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此人便是學里的先生顧明琮。 顧明琮雖然跟顧明良是同輩,但年紀卻要打上許多,也是趕在建朝初期,考過了府試,成為了一名童生。 雖然后面幾次院試沒中,沒能成為秀才,但也是村里學問最多的人,平時村里人的孩子取名或是寫信,也大多去找他幫忙。 因是顧氏一族的族長,顧明琮院試屢次不中之后,也就放棄了考試,安心在族學里教導這些蒙童。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大家的收藏和評論 第13章 第13章:學堂 趙明的小道消息顯然不靠譜。 早學之后,顧明琮并沒有choucha學童們背書,反而是讓休息了一會,直接開始講學。 顧氏族學雖然收費低廉,而且對顧氏子弟還免費,但進學的也還是有限,攏共不過二十多個學童。 這些學童年歲不一,進學時間又有先有后,但學里的先生就顧明琮一人,因而學童們被分成了兩撥。 像顧云浩、趙明這樣才入學不久的聚攏在一起,坐在講堂的左側,而像顧云濤這種有些基礎的就坐在右側。 因著學習的進度不同,顧明琮就對這兩撥學童分開講學。 一般而言,剛入學都是依次先學習三百千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等這些差不多學完了,再學《幼學瓊林》,等學完了這些蒙學階段的書,才算有資格入讀書的門。 對于顧云浩這些才入學的蒙童,顧明琮講的是《三字經》,而顧云濤他們已經在開始學習《千字文》。 一般給新生們講《三字經》的時候,坐在右側的學童就自己溫書;而給顧云濤他們講《千字文》的時候,新生們也是自己溫書。 顧明琮向來是先給新生講學,因而顧云浩等人早早的翻開書頁,正襟危坐的跟著他一句一句的念。 這個時候,顧明琮一面帶著大家念書,一面拿著戒尺在學童們的案幾間偶爾走動。若是誰讀書不認真,或是坐的不端正,戒尺就會直接落在那人身上。 農村長大的孩子本來就皮實的很,加上這個時代講究的是天地君親師,老師對學生的處罰那是天經地義的,即使罰了誰、打了誰,也都不會有人說什么。 在顧云浩看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鞭策,畢竟在這里念書的孩子們家里條件都不好,若是不珍惜這讀書的機會,那就是真的對不住家里的親人,也更對不起自己。 雖然《三字經》稱不上有什么難度,顧云浩也能全文背下,但也還是很認真地跟著讀。畢竟學無止境,他不會因為自己能背了就驕傲自滿。 教新生們學了會三字經,顧明琮就讓其開始自己溫書。自己則喝了口水,走到講堂的右側,給顧云濤等人講學。 這時候,顧云浩也是從書袋里拿出竹筒來喝了口水,就豎起耳朵聽那邊的動靜。 顧明琮依舊講的是《千字文》。 古人講學,一般都是用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辦法。 因而大多時候都是先生領著念一句,學生們跟著讀一句,然后就是讓自己讀書。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念”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br>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念”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br> …… 聽著那邊的聲音響起,顧云浩也在心里跟著默念。 他對三字經已經很熟悉,甚至可以說到了反復可誦的程度,因而旁的新生們溫書背書,他其實是不必的,故此開始默默地跟著學習《千字文》。 入學以后,顧云浩也發現自己的記憶力比尋常的孩童要強些,雖然稱不上過目不忘,但一般的而言,讀過五六遍的書,再用功一些,都還是能記住。 有這個優勢,顧云浩更是不愿浪費了,只會更加好好的利用起來。 當然,他也不會因此就自得意滿,畢竟科考一途如千軍萬馬擠過獨木橋。 想要出人頭地并不是那么輕松的,他還是需要加倍努力才行。 待顧明琮領著學童們讀過幾遍千字文之后,顧云浩也對文章有了個大概的印象,只是他沒有書,只能聽著,記憶的效果就是要差些。 隨后就是讓學童們分別開始全文通讀,先是新生們讀幾遍三字經,而后又讓另一撥學生讀幾遍千字文。 就在這朗朗的讀書聲中,整個上午也慢慢過去。 學里的人很少,除了顧明琮這個先生之外,就只有一個齋夫。 加上在這里念書的大多是村里的孩子,學里也不會準備飯食,家里離得近些的學童,就會回家吃午飯,而像顧云浩這樣家住的遠的,就自己帶些飯食或是干糧。 學堂的前院一共有三間屋子,正中央的屋子里掛著孔子、孟子雙圣像,每逢初一,顧明琮就會帶著學童們在這里拜一拜孔孟。 前院西側的屋子最大,而且南北通透,因而就被用來做學童們念書的講堂。 東側的一個屋子,是先生顧明琮的休息室,當然也有許多學童因著不好生念書,被顧明琮叫到這里單獨教訓一番。 學堂的后院有幾間房舍,經過改良之后,成為了學生們的號舍,每間屋子都有幾個小床和桌椅,用來做學生們午間臨時的休憩之所。 