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節
“咦,不對,不是你!” 石詠:這大概是……認錯人了? “喲,俺明白了,又是十幾年過去了,修西華門的人,已經不再是傅云生,這是又換人嘍!” 這聲音剛響起的時候,石詠還沒什么感覺,可是隨著這個聲音說話越說越多,越來越饒舌,石詠只覺得整個腦殼兒上方都是嗡嗡嗡的聲響,震得他有點兒頭暈。 反觀底下扶著梯子的工匠們,此刻正一臉擔憂地仰頭望著石詠,壓根兒沒聽見什么異響。 石詠趕緊扶著梯子爬下來,心里說不上是緊張還是激動,竟在砰砰直跳——他這才反應過來,剛才那個聲音難道是:西華門? 他這還沒動手開始大修呢,竟已經聽見了西華門的心聲? 石詠又抬起頭,看了一眼他剛才放上去的寶盒,知道這一切恐怕和那只寶匣有點兒關系,他將一枚“羅漢錢”放進盒子里去,便是和這座宮門建立了某種聯系,因此他能夠聽見西華門的聲音。 “得,看起來你也不像是個會聊天的人!”石詠的雙腳一旦落上地面,那聲音又從他背后冒了出來,“俺先去睡會兒,咱們回頭再說哈!” 石詠來到這個時空之后,見識過不少匪夷所思的奇事,可這會兒毫無防備,登時被這一聲嚇住了,滿脊背都是冷汗,一臉蒼白地轉過來望著背后,只見背后是一道平平無奇的粉墻。 其余工匠見了石詠的樣子,心里都嘀咕:這位,小石大人……不會是撞了邪吧! 石詠卻很快恢復了鎮定,走過去摸了摸背后那座粉墻,朗聲說:“你們誰記一下,這墻面也不行了,得重新粉一遍!” 看來,他得找個機會和這西華門約法三章,找個合適的地點,定時定點交流才好啊。 “開工”儀式完成之后,石詠便帶著工匠們開始檢視西華門的情況。 早先十六阿哥胤祿曾經提過,西華門門樓上有一根副梁已經徹底朽壞。他們很快就找到了那根爛梁,除了這根rou眼可見朽爛的副梁以外,很快其他隱患也被一一發現。 有一根副梁,外面看著完好,可是內里已經朽壞成齏粉,石詠他們拿一根鋼釬去戳,隨手戳下去就是一個洞,木屑簌簌地從洞里掉出來,將所有的工匠都給嚇住了。 石詠異常頭疼,關心起主梁來:若主梁也是這樣的問題,那他們這次大修,豈不是得干脆將西華門的門樓拆了重新蓋? 幸運的是,他們仔細檢查主梁之后得出結論:主梁沒什么大事兒,只有幾處較小的裂紋,回頭用大鐵釘打在裂紋兩側固定住就行。 “好了,上午的事兒就先做到這兒,大家先去吃飯!”石詠記起十六阿哥的“御下之道”,當即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吃飽了下午才能好好辦差!” 幾名工匠都不曾在石詠手底下辦過差事,見他是這么個性子,倒是都松了一口氣,便相約了一起過去吃飯。 此前十六阿哥給他們這次西華門大修的“施工隊”在武英殿修書處旁邊張羅了一間“辦公室”,石詠和工匠們領了飯菜,就一起聚到那里去吃。早春時節,天氣寒冷,那飯菜領了再帶到武英殿,更是冷得沒法兒吃。眾人都捧著盒子,聚在火盆旁邊,將手腳先都烤暖乎了,這才抖抖索索地將飯食都吃下去。 大家都是一樣的食不知味,石詠更是如此,他一面往口中扒飯,一面在想心事——他在想那個“傅云生”,上一任負責修繕的營造司司官。 今兒無巧不巧,他竟又與西華門搭上了關系,能夠與之交流了??墒菑倪@西華門那寥寥幾句話里透出的信息,石詠覺得,這座西華門,應該也是認識那位“傅云生”的。 