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節
遠在日字號房的王英杰也緊了緊身上的衣服,心中感嘆這次幸虧都聽取了林清的意見,沒有要那么點面子,否則這漫漫長夜,可怎么熬的過去? 會試的第二日,林清起來后,就發現四周不斷傳來考生的咳嗽和打噴嚏的聲音,自己醒了醒神,感覺除了蜷縮地時間長了,手腳有些發麻外,倒是沒有覺得有什么不適。 用從衣服上扯下來的布沾了清水稍稍擦洗了一下臉,又用清水漱了下口,這才吃了今日的一碗清湯粥,兩只菜包,感覺思路比較清楚后,就開始第二天的答題。 林清的計劃是,今天五經題兩道先做完,然后剩下的一道策論今天要打出一個大綱草稿,明日再細細填寫其中的內容,最后的一篇試帖詩就留到明日下午做完。這樣時間安排下來,也算是游刃有余了。 如今林清再做起五經題已經是成竹在胸,任何的學習都需要掌握規律,一旦掌握里規律,那么剩下的就是文采和新意。其實四書五經題也是一樣,每一篇時文在大家文采或者遣詞造句都沒有太大差異的情況下,考核的就是對文字的理解還有平日日積月累的知識點,以一個新穎的角度破題,再加上厚積薄發的旁征博引,這樣的時文就算不是主考官喜歡的文風,但是也不會被罷落。 況且,會試一共有主考官一人,同考官十八人,雖然主考官有最終的決策權,但是如果試卷入不了十八名同考官的眼,那么再怎么研究主考官喜歡的文風,那又怎么樣?卷子在同考官那邊就罷落了。 而十八名同考官,每個人喜歡的口味不一,誰能保證抓住了大部分人的喜好?況且,有些文人還喜歡多變文風,可能今年喜歡花團錦簇的,明年喜歡質樸有實質性內容的,這些考官內心深處的變化,誰吃的準? 所以林清這次決定只寫自己擅長的,不去思索分析太多考官的品位,若是盡了自己力還不能考中,那也只能算自己技不如人,沒什么好抱怨的。 當林清將兩道五經題也全部寫完謄抄好之后,心里的大石頭已經落下了四分之三,看看天色也就剛剛申時左右。 今天倒是開始放晴了,沒有再繼續下雨,讓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氣,天色也沒有昨天黑的那么早,大家都是抓緊時間再多寫一點,誰知道這天什么時候會變臉色? 打開策論的題目,只見上面寫著:“如保赤子,心誠求之”,后面的還跟了一段解釋“保民如保赤子”“以赤子之心求治國之道”。(注1:引自《文史雜談》) 竟是一道要求試子們寫治國之道的文章,上次聽鄭光講這次的主考官是黃次輔,那么這道題目十有八九就是他所出。就算不是他所出,那么至少也是得到黃次輔首肯的。此人的事跡林清在邸報中也看到過幾次,大部分都是對他歌功頌德,尤其是三年前解決了黃河水患一事,是他全權cao辦,解救了萬千生民。雖然邸報上沒有詳寫,但是從云天書院的一些學子中聽到的消息,竟是他的很多做法都與林清所想不謀而合,那時候林清是對此人有幾分欣賞的。 但是后來在古北鎮上親眼目睹了黃次輔的親弟是如何逼死了一個鮮活的生命,雖然他們兩個是兄弟并非同一人,但是林清覺得若是沒有仗著黃次輔的盛威,那黃友生會這么囂張跋扈嗎?故而對黃友仁的感官也差了許多。 如今見他出的題目如此為國為民,倒是讓林清再一次對這個人產生了一絲疑問:究竟只是他治家不嚴,才發生了黃友生那樣的事情,還是他就是表面偉光正,實則內心小人之人? 思緒飛了一下,林清又馬上拉了回來,此刻不是去想黃次輔為人的時候,還是將心思先放在這道題目本身吧。 想要聽取治國之策,林清心中對這個時代、這個政體有很多的看法,發現了很多的弊端:比如說蔭蔽制度,比如說如今地方官員之間行賄受賄嚴重,比如說學子只重書本,不重實cao等等。 