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節
書迷正在閱讀:小公主,跟我回家吧、神一樣的道侶、女配等死日常[穿書]、重生九零年代小富婆、穿書女配萌萌噠、[電競]你的蓋世英雄來啦、本宮就是這樣的女子、農家寡婦好種田、半蓮池(出書版)、首輔大人養妻手冊
一個小戶女出身的妾室,仗著阿郁的寵愛,居然還想做大周的皇后,一國之母,呸! 她韓蓮謀劃了這么多年,可不是要給秦蘭芝這賤婢搭橋鋪路! 一個妾室罷了,即使下手毒死了她,大周以孝治國,阿郁即使氣死,也不能做什么——起碼世家大族朝中重臣都會站在她這一邊,她畢竟是為這些世家大族朝中重臣的女兒進宮承寵清理了障礙! 這大周天下,無論是朝堂,還是后宮,只能屬于高門大族,而不屬于卑微的寒門。 寒門,永遠只能跪在高門大族的腳下仰望! 韓蓮走到高塔的窗口,貼到那一條線般的透風口向外望去,看著那碧波萬頃的金明池,心里依舊燃燒著希望。 她的那些手下,還有孟家和武家,一定會救她的。 畢竟,她手里有這兩個家族的把柄。 一天過去了。 十天過去了。 一個月過去了。 一年過去了。 十年過去了。 二十年過去了...... 韓蓮一個人也見不到,整整在這高塔中熬了二十年。 十年前,她還清楚知道自己是誰。 到了如今,她有時清醒,有時糊涂,正因為有時清醒,她才會更加痛苦。 永平帝駕崩,新帝登基,淡淡吩咐道:“金明池關著的那個瘋婦?一杯毒酒毒死吧!” 叔父礙于孝道不能下手,那就讓他出手吧! ☆、第七十七章 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 西夏和赫孫聯軍依仗騎兵優勢,外圍騎兵拼死保護, 終于有將近五萬人沖出武陵山口, 向西而去。 大周方面一直在山頂以逸待勞的玉兆雁部一萬騎兵, 在趙郁和玉兆雁的帶領下追了上去。 十六日后, 趙郁玉兆雁率領這一萬騎兵, 帶著西夏和赫孫主將的人頭勝利歸來。 這次武陵山口伏擊戰,大周軍隊共殲敵九萬余人, 赫孫主將和西夏主將皆被斬首,大周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被史書稱為武陵口大捷。 趙郁累得快要不能動了, 一到薤谷莊子外面, 一下子就要從馬上滑下來。 西北鎮守使白佳昊、蘭州守備孟敏治和涼州守備楊宇品三位武將上前迎接,蘭州守備孟敏治見端懿郡王快要從馬上落下, 忙上前去接。 趙郁原本都迷迷糊糊了, 見是孟敏治來接自己, 嚇得打了個哆嗦,一下子自己跳到地上站穩了——他可不敢讓孟敏治這斷袖接觸到他! 趙郁一向自認為容顏英俊, 生怕孟敏治這斷袖看上自己,那可就太尷尬了! 就像先太子趙曙, 趙郁那么愛熱鬧喜交際的人, 都不怎么和趙曙過多接觸,就是因為怕趙曙眼瘸看上自己,到時候堂兄弟鬧得不愉快。 玉兆雁在一邊看到了, 哈哈大笑,也下了馬。 孟敏治出身大周世族孟家,也算是京城貴公子出身,對于端懿郡王的這點小心思自然是清楚得很,不禁哭笑不得——他再愛美少年,也不敢覬覦端懿郡王和玉兆雁這樣的美少年??! 這倆貨都是外表看著賞心悅目,內在十分野蠻,若是敢冒犯他們一些,動輒揮拳就打,而且專門打臉,誰敢喜歡他們呀! 真真自作多情! 趙郁從來沒有騎馬這么久過,兩條腿又酸又疼,都快要能動了。 他扶著知禮和孫冬往內院走,吩咐王湉:“你先去陪白二哥他們,我帶玉兆雁去洗澡換衣!” 趙郁身上的鎧甲濺上了不少血滴,如今已經干涸,呈深紫色,散發著難聞的氣味,穿在里面的白綾袍子也被血和汗浸得硬邦邦的,不換衣洗澡就見人,對一向愛潔的趙郁來說簡直是沒法忍受。 如今莊子里也沒有女眷,知禮和孫冬便指揮著小廝弄了兩個浴桶放在一樓起居室里,里面盛了加了藥的熱水,待趙郁和玉兆雁沖罷澡,讓他們再泡一下藥浴。 起居室里熱氣騰騰,藥味濃郁。 趙郁舒舒服服泡在浴桶里,這半個多月以來的辛苦終于得到了緩解。 玉兆雁泡在浴桶里,好奇心依舊很強:“二哥,這是什么藥湯?感覺泡一泡很舒服!” 趙郁閉著眼睛,上方搭著一塊溫熱的布巾:“這是內子配的藥,有緩解疲勞活血消瘀之效?!?/br> 想到蘭芝,他心里一陣惆悵。 西夏和赫孫不會善罷甘休的,接下來還有不少硬仗要打,他一時半會兒還沒辦法和蘭芝阿犬團聚...... 玉兆雁一想到這藥湯是蘭芝配的藥,心里不禁癢癢的,坐在浴桶里左摸右摸,東看西看,又開口問趙郁:“二哥,這浴桶是不是嫂子用過的?” 趙郁:“給老子滾!” 他氣得要死:“哪有女子用這么大的浴桶!” 玉兆雁心里頗有些惆悵:“原來是這樣啊......” 夜深之后,慶功宴終于散了。 