你賺的錢全部投進去了??!萬一血本無歸怎么辦!”沈長發看著也是心驚rou跳的,在蘇祁林這邊看了一圈兒,震驚道。 “我拉了外資投資,有人擔風險?!碧K祁林說。 “外資靠譜嗎?再說人家都有錢,我們不能比。你這鬧的有點大啊?!鄙蜷L發還是不看好,不是他膽子不夠大,只覺得投資太大。 “大投資才有大回報嘛。還是多謝長發哥替我擔心了?!碧K祁林笑了笑說。 “得,我白擔心了。你牛,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盡管說?!鄙蜷L發說。 “你就幫我定一百箱貨怎么樣?一箱子有二十包,一包給你算便宜點,一毛五一包,賣價大概三毛你自己定。那東西保質期長,肯定賣的出去?!碧K祁林跟沈長發說。 沈長發一聽,一百箱子可就是三百塊,能賣的出去嗎?他心里沒底。 “好,你的生意我做了!”沈長發一咬牙,不就三百塊嗎?他還是能拿的出來的,這個時候不買的話,和蘇祁林的關系可就僵了,跑來擔心的說一番情分也瞬間沒了。 “好,多謝長發哥照顧生意?!碧K祁林笑了笑。 他手上有些訂單,是省城供銷社那邊的,銷售是不怕的。 在慶豐縣的銷售,蘇祁林也沒急,機器還沒有運送來,廠房沒收拾好之前,他不準備拿樣品去做銷售,等機器到位,安裝好,培訓工人時,他再開始。 九月末時,蘇祁林這邊的廠房就位的同時,越廷文帶著機器和一位機器賣家配的技術人員過來,開始了安裝機器,培訓工人,實驗產品階段。 廠子里蘇祁林原本有的七人,和顧安平,再加上新招的人有三個,越廷文帶了兩個人放進來,這些人都有些忐忑。 周圍人都持觀望態度。 廠房的相關手續在越廷文來了之后開始辦理,因為越廷文的戶籍是外籍,這家廠子成了中外合資,享受了最初引進外資時的優惠政策,王振梁又給他們了一些優惠,不但免稅幾年,還給了很多便利條件。 蘇祁林和越廷文商量了一個品牌名注冊了,叫“福慶”。兩人都沒什么藝術感,但是統一共識就是得吉利,用兩人的姓名有點傻,索性也不想了,就選了兩個吉利的字,包含了慶豐縣的一個字,算是紀念下。 外包裝兩人也商量了下,越廷文找了設計人員給設計了,幾個口味幾個不同顏色的包裝袋,紙箱子上標記好口味。 面餅的制作,很快調整好,調料方面,他們又研究了下,畢竟每個地方的口味不一樣,放哪些進去,量是多少,都琢磨了一陣。 剛好李民勇他們是賣小吃的,李民勇和他父親都有廚藝,請了他們來品嘗給意見,最后定下了三種調料包,一種麻辣,一種三鮮,一種酸辣。 都是非常簡單的,至于復雜一點的,加蔬菜調料包,酸菜,rou粒,泡面搭檔等等,目前還沒有出現,蘇祁林讓比較信任的邢國志帶人實驗下,這也算是創新了,是競爭力,后續慢慢上。 十月份時,第一批方便面生產了出來,一天兩萬包,封裝在一千個紙箱中,蘇祁林先給了自家的百貨商店一百箱,給了沈長發一百箱,剩下的和接下來生產的運送去省城部分,留一些批發。 這邊繼續生產,顧安平去了百貨商店做銷售。 吃著香不香先不說,用熱水泡出來,香味兒都飄的好遠,泡一泡就能吃,還能直接干吃,香香脆脆的。 零賣一包三毛錢,不算貴,都想買個新鮮回去嘗嘗,第一天就賣光了,供不應求,這只是百貨商店一家。 沈長發那邊,本來以為會賠本的,沒想到第一天就賣出了一多半,要是后續跟不上,就會斷貨,忙跑去蘇祁林這邊催貨來了。 沈長發當初答應預定,蘇祁林自然給他留著一些。 沈長發和蘇祁林的商店起了帶頭作用,一些散戶,和其他鎮子上的小商店,也紛紛過來要進貨。 有了一樣吃的,另外一樣自然會相應的銷量下降。隨著蘇祁林這邊方便面的熱銷,掛面,鍋巴,面包的銷量在慶豐縣受到了沖擊。 之前進的貨沒賣完,自然不會進新的,面粉廠連著一個多月連軸轉,加夜班弄出來的東西,罕見的滯銷了。 第84章 手術 有合資企業的保護罩在, 蘇祁林也已經獨立于面粉廠, 那些人再想沾什么利益也不可能了,眼看著蘇祁林那邊越做越火, 心里發急也沒用, 原材料這些蘇祁林早就想到了, 配套設施里有磨面機,小麥囤積了不少,而且還不斷的在四周縣收購,并不仰仗面粉廠。 現在這個時候也不像后世那樣吃多了速食強調少吃健康的時候,大家追求新鮮, 省里那么多人,就算一人嘗一包,也是個不小的數目,更何況這東西是消耗品。 