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杭市東湖景區邊一幢屋子的房門被敲響,很快的,就有一個體型高壯結實的中年過來開了門。 “歆小姐你來了,老爺子早就等急了?!?/br> 那高壯的中年男人憨厚的笑了笑,然后把人迎了進去,在木歆進門后,他警惕地朝屋外掃視了一圈,看到幾個熟悉的身影徘徊在門口時,眼睛一瞪,銅鈴般的大眼立馬嚇退了那些蠢蠢欲動的人,驚呼著四下逃竄。 見狀,男人又笑了笑,把門關上。 這樁屋子里住的不是別人,正是當初在紅旗一隊時,教導木歆廚藝的魏福來。 這些年當初被批判改造的人陸陸續續平反,魏福來借著當初同住牛棚的林老的光,不僅在木歆考上大學回了杭市之后跟著回來了,當初被沒收的家產,也陸陸續續還來了一部分,這套房子,正是其中之一。 想當初,魏家經營的飯店福臨門可是多少老饕心目中的圣地,每天熟客無數,魏家借此攢了不少錢,也留下了許多房產。 當初魏福來瞅準時機上交了大半家產以及福臨門這家老字號飯店給國家,自己手里留下的東西,也足夠魏家三代過得舒舒服服的了。 只可惜兒女不孝,徒孫不忠,當初他被下放的時候,那些東西沒能如同那些個不肖子孫所愿留到他們手里,反而被心存私念的革委會小頭目私吞了。 現在四人幫倒了,政治逐漸恢復清明,當初扯著虎皮唱戲的人也沒落得好,那些人怎么吞的財產,自然得怎么吐出來。 在魏福來回來后,他那些過得并不好的兒女徒弟也都找了上來,哭訴自己當年的迫不得已,以及這些年的悲苦心酸,只是魏福來早就不將這些人放在心上了,他們的好與壞,又和他有什么干系呢。 魏福來一個老頭,也不需要那么多房產傍身,豁達的魏福來干脆賣了其中一套房子,以及一些并不算特別珍惜的古董,然后去鄉下雇傭了兩個力氣大,體格強壯的農家漢子,只要是他曾經那些兒女或是徒弟靠近家門,就讓這倆個漢子把人揍一頓趕出去。 那些人來了幾次,被揍了幾次后也變得膽小了,輕易不敢再來sao擾魏福來。 來到了杭市之后,魏福來總算能夠不避諱旁人,手把手的教木歆做菜了,他也是干脆,直接讓木歆磕頭拜師,他將所有的手藝毫無保留的交給木歆,而木歆則是負責他以后的養老,把他當做親爺爺對待。 其實老人就是怕寂寞,他現在的財產,足夠他過得滋潤富足,根本就不需要找一個人來承擔自己的養老重擔。 木歆也爽快,鄭重的磕了三個頭,認下了這個師傅,還干脆的擺了一桌酒,請來了江家姥姥姥爺,還有舅舅一家做見證,魏福來僅有的一絲擔心也沒了,師徒的名分,徹底坐實。 也不知道魏家其他兒孫從哪里聽來了這個消息,覺得木歆的出現就是老爺子不肯原諒他們最主要的原因,在某天木歆來魏家老宅學廚的時候,召集了一堆人,想要把這個小姑娘給嚇跑了。 但木歆的大力丸難道還是擺設不成,一群人沒把她嚇跑,反而被打的徹底怵了這個女魔頭,從此以后,只要木歆出現的地方,他們通通退避三尺,想要爭奪財產的火苗,再一次熄滅。 今個兒木歆過來,是想要和師傅商量重啟福臨門這個老招牌這件事,現在政策天翻地覆,私人經濟的春天,也快要到了。 就在這場談話后的第三個月,一家杭市老一輩熟悉的老字號,悄悄就在杭市的某條街上開張了。 ***** “做生意,我看你是瘋了?!?/br> 晚上睡覺的時候,徐建軍聽媳婦一臉神秘的和他說了這么一個勁爆的消息,嚇得他瞪大了眼,想也不想,劈頭蓋臉沖著木蕓一通責罵。 他清清白白的政治出生,木蕓卻鼓搗他去做早些年一旦被發現就要被批斗的生意,走資本主義道路,這婆娘是想要害死他啊。 “你沒聽廣播,現在政策都變了?!?/br> 木蕓也沒想到對方的反應那么大,他可是未來的大老板啊,難道不是應該不用她提,主動就該去做這件事嗎? “什么政策變不變的,我只知道我們徐家三代貧農,這樣的成分,不能在我手上毀了?!?/br> 徐建軍不耐煩地回答道,聽聽木蕓讓他做的那些事。 從廣省黑市買那些緊俏的商品回來,然后在本地售賣賺取差價,那不就是倒爺嗎,一旦被抓住,那可是要坐牢的。 這個女人心里難道就只有錢,根本就沒有將他放在心上嗎? 徐建軍不敢想下去了,他閉上眼,捂住耳朵,用沉默的方式表達自己反抗的態度。 “建軍,你聽我說啊?!?/br> 木蕓看他這番表現,只當是自己解釋的不夠準確,不然沒道理徐建軍會錯過讓他掙了第一筆金的大買賣啊。 “建軍?!?/br> “建軍?!?/br> 木蕓推搡著那個背著身的男人,可是徐建軍卻決定了冷漠到底,干脆打起了重重的呼嚕,壓根就沒有搭理木蕓的意思。 