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節
“行了吧賴三,你小子少放馬后炮,你有什么資格說這句話,那昏君無恥,你這樣的人和昏君也沒什么區別?!?/br> 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沖著二流子吼道:“當初我是怎么說的,我說木將軍是好人,他砍殺摩耶國的忽烈將軍是因為摩耶國打到咱們邊關來了,可你們倒好,就記得賦稅因為摩耶國賠款上漲的事,忘了這些年是誰保的咱們太平,忘了這邊關要不是木將軍守著,咱們或許早就做亡國奴了,現在這樣不正合你們的心意?!?/br> 這個大漢是山里的獵戶,大字不識幾個,但懂得做人的道理,只可惜當時所有人因為高賦稅而絕望著,將所有的憎恨強加在木將軍身上,壓根聽不進去他這些話,而他人微言輕,除了攔著不讓家里的親戚朋友在那所謂的萬民書上簽字摁手印,也做不了其他什么事。 得到木將軍父子被昏君暗算身亡,臨江關城破的消息,這個九尺大漢偷偷躲家里哭了半宿。 現在晉國的天塌了,他又怎么能夠守得住老邁的父母和嬌弱的孩子呢。 “我呸?!?/br> 那二流子被獵戶罵的有些羞惱,不僅僅是他,邊上多數的人臉色都不怎么好看,因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跟風罵過木飛,也有一小部分人為了微小的利益,在那份萬民書上簽過字摁過手印,在這獵戶的責罵中,他們都不是無辜的。 “你有能耐,你上戰場打摩耶國去啊,咱們半斤八兩,誰也別逼逼誰?!?/br> 那二流子沖著獵戶罵道,然后一溜煙鉆進人群里,估計這會兒他也是怕獵戶動手,畢竟他倆的體格相差懸殊,獵戶一拳頭,他就得下地見祖宗嘍。 “哼,不用你說我也決定去曲州了?!?/br> 那獵戶并不怎么氣二流子的話,而是一步躍上一旁的石階,然后看著烏壓壓一片圍觀的鄉親們,高聲說道。 “我不是給那昏君守江山,我是在守護咱們自己的土地?!?/br> 獵戶家就他一個兒子,所以每次征兵也輪不到他頭上,想當初他是那么敬佩木將軍,總想著等家里的兒子長成了,能夠擔負起家庭重擔的時候就去投效木將軍,共同保家衛國,只可惜,他永遠都等不到這一天了。 現在,他家里的老父老母依舊健在,一雙兒女最大的也才十二歲,按理應該留在家里才是,可是這會兒國都要破了,誰知道哪天摩耶國人就打到他們這座城鎮了,如果人人都是這樣守著小家的自私想法,晉國就是一盤散沙。 “我李虎是頂天立地的漢子,我去曲州,是為了保護我自己的媳婦孩子,是為了保護家里的二老,當初木將軍被攻訐,我沒有站出來,但這并不代表我李虎是一個沒有血性的男人,我在戰場多殺一個敵寇,我的兒女就多一份安全。我也希望哪位弟兄能夠站出來,木將軍沒了,再也沒有人能夠替我們保護我們的家園和家人了,只有靠我們自己,話已至此,沒人愿意我也不強求,反正我李虎有手有腳,爬也能爬到曲州?!?/br> 說罷,他環視了一圈,只是大伙兒都很安靜,幾個壯年男人低著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見狀,李虎失望的嘆了口氣,然后準備從石階上跳下來。 “算我一個?!?/br> 正當這時,一個男子站了出來,他和李虎是同村的,家里有幾個兄弟,大哥前年被抽中參加勞役,沒能抗得了繁重的勞力活動,服役沒有結束就生了重病,早早去了,大哥死后大嫂馬上改嫁,家里的幾個孩子都成了其他兄弟的負擔。 