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
其他村子與他們根本沒法比,數量少,糧種品質也不好。 劉部長將情況反饋給了主席,火急火燎地要糧種,不然即使旱情緩解了,土地能種糧食了,沒有糧種都白搭。 主席收到匯報后坐在屋里沉思良久,讓秘書把總理叫來了。 總理最近正在忙著外交之事,不過主席有請,他很快就來了,卻聽到籌集糧種運往災區這樣的事情。 “如果從公糧中調派的話,咳咳,勢必要影響到城中居民供應糧的發放,咳咳,到時不僅會引起民怨,咳咳,還會讓現有的平靜局面不穩……咳咳” 總理說話時咳嗽的實在厲害,面色比起紅潤的主席來很是蠟黃,像是大病之人一樣,主席以往倒沒有發現,如今一看,嚇了一大跳。 “翔宇,幾日不見,何至于病的如此嚴重?”主席停下不讓他繼續說了,叫秘書倒了杯熱茶來。 總理搖了搖頭,只說最近公務繁忙,感覺時間不夠用,熬了幾次夜罷了,可惜身體不比他們年輕那時候,熬不住了。 主席聽他如此一說略有傷懷,感同身受。 他之前不也是這種狀態嗎,想做的事還沒做完,精神還處在壯年,身體卻已然跟不上了,壯志未酬,心有余而力不足。 兩人歇了會兒,簡單商議了籌集糧種的辦法,之后主席沒放人走,讓廚下做了幾樣小菜和白粥,老朋友一起吃個飯。 期間桌上一盤涼拌白玉蘭特別奇怪,總理還沒見過有人拿花這么做菜的,不過主席比較推崇,勸著總理一人吃了五片,味道還真不錯,比吃糖藕還爽快。 秘書瞅著吃下了花瓣的總理,心里有了數,估摸著這一位今兒個夜里要睡不著了吧。 畢竟那東西看起來吃著好吃,拉肚子那也厲害呢。 第78章 總理在主席這里吃過飯后, 回去當晚就進了醫院,被醫生護士用擔架抬進急診室的。 他畢竟比不上主席的身體底子,本來就病著, 再那么拉了半宿的肚子,整個人都虛脫了, 差點沒緩過來。 好在花瓣給力,總理夫人又及時發現了丈夫的身體狀況, 叫人直接給送醫了。 秘書得知消息時駭了一跳,雖然不知道主席為啥自己吃了花瓣不說, 還要哐總理跟他一起吃,但是如果對方病情加重是因為吃那什么花瓣引起的, 一旦傳出去的話對主席可絕對不利。 秘書當即通知了主席, 兩人抽空去醫院探病,見到了拉的虛脫躺在病床上掛鹽水的總理。 “翔宇,現在感覺如何?”主席笑呵呵地問的意味深長。 秘書嘴角抽了抽, 過去把帶來的花果籃放下。 總理蒼白的臉上稍顯糾結, 看向主席的目光有點好奇和難言。 主席擺擺手將秘書打發出去了,親手從花果籃里撿了一只大紅蘋果給他削著吃。 “你那是什么寶貝?叫我好一番折騰,現在渾身虛得慌?!笨偫眦牧酥飨谎?。 若不是身體內里的變化很明顯,自己能感覺到得到了改善,他還以為這家伙給他下了一劑瀉藥呢。 主席搖了搖頭, 雙眼含笑地遞上削好的蘋果塊, 道是神曰不可說。 總理等了半天結果就等到這句話, 狠狠咬了一口蘋果rou, 差點噴他一臉。 這時總理夫人過來送飯了,見主席也在,都是認識的人,簡單打過了招呼,然后她才發現丈夫竟然在吃蘋果。 “你說你昨天還咳嗽成那樣,咋又敢吃涼的東西了,可別饞嘴了?!笨偫矸蛉讼肷先ソo他奪了。 總理指著主席讓他背鍋,都是他送的,可不管自己的事,而且他都已經好了,吃個蘋果怎么啦。 總理夫人不信,叫來了主治醫生,詢問總理的病情,昨天還咳嗽個不停,昨夜還拉的站不起來,咋就那么快就沒事了,可別合伙哐她。 “額,周先生確實沒事了,身體上沒什么大問題,除了因為脫水虛了一點,其他都很好,等出院回家慢慢進補就能很快恢復到全盛狀態?!贬t生推了推眼鏡照實回答。 總理夫人這下驚喜了,沒想到丈夫真的一下就好了,那她還攔什么啊,想吃啥都成。 “你中午想吃什么?我回去給你做去?!笨偫矸蛉诉@回好說話多了,心里已經打定主意,從現在起勢必要把丈夫喂養的白胖健康。 總理只點了個素雞湯,外加兩個清淡小菜,再多他現在這種情況也吃不了。 等人都走后,總理想繼續問那個神奇東西的事,被總理岔開話題開始說籌糧的計劃實施情況。 