這下子木蕓有點慌了,徐建軍怎么可以不做倒爺呢,他要是不做倒爺,他哪里來的開工廠的資本,他不開工廠,又怎么能夠掙下那樣龐大的身家。 如果徐建軍只是徐建軍,她當初,為什么又要嫁給他呢? 第50章 七十年代小知青25 不知道是不是徐建軍自動和他爸坦白的緣故,第二天一早, 徐有成就讓長子徐紅軍通知木蕓帶著孩子回老宅吃午飯。 “你想讓建軍去做倒爺?” 吃完飯, 徐有成盯著不安分的二兒媳婦問道。 “爸, 現在國家都鼓勵民眾做生意了, 我們這兒地方小人也不機靈,但是杭市已經有不少做生意發大財的人了,就我知道的,好幾個萬元戶,家里的樓房都蓋了三層?!?/br> 雙職工家庭能有四位數的存款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五位數的萬元戶,相當于豪富級別的存在。 木蕓話音剛落, 屋子內就出現了一陣小sao動, 好在徐有成十分沉得住氣, 絲毫不為所動。 “你也說了,我們這兒就是小地方,我徐家的名聲好了一輩子,絕對不允許我的兒子, 敗壞祖宗聲望?!?/br> 徐有成的脾氣夠犟夠硬, 上輩子原身想要帶著徐建軍做生意,可是和這個公公鬧到了幾乎撕破臉的地步,才得來徐有成的默認。 但那也是基于原身曾經的好表現的基礎上,加上原身說要做生意,不是光嘴皮子上下一碰了事,而是真的做過了很多前期調查, 那些日子她隔山差五往縣城、市區跑,往家里發電報的頻率同樣不斷增加,是在找到了一個火車站的親戚能夠幫他們規避一些倒運貨物的風險后,才做下的決定。 她調查了進貨的地方,盡可能的規避了被查的風險,連帶著貨物到手后出售的渠道也了解的七七八八,作為一個女人,在那樣的環境下,她的魄力,是木蕓所比不上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徐有成這個老古板最終還是松口默認了兒子兒媳出門做生意的決定,但現在木蕓什么規劃都沒有,看人家當倒爺掙錢了就覺得她也能發財,在徐有成看來,這就是心比天高的表現,讓他怎么相信木蕓不會害了他的兒子。 “爸,你放心,我覺得現在這樣的日子挺好的?!毙旖ㄜ娺B忙表態。 他實在想不明白木蕓為什么那么喜歡瞎鬧騰,現在的日子難道過得不好嗎,他好歹也沒餓著他們母子吧,她也不看看,這個生產隊里,除了她,哪戶人家的媳婦是不用下地的。 就這樣,她還想著發財,是絕得他這個男人干活還不夠賣力嗎? “鼠目寸光?!?/br> 木蕓看著一個個反對的徐家人,半響,憋出這么一個詞來。 “老二媳婦你可真沒規矩,感情你是城里人,念過幾年書會幾個歪詞就了不起了,罵你爹是老鼠,你家里到底是怎么教你規矩的,還有沒有家教了?” 徐老太太狠狠拍了拍桌子,她向來就不喜歡這個兒媳婦,現在一聽這個兒媳婦居然慫恿兒子去做很有可能會掉腦袋的倒爺,就更加不喜歡她了。 “誰沒家教了!” 木蕓的桌子,比徐老太太拍的還要響亮。 昨天晚上,她翻來覆去的沒睡好。她實在想不明白,這些年,夢境里發生的事一件件的都實現了,怎么到了徐建軍身上,就出現了偏差呢。 她想不明白,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國家的政策真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要按照當初夢境里徐建軍發家致富的軌跡,就一定能夠發財。 但既然是這樣,為什么一定要是徐建軍呢,換做她木蕓,是不是也可以闖下那樣一份家業。 木蕓想到這兒,覺得自己扒開了層層謎障,是她被所謂的預知夢遮擋住了視線,干擾了她思考的能力,實際上她根本就不需要將自己的未來寄托在徐建軍的身上,她知道未來的走向,為什么不能讓自己成為那個事業有成,家財萬貫之人呢。 想通了這一點,木蕓頓時覺得,徐建軍這樣胸無大志,一輩子只想扎根在黃土地上的男人變得毫無魅力可言,農村婦女洗衣做飯cao持家務的艱苦生活,也讓她覺得無比厭惡。 她想要擺脫現在這一切。 “反了天了!” 徐老太太目瞪口呆的看著剛剛沖著她拍桌子吊嗓子的兒媳婦,這還有沒有規矩了。 徐有成也十分不滿,只是看那兒媳婦在吼完后又老實下來,看在孫子的面子上,沒有再批評她,只是讓兒子帶她回去,近期不要再來老宅了。 徐建軍感受著家人異樣的眼神,更加覺得當初娶木蕓就是一個錯誤,面紅耳赤地拖著毫不反抗的妻子抱著年幼無知的兒子,回了自己的小家。 