說起來,他的條件比李虎可差多了,這會兒說要去前線抗敵,顯然是做了深刻的思想準備的。 “還有我?!?/br> 有了第一個應聲的人,第二個,第三個也不會遠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那個平日里沒有正行,剛剛還和李虎斗嘴的二流子賴三也舉手了。 瞬間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賴三身上,用一種莫名其妙地眼神看著他。 “看什么看,老子還有個閨女呢,我可說好了,我賴三那也是打仗去的,鄉親們看顧著點我那閨女,不然我賴三就是化成了鬼,我也會回來的?!?/br> 看著眾人匪夷所思的目光,賴三有些羞惱,他的人品,就那么不值得被信任嗎,不過仔細想想,他確實沒有什么人品可言。 不過再壞的人也是有軟肋的,賴三人品不行,總是偷雞摸狗占別人家的便宜,可對于唯一的女兒卻是極好的,他家條件差,花盡錢財也只給他娶了一個身體不好的寡婦,那個寡婦給他生了一個女兒后就撒手人寰,他也沒嫌棄那是個姑娘,知道自己估計是娶不起第二個媳婦了,把那小丫頭當眼珠子一般疼著。 只可惜他沒正行慣了,難得想要正經找一份工作別人也不信他,地主也不愿意租賃田地給他,導致他依舊只能四處賴著,弄到點好東西,就給女兒留著。 之前聽說摁手印能夠分一筐柑橘也是因為閨女想要吃果子了,他這人沒啥大局觀念,就想著閨女想要吃柑橘,然后就把自己的手印給摁上頭了。 這會兒聽到李虎的話,賴三不由想到了自己的女兒,他的閨女凈挑父母好的地方長,小小年紀就出落的十分標致了,以前這是賴三驕傲的事,可這會兒敵寇要打進來了,長得好,就成了災難了。 他就愛到處逛,也沒少聽話本子,戰場上的兵都是許久沒碰過女色的yin賊,哪有攻進一座城池里不搶漂亮的小媳婦大姑娘爽快一把的,在民間的流傳里,摩耶國人更是只長著下半身的大yin魔,賴三不得不為自己的女兒考慮。 他的人品太差,如果留在當地估計旁人也不會幫他們母女,可他要是去前線打仗了,看著這份情誼,鄉親們逃跑的時候至少不會落了他閨女,加上家里的老母親身體還健朗,他也不擔心女兒沒人照顧。 或許沒了他,漂亮懂事的閨女在村里的風評還能更好。 很少有人是絕對的善或是惡,賴三這樣的人有可恨的地方,也有可愛的地方。 “行,算你一個,以后就是兄弟了?!?/br> 李虎看著賴三笑著說道,賴三撓了撓頭,也沒否認。 全晉國各處,這樣的一幕幕頻繁發生,許多壯丁自發地趕往了曲州,因為他們深刻的認識到了他們的國君是多么的不可靠,這會兒想要守住國家,靠的只能是他們自己。 罪己詔的下發沒有達到晉文王預期的效果,反而使得民怨在一時間達到了頂峰。 更讓晉文王措不及防的,桁王反了,對方以除昏君,平社稷的名義,帶著十萬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到了國都之外。 第159章 將軍19 說起這桁王百姓還有些陌生,直到有人提起先太子, 大伙兒才想起來他是誰。 桁王是先太子的嫡長子, 當初先太子和先三王子爭奪王位雙雙身隕, 讓五王子也就是現在的晉文王占了便宜, 要是他們中的任何一個活著,現在晉國也不會是這樣一番模樣,尤其是先太子,溫和睿智,他要是成為晉國的王,必然會是一個賢明仁德的君主。 當初晉文王僥幸坐上王位,那時候他還不像現在這么乖張, 不僅沒有將先太子和先三王子的遺孤斬草除根, 相反為了向木飛和焦左表示自己的識趣, 給了先太子和先三王子后人封地,讓他們去地方做了小王,只是先三王子運氣不好,他的后人到了封地后水土不服一命嗚呼了, 也沒留下個后嗣, 偏偏按照晉國的規矩,庶子還不能繼承爵位,那封地自然就被收回了。 