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石詠卻是知道康熙朝的這位仁憲皇太后,萬壽歡慶時的盛況的。 他雖然不擅長修復古代書畫,但是卻圍觀過書畫處的同事們修復一副《仁憲皇太后甲子萬壽壽宴圖》。當時修復工作都是書畫處的同事們擼起袖子上,石詠也就在旁邊跑個腿,幫查個資料什么,因此對太后萬壽慶典有些了解。 據清史稿記載,太后六十萬壽,康熙曾親制萬壽無疆賦,并親自給太后滿滿地獻上或珍貴、或實用的物品1。太后七十萬壽,也是這樣,據說當時已經一把年紀的康熙皇帝,照樣親自為太后起舞祝壽,簡直堪比彩衣娛親的老萊子。 眼下是康熙五十二年的初冬,好在不是太后整壽??墒窃捳f回來,太后經歷過甲子萬壽與七十萬壽之后,什么好東西沒見過?若真要做一樣前所未有,別出心裁的壽禮,并不是什么容易事。 “我說,我已經看過最近畫工處忙著的東西了,”胤祿雖然不能強逼石詠老實交待,卻可以私自調閱畫工處的成果,“你,是不是還是打算做……那個?” 胤祿做個翻書的動作。 他見了畫工畫出來的樣稿,自然以為石詠打算做那“動畫冊子”。 “回十六爺的話,不全是!”石詠答得很有技巧。 “你聽我說,石詠,”胤祿有點兒著急了,“你的用意是好的,可若是你真的做了這樣厚厚一大本,太后怎么看,你難道叫個人站在太后身邊幫她翻頁么?這樣挺小家子氣的,只有太后一人能見到,旁人都見不到,便體現不出皇上的拳拳心意……” 好么,搞了半天,康熙給太后上壽禮,竟也是要做給別人看的。 石詠無語了,想了想說:“十六爺請放心,萬萬沒有這件顧慮的?!?/br> “不過,可否請十六爺給皇上透個話,這件壽禮,必須得日落之后,才能呈給太后親覽?!?/br> 這下子,胤祿便知道不是那動畫冊子了,他更加好奇得心癢難搔,說:“可以是可以,可你能不能別再這樣吊爺的胃口了?” 石詠:“卑職告退,這就去忙了!” “等等,”胤祿趕緊喊住他,“石詠啊……你還是讓爺給你掌掌眼吧!我知道你成竹在胸,這件東西,一定世所罕有,旁人都沒見過,太后一定喜歡……可是,你要不要爺替你看看,里頭有沒有什么犯諱的東西?” 石詠停住了,抬起頭望著胤祿。這家伙說動了他。 他不是這個時空里的土著,在這康熙朝,連土生土長的大臣們有時候都會犯上位者的忌諱,他又怎么敢保證所做的一定都是對的呢? “謝十六爺!”石詠想了想說,“十六爺在造辦處落鎖之前到畫工處來吧!別太早,太早了天光大亮,那是……不成的?!?/br> 他留下的話更加讓胤祿心癢難搔,但為了擺足內務府主管的譜兒,胤祿愣是熬到了造辦處落鎖前一刻,到了畫工處。 石詠已經都準備好了,這次可以算是太后壽禮的一個預演,不僅請了十六阿哥,也有那七八名輔助的畫工,還有畫工處的主事毛盛昌,一起在他們事先準備好屋子里觀看這一場“預演”。 預演的時間不長,但是預演之后,十六阿哥一臉震驚地從屋子里走出來,愣是在外頭的寒風里坐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一扭頭,他對一旁候著的石詠說:“我知道該添些什么了?!?/br> 說著他帶著小田就往外走。 小田在一旁著急地問:“十六爺這是要去哪兒,天色已晚,宮門落鎖在回來就麻煩了?!?