也就是說,傅云生,也是具備與西華門交流的能力的。而且聽上去這傅云生還很健談,比石詠強出好多。 石詠心中突然生出激動:在這個時空里,這么久以來,都只是他一個人,能與各種各樣的古器物交流。他也猜想過,這種能力可能源自他是穿越者的特殊身份。如今突然得知有那么個人,可能是個與自己類似的“同伴”,石詠的激動自然難以言表。 他面上卻不顯,知道這事兒急不來:傅云生現在顯然已經不在內務府營造司里,否則這次大修,十六阿哥不可能不提他。算起來這位傅司官年紀應該很大了,可能早已退休,不再當差,用什么方法才能找到此人呢? 于是石詠放下了手中的食盒,對手下的工匠們說:“你們慢慢吃,我先出去轉轉,一會兒吃完了,大家一起去勘察門樓的屋頂去?!?/br> 眾人都應了,石詠自己轉到西華門外。 守衛西華門的侍衛都認得石詠,知道這名內務府的小吏正帶著人修繕他們每天看守的西華門。石詠與他們一一打過招呼,只說是出宮門看看,便從西華門中出去,立在宮門外,回過身,抱著雙臂,仰頭打量這座宮門。 此刻他偏巧立在西華門外那一座“下馬碑”旁。 這座下馬碑上,以滿、蒙、漢文書寫著“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字樣。下馬碑正放置在西華門跟前,距離宮門的漢白玉須彌座不遠。 “對了,你叫什么來著?” 背后一個聲音突然響起,再次將石詠嚇了一跳,趕緊轉過身,卻發現那聲音似乎是從下馬碑那里傳出來的。 “忘了說了,俺叫西華?!?/br> 這名字……竟還挺好聽。 “我叫石詠!” 石詠心想,他反正是個正在勘察修繕西華門的內務府官員,望著下馬碑念念有詞,也不能算是太奇怪吧! 于是他非常大方地回應了“西華”,然后低聲解釋:“剛才在門樓上,身邊那么多人,我沒法兒立時回應你,真是對不住??!” “沒事兒!”西華門一副非常理解的口吻,“早先傅司官也是這么說的,他以前說過,他如果要找俺說話,就會來這下馬碑跟前……” 石詠心想:還真難得,竟和傅云生想到一起去了。他口中卻問:“難道下馬碑也是你這西華門的一部分?” 西華門:“那當然,你看這下馬碑的基座下面,是一條漢白玉條石一直連到俺的須彌座那里……這下馬碑在俺建成的時候就有,你憑啥說不是俺的一部分?” 石詠一時無言以對,只能重施故技,裝模作樣地繞下馬碑看了一圈,檢查了下馬碑的基座,說:“既然這下馬碑也在這次西華門修繕的范圍內,本官要好好檢查?!?/br> 西華門當即應道:“那感情好??!” 在這下馬碑前,石詠與“西華”多少聊了幾句,覺得這道宮門說話的口氣非常接地氣,可能是因為身為宮門,每天都有出身各異的侍衛在此值守,各種各樣的官員小吏從此經過,這西華門耳濡目染,說話的口音有時也南北混雜,有時會冒出些石詠并不熟悉的口音。 更有甚者,這西華門當真非常健談愛聊,大約是悶了十幾年沒人跟它說過話,所以總拉著石詠呱唧呱唧地說個不停,言語間熱情洋溢,似乎早已將石詠當了好朋友。 “你知道嗎?上回幾個洋人傳教士來見皇上,就是從我這兒進的宮?!蔽魅A門得意洋洋地炫耀,“洋人就在我這兒打招呼,法蘭西來的傳教士只管喊‘笨豬’、‘笨豬’……” 石詠:笨豬? 他仔細想了想才反應過來,簡直苦笑不得,心想這城門將法語日常問好的用語都解讀成什么了。 “那英吉利的傳教士呢?是不是說‘古德貓寧’……” 石詠沒想到自己隨口一句,立即令這西華門刮目相看:“你怎么知道這個的?” 石詠原本想著,三百年前的英語,總該和現代的有些差別吧,結果隨便一蒙竟然被他蒙著了?!奥犝f今年是小皇帝的甲子萬壽,也會有不少洋人使節前來覲見,回頭我得再聽聽他們是怎么說話的,一起告訴你!” 石詠抹抹腦后的汗,心想:小皇帝……聽聽,這稱呼! 不過以康熙皇帝六十歲的年紀,和三百多歲的西華門相比,還確實是小些。 他看了看周圍,小聲說:“西華啊,我不能總在這兒陪你聊了,我這回得像以前那個傅云生傅司官一樣,將你上上下下修整一遍,朽壞的木料、碎了的琉璃瓦之類都得換掉,還要重新粉刷油漆……我得去干活兒啦!” 西華門登時一?。骸斑@樣啊……” 語氣里透著不舍。 “如果我告訴你,我這身上哪幾處要修的,你是不是能多陪我聊會兒?” 石詠一想:“那倒行!” 于是西華門開始像報菜名兒似的往外報:“門樓上,主梁要加固,三根副梁要換,四十七根椽子爛了……” 自己身上的毛病,自己倒也知道得清楚些。 石詠一聽,撒腿就往西華門里跑。 “唉,唉,你干啥子呢?”西華在后頭追著問,石詠奔進券門,西華的聲音就在券門里嗡嗡直響。 石詠索性大聲回答:“我回去取些紙筆來記著哈!” 守著西華門的侍衛都以為石詠在向他們打招呼,那些年輕資歷淺的就都向他打招呼:“石大人您慢著些!” 當天的工作便完成得極其順利,石詠他們在短短的一天之中,就列出了本次大修需要完成的所有工作。石詠列了一張長長的清單,與呂百年他們確認過無誤,并據此清單推導出所需要人工和材料,在落衙之前,就交到了胤祿的面前。 胤祿看了免不了又驚又喜:“這么快!” 他瞥眼看看石詠:“還真給爺爭氣。得了,爺知道了,這些材料和人手,爺好生幫你去催著去?!?/br> 石詠心里有了底,當晚回去總算是睡了個踏實覺。第二天他早起,戴上石大娘趕著給他縫制的皮帽子、耳罩、手套三件套,邁入京城早春清冽的寒風中,滿懷自信。 待到了西華門口,石詠特地在下馬碑跟前繞了一圈,點點頭:“西華,早!” 沒想到這簡簡單單的一句問候,激起了西華門極為熱烈的回應。這座已經寂寞了十幾年的宮門一聽石詠的聲音,立即用最飽滿而洋溢的熱情大聲回答:“石詠,笨豬啦1!” 作者有話要說: 1法語bonjour音譯,暫時不考慮300年的時間差對語言的影響哈。 第91章 聽完十六阿哥的吩咐, 石詠免不了大吃一驚:“十六爺,為什么一定要在萬壽節前完成西華門的修繕?” 這修繕西華門, 又不是什么萬壽節的“形象工程”, 跟皇帝陛下的六十大壽根本沒關系, 只是發現問題了要趕著修好而已。 石詠心想:他上回已經緊趕慢趕地趕了一回太后萬壽, 這回又是自己并不擅長的領域,他可真的不想再這么著趕一回進度了。 十六阿哥哭喪著臉,說:“爺沒法子, 旁人的手伸得太長, 如今但凡在萬壽節上能露臉的差事,都被旁人搶了去了。不露臉的差事爺手里有一堆, 唯一你這一件算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前兒個誠親王還親自問過,要爺也對萬壽節的事兒上點心!爺怎么就不上心了?” 十六阿哥的聲音聽起來格外委屈。 “這不, 沒辦法, 小石詠, 你盡量趕工吧!” 石詠知道沒轍,只能低著頭,在心中默默思考修繕西華門的工期和進度。