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傳言說他們家鄉之所以能在災荒年月里保持風調雨順有山有水,那都是托了神仙的福,沒有神仙的恩賜,他們保準跟外頭遭難的人一樣,早就沒吃沒喝撐不住逃荒去了。 于是大家紛紛在家偷偷摸摸地開始拜起了神仙。 拜神的人一多,供香可不就供不應求了嘛,而且在這種缺糧的時候,不缺吃喝的人家手里多少都能有點錢,買價格低廉的供香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所以,這是市場有需求,咱們只是順勢而為,為大家的精神寄托提供幫助,這是做好事吶!”李紅軍精神奕奕地如此宣稱。 另一個,神跡范圍那么大,周邊村子里的人又不全都是瞎子,怎么會看不見,早就在旱災鬧饑荒后就跑進來尋摸野菜野果野物等吃的了。 這一點,是李紅軍想給大隊長透露一下的消息。 “咋沒聽到一點信兒?”李老頭皺眉問道。 要是提早知道了,他們村也能提前做點準備,誰知道進來找吃食的是好人還是壞人,萬一那些人從外圍摸到了里面,他們村平靜的生活豈不是要被打破了。 還有隨著災荒擴大,逃荒的人不知多少,一旦這里有飯吃的消息傳開了去,所有人都往這邊跑…… 怕是不光李家村,周圍十里八鄉都會不安穩。 李紅軍吊兒郎當地站著,扇了扇汗嘖嘖道,“周邊發現神跡的人都瞞著呢,偷偷摸摸地跑到邊界找吃的,嘴巴都比蚌殼還緊,除了自家人估計都不會跟外人提一句?!?/br> 說到底,發現者是擔心傳開后,挨餓的人們一窩哄都涌過去了,到時就像他們自己村里一樣,草根樹皮都吃光扒光了,那自己還吃啥? 所以,災荒中有個世外桃源的消息就那么隱隱在私底下流通著,只限在一群剛開始發現的那些人家里。 王建業所在的王店就在神跡邊緣處,村里肯定也有找著的人,就因為瞞著沒傳開,他家根本不知道這事。 若不是最后實在過不下去,他娘讓他來借糧,估計他家都發現不了還有這片寶地能活命。 而王月琴和李治民當初回去走親戚時因為家里的叮囑,根本沒給他們說異象的事,再說那時候雖然缺糧,但還沒到鬧饑荒一點吃的都沒有的程度。 李老頭聽完那些后,點燃了煙桿兒,吧嗒吧嗒地抽著,皺臉陷入了沉思。 第51章 事情告訴了大隊長后, 李紅軍今晚過來的目的就達到了,臨走前要借個火。 李老頭問他想干啥,只見李紅軍嘿嘿一笑, 從懷里掏出三根短小迷你的供香,就著他煙袋鍋子里的火星, 把它們點燃了。 李紅軍在李老頭怔愣的眼神中跑到榮錦的竹筐面前,彎腰低頭舉著三根土粉色小供香念念叨叨。 說什么拜拜小仙女, 保佑他們村的香火生意順利賺錢,到年底大家都能分錢買酒買rou吃巴拉巴拉巴拉。 榮錦面癱著臉看向他, 而李桃花站在邊上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咋辦。是不是要躲避一下啥的, 畢竟她娘都沒站在福娃meimei身邊被拜過呢。 李紅軍動作很快, 不等李桃花有所動作,就拜完三拜,然后顛顛地跑上前將三根裊裊生煙的供香插在了竹筐前面的地上, 臨走還對榮錦呲牙一笑。 院里的地其實壓的很實, 就連下大雨都很平整不會有泥濘絆腳的那種,所以榮錦目送老族伯家的大兒子出門后,轉回頭一看,地上的三根小供香已經歪掉了,根本沒插牢。 李桃花發現后, 噔噔跑上去給撿了起來, 然后送到榮錦面前, 真誠地保證道, “福娃,我會舉好讓它們點完的,你別擔心?!?/br> 榮錦:“…………”有多遠扔多遠就好,謝謝! …… 晚上睡覺時,王建業被安排到雜物間湊合一晚上。 那里已經被李婆子收拾干凈,還放了一張木床和一條被單,燃了驅蚊的艾草,當客房住都使得。 等客人和孩子們都睡下后,李老頭全家人聚集到堂屋里開會,商量白天借糧那事。 “三兒媳婦娘家大哥過來借糧這事,你們都發表發表意見?!崩罾项^開頭說道。 三兄弟相互望了望,又分別看看自家媳婦,一時都沉默了片刻。 屋子里的氣氛靜滯起來,李治國作為老大,咳了聲首先說了,“爹,大家都是親戚,既然求上門了,借糧是肯定要借的,但是……” “但是怎么借、借多少,還有以后來借糧的人多了咋辦,這個要提前作出章程來。饑荒鬧起來,到處都缺糧,找上門的人咱不能都借,不然自家人吃啥?!?/br> 李治國一氣兒說完這些,看了看其他兩個兄弟。 李治富夫妻倆點頭附和,就是這個理兒,借一點應急沒關系,但不能都給借、反復借! 他們家也是要吃飯的,糧食若是都借出去了,一家子人大大小小十幾口吃啥? 李治民瞧了眼他媳婦,想著大哥說了肯定會借的,那大舅子這次來總不會空手而歸。 至于借多借少的問題,他們家還有幾個孩子要養呢,他也不會傻叉地嚷嚷著把家里的糧食往多了借出去。 說是借,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就是給出去了,能不能還上已經沒指望。 對方若是個能干知恩圖報的,過后等災荒過去家里緩過勁有了糧,再來還他們就行。 如果是那等得了便宜還賣乖或者裝聾作啞不還的,他們就當發發善心rou包子打狗了,以后這門親戚要小心點處。 李治民經他大哥一提醒,熱血沖頭的腦子已經冷靜了下來。 王月琴低著頭坐在那兒沒敢發表什么意見,而且心中有股窘迫的羞意,讓她也不好意思提啥。 畢竟一家三個兒媳婦,她的娘家人厚著臉皮找上門借糧,總感覺低了其他妯娌一頭。 錢春娥沒啥意見,她雖然在外嘴皮利索不饒人,折騰勁兒也不小,但在家里的大事上她都聽她家男人的。 并且她心里透亮著呢,在這種全家性的問題上,主要還是看公公和大哥的意思,以那兩人的品性和頭腦,即使借糧也不會借出去太多。 那她又何必在這種事上多插嘴呢? 錢春娥識時務地閉上了嘴巴,躲在一旁悠閑地嗑著南瓜子。 趙鳳仙作為大嫂,家里下一代的女主人,那必須得說點什么發表發表看法,有啥話現在趁機說出來說清楚,以防到時候心里不舒坦影響家庭和睦。 “三弟妹娘家有難,咱們也不能冷眼旁觀是吧,借糧給他們應急也是應該的,只是……”趙鳳仙抿了抿頭發,話音轉了個方向。 “只是聽紅軍叔說饑荒不是一時半刻能過去的,咱們也得多為自家孩子考慮考慮?!彼疫€有一雙正在長身體吃的可不少的兒女,糧食沒了要咋活。 錢春娥立即跟著點點頭,她家孩子更多,兩個小子的飯量都頂一個大人了,荷花那小妮子胃口也不小。 “老大家的,你說的和老大其實一個意思,我這心里也是這么考慮的,咱們借糧是借糧,首先得有一個宗旨,不能因為外人讓自家人吃不飽?!崩钇抛幼詈舐暶鞯?。 大家都說出了心里的想法,李老頭點頭做了總結,之后又討論了后面那幾個問題,最后做了以后家中借糧的章程出來。 第一,必須是重要親戚才借。 這一點就刷下去很多人了,畢竟他們家親戚基本都在李家村周圍不遠的村子里,都在神跡范圍內,有山有水的不會到沒東西吃的地步。 第二,借糧只借一次,再借沒有。 救急不救窮,他們家糧食再多,也養不了一直缺糧不想法子找吃食活命的吸血蟲。 第三,家里主要糧食不能多動,其他適當貼補。 一家子的口糧不能多動,不能借太多讓自家人過后緊巴著過日子,借出去一點再適當地貼補些田野、山上的物產,比如野菜野果野物之類的就行,都是能果腹的東西。 第二天,李老頭在天蒙蒙亮就起來了,帶著三個兒子上了山。 王建業早起吃飯時還奇怪親家兄弟咋都不見了,王月琴告訴他是給他弄糧去了,王建業心中感動不已。 他還以為能借幾斤半袋的糧食回去,能給爹娘和孩子們撐上幾頓就不錯了,沒想到人家這么上心,家里沒多的就跑山上給他找吃的去了。 