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
要知道金子那可比銀子值錢多了,一百金大略能換到一千兩銀子。 原本顧云浩已經跟趙妍商議好了,用這一筆錢在京中買一處院子,只是因為要祭祖,所以還沒來得急罷了。 “即便有皇上的恩典,但多帶銀子在身上總歸是沒錯的?!?/br> 衛氏堅持道:“這錢放在家里,我跟你爹也沒什么花銷,不如你們帶在身邊,也讓我們安心一些?!?/br> 見他娘這般堅持,顧云浩索性直接說道:“這樣吧,若是您跟爹覺得花不了這么許多,便將多余的錢置辦成田地就是了,只是咱們家現在條件好了,你們二老跟爺爺奶奶都萬不可虧待了自己?!?/br> 進士名下有兩千畝的免稅額,他們家現在田地才兩百多畝,自然是可以置辦產業的。 見著兒子這般說,又想到顧云浩手頭有皇帝賜下的賞銀,衛氏也不再強求,亦是覺得置辦成田地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畢竟銀子是死的,買了田地還可以多一些收入。 “那便依了你的,只是若是你們在京城缺了銀子,可是要帶信回來?!?/br> 衛氏先是再三要求了兩句,而后又道:“至于你爺爺奶奶那邊,那便盡管放心?!?/br> 其實,自顧云浩考中舉人之后,他們二房的收入水平就明顯要高出許多,而大房的日子也過得不錯。 因著日子越來越好,家底越來越厚,大家更是不會為那么一些小事計較,一大家人都相處的頗為和氣。 兩房的人又都不是小氣的,除了顧明良跟李氏的養老田收入之外,大房跟二房都時常另有孝敬。 家里子孫出息,妯娌又相處和睦,顧明良跟李氏也是高興不已,除了思念兩個孫子和重孫們,老兩口也不必cao心別的,日子過得很是舒心。 看著家里越來越好,顧云浩只覺整個人都輕松不少。 他們這一家子,總算是活出個樣子來了…… 第128章 第128章:返京 因著回京的日子越來越近, 顧云浩跟家里人在經歷了相聚的歡喜之后, 眾人的情緒又開始低落了下來。 加上此次上京,今后顧云浩更是難以再定歸期,大家都很是不舍。 “哎喲, 我的小重孫喲?!?/br> 這些天來, 奶奶李氏更是抱著顧遠舟和顧瀾不撒手。 “來,瀾兒到曾祖這里來?!鳖櫭髁伎粗蹮?,又是從顧長光的懷里,將顧瀾奪了過來。 雖然只才半歲左右,但兩個孩子都生的健康, 只抱過兩回, 兩個孩子好似都記得住一般, 也不怕生, 當下便在李氏跟顧明良的懷里笑著揮動小手。 見著孫子孫女自己抱不上, 衛氏自然是有些遺憾的,但也不至于跟公婆去搶孩子, 索性便安心幫著兒子媳婦收拾行李。 待到臨行之前,顧云浩看著家里收拾的滿滿當當的行李, 也不由呆住了。 看著堆在那似一座小山一般的行李,顧云浩只覺上次進京趕考之時,簡直不要太輕松了。 “娘, 怎么會有這么多東西啊?!?/br> 看著妻子趙妍亦是一臉無奈的笑意, 顧云浩只得硬著頭皮問衛氏:“我記得我們就帶了些隨身的衣物和細軟啊?!?/br> “你這孩子, 東西多一點又怎么了, 你不是說了嘛,今次回京,還是跟你那好友一起包船,那到時候找個馬車運到船上也就是了,又不費什么功夫?!?/br> 衛氏一面打著包袱,一面故作埋怨地說道:“再則,這里面好些都是你奶奶讓準備的,她老人家也是一番好意?!?/br> 聞言,顧云浩細細看了看那堆行李,當下更是哭笑不得。 這簡直是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除了衣物鞋襪之外,還有衛氏跟李氏做的各色小食,甚至連家里的腌菜、晾曬的菜干等都包了好些。 “娘,這些東西京城都能買到的?!?/br> 顧云浩嘆了口氣,說道:“何必費這么多功夫,不如好生在家休息?!?/br> “胡說什么呢,外面買的能跟家里做的一個味道嘛?”衛氏不悅地道:“料著你要回來,我跟你奶奶早早地便開始準備,偏生你還不知好歹不領情?!?/br> 看著他娘有些不高興,顧云浩忙笑著解釋道:“我真不是怕您跟奶奶累著么?!?/br> “這又不下田又不挖地的,有什么可累的?!?/br> 衛氏沒好氣地埋怨了兒子一句,又似突然想起一事,忙起身道:“差點忘了,你奶奶說你喜歡吃家里的辣椒醬,先前準備了好大一壇子密封著,說等你回來好帶上?!?/br> 言罷,就見衛氏急匆匆地走了出去。 見著這個情景,顧云浩只得跟趙妍無奈地相視一笑。 這樣的關懷,即便會有諸多不便,讓人頗覺無奈,但卻是最為讓人心暖。 特別是對于顧云浩而言,他原本就經歷過孤苦一人的日子,眼下能有家里人如此為他cao持,這種感覺,簡直令他有些沉醉其中。 這邊是‘家’的感覺…… 雖然也覺得行李太多累贅,但一想到是家里人的關懷和心意,就覺得心里甜甜的。 特別是在上次離家之后,天知道他內心對這個遠在鄉下的小院有多么的思念。 罷了,行李多便多吧,大不了路上多費些事而已。 