總理思及老朋友在城北那片還保著一群奇人異士,想必通過他們找到點調理身體的寶貝應當不是難事,索性隨著對方的意思不再多提。 兩人在醫院病房里商量國家大事,卻不知道外面已經傳開了流言。 說什么總理從主席那里回去后就不好了,一把手二把手這是鬧矛盾了啊,莫不是關系破裂了? 一直想尋機作妖的某些人頓時心喜萬分,開始摩拳擦掌蠢蠢欲動地準備爭權奪利。 誰知還沒高興上一天,爭權奪利的計劃都沒布置開,那邊總理已經出院了,還活蹦亂跳的,主席親自去接,兩個人有說有笑看上去關系依然好的不得了,真是見鬼了。 接下來,京都城開始忙著一件重要的大事,從上到下都忙成狗,哪還有閑心再想什么權不權利不利的。 “同志們,我們上次提到災區天降甘霖緩解了干旱,但是現在那些同胞們正缺重中之重的糧種!這就需要我們齊心協力幫他們一把!只要每家捐出一點余糧,我們災區的鄉親們就能有下一季糧食豐收的希望!城鎮隨之能收上來更多的公糧!我們的物資才會更多更豐富起來……” 廣播中字正腔圓的播音員抑揚頓挫地宣讀了這么一番募捐糧種的鼓勵話,片刻間就傳遍了城中內外,甚至其他城市中收聽京都廣播電臺的人也都知曉了,反應不一。 “這年月都恨不得數著米粒下鍋,哪還有余糧捐出去…不知道家里發芽的土豆要不要…”一個家庭婦女做著飯抱怨道,已經決定要把不能吃的發芽土豆捐上去充數了。 “我記得這個月的粗糧供給里面有十斤紅薯,咱家就捐了吧,最近緊巴一點熬熬就過去了,人家種地的時節可不等人?!边@是某所學校的老教授,他身邊同樣一身文雅的妻子贊同地點頭。 “這是上頭那幾位提出來的,咱家得做個表率,人家若是捐五斤玉米,咱家就得捐…六斤!”某個小部門頭頭跟家里人透露道,對方父母當即反駁了,家里只有玉米面,上哪弄玉米粒去捐啊。 …… 私底下議論紛紛,但是大面上終究還是愛國知同胞情的人更多,他們根據家里的情況力所能及地把騰挪出來的各種口糧送到各個收糧種的地點。 然而不是送過去就收的,像小麥粉玉米面之類的已經加工過的糧食,還是拿回家自己吃吧,他們收的是糧種,不是吃的糧食。 而紅薯、土豆、綠豆、黃豆等等完整的糧食,經過驗收官驗看之后,能做糧種的留下,不能的同樣原路返回。 當然,糧種捐成功的人,好事也不是白做的。 依據總理出的主意,給每人當場分發一枚主席的紅像章,上面有主席的小頭像,百姓們就稀罕這個,拿到的人帶出去都是一種身份和精神的象征。 百姓們家里若是有一枚這樣的紅像章,那都是十分驕傲的事,戴著去上班很是時髦,一時受到無限追捧。 有人為了能將紅像章拿到手,特意從城外鄉下親戚家換來糧種,交上去后心滿意足地捧著紅像章回來,自我感覺十分值得。 像這樣做的人不少,京都城沒用多久就收了一批糧種,經主席核準后快馬加鞭地送往劉部長手上。 而后,京都城收糧種的官員們開始轉移陣地了,城里被擼了一層羊毛,接下來該是鄉下了,希望能擼出第二批羊毛,額,是糧種。 全城齊心協力捐糧種這事上了廣播和報紙,主席在全國人民面前做了表揚,引得其他未在災區的城鎮爭相效仿,做主席口中的社會主義積極接班人。 這下,不光劉部長受到了應援而來的糧種,其他幾位災區負責人也收到了,可他們又沒有能緩解旱情的辦法,收到也沒用,估計只能當糧食吃掉。 但是這是全國人民的心意,是人家勒著褲腰帶捐出的糧種,他們要是真有膽子敢給吃了,等曝出去后怕不是要被人民群眾的唾沫星子淹死。 只有劉部長,有榮錦這位小神仙助陣,旱情已經解決了小半個省,逃荒的災民已經有部分可以回到家鄉補種秋季莊稼了。 消息傳到其他幾個同僚耳中,紛紛忍不住派人過來厚著臉皮取取經,看到底是怎么緩解干旱的。 別姓劉的都解決完了,他們還在裹足不前,回京說出去丟不丟人,他們自己想一想都害臊。 這個經驗嘛,劉部長還真沒法說,總不能把榮錦交出去吧,只怕出得去回來就不一定嘍。 不過,解決災荒問題是他們共同的目標,劉部長不可能放著不管,畢竟災區百姓都等著呢。 