趙郁有了酒意,扶著知禮和孫冬慢慢回了后園的小樓,沒讓侍候的人跟著,自己上了樓。 屋子里的擺設還和蘭芝在的時候一樣,就連衾枕被褥也是他和蘭芝素日使用的,似乎還留著蘭芝身上的芬芳。 趙郁脫了衣服,自己坐在拔步床帳內拿了藥膏抹藥。 因為長時間騎馬,他的大腿內側被馬鞍磨得又紅又腫。 趙郁看著自己的傷處,頗為自憐自愛,心道:若是蘭芝見了,一定心疼得直流眼淚…… 還是得把西夏和赫孫打得十年沒有還手之力,有了這樣的功勛,朝廷總該為他封妻蔭子了吧?! 休整二十日后,趙郁又得到了線報——赫孫和西夏正在集結軍隊,預備再次攻打大周。 趙郁摩拳擦掌,預備再戰一場! 延福宮正殿。 慶和帝正召見丞相武應文、太師梁啟宗、太傅孟安國、吏部尚書梁乃恩、兵部尚書赫子文、大理寺卿孟博文等大臣。 得到西北各級文武官員稟報武陵山口大捷的折子,慶和帝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歡喜,笑了起來,道:“眾愛卿應該都知道武陵山口大捷了吧?!” 他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在御案前踱了幾步,道:“我大周將士共殲敵九萬余人,赫孫主將和西夏主將皆被斬首——這可是我大周對抗外敵有史以來最輝煌的戰績!” 慶和帝歡喜激動到了極點,雙手一拍:“朕的阿......端懿郡王,真是國之棟梁!” 眾大臣一片沉默。 丞相武應文終于開口:“陛下,端懿郡王雖然取得了一些勝利,卻也有不少污點,其一,殺戮過重,屠殺數萬穆木爾人;其二,花費過大,掏空國家——” 兵部尚書赫子文再難忍耐,當即出列大聲道:“武丞相所說,臣不敢茍同!端懿郡王殺穆木爾人,是掌握了穆木爾人與西夏里應外合預備屠戮張掖的證據;至于軍費,端懿郡王所用的軍費,比起運河各地稅關一年逃逸的收入,并不算多!” 太傅孟安國的家族把持了運河各個稅關,聞言咳嗽了一聲,道:“臣有話說——” ...... 見幾位重臣在延福宮吵了起來,慶和帝沒有說話,冷靜地聽著看著。 他要看看,眼前這些國之棟梁朝廷重臣,到底哪些人是真的為了大周,哪些人是把家族的利益看得高于國家利益! 眾臣散去后,慶和帝坐在御案后,半日沒有動。 白文怡輕手輕腳走了過去,給慶和帝捏著肩頸。 慶和帝良久方嘆了口氣。 大周如今瞧著國泰民安國富民強,卻蘊藏著無數危機...... 正在這時,小太監進來稟報,原來林文懷回來了。 林文懷行罷禮,含笑從懷中掏出一個精致的錦匣,珍而重之地打開奉給了慶和帝:“陛下,這是端懿郡王的長子阿犬的小像!” 慶和帝聞言大喜,因為朝政而起的郁悶頓時消散一空,忙道:“快展開快展開!” 林文懷從錦匣中取出一卷畫像,展開后平鋪在御案上:“陛下請看!” 慶和帝先看第一幅,發現畫的是一個肥白可愛的小嬰兒正在羅漢床上趴著,腦袋揚起,一雙眼睛圓溜溜黑寶石一般,可愛得很。 他心臟怦怦直跳,忙又看第二幅,卻是胖嬰兒穿著大紅錦衣靠著靠枕,胖乎乎的小手正抓著一個撥浪鼓,笑容可掬。 慶和帝不知為何,鼻子有些酸澀,眼睛早濕潤了——這可是他的小皇孫啊,世上僅有的一個小寶貝! 武應文梁啟宗這些朝廷重臣,各個子孫滿堂,哪里能理解他的心理…… 慶和帝不著痕跡地拭了拭眼角,接著看第三幅小像。 第三幅畫的是一個美貌裊娜的少婦,正抱著胖嬰兒在摘花,母子相視而笑,十分溫馨。 慶和帝默默地翻看著這三幅小像,良久方道:“怎么才三幅……” 林文懷默然。 慶和帝又翻看了一陣子,道:“和阿郁小時候真像……對了,這小胖子叫什么名字?” 林文懷忙道:“啟稟陛下,小皇孫小名喚做阿犬,是端懿郡王起的,還沒有大名?!?/br> 慶和帝聽了,沉吟良久。 作者有話要說: 各位小可愛,我是存稿箱。 小漠漠加班去了,晚上到家給大家發紅包喲33333333 ☆、第七十八章 到了傍晚, 慶和帝忍不住把阿犬的畫像取了出來,又把趙郁小時候的畫像取了出來, 全都擺在御案上, 含笑賞鑒了一番, 然后提筆在雪浪紙上寫下了一個又一個名字。 白文怡在一邊侍候筆墨, 趁機看了一眼, 發現有“趙嘉”“趙璟”“趙朗”“趙頤”“趙澈”“趙禎”“趙政”“趙瑾”“趙朗”“趙懷瀾”“趙昕”“趙彥”“趙荃”“趙軒”“趙熙”“趙澤”......全都是極好的名字,知道慶和帝是在為小皇孫起記入玉牒的大名。 慶和帝想了很多, 實在難以決斷,便問白文怡:“文怡, 你覺得哪個名字更適合阿犬?” 白文怡笑了, 道:“陛下, 給小皇孫起名字可馬虎不得,還得欽天監測算, 四角俱全才行!” 慶和帝便吩咐小太監:“宣欽天監監正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