只是林清牢記了楊致知的一番話,如今還言猶在耳:“飛卿,你總是有很多想法都非常超前,就連我也多有不及。只是要排除積弊,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一篇策論就能做到的事情。你有想法抱負是好事,但是有些想法你可以示人,會得到眾人夸贊,有些想法你卻只能隱于腹中,除非有朝一日你有足夠的實力了,否則堅決不能訴諸于口!” 林清明白,所謂的不能訴諸于口的想法,是動了大部分官員、世家利益的一些看法。這樣的看法寫在了文章里,不管文章多精妙,都不可能讓他入仕途,因為這就是代表了他的政治主張,是他們未來的政敵,這樣的人,為什么要??? 這策論,絕不是簡單的幾句歌功頌德就能入考官的眼的,既要針砭時弊,又不能寫出太超前、動大家利益的觀點,所以林清也是狠下了一番功夫,才將大綱寫完,只待明天填完細節,做完試帖詩,那么第一場考試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第三天的傍晚,眾學子總算是被放了出來,好多人這次三天的考試考下來,不是流涕就是咳嗽,紛紛被家人小廝攙扶著回去。林清雖然沒有受寒,但是也覺得在狹小的空間里呆久了,感覺有些頭昏腦漲,此刻走到外面呼吸了幾口新鮮空氣,頓時感覺胸口舒服了很多。 人群中的墨竹也很快找到了林清,忙著上前給他提考籃,一邊走一邊小聲道:“少爺,小的打聽好了時辰,已經叫掌柜的給我們準備了熱水,到時候您回去就能洗個熱水澡了。飯食準備了rou粥,還有幾碟子小菜,吃了好克化?!?/br> 墨竹其實心很細,做事也妥帖,上次經歷過了一次鄉試,便把林清的喜好記得很清楚,這次一考完就把事情都安排好了。 林清也覺得身上難受的很,此時迫不及待地想回去洗個熱水澡,卻聽到了墨竹欲言又止的聲音,不由疑惑:“還有什么事情嗎?” 墨竹原本不想說,覺得說了可能影響少爺的情緒,萬一考得不好那就辜負老爺和老夫人的囑托了??墒嵌甲≡谝粋€客棧里,現在不說,難免后面不會被少爺發現。 想了又想,還是回道:“剛剛我和柳少爺的小廝金銘一起等的時候,柳少爺先出來,原本還好好的,突然小的看到他倒了下來,只能幫著金銘一起將柳少爺抬到了馬車上,看著像是不太好” 林清臉色一變,難道柳澤旭在考場上還是生了什么意外?明明幾人里,柳澤旭身體也不算差,也是常年鍛煉,還準備的那么充分,怎么就倒下了?這說不通??! 容不得多想,林清拖著疲憊的步伐,以盡可能快的速度走出人群,往狀元樓的方向跑去。 第76章 第七十六章:閱卷 等林清回到狀元樓時, 卻根本沒有看到柳澤旭,只看到面色疲憊不堪的王英杰從客棧外面走進來。 王英杰看到林清正在柳澤旭的房門口焦急地轉圈, 就知道林清也曉得發生了什么事情,當下也不多言,拉著林清就到他的房間,吩咐小廝把準備的吃食端上來。 “先吃點東西,澤旭沒什么大事,我們先填飽肚子,我再和你說詳情?!闭f完就就著一些小菜和一碗青菜粥吃了起來。 林清也是累極,肚子早就餓的不行,此刻便也顧不得其他,胡亂地跟著吃了兩碗粥,這才放下碗筷看著王英杰, 等待他說明原委。 王英杰重重地嘆了口氣,這才把柳澤旭的現狀告訴了林清:“一開始我也不知道澤旭發了高燒, 還是我家書童告訴我這件事。如今澤旭他高燒不退, 已經送回了柳府修養, 估計這次會試的后兩場不能再參加了!” 林清心中雖然已有猜測, 但是聽到柳澤旭高燒不退還是非常吃驚和擔憂:“怎會如此?我們已經準備了這么多衣物, 平日里澤旭也最是注重鍛煉和養生。你我都沒事,澤旭怎么會一病不起?” 說到這里,王英杰臉上的表情也是變得憤怒起來, 沉聲道:“說來說去, 還是澤旭人太善良了!