因此他只說等忙完他負責的省份,就會去給同僚們幫忙,但具體怎么幫忙的,什么重點消息都沒透露。 收到答復的幾位負責人又氣又羨慕,卻也無法,只能先把糧種緊著劉部長那里用,等到他們這邊旱情得到幫助有所緩解了,再說糧種才有用,不然地里都旱成塊了,種啥都白搭。 榮錦跟著劉部長出去了十幾趟,早上走晚上回,每次都有李婆子陪著,忙忙碌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等到夏末的尾巴梢上,以李家村為中心,下雨的地方站了他們所在省份的大半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那些等待著回家的逃荒者開始被軍人們一批一批地送回去,緊跟其后的是一車車的糧種,讓大家伙都看到了生活的盼頭。 眾人回鄉的心情更為急切,沒有一個耍無賴賴著不走的,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家的狗窩。 他們的房子、他們的土地都在家鄉,那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如果在家能有吃的餓不死,誰愿意背井離鄉躲躲藏藏地過活。 車隊浩浩蕩蕩地回去,流落在外面沒被搜羅到或者離的太遠的逃荒者們看到了解情況后,紛紛流淚滿面,開始一波接一波地往家趕。 他們以為旱情都緩解了,那他們也回去等著發糧種種地去,可別回去晚了誤了農時。 其實只是緩解了一部分罷了,劉部長仍然任重道遠,肩上的擔子不輕。 眼看著大多數逃荒者誤以為所有的旱情都被解決,都開始還鄉,劉部長加快了腳步。 榮錦這邊之前是三天一幫忙,經過劉部長過來商量,變成了一天幫一次,在之前下雨面積的基礎上又下了幾場。 隨著干旱緩解的區域越來越大,邊緣處距離李家村的距離也隨之越來越遠,小卡車的速度已然不能保證一日的來回。 榮錦勢必要離開一段時間了。 第79章 榮錦出去一趟勢在必行, 不過她只相當于一個默默干活的吉祥物存在,規劃路線出行安排什么都要劉部長來cao心。 本來他找個心腹,帶著榮錦去省內省外溜一圈就行, 但是劉部長不放心,肯定是要親自陪著的。 于是, 等他研究好路線做好了布置后,直接將安置災民的活計扔給了下屬們, 自己帶著榮錦登上了火車。 有一條鐵路線穿過劉部長所負責的三個災區省份,他們正好可以乘坐這列火車, 將需要下雨的地方轉個遍,到時候覆蓋不到的邊邊角角再下車過去修補修補, 基本沒大問題了。 上火車前, 劉部長是如此計劃的,榮錦得知后也同意了。 人跟著火車走,雷雨跟著她走, 不用來來去去的奔波, 一趟下來全解決,多方便吶。 而且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她還沒去過外面的地方,若是趁機多看看多查探一下情況也好,她還沒坐過這個時代的綠皮火車呢。 當榮錦被李婆子抱上車時, 她東張西望地看來看去, 好奇不已。 劉部長帶的人早就定好了干部車廂的位置, 他們上車的地方挺空閑的, 不像隔壁大家伙趕火車那么擠。 “咱這也算跟著享受了一番國家的干部待遇哩?!崩钇抛油瑯雍闷娴睾?,上車后眼睛睜大著瞧瞧這兒瞅瞅那兒,直看不過來了。 同行上車的陌生干部們看著她一副鄉巴佬的樣子,衣著又明顯不符合干部的身份,心思深的只當祖孫倆是隱形人,心思淺的面帶不屑地瞥了一下,連一路的劉部長都一同遭了人家白眼。 劉部長毫不在意,或許根本沒注意到,根本沒放在眼里,態度很好地請榮錦去包廂臥鋪上歇息,李婆子當然也有份兒。 只有坐票的干部們當場被打了臉,他們還只有坐硬座的資格,人家一個鄉下婆子都能躺臥鋪了,哪里能是一般人。 這下再沒有人瞎逼逼,雖然仍舊有人自命清高心底看不上李婆子,但對劉部長等人卻是熱絡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