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節
首先便是廢中書省,改設內閣,閣臣之位共設九位。 再則就是取平章政事的一職位,改稱副相。 左右丞相以及副相三人都入內閣主事,此外,另將六部尚書全部納入內閣,一并處理軍國大事。 若是按嚴格的來說,右相的地位要高于左相,且右相才應當是主丞相,左相則應該是次相,而后才是從一品的副相。 但是自順德帝改制內閣之后,為了平衡權柄,讓內閣之間互相牽制,便直接將左右丞相的地位并列起來,另有副相一名襄助,共同統領內閣。 隨著順德帝對內閣的倚重和逐步改制,到了今時今日,內閣的權利也開始慢慢分散,閣臣之間也是互相牽制。 例如季航的爺爺季閣老,便是以工部尚書的身份入閣,在內閣數年,雖是不曾向哪一派靠攏,但眾人也都是不愿去開罪與他。 尋常來說,閣臣之間,因著互相牽制,且又都是在朝為官多年,各有自己的人脈,故此,若是沒有遇到什么特別要緊的事,幾位閣臣都還是會維持面上的關系,互相給幾分薄面。 更何況陶明哲乃當朝副相,是內閣中的第三號人物,自然更是位高權重,而這位洛省提學錢卓然,又與陶明哲關系匪淺。 “錢提學既然有如此背景,那老師又何須這般避及……” 顧云浩沉吟片刻,隨即雙目微張,面色詫異地看著季航:“難道是……” 見狀,季航亦是一臉凝重地點了點頭。 “陶明哲乃是大皇子一派,看來此次洛省之事,確實是有些不簡單?!?/br> 若真的是有人想借洛省院試,除掉錢卓然,斷副相陶明哲一臂的話,不說他們這些小秀才,就連季航的爺爺季閣老,估計也只得早早避開。 歷朝歷代,但凡是涉及皇位儲君之事,那都是極其兇險的。 顧云浩雖然知曉不多,但跟著江程云久了,耳目濡染之下,也是知曉了當今朝局的大致情況。 二皇子與大皇子現在斗的厲害,而陶明哲又是支持的大皇子…… 想到這里,不知為何,顧云浩腦中突然閃過一人。 “季兄,你可知朝中有一位大人姓徐的?” 聽聞這話,季航也有些不解,說道:“自是有的,只是‘徐’這一姓實在普通的很,倒是不曉得你說的是哪一個?!?/br> “這我倒是不知,只是此人應當四十歲出頭的樣子,看著頗有威嚴,我看了一眼,便覺得像是身居高位之人?!?/br> 顧云浩慢慢回憶道。 “四十多歲,身居高位么?” 季航腦子里也是飛快的思索著,突然又問:“你見過?在淮安府么?” “正是前些天水患之后,在書院山門之外見到?!鳖櫾坪普f道。 “想來那便是禮部左侍郎徐景了?!?/br> 季航當下就把人對上了號,說道:“前些日子齊王巡視淮安,這位徐侍郎亦是跟隨左右,你可是見著他身旁還帶著一位少年?” “正是?!?/br> “那必然就是徐景了?!?/br> 聽了這話,季航越發肯定地道:“他身旁的少年應當就是王豫之,乃是二皇子的外家,茂國公府的大公子?!?/br> 說到這里,季航頓了頓,而后面帶詫異地問道:“怎么你會問起此人?” “上次在書院之外,曾見過一面,這位徐侍郎當時面色看著有些不善?!鳖櫾坪浦毖缘?。 “徐景乃是左相杜允文的女婿,這幾年來,左相越來越是偏幫二皇子,想來此次之事,只怕與徐景等人脫不了干系?!?/br> 季航亦是沉聲一嘆。 聞言,顧云浩也沉默了。 這件事情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料。 不僅涉及朝中派系之爭,更是左相與副相斗法,甚至還牽扯到兩位皇子。 他不過是一個出身寒門的小秀才,又如何能去面對這些人物。 難怪老師跟季家都選擇避開此事…… 不過,在這樣的爭端之下,山長柳予安又將會如何呢? 說到底,洛神院試,不論是錢卓然果真取士不公,亦或是左相跟徐景等人設計構陷錢卓然。 但于山長柳予安來說,都只是被無辜牽連罷了。 畢竟一個小小的閱卷官,根本是無力左右院試之事的。 這便是官場朝局么?這便是派系之斗么? 牽一發而動全身,為了打壓政敵,甚至連是非曲折都不論了? 