/br> 十六阿哥卻無所謂地晃晃腰間的一只腰牌,說:“剛向皇上討的腰牌,就因為說了是幫著準備太后萬壽,皇上才賜下來的……” 據說當晚十六阿哥跑了好幾座蒙古王公駐京的府邸,直到半夜才回到阿哥所。 因為十六福晉是宜妃的侄女,第二天,整個后宮就都知道十六阿哥晚歸的事兒了。大家都很好奇,造辦處究竟在搗鼓什么,弄得這么神神秘秘的。 宜妃她們幾個逮不著十六阿哥,只能去問王嬪。 王嬪是漢女,溫柔和順,一直非常討康熙的歡心,只可惜爵位不高。在宜妃德妃她們這些掌權的宮妃面前,她只有聽命的份兒。 “娘娘們這真是為難我了,小十六為張羅太后萬壽的事兒,有幾天沒往我這兒過來了。各位娘娘若是見到他,也點醒他一二,別光顧了差事,不顧身子,這豈不是辜負了太后愛護他們孫輩的意思?” 宜妃瞅瞅王嬪:“你真不知小十六他們在搗鼓什么?” 王嬪搖搖頭。 宜妃與德妃互視一眼,有點兒不信。 “連朕都不知道!”說話間,康熙便進來了,笑著免了眾人的禮,說:“小十六也長大了,這一次肯花費這么多心思,精心去辦這差事,也不枉了太后對他的關照與教誨?!?/br> 康熙神色之間,對胤祿等人所做的保密工作,不以為忤,反以為榮?!盎仡^等到太后萬壽那日,要是真的合了太后的心意,那朕還能不賞么?” “皇上謬贊了!”王嬪趕緊謝過康熙帝。 她膝下三個兒子,十八阿哥沒站住,只有長子十五阿哥和次子十六阿哥。她生十五阿哥的時候,因為份位太低,無法自行撫養,十五阿哥是養在德妃宮里的。所以說來只有十六阿哥是王嬪自己教養成人,如今得了康熙的稱贊,她這做母親的,心里哪能不快慰,可又偏偏為胤祿捏一把汗,“皇上,胤祿年輕識淺,做事難免毛躁,若是有什么疏離,請皇上萬萬替他擔待一二?!?/br> 康熙卻笑:“又有什么可擔待的?有功則賞,有過即罰罷了?!?/br> 宜德幾位,忍不住互相看一眼。她們這時候純是鍋邊上風涼待著的主兒,胤祿做得好了,她們自然也忍不住好奇,想看看熱鬧,胤祿若是做得不好,她們也不介意看笑話兒。 一時宜德幾位退下,康熙看似隨意地問王嬪:“近來,蘇州史家可曾命人進京,遞牌子見你?” 王嬪:???還有這事兒? 轉眼到了太后萬壽的正日子,前朝有大臣們送上賀表,連篇累牘地歌頌太后懿德慈愛;后宮那里則是內命婦入宮朝賀,一撥一撥又一撥,太后年事已高,見了大半天就乏了,回慈寧宮小睡片刻,才有精力親臨專為她準備的晚宴。 慈寧宮正殿里,為太后準備的各項賀禮早已擺在兩大張鏤空雕金檀木長條桌上,擺得滿滿當當的??墒强滴醣救艘娏?,心里猶覺不足。 這次畢竟不是太后整壽,各色壽禮都是按的常例,并無特殊,而且除了幾家駐京的幾位蒙古王府派人入宮朝賀之外,并無其他外國使節。 因此康熙心中覺得不足,隱隱地將寶都押在胤祿和他的內務府造辦處身上。 時值初冬,日頭落得早,晚宴還未開始,落日余暉已盡,慈寧宮內外,燭火一起點亮,將整座大殿照得煌煌如晝。 宮中的人卻于此事都見到十六阿哥胤祿一人在忙忙地奔來奔去,一會兒招呼幾名蒙古衣飾的歌者與琴師在殿外候命,一會兒又去找了慈寧宮的管事太監商議燈火的事兒。 “皇上,難道您就看著十六阿哥這么賣關子、吊胃口?”宜妃性子活潑,坐在太后身邊,以帕子掩口,向康熙笑著開口。 康熙知道太后恐怕是經不住太久的宴席,不如先讓胤祿先將造辦處的戲碼給先演了,回頭太后倦了可以早早回去休息。 于是他低聲吩咐了幾句。 