有人猜測這是晉文王動的手腳,但因為事情過去的太久遠,加上那時候以平定內亂為主,也沒人追究這件事的真相。 至于先太子的嫡子, 被封為桁王的桓桁自幼身體虛弱,在分封后時不時就能聽到他病危的消息,或許是覺得這個病秧子掀不起風浪來,晉文王從沒對他下手過,相反每年還會給桁王不少賞賜,同時允許他自治封地,無需繳納稅收,當然,這和桁王的封地本就貧瘠也有關系。 誰也沒想到,這些年這個病秧子一直都在韜光養晦,不知不覺將一個西部貧瘠荒蕪的地方管理成現在物資紛擾,兵強馬壯的小國,甚至在晉文王沒有察覺的情況下,私自征納了十萬精兵,在摩耶國攻打晉國的關頭,直接反了。 這讓許多人吃驚之余開始仔細打聽這個王孫的生平,而他那個封地百姓的生活樣貌,也逐漸在眾人面前展開。 沒有繁重的賦稅,桁王到封地的第一件事就是免稅五年,他花了這些個時間請能人勘測封地的山林田地,在那貧瘠的地方挖掘了好幾個煤礦和鐵礦,在此之前,誰也不知道當地種植不易的原因原來是這些礦物導致的。 有了煤礦和鐵礦資源,當地百姓的生活頓時發生了巨大改變,桁王讓專人教授當地的百姓挖礦、煉鐵,打鑄兵器,又派人教當地的女人種桑養蠶,織布裁衣。 沒法種糧食,他就靠布匹和鐵器與周邊的城鎮換取物資,漸漸的,當地百姓的生活有了巨大改善,人人都有活干,人人都能吃飽飯,在桁王的封地里,只要你愿意干活,就不可能被餓死。 又是三個年頭,靠著已成規模的物資交換鏈,桁王開始悄悄招兵買馬,但凡加入軍隊的男丁每個月都能得到三錢餉錢和五斤白米,這些東西會按月發放給他們的家人,至于營地里的伙食也很好,每天都能吃飽飯,每隔十天還能吃頓rou,表現優異者,每個月還能領到一兩銀子的額外補助,參軍成了當地百姓最光榮和引以為傲的一件事。 聽到桁王封地那些子民的生活情況,晉國其他百姓都羨慕壞了,吃飽穿暖,這對于他們而言,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啊。 不過隨著桁王的軍隊一路打進國都,又有一個振奮的消息漸漸傳開。 桁王開始擴招軍隊了,只要是晉朝子民,年滿十六歲不及四十五歲者皆能參軍,待遇比照桁王軍隊中的其他兵將,待桁王推翻昏君統治后,即可趕往曲州,共同抵御敵寇,將摩耶國趕出晉國的領土。 這番話讓許許多多原本正打算奔赴曲州的有志之士意動了,絕大多數人在中途換了個方向,奔赴桁王的軍隊。 晉文王昏聵,這座江山,確實也該換一個賢明的君王了。 ***** “是你,居然是你,這些年我對你還不夠寬厚嗎?” 晉文王因為一封罪己詔失了民心,這會兒桁王造反,一路上都有不滿晉文王的百姓和官員為他大開方便之門,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國都就城破了。 桁王的軍隊管理嚴苛,國都的百姓并沒有受到什么sao擾,相反看著穿著整齊,樣貌精神的桁王軍隊的兵將,還有一種陰霾盡掃,未來可期的希冀和喜悅。 恐怕這會兒除了晉文王,和他的那些兒女妃嬪,就沒人不為他的下臺歡呼雀躍的。 “從我十三歲起日日下在我日常飲用的藥湯里的無患草,王叔對我確實恩重如山?!?/br> 桓桁披著一件白狐裘披風,帶著一群面露警惕神色的護衛緩緩走進這座空蕩的大殿。 “什么無患草?” 晉文王面色一變,他當然知道無患草是什么,他這個王侄是娘胎里帶出來的弱癥,不過僥幸找到了一個名醫,只要按時服用那個神醫給開的藥方子,喝到十五歲,就能與常人無異。 