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
☆、138 滿足了這兩個條件,他們就要按照規定發給審稿教授。 再然后就是洛葉這個名字第一次見, 單位也是個中學, 從他們內部的評價等級來看, 這篇論文的質量水平應該不會太高, 他們商量了一番后,決定把這篇論文發給了今年剛剛成為他們期刊兼職編輯的三位教授,等待他們的審核結果。 他們沒有一個人想到投稿的人會是一個學生,還是一個高中生,一個中學教師給他們期刊投稿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更何況是一個學生?如果知道了,對待這篇論文他們會更慎重的討論要不要給過初審這一關。 而現在他們就把這當成了一個普通中學教師的投稿發給了專審教授。 同時, 在洛葉提交論文的頁面, 那個提交成功也變成了等待審核, 有了這四個字,最遲一個月就會有結果了,洛葉看到這個四個字,又點開了另一篇, 也顯示審核中, 確定暫時沒有出現什么意外情況,洛葉又把電腦給關了。 她同時想起來該翻一翻手機了,在她忙著做實驗的一個多月,手機就隨手丟在那了,直到余電耗盡自動關機了,乍一打開, 幾十條未讀短信和未接來電跳了出來。 這些短信和未接來電幾乎全都是來自于李教授。 短信最后一條就是,“看到了立刻給我回電話!” ——李教授在埃及忘了看洛葉給他的什么,等回到家他太太給他收拾衣服,從他外套口袋里掏出了洛葉給他的盒子,還以為是什么,隨手打開了居然是一顆寶石,李太太一看就喜歡上了,還以為這是李教授終于開竅了。 等他回來,就喜滋滋的把寶石拿出來,埋怨他怎么不早點告訴他。 而李教授當時還莫名其妙,心道他買了什么???他不是給她買來了一個掛毯嗎?他怎么可能去買珠寶? 等李太太把那個盒子拿出來后,還沒有老年癡呆的李教授終于想起了洛葉給他的盒子,想起來后差點被口水嗆死。 這孩子怎么能隨手送寶石! 洛葉送的時候輕描淡寫,之后也沒有再問過一句,實在是讓李教授想不到對方居然隨手送這么貴重的禮物。 接著就是想打電話給洛葉,讓她把寶石收回去,可是洛葉當時已經自動關機了,他打了個幾十個電話都沒人接,最后發短信。一個暑假下來,他都沒脾氣了,接到洛葉的電話后,“你總算打電話了?!?/br> 洛葉,“之前在忙一件事,沒看手機和電腦。什么事?” 李教授提到那顆寶石,洛葉不以為意,“送給你就是你的了,我這里還有許多?!?/br> 感覺自己被炫富了一把的李教授:“……”他其實特意去做了鑒定,說并不是多名貴的寶石,而且克拉也不大,沒有經過切割,市場價一萬塊內搞定。確定了這個價值,他心里就踏實了,而且媳婦難得喜歡上一顆寶石,說帶著舒服,他也沒有再非要讓洛葉拿回去的心了。 可是聽到洛葉那仿佛說“我還有很多糖果”一樣的口氣,李教授就覺得受到了重創。 ——他看出來了洛葉家境良好,她的衣服什么的全都是名牌,價值不菲。而且那偶爾流露出來的氣度騙不了人,只是沒想到對方的家境比他想的還要好,寶石都是論打的。 “清貧”的數學教授李教授,“……”確定這對洛葉真的不值一提,對方壓根沒有放在心上,他在心里嘆了口氣,“你不是寫了兩篇論文嗎?現在怎么樣了?需要我看看嗎?” 這也該出結果了吧? 洛葉第一次寫論文,總會有疏漏的地方,而他也沒想到洛葉那么大膽,直接投稿到了世界數學權威期刊上,如果投到一般的期刊上,那也就是月刊,經過這么長時間,月刊怎么都該出結果了,拒稿,大修,小修。 洛葉道,“我剛剛看了,還在審核,最遲這個月月底應該會有結果了?!?/br> 還要一個月?李教授吃驚,又想洛葉畢竟是個學生,編輯看人下碟,所以才拖到現在吧。想到這里,他就釋然了,再次告訴了她一遍,被拒稿了也沒事,無論是拒稿了還是大修小修,都告訴他一聲,到時候他幫她看看。 李教授掛了電話后還嘆了口氣,李太太道,“電話都打通了還嘆氣什么?之前不是還擔心的很?”長時間的聯系不到洛葉,李教授還擔心洛葉出事了,想去s市看看,現在打電話來他放下了一樁心事啊,愁什么? 李教授道,“我愁她這個性格啊……” 洛葉本人特別獨立,這本來是好事,但是她太獨了,李教授之前還欣賞過,覺得這是一個數學家的必備素養,可經過這一遭,李教授就覺得洛葉這是太不通人情世故了。 