這次考試, 坐在他隔壁的一個舉子穿的衣物少,半夜連連打噴嚏,一直央求兩邊的試子借一兩件單衣給他御寒,還連連說過一會兒就還回去。澤旭聽到那人牙齒都打架了,心里不忍心,趁著天黑就把自己的三件單衣遞了過去。誰知那人借了之后一聲不吭,任澤旭怎么要回衣物就是再也不還。第二天夜里雨下大了,他正好坐在一個角落正對著風口的位置,不斷有雨水刮進去,熬到今天已經是撐不住了!幸虧柳府已經有大夫及時去救治了,人沒什么大礙,只是這次會試,哎!” 王英杰重重地談了一聲,心里也不是滋味。柳澤旭一向是他們幾人中性子最好、人也是最柔和的,最是聽不得別人相求,老好人一個。這次可是吃了大虧了! 林清聽到柳澤旭身體無大礙,心里略略放了放,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只要人沒事就是最好的。只不過這次確實是遇上人渣了,希望他能引以為戒,改掉他身上不懂拒絕的毛病,否則以后這種事還會找上他! 很多時候,不懂拒絕的人,總是在憋屈著自己,成全著別人,以為能落別人一聲謝謝,可有時候遇到一些不知感激的人,他們只會說你蠢! 林清既心疼又憤慨,可是此時卻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待考試結束后再去探望他。 等林清終于躺進浴桶里沐浴的時候,才舒服地喟嘆出聲,腦袋往后一靠,卻是口中“嘶”了一聲,手伸到腦后摸了摸,竟然發現后腦勺腫了老大一個包! 對了,考試時候那人瘋了般的過來搶他卷子,他往后一仰正好后腦勺磕在墻上,當時腦子里都是想著怎么躲過那人的爭搶,后來又是滿腦子的題目,根本沒有關注過自己后腦勺撞得怎么樣,如今看來卻是撞得不輕! 林清只能自己用布巾過了熱水,熱敷在后腦勺上,希望能快點消腫,現在也只能做做這種粗陋的措施,一切都要等這次考試結束了之后再說。 林清這次確實太過疲憊,一直睡到第二天下午才起來洗漱用飯,然后再次踏上去貢院的路。 后來的幾天倒是一直晴空萬里,仿佛第一場會試之后一夜之間真正的春天降臨,氣候宜人,微風習習,前幾天的陰雨綿綿只是一場幻覺似的。所有學子都大大的松了口氣,如此方能拿出自己的實力去應對接下來的考試。 只不過對有些學子來講,卻是止步于第一場考試了,林清發現他們宇字號考棚里,竟然少了四個人沒有來考試,除了那個蔣明瑞是發了瘋被拖了出去,剩下的三人估計都是身體不適,無法再來參加后面的考試。 一場陰雨,害的好多試子止步于今年的第一場會試,管你是不是滿腹經綸、才高八斗,只要后面的考試不能繼續,那么這次會試便是白來了! 等三場會試終于考完之后,竟有人在貢院里以頭搶地,歡呼雀躍,不斷地擊掌而笑。同一個考號的學子們還互留姓名和地址,說是以后要互相照顧,畢竟有“同號之誼”,也是讓林清聽得有些哭笑不得。 舉子們考完試就可以歡欣鼓舞地回去靜待這次會試的成績,放松幾日,而考官們從學子們卷子全部收上來的那一刻起,才算是真正的忙碌起來! 外簾官將所有的卷子全部收齊,然后交給彌封官,用空白的紙張覆蓋密封后,再加蓋騎縫章,確保再未拆封前誰都不知道這份卷子有誰而做。緊接著再送到謄錄官那邊,讓他們用朱筆謄錄試卷,交于對讀官對讀,對讀完成后,才加蓋印章,將卷子送與主考官處,真正進入了閱卷的流程。 十八名同考官和主考官將會匯聚一堂,對讀官將卷子分成十八摞,每一摞寫好既定的編號,然后讓同考官抽取編號,一人拿走一摞卷子,到自己的閱卷房批改,主考官端坐正中央的閱卷房,一旦有同考官覺得哪一份卷子不錯,就會將卷子薦給主考官,名為“薦卷”。主考官若覺得這份卷子確實不錯,就會留下這份卷子,若是覺得不好則會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