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節
************************** 洛葉從歐洲回來后就陷入了忙碌當中。 德利涅教授準備和斯坦福大學合作做一個課題,而作為他手下的唯一研究生,洛葉當仁不讓承擔了其中絕大部分的問題。 課題的內容是log ical thresholds的acc猜想,這是代數幾何中一個著名猜想,合作教授是著名數學家,凱文·克里特,洛葉和他手下的博士研究生唐納森負責交流。 唐納森雖然比不上洛葉現在的名氣,但是他也是知名的天才人物,看到洛葉后就主動打招呼,“洛,很高興認識你?!?/br> 唐納森身材比較瘦弱,臉上帶著點雀斑,眼睛片的厚度有些過厚,讓他的眼睛看起來有些朦朧,“我是看到你的論文決定來美國讀博的,我本想申請普林斯頓德利涅教授的博士生,可是他今年不招收,我就只好來了斯坦福,沒想到這么快看到你?!?/br> “希望我們這一次合作愉快?!?/br> 唐納森之前已經陸續發表了幾篇論文,都是和代數幾何相關的,俄羅斯的代數幾何這幾年發展迅速,和德國平起平坐,唐納森能從那里脫穎而出,自然不必說,在互相介紹后,就拿出了自己準備好的材料。 ——關于如何攻克acc猜想的幾個方案。 唐納森是89年的,比洛葉還要大四歲,可是論起來名氣洛葉已經勝過他太多,兩個人合作發表論文,如果不拿出真本事來,到時候論文上洛葉的名字肯定要在他之前的。 所以他做的準備特別充分,證明自己有和洛葉合作的實力。 acc這樣的猜想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洛葉也不可能一直待在斯坦福,他們只能在洛葉在這里的幾天內,討論出階段性的成果。 斯坦福大學的圖書館容量不比普林斯頓來的差,而且也有他們學校獨有的孤本,除了和唐納森討論acc猜想,洛葉就喜歡來他們圖書館借閱材料。 “高斯的代數基本定理,斯圖默根的個數問題,阿貝爾不可能性定理,卡斯迪朗問題,馬爾法蒂問題……” 洛葉饒有興趣的看著書架上的書籍名字,怎么說呢,普林斯頓的人文學術氣息特別濃厚,他們的圖書館收藏的書籍,期刊等也全都屬于那種嚴肅類型的,而斯坦福大學的圖書館似乎要活潑一點,在數學區居然還有趣味數學這樣的書收藏。 現在她手邊就有一本在《趣說費馬大定理》。 費馬大定理是業余數學家之王皮埃爾·德·費馬在三百多年寫的一個著名數學猜想。 費馬本身是解析幾何的發明者之一,概率論的主要創始人,在微積分上,他的貢獻僅次于牛頓和萊布尼茨。 這個猜想本身就是一個很有名的數學故事。 在費馬寫下這個著名的猜想時,“一個立方數是不能夠表示成兩個立方數之和的,四次方也同理,將一個高于2次冪的數分解為兩個同次冪的數之和都是不可能的??蓪懗僧斦麛祅gt2時,關于x,y,z的方程x^n y^n=z^n沒有正整數解.?!?/br> 寫完這段話后,他的這張紙要用完了,就又寫到,“我有一個對這個命題十分美妙的證明,這里空白太小,寫不下?!?/br> 他沒能寫下這個猜想的證明結果,后來歐拉在寫給哥德巴赫的信中證明了n=3,后來熱爾曼,狄利克雷,加布里爾在那個猜想寫下后的兩百年后證明了五次冪和七次冪。 希爾伯特把費馬大定理比喻為會下蛋的金母雞。 直到1954年,谷山志村猜想建立了橢圓曲線和模形式之間的聯系,這是費馬大定理破解的重要一步,證明了這個猜想就可以證明費馬大定理成立,可是最終費馬大定理被徹底證明是在1995年,中間又經過了無數的無數的波折。 