無患草并不是什么毒藥,卻恰好和那藥方中的某一味藥相克,會導致藥效大大降低,他的弱癥,自然就再也好不了了。 那是晉文王買通了他身邊伺候的乳母,讓對方下在他的藥湯里的,目的就是希望這個王侄一輩子纏綿病榻,這些年他聽著桁王封地傳來的消息,一直以為自己的計劃天衣無縫,卻沒想到對方早就看穿了,還順勢麻痹了他對他的警惕心。 不愧是他那個優秀的王兄的兒子,不,他甚至比王兄更優秀。 這一步步的,晉文王都猜不出來對方從什么時候開始布局,這份心思,未免太深了些。 “焦左,你也背叛了孤?!?/br> 晉文王沒有糾纏無患草這個話題,他看著陪同桓桁進來的焦左,憤怒地說道。 下罪己詔是這個逆臣給他出的主意,沒成想也是這份罪己詔惹得民間對他的怨恨沸反盈天,要是早知道焦左早就被桓桁收買,他第一個殺的就該是這個老奴。 這會兒晉文王無比后悔自己容不下木飛的舉動,他心里清楚,木飛根本就沒有造反的意圖,如果他想反,當初他就坐不上這個王位,要論忠心,這個朝堂里誰也比不上木飛。 如果這會兒他還活著,自己說幾句軟話他必定會回國都誅殺謀逆的桓桁,這會兒摩耶國也不會打進來,百姓更不會歡呼雀躍一路簇擁著桓桁帶著大軍踏入國都。 他后悔了,可卻也沒用了。 “臣守的是晉國的江山,尊的是賢德明君,對于王上,又和談背叛呢?!?/br> 焦左搖了搖頭,促使他倒向桁王的是晉文王自己,但凡他有點可取之處,他也不會做出今天這樣的選擇。 畢竟不是人人都像木飛那么愚,那么傻的。 桓桁身后的護衛拿著一條白綾,拽住慌亂躲避的晉文王,然后將他的脖子緊緊勒住。 晉文王的四肢揮舞掙扎,臉上漸漸呈現青紫色,他的眼睛瞪著不遠處云淡風輕,即便在這個時候還恍若謫仙的王侄,帶著滿腔的憤怒和懊悔,逐漸沒了生息。 ****** 從桁王起兵造反,到他坐上這國君寶座,前后只花費了短短七天的時間,他并沒有進行登基大典,而是帶上了逐漸擴充增長為十三萬的大軍北下,御駕親征。 對于這場戰事的勝負沒人能夠預料,可誰知在桁王,也就是現在的晉興帝帶大軍抵達曲州時,摩耶國傳來了一個噩耗。 摩耶王駕崩了,與此同時,摩耶國的三王子和五王子兵變殺了原本該繼位的大王子,這會兒率領摩耶國大軍攻打晉國的四王子是大王子的胞弟,聽到嫡親王兄慘死,自己的妻兒生死未卜的消息哪里還能坐得住,恨不得即刻帶著自己手里那十萬士兵,打回摩耶國都,殺了兵變的三王兄和五王帝。 一下子,局勢又變了。 第160章 將軍20 這些日子外界的風吹草動,木歆統統知曉, 這會兒她站在他們一家暫時居住的山峰上, 望著遠處依稀可見的遂寧城, 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昕、歆兒?!?/br> 木飛在屋里躲了好些天, 這會兒才鼓起勇氣找自己的女兒聊天。 當初以為是兒子,他給他取名為木昕,是希望這個兒子成為晉國百姓的黎明,寄托著他對這個孩子的希望,這會兒知道兒子是女兒,他突然不舍得孩子叫這個名字,于是換字為歆, 寓意欣喜。 “這些年——” “這些年我很開心?!?/br> 木飛想說這些年苦了孩子了, 可木歆在他說出這段話前打斷了他的話。 “我是認真的父親?!?/br> 木歆真誠地看著木飛說道, 這是原身最真摯的想法。 從小到大,木飛都以最嚴苛的要求教導原身,要說會不會累,會不會在夜深人靜時感到委屈, 這是不可避免的, 只要是個人,就不可能百分百控制自己所有的情緒,原身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