他簡直是不愿放開這一股溫情。 在家里的日子越來越少了,顧云浩亦是滿面的愁容和不舍。 他實在是舍不得家,舍不下家中的親人。 即便現在他們家里日子過得不錯,并不一定需要他在官場上去拼搏,但人活一世,總歸是要有些理想和目標。 從前顧云浩的目標僅僅是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但隨著年歲的增長,隨著讀書越來越多,他更是覺得抵擋不住內心的那股激潮的涌動。 頂著前世的記憶,穿越到了這個時代,自然是不愿平庸一生,既然選擇了讀書科考的道路,那便要竭盡全力,成為那朝堂中心的人物。 而且經此殿試一文,他仍是被元化帝點為狀元。 作為一名臣下,能得遇一個有著共同追求的明主,實在不容易。 即便是為了元化帝的知遇大恩,顧云浩也決定要放手去做一些事情。 好男兒志在四方,即便心中牽掛家人,但亦要胸懷天下。 **** 離別的日子總是格外傷情。 這一次顧云浩提前了幾天離家,一則是要到府城辭別恩師,二則也是因著還要陪趙妍回一趟洛省。 由于他們的行李太多,在頭一天,巴九便去了縣上租回兩輛馬車。 家里人又是好一通忙活,才七手八腳的將東西拾掇好。 待到離家這天,眾人都是滿面的心事和愁緒。 “爺爺,奶奶,朝廷官員每三年可于除夕前后輪休一次,到時候我就又可以回家了?!?/br> 看著家里人的愁容,顧云浩強打起精神,笑著安慰道傲。 “三年啊……” 奶奶李氏一聽到三年,又是感嘆三年能回家一次好,但又嘆息三年見不到孫子,一時間竟是也說不出悲喜,只是滿面的復雜之色。 “你到京城一定要謹慎小心,那里大人物多,咱們家又沒什么背膀,可別得罪了人?!鳖櫭髁汲榱藘煽谒疅?,想了想,還是一臉不放心地囑咐道。 知曉他爺爺這乃是關心之言,顧云浩當下也只是點頭應下。 他自然不會說自己現在的處境,免得家里人擔心。 “爺爺奶奶,爹、娘,大伯、大娘,你們一定要好生保重身體?!?/br> 臨行在即,顧云浩一個一個的喚了一遍。 “放心吧,咱們身子都硬朗著呢?!毙l氏點了點頭,又是一臉擔憂地看著兒子,卻是說不出一句話來。 “好兒子?!鳖欓L光也是個不擅言辭的,當下紅著眼眶,只拿手不住地拍顧云浩的肩膀。 最后還是大伯顧長榮穩得住情緒,上前說道:“小浩,進京之后,就托鏢局送一封信回來,也讓你爺爺奶奶安心。家里的事情你不必cao心,有我跟你爹在呢,而且云濤也在府城離得不遠,完全能照顧過來?!?/br> “好的,大伯,您在衙門亦要謹慎行事?!?/br> 聽了顧長榮的話,顧云浩又想起一事來,便當下又道:“現在咱們家開始慢慢起來了,說不定族里就有一些人容易得意,若是惹出禍端,那就麻煩了,大伯,您跟爹在家里,平時也要留意著些,免得讓人抓到了把柄?!?/br> 顧長榮在衙門當差這么多年,自然曉得其中的利害。 “放心吧,有我們看著,必不會讓族里出什么亂子?!敝灰娝斚卤闩闹馗瑧械?。 現在他們家好不容易出個狀元郎,全華朝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侄子身上呢,這個時候萬不可讓族里出事,扯了侄子的后腿。 “浩哥,都收拾的差不多了,上車吧,船應該已經在縣上碼頭等著了?!卑途艑⒆詈竽莻€裝辣椒醬的壇子抱上了馬車,便上前說道。 在家人的殷殷囑咐之下,顧云浩戀戀不舍的上了馬車,一路往縣城而去。 一路上,他并不敢掀那馬車的車簾,也不敢回頭去看。 直到走了許久,同車的顧云濤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小浩,咱們已經離開青坪村了?!?/br> 顧云濤原本就是陪著顧云浩一起回家的,此次自然又是跟著他一起前往淮安府。 “大哥,家里要你多費心了?!?/br> 感受到堂兄的關心,顧云浩此刻也收拾了下心情,說道:“我看林兒是個聰明孩子,在過兩年便要開蒙了吧?” “這孩子就是有些坐不住,我也準備早些讓他開蒙,約束著些他的性子,免得后面怎么得了?!?/br> 說起兒子,顧云濤也不由無奈地搖了搖頭:“只是我亦是要準備鄉試,到時候未免心力不足?!?/br> 聞言,顧云浩也明白了堂兄的糾結。 因著去年元化帝即位之后開了恩科 ,下一科鄉試自然就要再隔三年。 算算時間,那也是在元化四年。而現在才是元化二年,那便要再等兩年了。 待到鄉試之年,顧云濤自然是要全心備考的,所以一時倒是不能為兒子顧遠林開蒙。 自古生養個孩子確實是要費太多的心思。 兩人又閑話一陣,顧云濤便問及今科會試跟殿試的試題之事,顧云浩自然是一一答了。 顧云濤乃是以《禮記》為本經,顧云浩也是特意為了他留意記錄下了今科禮記一經的考題。 畢竟現在闈墨的集錄還沒有印制出來,他也只能用這個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