看完這本書后大概就能認識到數學界大部分的名人,中間還有哥德爾,伽羅瓦,圖靈等人當初試圖證明這個定理的部分思路,洛葉看的津津有味,尤其是那些最終證明失敗的思路,讓洛葉覺得十分有借鑒意義。 忽然有人輕聲道,“你覺得費馬當時是真的想到了證明方式了嗎?” “還是真的是因為寫不下而放棄了?” 洛葉抬眼看去,一個身材高大的年輕男生手里捧著一堆書,穿著簡單的t恤和牛仔褲,看起來和圖書館內的其他人并沒有什么分別,“洛 ,我是亞歷山大?!?/br> “斯坦福研究生?!?/br> 能在這個區域碰到,而且能一眼認出來洛葉的,恐怕也只有數學專業的了。其實如果洛葉有看數學相關的一些報道,應該能認出來亞歷山大,去年和她一起競爭mon獎的最大對手,如果沒有洛葉,亞歷山大已經拿下了這個獎項。 當然,亞歷山大本身是很服氣這個獎項最終給了洛葉,尤其是在看到了洛葉才引爆了整個數學界的論文后,更認為這個獎項名至實歸。 不過他本身也是很想認識她的,只是他一直沒有抽出時間去普林斯頓,沒有想到會在斯坦??吹铰迦~,在認出她來的一剎那,他就決定來打招呼了。 “——我想他當時應該只是有個大概的證明思路?!?/br> 對于同行,洛葉是不會過于高冷的。 尤其是是他拿出了自己研究的課題后,洛葉對他的態度更為和緩了一些。亞歷山大已經讀研究生要一年了,已經開始準備起自己的研究生畢業論文,他選定的課題是正特征三維正極小模型綱領——在對數典范奇點的極小模型綱領做出的研究。 并且對洛葉提出了橄欖枝——他還有一個剛剛有雛形的課題,五維和五維以上流型中三角形解剖猜想。 “你是群論方面的專家,如果有興趣,我想請你負責群論相關的內容,我來負責幾何相關,我們合作來完成這個猜想?!?/br> 亞歷山大也是八五后的,在80后紛紛才開始展露崢嶸收割獎項的時候,他本來不用這么著急的,可誰讓先出了一個舒爾茨,又又來了一個90后,讓所有85后的青年數學家都有了急迫感。 洛葉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只是道,“我考慮考慮?!?/br> 亞歷山大也沒有覺得意外,現在他已經知道洛葉來斯坦福是和他的一個師兄為了搞定acc猜想,都是研究幾何相關的,他自然知道這個猜想的難度,洛葉不一定有時間。 晚上的時候,舒爾茨新郵件又來了。 他在接連發表了兩篇和霍奇猜想理論相關的內容后,他并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又開始進一步的來研究。 而此時他被高階gangrossprasad猜想困擾住了。 “……它讓我們的工作不得不陷入停滯期,我想我要重新開始繼續研究weightmonodromy猜想來轉化下思維,至少它只是一個智力游戲,而不必有復雜和簡單之間的變換?!?/br> 能讓舒爾茨都感覺到些許挫敗,不得不轉而研究和數論更為密切相關的猜想,足以可見這個猜想有多難了。 洛葉道,“——祝你好運?!?/br> 發完郵件后,洛葉又思考了下,在球體堆積的問題后,她已經沒有遇到過讓她覺得有趣的課題了,來斯坦福也是應德利涅教授所邀。 作者有話要說: 早安 ☆、203 舒爾茨目標明確,他最近幾年的工作都是在為了徹底解決霍奇猜想努力, 成果斐然, 有望在未來真的完成這個目標。 可是她呢? acc這樣的猜想無法讓她起挑戰之心, 只要按部就班的進行, 洛葉有信心徹底解決它,畢竟它還有德利涅教授和克里特教授保駕護航,就是唐納森都是準備充分。 