廠子有條不紊的運作, 蘇祁林不在也有人專門負責。 不用打廣告,各地供銷社, 個體戶等都來這里進貨。 廠子有了效益,蘇祁林也沒小氣, 給工人都加了工資,兩個哥哥之前懸著的心也落下來了,踏踏實實跟著蘇祁林干。 因為供不應求,擴大了廠房,生產線又加了兩條,在縣里招工了十幾個人, 其中就是當初幫過忙的陸哥,他的倒賣票的生意已經不能干了,看著廠子里的活計不算重就來應聘,蘇祁林念著之前幫忙的情分就收了他。 陸哥年齡有些大了,也不想折騰,安于現狀,不過他對縣城熟悉,人面也廣,也是他的優勢,可以輔助銷售,購買原料。 新廠子這邊效益不錯,原面粉廠按捺不住,快過年時,找了王振梁說和,讓蘇祁林也幫他們弄一套方便面生產線,為人民服務。 蘇祁林笑了,為人民服務可不是這樣服務的,他才剛開始沒多久,就要給自己樹一個競爭對手嗎?而且還是人品不怎么樣的對手,他又不是傻子。 蘇祁林只告訴王振梁,設備都是越廷文弄的,他不做主。 王振梁也沒辦法,之前面粉廠做的太過分,他沒再勸,跟蘇祁林說了一聲,走個過場。 不管他們如何想辦法,敵對是不可能的,方便面廠是合資,為縣里創造了就業機會,繳稅不少,帶動了經濟發展,王振梁和縣里一部分人也是站在蘇祁林這邊的,還希望有更多的合資機會,蘇祁林也不怕他們鬧什么。 看到了合資的優勢,年后開春時,蘇祁林找越廷文幫忙再合資一家服裝廠,服裝廠越廷文只占個名頭,不用出資出力,其余的蘇祁林來做。 程心蘭那邊生完孩子出了月子就開始繼續小作坊做衣服的事兒,不過百貨商店那邊的衣服她們這幾個做已經無法滿足了。 所以開個小服裝廠,申請商標,買專業的機器,切割,縫紉等,再招一些人。 蘇祁林跟程心蘭商量過,有了之前小作坊的經驗,對于再大型的廠子她也有些信心,給她配個財務,前期他帶著管理,后期就程心蘭負責了。 有了自己的商標,設計師也是現成的。之前他們做衣服都是拆了買來的時新衣服,仿照做的,再加點別的小細節稍微修改下,相當于早起的山寨,這樣做是不可能長久的,還是需要有自己的特色。 程穎慧去了廣市上大學,學的是設計,她又在廣市那邊,見識到的時新樣式多,自己也有些想法,在程家時,很多衣服都是她修改的樣式,如今見的多了,學到了專業的只是,設計想法更多,有什么新的構思會畫圖,自己做做,再將樣品以及配上材料尺寸的圖寄回家給程心蘭。 如此的流程形成,服裝廠開辦的也很順利。 蘇祁林程家做的衣服注冊了一個牌子“禾呈”。如今的品牌意識不強,等到大批服裝廠建立,國外品牌大批擁進來,就會明白。 將方便面廠,服裝廠理順了后,在八二年秋,蘇祁林帶了顧安平去了深市,在深市開了他們第一家工廠。 是一家服裝廠,這家廠子,規模比慶豐縣給程心蘭建的大十倍不止,招收了上千人,單單是廠房就建造了幾個月。 服裝設計的工作,請港市一名服裝設計師,帶著程穎慧設計,蘇祁林也會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一些意見,夏天裙子,純棉t恤,帶各種印花的短t長t,衛衣,工裝,牛仔衣,大衣等。 這些衣服大部分走出口,還是“禾呈”的牌子。 至于出口地方,就是程素心他們上學的城市。 程慧蘭在語言學校時,在各個地方打工,參與各個行業,申請到了程素心學校的商學院,雖然不是全額獎學金,需要的錢已經不多了,蘇祁林讓她好好學習,別擔心錢的事兒,她的確很努力的學習,平日里非常忙碌,有空的時候也不玩兒,零散時間還打工,中外人士認識不少,在一次蘇祁林來看她們時,讓蘇祁林出口東西來這里,她負責找買家。 有越廷文的外貿商行,蘇祁林早就在計劃著出口的事兒,光掙國人的錢反倒在國外花錢,讓他很不得勁,也得掙掙國外的錢,程慧蘭這么一說,蘇祁林就著手行動了。 生意越做越大,蘇祁林的資產也越來越多,給程家人提高生活水平,營養水平自然不在話下,去國外看程素心,給她提高生活品質更是毫不吝嗇。 在國外購物方便,程素心自己除了學習心無旁騖,每次都是蘇祁林給他置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