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節
他很嚴肅地說:“今日是尊親大定之禮,哲彥兄,比起我,你更應該維護尊親的名譽,不信謠、不傳謠,見到有傳播這等流言的心懷叵測之人,應當拷問一番對方究竟居心何在才對!” 他說得大義凜然,登時將哲彥的一番話都給逼了回去,頗有些訕訕地說:“是我想的不周到,是我錯了?!?/br> 第220章 安佳氏直起身, 命身邊的媳婦子將達山與達春兩個小哥兒都帶下去,直起身笑著面對英姐兒, 說:“兩個哥兒還小, 要慢慢地教。英姐兒見笑了!” 如英也笑著搖頭, 道:“沒事!小姨有什么話要與我說?” 安佳氏則幽幽地嘆了口氣, 說:“其實就是有句話想問你,我嫁給你阿瑪也這么些年了,近來你jiejie見我, 大多尚能稱呼我一聲‘母親’, 可是你為何從不改口,永遠只管我叫做‘小姨’?” 如英臉上的笑容便漸漸斂了, 望著安佳氏, 說:“因為您確實是小姨??!” 安佳氏:…… “我還記得您沒嫁給阿瑪時的樣子,那時額娘剛剛過世, 我們姐倆那時才三四歲吧, 一下子都成了沒娘的孩子。我還記得我們當時哭得很慘, 而您手里拿了糖餅來安慰我們,哄著我我們,那時候您真年輕, 真漂亮, 與額娘幾乎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我當時就記住了,您是小姨,是額娘的親姐妹,我總覺得有您在, 額娘就一直活著。畢竟您身上有著與額娘一樣的血脈?!?/br> 安佳氏聽到這里,徹底怔住,她從未想過,這個繼女竟會說出這樣的話。聽到這里,安佳氏也情不自禁地想起亡姊,她亦曾依戀思念jiejie,jiejie走的時候,她也曾淚如雨下、心如刀割,畢竟是血親,就如英姐兒說的一樣,身上流著一樣的血。 “可是小姨,當初您要是沒有嫁給阿瑪,是不是會比現在活得更快活些?” 如英突然問。 安佳氏一下子愣在當地,胸口有什么東西堵著,瞬間竟一個字都說不出來:若是她從未嫁給穆爾泰? 若是她從未嫁給姐夫做填房,她依舊會疼愛如玉如英兩個,將她們視作jiejie生命的延續,就像是兩個侄女兒看待自己那樣;相反,由著父母做主,將她嫁給穆爾泰之后,她成了“繼母”,而不再是小姨,原本天生由血緣牽起的那種依戀與牽掛,不可避免地為利益所沖淡,她越來越重表面功夫,私底下為兩個親子綢繆得更多,她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選擇,人總是這樣自私的,而身為人母也一定會更偏向自己的親生子女,而她也相信若是與jiejie易地而處,jiejie也會做出完全一樣選擇…… 而今這個侄女卻問:小姨,您若是沒有嫁給阿瑪呢? 安佳氏心道:難道她那時,還有選擇的余地么? 一想到這里,安佳氏瞬間被喚起的昔日柔情,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她只覺得一顆心又冷又硬,而眼前這個大膽的侄女,則總是在一步步地挑釁她的底線。 如今穆爾泰承嗣之事早已化為泡影,丈夫不爭,她為兩個兒子綢繆的,自然再沒了指望。早先這個英姐兒曾經幫著白柱媳婦齊佳氏努力彌合與老太太喜塔臘氏之間的關系,安佳氏便理直氣壯地遷怒了如英。 而礬書之事,安佳氏對如英本該心虛不已,她早已選擇性地遺忘了當日在清虛觀親眼所見十三福晉等人所經歷的那場兇險,如今她只曉得自己并無把柄落在旁人手里,她便理直氣壯地去抓旁人的把柄。 “對了,英姐兒,今兒可是你的好日子,不再上房那邊好好待著,陪著老太太,你怎么想起跑到繼母這個院子來了呢?” 