她想了想,找出來了拓撲學的相關知識看了看,亞歷山大提出的邀請其實算是低維拓撲相關,維度和群相關,拓撲是幾何學的分支。 最著名的拓撲問題就是歐拉七橋問題, 它和平面幾何立體幾何不同的一點是, 后兩者的問題研究主要是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和他們的度量性質, 拓撲學對于研究對象的長短,大小,面積,體積等度量性質和數量關系都無關。 舉例來說, 在平面幾何中, 把兩個平面幾何挪移到同一個位置,如果這兩個圖形完全重疊,那這兩個圖形叫全等形,可是在拓撲學中,這兩個圖形的大小和形狀都會發生改變,在拓撲學中, 沒有不能彎曲的東西。 在歐拉七橋問題當中,歐拉畫的圖形就不考慮它的打消,形狀,僅僅考慮點線的位置。再說的明白一點,在拓撲學中,拓撲變換下,圓,正方形,三角形都有可能是等價圖形。 拓撲學從某種角度上來看,是非常神奇的一門課。 洛葉看了幾個拓撲相關的著名問題,燃起了對拓撲學的些許興趣,和acc猜想相比,這個三角形解剖猜想陣容就弱了許多,不過洛葉也不太在乎,在合上資料的時候隨手給亞歷山大發了一條短信。 “我答應了?!?/br> 收到了短信的亞歷山大,不由的露出了一個比較細微的笑容。 因為答應了他的要求,洛葉留在斯坦福學校的時間不得不延長了一段時間,并且也跟著去旁聽的幾節課。 同時洛葉查看了高階gangrossprasad猜想,這個猜想其實是一個高階函數公式,這個公式其實不僅和霍奇猜想相關,還和黎曼猜想,bsd猜想有關,如果非要劃分,那應該是一個代數數論問題,如果解決掉它,就可以把這三個千禧難題解決進度往前推進一大步——等式是連接了數論和幾何的兩個量,幾何那邊和代數幾何中的霍奇猜想有關,數論那邊和黎曼假設中的黎曼zeta函數有關,這個等式本身可以看作是在bsd猜想框架下的一些拓展。 單從這個角度就可以看出這個猜想的難度。 洛葉在看相關的資料的時候誰也沒有告訴,在旁人看來,她就是在為了手上的兩個課題而忙碌。 而這時,數學界發生了一件大事,來自于日本的數學家望月新一整發表了足足有五百多頁的論文,宣布解決了高懸在數論領域27年的難題——abc猜想。 聽到這個消息,所有相關領域的數學家全都轟動了。 abc猜想的重要性僅次于黎曼猜想,如果被解決了,那絕對是21世紀以來,最為偉大的數學成就之一——因為它會徹底革新對整數方程的研究,同時通過延伸可以解決一百多個數論領域中最為重要的公開問題。 幾乎是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所有相關領域的數學家都去下載了他的論文,舒爾茨目前也在研究數論相關的猜想,自然也下載了下來,洛葉也很好奇,畢竟她現在也在默默研究相關的。 這個時候就要說明一下什么叫被證明——這個是要國際數學協會承認,才能叫被證明,個人宣稱的證明某個猜想是不作數的,而望月新一此刻就是這種狀態,他宣布自己證明了abc猜想,要等數學家去驗證。 而等洛葉下載了那五百頁的論文去看后,就不由的吃驚了起來。 ——因為望月新一在這篇論文中所引用的數學體系根本不是現在公認的數學體系。 為了證明abc猜想,望月新一重新構建了一套新的數學體系,用這套他自創的數學體系來證明了abc猜想。 所以這篇論文讀起來,簡直像是天書——你沒有理解這套數學體系,自然就不能說他的證明是對還是錯,徹底理解一套數學體系有多難?看洛葉到這個世界已經五年了,才算把她所學的融會貫通。 一天后,舒爾茨給洛葉發了條信息,“我試圖弄懂他的邏輯,但是我發現到了第十五頁我已經完全迷茫了,我實在看不懂,你怎么樣?” 