號舍的旁邊有一個低矮一點的泥瓦墻面的稻草棚子,那就是供應熱水的開水房。而茅廁則是單獨在號舍背后搭了一個小棚子。 后院的院中央,掛著一塊鐵片,旁邊有一個用繩子掛在一起的小錘,每天到了時辰,齋夫就會敲這鐵片,以作正式開是講學的提示。 作用倒是有些類似于現代的課間鈴。 院子里還有兩個石桌,石桌周圍分別放了四五個石凳子。 久而久之,這里的石桌,也方便了顧云浩他們這些中午不能回家的孩子,成了他們的用餐之地。 其實離家遠的學童并不多,算上顧云浩、顧云濤兩兄弟,一共才七八個人。 但是顧云濤是很少在書院里吃午飯的,他們幾個年歲相當的學童喜歡拿著午飯到外面吃,吃完了還可以在外面玩一會。 畢竟在學里吃飯,還是多少得守點規矩。 族學就在顧氏祠堂的旁邊,先生顧明琮的家離這里不過幾步之遙。 顧明琮經?;丶页粤宋顼?,就到學里來,甚至有時候還是家里人把飯送到學里給他。 因著這個緣故,顧云濤等人自然覺得約束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午飯時間都拿著干糧飯食往外跑。 顧云浩也見怪不怪,也不管他,只覺得自己應當好生利用中午的時間。 拿了自己的書袋,小心地把書本筆墨裝好,又提上竹筒,顧云浩到了后院。 果然院里早沒了旁人的影子,只剩下一個趙明。 “怎么,你今天也還耐得住待著學里?”顧云浩見著他,不免有些詫異。 趙明是個最愛玩的,雖然他家住的也算遠,但其實也還是可以回家吃飯的,不過這小子自從進學之后,在學里有了幾個年歲相當的小伙伴,就開始中午也不回家了。 雖然這幾人里面,顧云浩是個規矩的,但總歸還是有那些貪玩好耍的,因而趙明經常中午跟他們相約出去到處玩。 以至于許多時候,這后院中午大多只剩下個顧云浩。 “昨晚睡得晚了,今天早上一直打瞌睡,準備中午好好睡一覺,免得下午又犯困?!壁w明嘿嘿一笑,說道:“你可是不知道,我早上就見著先生看了我好幾回,愣是把瞌睡給我嚇回去了?!?/br> 說到這里,趙明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 顧明琮平時極為嚴厲,若是誰在講堂上打瞌睡,那戒尺絕對是不留情面,甚至有時候狠了,能敲得讓人手掌發腫。 “那你還是早些吃了飯,去睡一會吧?!鳖櫾坪埔彩切χf道。 “我也是這么想的?!壁w明點了點頭,就開始從書袋里拿了一個紙包出來,里面放著三個白面的大菜包子,雖然是早就已經涼了,但看著還是很可口。 面在這個時代是絕對的細糧,一般而言,農家人很少這樣全細糧的吃飯,大多是賣了些細糧,再多買些粗糧回來和著一塊吃。 當然趙明他們家里條件好些,趙明又是家里的寶貝孫子,這樣也不足為奇。 “云浩,吶,給你一個?!?/br> 看著趙明遞過來的大包子,顧云浩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你自己吃吧,我帶了干糧,等我去接點熱水來,現在天氣還冷,光吃冷的小心跑肚子?!?/br> 言罷,顧云浩就拿了竹筒去了開水房。 先是將竹筒里剩余的水全倒了出來,又接了滿滿一筒熱水,回到院中時,趙明就已經胡吃海塞的吃下兩個包子。 “你慢些吃,還是要就著熱水才行?!鳖櫾坪茻o奈地勸道。 趙明像是被噎著了,有些不利索地擺了擺手道:“我是真有些餓了……也想快些吃了去抓緊時間睡一會,這里,我還給你留了一個呢?!?/br> 說著,就見他把還放著一個包子的紙包往顧云浩面前推。 連忙攔住了他,顧云浩不由有些好笑:“看看,噎著了吧,來喝口熱水順順,你不用讓給我,快些自己吃了去睡覺才是正理?!?/br> 一邊說著,一邊就用竹筒蓋倒了一蓋子熱水給他。 見顧云浩推辭,趙明自然也不會勉強,就收回了紙包,就著熱水,三兩口把包子解決了。 隨意地抹了抹嘴,跟顧云浩說了一聲先去休息,趙明就進了號舍去房里的小床上睡覺。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小伙伴們的收藏和評論 第14章 第14章:練字 這里顧云浩輕輕一笑,又倒了杯熱水,喝了一口。隨即就從書袋里拿出早上那顆雞蛋,以及大妞給他裝的干糧。 將雞蛋在石桌上敲了敲,顧云浩撥開蛋殼,里面早就已經涼了,就放到那杯熱水里泡一泡。 然后打開裝干糧的紙包,里面放著兩個餅子,拿著一個餅子,一口餅子就一口熱水的吃午飯。 餅子是用白面和了玉米面做成的,里面加了鹽,雖然味道稱不上很好,但也足夠飽肚子。 顧云浩一面吃著餅,腦子里一面回憶著今早聽到的千字文。 遇到不確定的地方,就暫且記住,等下次講學的時候仔細聽。 一時間吃完了餅,雞蛋也被開水燙的有些溫度,顧云浩吃下雞蛋,喝了幾口水,又在院子里坐了會。 午飯之后,他習慣在腦子里回味一遍書,再進號舍休息。 因著剛剛吃飯的時候分心,已經差不多回憶了一遍千字文,顧云浩就不再在心里暗暗默念,而是想要去琢磨文章的意思。 琢磨了一會,發現還是很多不解,顧云浩忍不住嘆了口氣。 光是在講堂聽果然還是不成的,看來他真的是需要一本《千字文》來看看才行。 見沒什么成效,顧云浩只能無奈作罷,收拾了書袋,起身往號舍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