慈寧宮里,得了胤祿吩咐的人,立即動了起來,燈火一盞接著一盞地熄滅,原本被照得明晃晃的宮宇,漸漸暗淡,只能依稀見到慈寧宮中人與物的輪廓。四下里傳來一片低低的議論聲,隨著康熙“咳咳”兩聲輕咳,轉為一片寂靜。 遠處響起“吱吱呀呀”的聲音,只見胤祿帶了幾個人,推著一具車駕徑直進殿,那車駕上放置著一物,上面蒙著黑布。 胤祿上前,將那黑布揭去一角,露出里面一幅明亮的半透明幕布,仿佛是一盞極大的宮燈,幕布上有個大大的壽字,幕布后面則是燈火搖曳,看來,是這幕布后面放置著明燈。 “皇祖母,這上面的字,您看得清嗎?若是看不清,小十六可以給您調遠調近?!笔⒏鐏淼教竺媲?,恭恭敬敬地發問。 康熙并宮中嬪妃,此刻都湊在太后身側,一起伸長脖子望著那一幅尺許見方不算太大的幕布,不知十六阿哥葫蘆里賣得什么藥。 而在這幕布后面,幾名蒙古樂師也準備就緒,馬頭琴已架好。 太后有自己的老花鏡,當即命人去取來,盯著前方看了一會兒,便笑著說:“十六阿哥張羅的這個,倒像是走馬燈的模樣?!?/br> 作者有話要說: 1《清史稿》中記載,仁憲皇太后萬壽:三十九年十月,太后六十萬壽,上制萬壽無疆賦,并奉佛像,珊瑚,自鳴鐘,洋鏡,東珠,珊瑚、金珀、御風石,念珠,皮裘,羽緞,哆羅呢,沈、檀、蕓、降諸香,犀玉、瑪瑙、赩、漆諸器,宋、元、明名畫,金銀、幣帛;又令膳房數米萬粒,號“萬國玉粒飯”,及肴饌、果品以獻。四十九年,太后七十萬壽,亦如之。 第85章 慈寧宮里, 一片寂靜,可以聽見“沙沙”的輪軸轉動之聲, 眾人只見那幅幕布上的“壽”字緩緩下移, 移出視野之后, 又一個“壽”字自上而下, 出現在幕布上。 康熙心里暗自嘀咕,猜想造辦處究竟在搞的什么鬼,胤祿費這么大勁兒折騰, 結果就只是這么來回來去地給太后看一個“壽”字么? 太后還真說中了, 造辦處呈上的這一只,真的有些有點像是一只走馬燈, 只不過轉動的方向與走馬燈不同, 那一幅一幅的幕布,正源源不斷地自上而下地轉動著。 隨著這只大型“走馬燈”的轉速越來越快, 在人們眼里, 那個“壽”字竟然漸漸定格, 不再移動,仿佛是一個固定在太后面前的“壽”字,只是偶爾會微微閃爍。 下一刻, 連帶康熙皇帝本人在內, 都情不自禁地發出一聲驚訝的呼聲。而慈寧宮中,十六阿哥胤祿帶來的幾名蒙古樂師,已經悄悄地開始奏起蒙古長調,悠揚的馬頭琴聲, 就此在正殿里回響起來…… 石詠此刻立在慈寧宮正殿一處側門外,探了個頭,悄悄望著慈寧宮中的情形。 他等待這片驚呼聲已經好久了,可是當真聽見了,他竟又覺得極不真實——這一件給太后賀壽的“物件兒”,其實是他借鑒了后世的影像技術,做出來的東西。 這次,造辦處呈給太后賀壽的,其實是一段“動畫短片”。 當日石詠請了七八名畫工處的畫工一起,來到一座空屋之中,將門戶關閉,四周的窗戶上都掛上厚厚的簾子,令其成為一間“暗室”。石詠在暗室正中點亮了一盞燈,并放置了一只“幻盤”,所有人的注意力便都集中在一個這只“幻盤”上。 石詠親手做的這個所謂的“幻盤”,是一個中軸被固定,可以上下自由翻轉的圓盤。盤的一面畫了一只鳥,另一面則畫了一個空籠子。當圓盤不斷翻轉,而且轉得越來越快的時候,畫工們都震驚了:在他們眼中,奇景發生,那只鳥,竟然在籠子里出現了。1 石詠做的這個實驗,就是向畫工們證明,人眼中的影像會有短暫的停留。