真愁人啊。 李太太:“……吃你的吧?!?/br> …… 康奈爾大學。 鮑里斯教授剛剛上完課,拿著教案回到辦公室,按了按肩膀,坐回了辦公椅上,整“讓我想想,今天還要什么任務沒有完成?上一次的課堂作業批改了,之前被建議小修的論文也修改好了,如果順利,下個月就能發表了。對對對,我申請的項目……” 等確定自己的今天的任務大體完成,只剩下幾個短時間內完不成的,他頓時松了口氣,打開了郵箱,看到了發給他的郵件,“好了,今天就暫時看論文吧?!?/br> 好歹也是剛剛走馬上任,還是快點完成自己的任務。 下載附件,點擊打開,《單位球上的星行映射在極點處的偏差定理》,再看作者名字,不認識,順眼掃了眼單位,就這一眼,口水差點嗆出來。 本來還頗有興致,可現在興致一下子降下來了。 一個中學老師的論文,有什么好看的? 可是無論如何,任務還是要做的。他強提起精神來,準備好好的挑一挑的這篇論文的錯誤。 “凸映射和星行映射是多復變幾何函數論的重要研究對象……” “……幾乎所有的單復變幾何函數論推廣到多復變幾何函數都不成立?!?/br> “設b是f上的正規化雙全純星形映射幾何,如:……” …… 他本來是漫不經心的看著,可是越看越驚奇,不知不覺已經看完了論文的前面兩頁,還拿出了草稿紙開始按照這上面的邏輯開始推理。 等他按照論文上的邏輯做完了第一部分,之前的漫不經心已經完全消失了,“……居然沒有找出來邏輯漏洞?!?/br> 不管后面如何,從現在來看,這篇論文的邏輯簡直是無懈可擊,完全符合一個數學家的邏輯思維,非常的縝密。 審稿的過程也可以說是邏輯和邏輯的碰撞,誰的思維更為嚴謹,邏輯更為無懈可擊,那就是最后的勝利者。審稿的教授看整篇論文,從盡力從里面找出來邏輯漏洞來否定這篇論文,一個不合格的數學論文就是,它邏輯甚至無法做到自洽。 一個滿分的數學論文,是從頭到尾,都有一個完整、嚴謹的邏輯推理過程。 而這篇論文,至少前半部分,他先是按照論文上的邏輯來運算了一遍,然后再套入自己的邏輯,可是他居然沒有找到一個下手點,哪怕這才剛剛開篇,哪怕是一個小小的邏輯漏洞。 之前消失的興致再次悄然出現,甚至比之前還要有興味,經過剛剛第一階段的“隔空交鋒”,他已經不再把論文作者當成一個不自量力的投稿高端數學期刊的中學教師,而是正式當成一個對手,甚至還有了一中別樣的心思。 我好歹是大學教授啊,還是康奈爾大學,雖然康奈爾大學數學系比不上普林斯頓,斯坦福,巴黎高師,可也是藤校,他的水平也不低,如果找不到一個中學教師論文的邏輯漏洞,豈不是我輸了? 他懷著好勝心繼續看了下去,一邊看一邊做草稿,不知不覺,草稿越堆越多。 “由定理1.4我們可以得到全純切空間上凸映射的矩陣型偏差定理和復法空間上的凸映射的矩陣型偏差定理……” “引理 2 . 1,設f:b^nb^n 是全純映射若 f……” 一個個步驟,都是為了引出最后的結論,如果中間每一個步驟邏輯都沒有錯誤,最后的結果沒有錯誤的概率非常大。 鮑里斯教授本著一定要找出來邏輯錯誤的念頭,本來是準備花一個小時來看這篇論文,可是中間為了推翻洛葉的邏輯和步驟,不知不覺采用了好幾種方法,每一個步驟都用試圖用幾個不同的方法去推翻,而每一個方法運算起來都頗費時間,太陽不知道什么時候落山了,埋首在桌子上奮戰的鮑里斯教授發現看字有些費勁了,這才恍然,“天黑了?一下午過去了?” 他居然在這篇一開始不怎么看得上的論文上耗費了一下午的時間? 而現在他絕對無法再看不起這篇論文了,他打開燈重新坐了回去,“不應該啊,不應該啊……” 聲音里充滿了不可置信,甚至忍不住敲了敲腦袋,他和這篇論文硬拼了一下午,居然沒有找出來一個邏輯漏洞??! 他,康奈爾大學數學系正教授。 而對方,一個平平無奇的中學教師。 他備受打擊,頭一次感覺到了,數學界真的是藏龍臥虎,天才頻頻出現,指不定什么時候就出來一個天才。 其實是他運氣不好,偏偏審核到了這一篇,如果是洛葉關于群的那篇,他不至于忙活到現在也找不到漏洞開始懷疑人生。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見 ☆、139 沒錯,真的懷疑人生。 