他思來想去, 都覺得這任務要求太高, 難以完成,當即抬頭看著十六阿哥,卻見對方眼中狡黠的神色一閃而過。 “難不成……十六爺這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石詠腦中靈感突然一現, 心想,這不會是胤祿也在給人偷偷挖坑吧! 這是他比較欣賞胤祿的地方。胤祿是個漢女所出的小皇子,地位不高,雖然有皇父欣賞喜愛,可也免不了到處有人給他下絆子。而胤祿表面上唯唯諾諾地退讓,可私下里卻絕少不了反擊回去的各種小手段,關鍵是心態還特別好,總有一種與人斗其樂無窮的感覺。 胤祿聽了石詠的話,登時臉現喜色,點頭贊道:“不錯啊小石詠,你在爺的指教之下,過去這一年,開竅不少啊,知道爺這也是在給旁人挖坑?!?/br> 只不過十六阿哥挖的坑幫不了石詠,石詠承擔下來的差事,必須靠他和他手底下的這點兒人趕工做完。 “石詠,你需要什么,盡管說。爺雖然不能馬上應承什么,但該幫你爭取的,這就會去幫你爭取?!必返摮鲅园矒崾?。 “好!”石詠就在等著胤祿這句話,他早已將西華門的修繕工程前前后后都想過,知道他一人緊緊地盯著所有的事兒是不現實的,他必須把差事都分包出去。 “西華門上上下下需要清洗一遍,這些不需要工匠,普通人就能勝任。十六爺看看是不是能另外調用一些宮中雜役,用三天時間將這一類的活計做了?!?/br> “行!”胤祿痛快地答應了。 “修繕西華門所要用的材料,單子我已經給營造司那邊遞過去了,請爺幫我們催著點兒,材料到的越快,工匠們就能越早開工?!?/br> “這個么……”胤祿皺皺眉頭,營造司那邊一向習慣拖材料的??傻竭@時胤祿也知道,石詠要想及時完工,必須靠他這個皇子“以勢壓人”,自上而下地把材料都給催到位。于是他也爽快應道:“成!爺替你盯著!” “還有,請爺給西華門這邊也調上幾簍好炭吧!這兩天天氣寒冷,人人凍得縮手縮腳的,沒法兒干活?;仡^在城墻上點個炭盆,在外頭干活兒的人偶爾也能下來暖一暖?!弊詈筮@一項,則是石詠為提高勞動效率,振奮工匠們愛崗敬業的精神,向胤祿提出的建議。 這幾天石詠始終身體力行,親臨一線,和工匠們一起爬上爬下。他曾和幾名工匠一起爬上西華門門樓的大屋頂,去檢查上面琉璃瓦的情形,等到爬下來的時候,感覺身體都已經不是自己的了。為了大家的干勁兒,石詠才有此一請。 “這個最容易不過了,爺這里什么都沒有,就是好炭多!”胤祿笑笑,讓石詠放心,炭的事兒,他來想辦法。 “十六爺,如果造辦處其他人想來幫忙,您能不能,讓上頭的,別攔著?” 石詠指的就是陳開河他們那些畫工。這些畫工被毛主事排擠,在畫工處早就閑得發慌了,他們又與石詠交好,早有人攛掇著石詠向胤祿提這茬兒。 胤祿笑得更壞,心想,石詠這小子,終于也懂得去挖旁人的墻角了。 “好,爺就應承了你,你給爺這么個名單,爺明兒就以‘特急令’將他們地調出來?!?/br> “特急令”是內務府遇上緊急而重要的工程時調人的法子。一般所調之人都是內務府各司各處最精干的力量,被“特急令”調動過的人都極得臉面。要在平時,與石詠交好的那些畫工,還真得不了這“特急令”,可是誰叫這修繕西華門的差事,正落在胤祿這個內務府總管身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