同時國際數論大師也在自己的博客上寫道,“望月新一構建了一個宏大的宇宙,可惜這個宇宙中只有他一個人?!?/br> 洛葉坦白道,“我就看了兩頁?!?/br> 非常誠實的說出了對它的看法,“我覺得他恐怕很難得到國際數學協會的認可?!?/br> ——理解一個新的數學體系實在是一件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事,說到底洛葉的工作只是和數論稍微掛鉤,根本工作并不相同,在意識到這論文閱讀需要超出預計的時間精力后就果斷放棄了。 而沒想到舒爾茨居然正也只看到了十五頁,那可以想象,其他人也不可能看完了。 舒爾茨的回答也很直白,“我已經問過法爾廷斯教授,他只看到了二十頁?!?/br> 法爾廷斯可是數學界最頂尖的數學大師了,國際數學協會想要驗證望月新一的證明,肯定繞不開法爾廷斯,現在法爾廷斯都放棄了,想要得到認證就很難了。 現在只有兩個辦法,要么望月新一接受“眾人皆醉,唯他獨醒”這樣近似于安慰的心理暗示,要么就要把他的數學體系解釋清楚。 而事實也確實和洛葉說的那樣,望月新一的論文就像是一顆巨大的石頭落在了湖水當中,理應引起的漣漪全都消失了,就這么沉入了湖水當中,數學界一片沉默——看不懂既然無從評論。 望月新一顯然不服氣自己籌備了十年的論文落到這樣的結果,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公然寫道,“要理解我的論文,你們應該停止用那套習慣并且想當然的思維方式?!?/br> 這大概就是對整個數學界的挑釁和蔑視,認為讀不懂是整個數學界的問題,不是他的問題。 這樣狂傲的態度惹來了許多人不滿,不過abc猜想確實是數學界的龐然大物,誰都沒有辦法等閑視之。 沒過多久,洛葉就得到了一個新的消息,關于abc猜想的證明會在即將開始的牛津大學會議上展開討論,這個會議由克雷數學研究所贊助,許多數學家都會去,想要看看能不能在會議上出結果。 而這個時候望月新一的狂傲再次展露了出來,他拒絕出席這次會議,只答應會解答相關疑問。 舒爾茨不滿道,“他未免太傲慢了?!?/br> 他一邊叫囂整個數學界不理解他的理論,一方面連會議都不愿意出席。 洛葉道,“能為了一個證明就構架出一個新的數學體系,這本來就是一種傲慢?!?/br> 洛葉也同意舒爾茨的話,如果他不愿意被理解,完全可以把論文只留給自己欣賞,既然決定公布出去,那就應該明白讓數學家理解是一項很困難的工作,需要漫長的時間,為了縮短這個過程,他完全可以親自來解釋,而不是把論文放到那就算了。 舒爾茨,“——我改主意了,我決定想辦法推翻他的理論?!?/br> 又對洛葉提出邀請,“牛津大學會議你去嗎?我會過去?!?/br> 洛葉沒想著去,畢竟她對望月新一的理論興致缺缺,可是德利涅教授卻讓她那里見識一下,洛葉年少成名,可謂是天賦過人,對于這樣的學生,德利涅教授認為不能以常理來培養她,只要讓她發揮自己的天賦就夠了。所以他決定洛葉去斯坦福大學代表去她去做a cc猜想,主要就是讓她感受下斯坦福不同于普林斯頓的學術氛圍。 現在這個牛津大學的會議,集聚了歐洲的許多數學家,舒爾茨,布倫德,威廉姆斯都會去參加,洛葉也正好趁此機會去感受下牛津大學,如果能在會議上有什么新的靈感那更好了。 洛葉和唐納森、亞歷山大交接了下,坐飛機去了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