想到這里,顧云浩心里只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 似在苦悶自己的無能為力,又似在為柳予安不忿,更有一種對前路的悵然。 這樣的朝堂,這樣的官場,真的是他一展抱負的地方? 他真的可以安然立于朝堂之上,實現他應民愿、嚴吏治、明法理的愿望? “云浩,不必擔心,陶副相亦不是好相與的?!?/br> 此時,季航一拍顧云浩的肩膀,安慰道:“山長不會有事的,徐景等人的目的乃是錢卓然?!?/br> 聽聞這話,顧云浩略微點了點頭,默默不言。 他又哪里聽不出季航的安慰之詞,只是不愿多說,免得季航亦是如他一般為此煩心罷了。 兩人又說了會話,一時還是沒想出有什么辦法,便約好了明日辰時在城門口匯合,一起先到書院看看情況再說。 決定之后,顧云浩便辭了季航,滿腹心事地離開季府。 出了季府的大門,顧云浩蹙著眉走在回家的路上,確實覺得腳步沉重非常。 眼下朝中局勢復雜,他真的應當就此入仕么? 若是入仕為官之后,他又真的能夠在那泥淖之中獨善其身?亦或是也會改變初衷,變得隨波逐流? 想到這里,顧云浩暗暗搖頭。 即便入朝為官,面臨紛雜繁復的朝局,他亦是不愿成為一個滿腹私欲又不折手段之人。 這時,天上的陰云忽然被風吹開,太陽的光芒直射而下,那光芒竟是讓人只覺眼前一晃。 顧云浩抬首看去,只見頭上烏云盡散,空中一副天晴氣明之態。 “咱們得相信‘公道’二字?!?/br> 不知為何,腦中突然回想起當初在茶樓,穆言說的這句話來。 不錯! 世間必然存有公道在,即便是朝堂亦是如此。 不畏浮云遮眼,不為權勢蒙心! 即便這天上、這朝中烏云密布,也終有云散天清的時候。 而他,顧云浩…… 不介意成為那個敢于去撥開云霧之人! 第71章 第71章:書院之變 次日一早,顧云浩跟季航兩人便急急趕到了書院。 及至書院, 卻是發現, 好似書院內眾人仍是不知曉此事一般。 雖然在尋常言談之中,略有提及柳予安的歸期, 但大家也都只以為乃是尋常事。 這讓知曉內情的顧云浩跟季航皆是著急不已。 他們二人不過是兩個小小秀才,面對如此之事, 哪里又能想到什么辦法? “不若將此事告知講郎?看看他們有何法子?” 想了想, 季航還是提議道。 季航此刻也覺得束手無策,他以前遇著事情, 大多都能迎刃而解,還以為是自己決斷得當,甚至曾經還為此頗為自喜。 如今柳予安之事,季家避及風頭, 不預干涉, 他便沒了什么辦法。 現在看來, 曾經的他,也不過是仗著家里的名頭罷了…… 相比于季航,顧云浩更是清楚當前自己的情況。 出身寒門農家, 毫無依仗可言, 不過是一小小的秀才罷了。 “也好,一人計短, 眾人計長, 說不定先生們能有什么法子?!?/br> 聽了季航的建議, 顧云浩也是點了點頭。 兩人一路找到了陸延寧。 “你們是從何處知曉此事?” 陸延寧一聽此事, 先是面帶疑惑地看了二人一眼,隨即卻是微微一笑,說道:“罷了,前兩日我也聽聞了這事,憂心之間,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但剛巧今日一早,卻是山長的書信到了?!?/br> 聽了這話,顧云浩二人皆是微微一怔,神色中也多了幾分詫異。 一般來說,科場舞弊那可都是大事,山長既然牽扯其中,又怎么能這樣輕易地就能送出書信來呢? 心下存了疑惑,加之陸延寧又是《春秋》一經的講郎,素日也與他頗為熟悉,便直接問道:“先生,難道洛省之事已經了結了?” 聞言,陸延寧亦是點了點頭。 “不錯,山長信中雖是沒有明言,但也有談及此事,說是已經平息,此次洛省科場之事,純屬訛傳,并無不公,不過是幾名未取中的士子心有不甘,才有此傳言罷了?!?/br> “原是如此,自來文人相輕,自視頗高的士子廣而有之,每每科考之后,總有士子不甘落榜,這也屬常事?!?/br> 聽了陸延寧的話,季航神色一松,跟著點了點頭。 聞言,顧云浩卻是忍不住蹙了蹙眉,繼而問道:“那不知山長信中,可提及歸期之事?” “云浩為何有此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