這也意味著,只要影像切換的速度足夠快,人們眼中所見到的畫面,看上去就好像是在活動。為此,石詠給畫工們看了他已經做的一個動畫短片開頭。等到畫工們親眼看見圖像動起來的時候,畫工們早已驚呆了,極短的一個片頭放完,小屋里鴉雀無聲,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 石詠心里暗暗發怵,生怕這些畫工們以為自己施了什么妖法。他就是怕這個,才特意先將幻盤的實驗給做了,好讓畫工們先了解一些理論研究的基礎,再上猛料??蓻]想到,竟是這個結果。 他無奈,只能自己去將窗上掛著的厚簾子給揭了,回頭望見人人正目瞪口呆地望著自己,石詠只能尬笑著去摸后腦,誰知下一刻,不知是誰帶了頭,畫工們竟全體大聲歡呼起來。 千百年來,無論畫工們的畫技多么精湛,都只能留住靜止的影像。然而捕捉動態畫面的心,世人一直沒有停歇過,否則就不會有那“畫龍點睛”的傳說,認為龍畫到逼真便可以破壁飛去,也不會有“畫中仙”的記載,幻想畫中人物可以走出畫卷的時刻了。 這一下,石詠給畫工們揭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可能性。這幾位都是造辦處最精干與杰出的畫工,造辦處被稱為“揍笨處”,這些畫工們若是不夠精明,看不出這種“動畫”的前景,只怕早已被“揍”出造辦處了。 因此,反應了片刻之后,造辦處的畫工們人人悟出了這個“動畫”背后的原理,和無限的潛力,一時間竟都歡呼起來。 也有人心生疑惑,不曉得石詠為什么這樣“大度”,竟愿意將這樣的“天機”也一并泄露給他們知道。待到后來石詠說了給太后萬壽獻賀禮的事兒,眾畫工才明白過來,石詠有求于他們,自然需要靠實力說服他們:眾人所要做的,是一件前所未有,并勢必將要強烈地震撼觀者的東西。 慈寧宮正殿里,德妃輕輕挪了個姿勢,不再湊到太后身邊——那樣坐著……太累。 “十六阿哥也真是,”德妃再次順手上眼藥,“給太后娘娘的萬壽賀禮,怎么也不做大一些,這么小一幅……怎地不讓臣妾們也占占光,飽飽眼福呢?” 德妃親聲抱怨,旁邊宜妃等幾個,大多有同感。 然而只有仁憲皇太后本人,此刻正緊緊地盯著面前那幅不斷變幻的幕布,一聲不吭,早已是看得癡了。 殿中的蒙古樂師早已奏起了長調,在悠揚的馬頭琴聲中,有歌者唱起長調,聲調起伏,高時如登蒼穹,低時如下瀚海,寬廣處則如于大地般無邊無際。 康熙等人都是去過蒙古草原,見過那樣寬廣的天地,聽見樂師的演奏、歌者的演唱,自然不可避免地會聯想到那里的景致。 而眾人之中,唯一生于斯、長于斯,并對故鄉念念不忘、魂牽夢繞的太后她老人家,望著眼前幕布上出現的科爾沁景致,情難自已,流下淚水。 這幕布上所現的,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草原、駿馬、蒙古包,可最神奇的地方,乃是這幕布上的圖景,竟然在變化、在動……初看時是草原剛剛泛青,蓓蕾初綻的時候,轉眼已經是草長鶯飛、鮮花遍地;駿馬在飛奔,遠處幾名看不清面目的小小人像,竟也不斷地在移動位置,似乎在各忙各的,男人在放牧,女人在忙著做酥油茶……配合著那悠長的蒙古長調,幾乎是一幅草原生活的天然圖卷。 