鮑里斯教授幾乎都控制不住手想要再去搜一搜這位作者的其他論文, 這么嚴謹的論文真的是一個新手寫出來的嗎? 他回想他在大學時刊登的第一篇論文, 不是這樣高端的數學雜志, 就是一本半科普性質的數學期刊, 他寫的時候查閱了好多資料,還請教授幫忙修改了下,可是仍舊被通知小改了幾次,對方如果是純新手,這未免也太可怕了吧? 他現在已經不需要看那種半科普興致數學期刊了,也就沒有訂閱,也許這位作者就是在這樣低端數學期刊上練手, 最近才投稿到了這樣的數學期刊上, 如果他去搜或許能找到。 可是剛剛冒出來這個念頭, 他又制止了自己,拍了拍自己的臉,他已經在這篇論文上用了太多時間了,他接下來還有工作要做, 如果對方接下來再在高端數學期刊上發表論文, 他肯定能看到,到時候再去詳細打聽下這位作者的消息也行,如果接下來沉寂無聲,那他也沒有必要關注了。 做了決定后,他就開始寫自己的審稿結果,“給予通過, 無修改意見?!?/br> 這篇論文的水平確實配得上期刊水平。 …… 與此同時,西北大學的洛夫教授也剛好看完了這一篇論文,他的身邊也堆了幾張演算的草稿,確定了這篇論文沒有錯誤,他同樣回了一封郵件,“予以通過,無修改意見?!?/br> 在一星期后,另一封來自于芝加哥大學的郵件同樣到了編輯部郵箱,上面同樣寫著,“予以通過,無修改意見?!?/br> 一篇論文同時得到回復后,常駐編輯就會得到提醒,聽到郵箱叮咚一聲,他匆匆的搞定了手頭上的事,打開了郵箱,“讓我看看,是哪一篇論文得到回復了……” 他每天至少要篩選幾百篇論文,論理是記不住不知道多久前發出去的一篇論文的,可是畢竟洛葉這篇論文讓他們編輯部驚訝了一段時間,他對這篇還有點印象,他點開后,心道原來是這一篇啊。 這通過是一個還是兩個呢?三個審稿人,兩個給予通過,這篇論文就處于待定狀態,看第三位審稿人是全盤否定還是部分否定,后者好說,前者他們就需要分別和這三位審稿人溝通一下,實在無法統一,那就要去向主編匯報,讓對方拿主意。 而三個通過就可以直接送到主編面前了,成為“備選”,到了這一步,這篇論文刊登幾率就超過百分是六十了,接下來就看運氣了,只要到了這一步的論文篇數不太多,就可能在這一期,或者下一期刊登。 而點開之前,這位編輯完全沒有想到,居然會看到三個“予以通過”,根據他的猜測,有兩個予以通過已經很不錯了,居然是三個!而且后面還都是“無修改意見”,這意味著這三位審稿人都沒有找到這篇論文的一丁點錯誤。 一般這樣齊刷刷的“無修改意見”只會出現在權威教授的論文后面,萬萬沒想到,現在就猝不及防的出現在了他面前,這位編輯呆滯了一下。 眼睛不由的看向署名的位置,心里很難平靜下來 ,直到同事好奇的推了下他,詢問他這樣是發生了什么事嗎,他才從呆滯中回過神來,眼神復雜,“沒……” 心里不由的和鮑里斯教授的心理活動重合一部分,數學界真的藏龍臥虎啊…… 看來,民間除了那些不靠譜的民科,還是有真材實料的數學家的,以后看到這樣毫無名氣的不能掉以輕心啊。 整理下自己的復雜情緒,把這篇論文和三位審稿教授的意見全都發給了主編,接下來就是等著主編意見就夠了。 …… 主編往往也是兼任,身上同時會有多個頭銜,平常異常忙碌,每每也就月底可以分給期刊幾天時間,查看發到他郵箱的論文。 《一類二階線性微分方程的可增長性》。 《平均振蕩和相關于具有非光滑核的奇異積分算子的 toepl itz 型算子的有界性》 …… 一直到《單位球上星形映射在極值點處的偏差定理》。 到現在為止,同時被三位審稿人予以通過,表示可以刊登的論文數量超過了二十篇。 這對一個高端數學期刊來說,數量太多了,物以稀為貴,走到哪都是一個道理,一本高端數學期刊想要維持格調,就要嚴格控制每次刊登論文的數量,國際四大期刊就做的很不錯,每年予以刊登的數量也就那么幾十篇,每個學者都以刊登上為榮。 他們期刊比不上四大的格調和威望,但是好歹也屬于權威雜志,季刊一次也不能刊登這么多篇。 主編之所以能當上主編,就因為他涉獵數學范圍比較廣,可以看得懂大部分的數學論文,不說完全看懂,至少可以大致的知道這篇論文的質量水平,如果再拿捏不準的,只能向業內的好友求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