就這樣安分了一段時間,忽然有一天,木蕓就不見了,等徐建軍下地回來后,看到的只有在炕上哇哇大哭的兒子,家里屬于木蕓的東西消失了大半,小家庭這些年存下來的三百多塊錢,也只剩下了零頭。 木蕓還留下了一封信,在信中,她說明了自己要和徐建軍離婚的要求,因為她想要做生意,而徐家人目關短淺,困住了她的雄心壯志。 倆人的孩子就留給了徐建軍,至于家里的存款,很大一部分都是當初徐家給的彩禮和她爸給她的嫁妝,這些年她好歹也給徐建軍生了一個兒子,所以那三百塊錢歸她,就當是徐家給她的補償。 徐建軍看到這封信幾乎氣瘋,家里出動了不少親戚進城尋找木蕓,只是對方可能偷用了徐有成的公章,開了介紹信早就坐上了去往杭市的火車。 徐建軍倒是也想去杭市找人,只是在這個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壓根就不知道妻子的娘家地址,也不知道妻子的父親到底是在杭市哪一個公安分局。 而且徐有成并不建議兒子進城找人,當初徐建軍和木蕓結婚,根本就沒有領證,現在即便找過去,恐怕也沒法將一個心不在這兒的媳婦帶回來。 更要緊的,徐有成記掛著木蕓在信上說的那些話,擔心這樣一個瘋魔的兒媳婦,最終會拖累兒子孫子,不如就干脆,放她走吧,對外宣稱兒媳婦想要回城,所以跟兒子離了婚。 自從高考恢復后,國家對知青的政策就寬松了不少,這些日子,村里回城的知青也不在少數,不少也是和木蕓這樣,早就在鄉下結婚,有家庭有孩子的男女,多木蕓一個,也不算什么。 在徐有成的極力反對下,徐建軍即便再怎么不甘愿,也只能忍下來,就當家里從來就沒有過木蕓這個女人。 他畢竟還年輕,還有個兩歲的孩子需要照顧,在徐老太太的張羅下,徐建軍很快就和一個同樣被知青丈夫拋棄,帶著一個閨女的女人結了婚,這一次徐家吸取了之前的經驗,辦完酒席就立馬催促著小夫妻去領了結婚證。 然而徐建軍婚后的日子并不好過,他續娶的妻子雖然能干,可是卻十分忌憚木蕓留下來的那個兒子,相反倍加疼愛自己的女兒,夫妻倆時常為這件事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徐家人勸解了好幾次,最后徐家二老把孫子接到了身邊照顧,徐建軍這個家,才稍稍消停了一些。 另一邊,木蕓逃上了開往杭市的火車,帶著對未來的憧憬,放下了心里那絲對兒子的不舍。 在她看來,將兒子留在徐建軍身邊,就是她給自己留的退路,如果命運的軌跡無法改變,徐建軍如同她夢境那樣,再一次發財,有兒子作為紐帶,她未必不能和徐建軍復合。 再說了,她是要做一番大事業的女人,根本就沒法將精力放在一個年幼的,時時刻刻都需要人照看的孩子身上,等她將來賺了大錢,一定會加倍補償自己的孩子。 為自己拋夫棄子的行為找了一個個合理的借口,木蕓總算安心下來,籌謀起了自己的“事業”。 ***** “今天去吃福臨門吧,攢了一個月的退休金,今個兒我得點上一盅佛跳橋?!?/br> “好,今個兒咱們就奢侈一把,就吃福臨門了,你說魏家的運氣也挺好,想當初我還難過這輩子都嘗不到正宗魏家菜的手藝了,卻沒成想魏福來那老家伙,下放了還能遇到一個天資卓絕的好徒弟,重新把這招牌給做起來了,一點都沒墮他魏金勺的名聲?!?/br> “誰說不是呢?!?/br> 木蕓按照記憶中的路線,往家的方向走著,穿過熟悉的胡同口時,聽到一群老頭老太太討論著一家飯館。 在木蕓這個年紀,對于福臨門這個招牌的印象并不深刻,因為她有記憶起,福臨門就改名為東方紅國營飯店了,里頭很多原本的招牌菜,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撤下,店里頭賣的,幾乎都是一些普通的家常小菜。 所以聽著那些老人的談話,她也沒太往心里去,只是覺得他們口中的那個學到廚藝的人挺幸運的,再過幾年,人們手里的閑錢多了,飯店、服裝店之類的生意,才是最好做的。 不過那也和她無關,自視甚高的木蕓已經做好了發財的準備,一家小小的飯店,根本就不被她放在心上。 第51章 七十年代小知青完 “你是?” 木向黨的媳婦吳娟從來沒見過木蕓,這年頭又很少有拍照片的機會, 所以吳娟完全沒有認出來此時站在自家門外, 風塵仆仆的女人, 就是她那個小姑子木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