等到李老頭爺四個在大中午頂著日頭汗流浹背地回來時,王建業看到他們從山上帶下來的幾麻包東西,感激涕零地差點當場給他們跪下了。 王月琴在后面好歹死死撐住了她大哥的膝蓋彎兒,沒讓他真給跪了,不然以后她在家總感覺要抬不起頭。 李治國上前趕緊將人扶住了。 李老頭擦了把汗發話,“你可別先太高興嘍,這幾麻包的看著東西挺多,其實就是些山上的野菜野果子,不值當啥,能頂飽的也就幾只臨時捉的野雞野兔,其他就沒啥了?!?/br> 王建業對此已經很知足了,野菜野果也能吃,至少比草根樹皮強,回家晾曬好收起來照樣是能填肚子的糧食。 野雞野兔就更是意外之喜了,如今糧食都金貴,更別說rou了,拿回去往縣城黑市跑一趟,保準能換不少粗糧嘞! 王建業忐忑的心徹底放下了,心想這趟來的真值,不僅找到了以后能尋摸吃食的寶地,還能拿rou回去解決以后一段時間的口糧問題。 除了這些山上得來的,李老頭借他八十斤糧食應急,裝起來整整一麻袋的紅薯干,省著點也能吃不少時日了。 糧食不多,王建業吃飽飯一個人就能扛回去,但是其他幾樣占地方且比較打眼,就這樣拖回去容易招禍,而且憑他一個人也帶不回去。 李老頭決定等到天晚時上路,幾個大男人抹黑過去把東西送到王店,到天明估計能趕回來。 中午做飯時,王建業執意要從給他的那些野物中選一只肥兔子燉了給大家伙吃,說是晚上送東西的活不輕松,吃飽了才有力氣。 推遲了一番,李婆子接受了他這番心意,把野兔宰了搭配著白菜蘿卜燉出一鍋香得流油的兔rou湯。 男人們吃飽喝足,肚子里有了葷腥,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力氣。 當天傍晚六七點的時候,他們拉上一輛架子車,駝上幾只麻袋啟程。 幾人刻意走的小道,人多的大路都避開了。 剛開始還好,遠遠見到的基本都是鄉里鄉親的本地人,干完活回家的、走親戚的等等,但是隨著距離李家村越來越遠,情況漸漸變的不同。 即使他們走了小路,仍然在田野山腳等地方遇見了不少晃蕩的陌生人。 有些看著還好,像是周邊村子過來找吃食的村民,穿著和面貌還算能入眼,而那些疑似逃難過來的外地人,大多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眼睛或麻木或發著光地到處尋摸著能吃的東西,看的人直瘆得慌。 幾人拉著車子盡量避開那些人,匆匆趕路。 路程不近,即使是晚上,也難免遇到一兩個想打他們車上東西主意的歹人,因為李老頭實在沒想到逃荒的人已經尋摸到幾十里地內了,更沒想到對方還在夜晚活動。 好在他們一路的五個大男人都是吃飽了飯有力氣的,應付幾個找茬的流民宵小足夠了,敢摸上來就打的對方鼻青臉腫落荒而逃。 經歷了一番波折,一行人終于在半夜時到達王店。 月光下,地處平坦位置的這個村子顯得十分荒涼寂寥,草木枯黃,沙塵漫天。 李老頭爺幾個越過那道分界線后只感覺大晚上的熱氣直竄,像是走在蒸籠里,可想而知白天這里會有多熱,跟李家村的涼爽簡直沒法比。 他們悄悄進村,村子里沒有一點聲音,連聲狗叫蟬鳴都沒有,死寂死寂的令人止不住地心慌。 李家村一到晚上可是蟋蟀聲知了聲都在響,村后的池塘蛙聲一片,哪有這么靜跟鬧鬼似的瘆人的。 王建業快步帶路往他家走,架子車轱轆吱呀吱呀輕聲滾過,在寂靜的夜里也顯得很是突兀。 拉車的李治國兄弟三個像是被踩著尾巴的貓兒一樣,渾身汗毛直豎,車子拉的飛快,轉瞬到了目的地。 敲開門后,王母看到兒子回來,嚴肅的臉上都緩了神色,再見到特意送東西過來的親家公,當即紅了眼眶,萬分感激。 李老頭擺擺手,閑話不多說,把車子拉進去卸了麻袋。 隨后幾人不顧挽留,水都沒喝一口,也不留在那兒歇腳,立即踏上了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