安佳氏心內越是冷硬,她就越是笑得溫煦,關懷備至地望著如英:“嗯,是了,望晴那丫頭不見了,所以你才擔憂……是不是望晴知道你什么不方便告訴旁人的事情。她不見了,沒準就是被關在哪處柴房里,回頭被人拷問出秘密,你便因此連下定也顧不上了?” 如英鎮定地笑:“我猜這倒還真不至于,望晴那丫頭一向是好吃懶做,想必是被人輕易許了些好吃的,就不知躲在哪里獨享美味去了。我哪有任何見不得人的秘密,又有什么好擔心的?” 她說著沖安佳氏一伸手,道:“小姨,今兒是我的大日子,怎么能少得了您?吉時就快要到了,您陪我去老太太的上房去吧!” 安佳氏原本也有此意,但是聽了英姐兒的話,卻立定了掉臉看英姐兒的眉眼神奇,心里在想:這個侄女兒到底是心太大還是傻?自己算無遺策了要擺布她的,怎么對方竟一點兒心都不上? 一晃神,如英就已經握住了安佳氏的手,如英的手溫暖而穩定,相反,安佳氏的手心卻因為有些緊張,顯得又潮又冷。 “小姨的手這么涼,莫不是有些著涼了?”如英絲毫不察安佳氏的異樣,反而關切地道:“要不要尋個妥當的大夫來看看,若是染了風寒總不大好……” 言語間,似乎隱隱在勸慰些什么。 安佳氏又是一個晃神,問:“姐兒說什么?” 這話聽了好生耳熟,她自己就好像曾經說過:“染了風寒總是不大好,得找個妥當的大夫來看看……” 安佳氏晃晃腦袋,都已經到了這個節骨眼兒上,她也顧不上什么旁的,只管將早先安排下的一一都照做了就行。 說話間,這一對繼母女已經來到了老太太喜塔臘氏的上房,石家和忠勇伯府一起前來觀禮的女眷就聚在喜塔臘氏上房外面會客的花廳里,女眷們說話的聲音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這時候安佳氏突然腳下一頓,皺起眉,睜圓了眼,覺得自己眼花了。 “小姨,侄女是說,若是有人染了風寒,就最好要尋個妥當的大夫來治。有時候莊子上的大夫不太高明,所以送到莊上的人就總是治不好。但是莊子附近也許湊巧會路過一兩個游醫郎中,專能治疑難雜癥的也說不定呢?”如英在安佳氏身邊補充道。 安佳氏完全愣在當地,從頭到腳如浸在冰水中一樣,旁人見了她眼下這副尊榮,或許會說,喲,這莫不是大白天見鬼了吧! 她的的確確是大白天見了鬼了。 她的乳娘金嬤嬤,當初她揮淚送去莊上,又親自命人發送了的,如今正好端端的,與其他兩名老太太喜塔臘氏身邊的仆婦一起,各自端了一張小杌子,坐在花廳之外的廊下,頭湊著頭,像往常一樣說著閑話。 安佳氏倒抽一口冷氣,忍不住踉踉蹌蹌地向后退了兩步,內心有股子親人失而復得的歡喜瞬間涌上心頭,隨即卻有更大的恐懼襲來,讓她一下子甩脫了如英的手,抖著聲音道:“英姐兒,好心機,好手段——” 如英卻搖了搖頭:“小姨,我哪里有什么心機手段?不過就是嬤嬤病愈回來大宅,我剛才帶著人過去父親那里打了一聲招呼而已?!?/br> 她眼看著安佳氏的臉色一點點轉白轉青,忍不住又嘆息了一句:“若不是今天早上望晴就這么憑空不見了,或許我也犯不著自己帶嬤嬤去見父親……”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如果不是安佳氏設計她,她也不一定非要這樣反擊回去的。 安佳氏腳一軟,險些一跤跌坐在地面上。 對了,穆爾泰那里——今日她自從早起便忙忙碌碌,竟然疏于防范,沒有顧著穆爾泰,這真是蠢透了,她只顧著設計旁人,卻不防旁人也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算計她—— 安佳氏突然回頭,掩面只往她與穆爾泰一道住著的院子疾奔,她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穆爾泰。至于掩面,是因為她實在是沒臉見自己的乳娘,更無法想象金嬤嬤含怨指證自己的樣子。 