這景象勾起了太后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她十二歲之前都在科爾沁生活,幼年時的草原生活更是在她一生之中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滴跞吣?,康熙皇帝曾親奉太后巡幸塞外,讓太后在闊別故鄉四十余年之后再次回歸故土。在那之后,太后便終身未履科爾沁的土地。 此刻戴著老花鏡的太后見到眼前幕布上不斷變化的圖景,一時心有感觸,淚水便止不住地順著兩側面頰滾落下來??滴醮丝叹妥谔笊磉?,見到了幕布上不斷變幻的圖景,明白太后為何傷感,在親自給太后遞過帕子的同時,心里不免也暗暗胤祿與石詠:好好的,老人家萬壽,折騰些花團錦簇的不好么?為何非要搞這些觸動情腸的,徒惹太后感傷? 待到那長調將將奏至末尾,歌者唱出尾音,慢慢收聲。而這幕布上的圖景也漸漸地淡去,幕布正中出現一個“壽”字,越來越大,并漸漸定格。 康熙沉著臉,旁人見皇帝這副模樣,便也不敢露出笑模樣出來。慈寧宮里一時安靜下來,里里外外一片沉寂。 不少人心里都冒出個念頭:莫不是……十六阿哥要倒霉吧! 卻見太后輕輕吁了一口氣,順手放下了一直架著的老花鏡,接了康熙遞過來的帕子拭了淚,開口用蒙語說道:“長生天真是仁慈,哀家如今年過七旬,牙齒都松動了,竟依舊有幸能看見科爾沁……” 聽到這里,康熙忍不住唏噓:他比誰都知道太后思念故土,甚至每年太后的萬壽賀禮之中,都有好些是科爾沁送來的特產土儀。 可是誰也沒想到,世上竟有這種法子,竟然能將科爾沁的景象,也搬到太后的眼前,一慰太后的思鄉之情。 “皇上費心了,命人這樣的搬運之法,將科爾沁的景象搬到這樣小小一具車駕上,這法術一定很麻煩吧!不打緊,今日哀家看過一回,已經心滿意足,不敢再奢望更多……” 康熙聞言怔了一怔,連忙急命十六阿哥上前。 在場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聽懂太后所說的蒙語,宜妃好些,德妃只能聽個大概,她聽見皇上急傳十六阿哥,忍不住又起了幸災樂禍之心,心想: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十六阿哥這次大包大攬,要在皇父面前強出頭,如今還不是徒惹太后多出一份傷心,又憑空惹惱了康熙? 十六阿哥對石詠所做的這一段“科爾沁風光”的動畫心里有底,并不見驚惶,聽見皇父召喚,趕緊上前奏對。只聽康熙問他,這段科爾沁的景致是不是只能看一遍。十六阿哥立即也用蒙語回答:“回皇上的話,并非如此,太后想要看多少遍,都是可以的,只要吩咐cao作的人一聲就成?!?/br> 太后聽說這個,面上立即浮現笑容??滴踝匀灰苍敢鉁惾?,當即讓胤祿演示,所有人將這科爾沁的美景再看上一遍。 只聽那具車架上響起輪軸呼呼轉動的聲音,造辦處的工匠扶著一個手柄,將所有的幕布畫幅一幅一幅地再卷回去。全部卷畢之后,十六阿哥便命人將這套“動畫”依樣畫葫蘆,重新“放映”了一遍。只不過他長了個心眼兒,私下里命那幾名蒙古的樂師和歌者換了一支曲子,重新唱過。這下子,景象依舊但是配樂不同,旁人看著,就如同一套新的景致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