好在她還算熟悉穆爾泰,熟悉那一位的脾性,將近十年的夫妻,她很清楚他聽得進什么,會信什么。所以她有這個自信,要憑自己一張滔滔利口,將黑說成是白,錯說成是對,先穩住穆爾泰,哄著他明日好好出京,然后再掉過頭來慢慢對付英姐兒和她的乳母,這樣她還有機會。 “老爺明鑒——” 在書房尋到了正在整理衣飾、準備出去應酬的穆爾泰,安佳氏唱念做打俱佳,雙手一握穆爾泰的手肘,立即跪了下去,雙目含淚,道:“英姐兒怪我這個繼母不順著她的心張羅婚事,口出怨言,也是有的??墒堑\書之事也確是子虛烏有,老爺明鑒,妾身就算是再沒有腦子,也萬萬不可能做出對七姑奶奶不利的事情?!?/br> “夫人這是在說什么呀?” 穆爾泰不是個容易生疑的男人,可是如今安佳氏這一副態度,卻教他不得不生出疑心。 “英姐兒早先是帶了個嬤嬤進來,偶然見我,便招呼了一聲,說那嬤嬤早先染了風寒,纏綿不愈,在莊子上住了很久,這才剛回來的……除此之外,英姐兒什么也沒說??!” 安佳氏:……啥? 對方竟什么……也沒說? 穆爾泰眉頭一擰,問:“夫人剛才提到的‘礬書’——究竟為何?” 他好歹是個官兒,五十四年那樁礬書案知道得一清二楚,也知道這東西,一旦沾實了,說是抄家滅族之禍也并不為過。 聽見夫人親口提起,穆爾泰便不肯罷休,一定要問個清楚。 第221章 老尚書府這日下定的大禮, 約摸是史上最磨嘰,沒有之一。直到將近中午了還未禮成, 即便是老成持重之人如富達禮, 也難免面露焦急之色。 石詠表面不顯, 心里也多少有些擔心, 只不曉得兆佳氏內宅到底出了什么事。此刻他心里十足地想幫忙,但卻什么忙都幫不上,只能等著。 好在就在臨近午時的時候, 內宅送出來消息, 說是石大娘已經見過英小姐,大定禮成。石詠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少時一直未見的穆爾泰出來。這位準岳父一臉陰郁, 面色沉重, 石詠和與他一起候著的哲彥都嚇了一跳,以為出了什么事兒。然而穆爾泰卻什么都未說, 來到石詠面前, 重重拍了拍石詠的肩, 贊了一句:“好小子!” 石詠肩膀被拍得生疼,卻也只能將這當做岳父大人的勉勵,趕緊謝過, 謙虛兩句。 他旁邊哲彥大約曉得穆爾泰的脾氣, 見到這對翁婿竟能如此,也難免驚訝地睜大了眼。 穆爾泰隨即去見了富達禮,再次就上次清虛觀的事鄭重相謝,并允諾將有厚禮奉上, 將富達禮鬧得一頭霧水,心想上回不是謝過了么?富達禮與石詠對視一眼,曉得老尚書府今日內宅之事,恐怕與上回清虛觀之事,也脫不了干系。 不久二門內送出消息,忠勇伯府前來觀禮的女眷們已經都上了車駕,準備返家。此時已是正午,石詠怕伯府內來不及準備午飯,忙命李壽去松鶴樓訂了幾桌席面送至永順胡同,一方面讓老太太太太們都墊墊饑,另一方面也謝過伯府的人這次肯出面為他的親事奔走。 如此一來,石家一家子少不了在忠勇伯府又應酬了一下午,到了傍晚才回到自家。 到這時,石詠才有機會問起母親今日下定時的情形。 石大娘在內院,遭遇與石詠相差仿佛,也是一直說話一直等。所幸老尚書府幾位內眷上回都在清虛觀見過,都是認得的,談談說說,也不算寂寞。后來那邊說是英小姐已經準備妥當,請石大娘過去,也將眾人邀去觀禮。 石大娘見過如英幾回,覺得如英模樣兒周正,行事規矩之際又不失活潑,能討來這樣的孩子做媳婦簡直實在是最合心順意的事情,當下將循禮備下的玉如意交給全福太太,由全福太太交到坐在炕床上的如英手里。 令石大娘略感奇怪的是,上回見過,如英的繼母安佳氏,這次倒沒有出面,大禮一直由如今尚書府的當家太太齊佳氏一力主持,老太太喜塔臘氏在一旁觀禮。 石大娘還提到觀禮的人當中似是有一名英小姐的貼身丫鬟,從頭至尾都在哭,哭得情真意切,雙目紅腫,最終被人勸了下去。 “能得個小丫頭對她如此,這孩子平日的行事可見一斑?!笔竽锵矚g如英,就覺得如英什么都好,連小丫頭在這樣的正日子里哭泣,也全不以為意。 而兆佳氏內宅那里,望晴的的確確是哭了個昏天黑地,如英怎么哄她都哄不住,送上望晴平素最喜的豆腐皮包子也沒法兒讓望晴止哭。 “今日的的確確是委屈了你!”如英還記得今日從柴房里將望晴解救出來的情形,好在安佳氏還未顧得上拷問望晴的口供,因此望晴沒吃什么大苦頭,只是受了好一份驚嚇。 “單沖你受的這份委屈,你要什么我都答應你!”如英好生安撫這個從小相伴到大的丫鬟兼玩伴。 “說吧,豌豆黃,還是沙琪瑪?” 如英這么一說,望晴登時破功,失笑嗔道:“小姐……” 被糕點逗笑的小丫頭立即又苦了臉,低著頭道:“即便英小姐嫁了,人家還是想跟著你?!?/br> 如英挑一挑眉,心想,原來是為了這個。 望晴是家生子,而且還有一兩年就到年紀要放出去的,循常理不會陪嫁。然而這一對主仆兩個相處的時間久了,確實感情深厚,別說望晴舍不得如英,要將望晴留在娘家,如英也有些舍不得。 “……反正也沒多遠!”望晴又要哭了。 如英卻一聲輕笑,感情這丫頭以為嫁個人就是出個門,換個地方住住而已? “好了好了別哭了,我應了你還不行?”如英心里立即開始盤算她該怎么cao作這事兒。 望晴一下子開心了,登時笑道:“這感情好!” 她又說:“今兒也多虧了玉小姐——” 提到如玉的時候,如英的面色稍稍一僵,隨即轉柔和,點頭道:“是呀,若沒有jiejie,我也沒法兒那么快尋著關你的柴房……” 想起如玉,如英的心情有些復雜。 今日的確是如玉出面,揭發了她所知不少繼母私下所做的事,包括脅迫恐嚇她們姐妹,打探清虛觀的實情、散布流言……甚至還有謀劃將她們姐妹中的一人嫁與曾經誤殺前妻的卜勒察氏等等。 相形之下,如英對安佳氏的所作所為,幾乎一個字都沒說。 在這一點上,金嬤嬤也是如此,她自從被接回老尚書府,自始至終,沒有指摘過安佳氏半點不是。若非安佳氏先自亂了陣腳,僅憑如玉與金嬤嬤,旁人怕也無法真正拿住安佳氏的錯處。安佳氏是金嬤嬤親手撫養大的,即便對方曾經起意害自己,只要這條命還在,金嬤嬤便始終不忍責怪她。 于是這一出就變成了如玉與安佳氏相互指責的一場鬧劇。安佳氏大約沒有想到,此前一直被拿捏得服服帖帖的如玉竟然成了最大的禍患。如英也沒想到這一點,但是她也不得不承認,jiejie出面,讓事情變得簡單不少,而且如玉口口聲聲為了meimei,令如英沒法兒不領jiejie的情。 只是如玉反復了一回,這等行徑,不僅安佳氏痛快地破口大罵,連如英心中,也稍稍生出一點不適,因此當如玉說到激動處,要沖過來抱住meimei的時候,如英本能地往后縮了縮—— 她們這一對姐妹……當是再回不到從前去了。 待石家放過大定之后,穆爾泰便匆匆去了金魚胡同。至此,十三阿哥夫婦,在整件事上,還沒正式出過面,對安佳氏的指責亦是從未放在明面兒上過??删褪沁@樣的隱忍,這樣的一言不發,令穆爾泰愧疚萬分,無法自已。 當日穆爾泰與十三阿哥在外書房一番密談,直至深夜。他回家之后便做出了一個決定:原本穆爾泰打算將達山達春哥兒倆帶去廣東任上的,這會兒當爹的卻決定將兩個小哥兒留下,托付給白柱夫婦代為照顧。他自己則帶著繼妻安佳氏與所有曾服侍過安佳氏的仆婦丫鬟一起南下。 “兩個哥兒在南邊的時候多,與宗族兄弟姐妹相處的時日少,須知獨木不成林,兩個哥兒也姓兆佳,日后少不了與族里的從兄弟們彼此照應扶持,做哥哥的著實慚愧,因此斷斷不能將兩個孩子交與內宅婦人之手照管,只有勞煩兄弟了?!蹦聽柼Π字缡钦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