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答題的卷面必須十分工整,每個字都要寫在紅直線里面,不得越線,不得涂改,如果字寫得差也會被考官罷落。所以林清每次在謄寫答案時,都是十二分的小心,全神貫注,生怕寫錯一字。 也許就是因為寫的太過投入,林清都沒有在意到外面已經開始淅淅瀝瀝下起了雨,更沒有在意自己這所號房的頂上有一塊破漏之處,即為細小,但是架不住雨水慢慢匯聚,最終滴落而下! “啪嗒”一聲,林清感覺自己的世界因為這個聲音而按下了暫停鍵,目光有些呆愣地看著答題卷上的暈開的字,手中毛筆懸空著,卻是再難寫下一字!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放榜 林清的視線有些凝固在這張紙上, 呼吸也感覺一瞬間暫停。 林清這個事實在算是倒霉,其實每年考試前,號房會進行一次檢修, 不求別的, 至少頂上沒洞,不會在下雨時漏雨。 大明朝雖然對科考看的極重,然而每年號房只使用一次,有些鄉試的號房三年才使用一次,使用頻次太少。朝廷也撥了不少銀兩去維繕號房,但是架不住層層的盤剝克扣, 等真的輪到用在實處時,銀錢根本不夠。 所以很多時候所謂的維繕銀兩都只是一個名目,這筆錢的去向大明上下官員也是心照不宣。故而修繕號房的標準一降再降,最后只降到不漏不壞就行。工匠過來了也是草草粗看一番,大致沒有問題就算交差。 而林清這座號房表面看著倒還不錯,工匠檢查了一番也覺得沒有問題,卻沒發現屋頂處已經破了一個小洞, 而考試當天正好就下雨了!這滴雨水還好死不死地偏偏滴在了林清的卷子上, 暈開了剛剛寫好的字! 卷面不潔就會罷落, 這是所有考生心照不宣的事情,林清知道若是交上這張卷子上去, 此次考試算是白考了! 好在林清反應還算及時, 雖然考試前每人都只能申領一份試卷, 但是現在情況突然, 林清立馬舉手示意官差這邊的情況。 官差看到了林清的動作,走了過來,有些不耐煩道:“什么事?” 此刻外面下著小雨,他們卻不能擅自離崗,所以也只能站在雨中執勤,心情委實不算美妙。 “這位官爺,我的號房漏雨,這張卷子上被滴到雨水了,不知可否換一張答卷?”林清說著,手上遞上一個錢袋,里面有二兩銀子,原本是備著在考試時候如果食物餿了可以買些東西果腹,此刻也顧不了這么多,只能全部奉上。 官差辦事全看心情,除了必要的考生需要上茅房他們需要跟隨監督外,其他的事情若不給點好處,休想使喚他們一下。就像林清所求,雖然是考試主辦方問題,沒有將考棚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去修繕,卻誰都不能說他們什么,畢竟現在他們只是區區一介試子,如何跟自己的主考官去叫板? 官差掂了掂錢袋的重量,往懷里一收,只隨意地看了一眼林清的考卷,發現確有其事后:“等著吧?!比缓蟊闶疽饬硪幻俨钛a上他的位置,自己則去前面找他們長官。 官差走后林清也沒閑著,先將試卷都用書袋裝好放到考籃里,然后仔細觀察了一下漏雨的地方,發現是一處極細小的縫隙,估計是外部的瓦片有損壞而導致漏雨。 確認好位置后,林清將自己寫字的姿勢調整了一下,以一種極不舒服的半蹲著的姿勢拿出答題紙,將試帖詩工整地謄抄上去。林清的整個身體都籠罩在答題紙上,這樣就算漏雨也不會再沾污到紙張。 等試帖詩答寫完后,林清看到剛剛那名官差已經站回了原位巡視,卻不知道上面是否會給他重新發放答題卷。 林清忍下心中的焦躁,將那張被沾污的卷子拿出來,順著那處暈開的字繼續謄寫他的文章。不管最后能不能要到答題紙,他這邊也只能做最壞的打算,總不可能若是沒有答題紙就交上一張白卷吧。 勉強穩住心神,凝神屏氣將試題工整寫完,卻仍舊沒有看到有人往他這邊來,林清的心一點點地沉下去。 而在另一邊,帶頭巡邏的長官聽到部下上報的問題后,也是立即報給了張副考官。張副考官知道了這個情況后,心里也明白這個事情是郡城衙門這邊沒做好修繕考棚的工作,害了人家考生,于情于理都該給人家更換答題紙。 可是在這個考場上,一切決策都要聽主考官學政大人的,張副考官只是陪考而已,并無決策權。不過按照馬學政的為人,張副考官相信也不會為難這個學子。然而,事情巧就巧在,馬學政前腳剛剛出去如廁,說是腹內如絞,想來是吃壞了東西。 張副考官品級比馬學政低了三個品階,文人又最講究臉面,為了這事去恭房詢問馬學政,張副考官捫心自問做不出來這種事,故而只能等馬學政出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雨水倒是停了下來,但是天色卻越發昏暗了,好幾個考生已經答完試題提前交卷了,林清卻只能繼續坐在位置上等。 就在林清以為等不到的時候,張副考官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手上拿著另一張空白的卷子:“可是你的卷子被雨淋到了?” 林清如蒙大赦,立即雙手將試卷奉上:“請考官核查?!?/br> 張副考官掃了一眼,又命官差檢查了一下號房屋頂確實有漏洞后,將新的空白卷子發放給林清,然后命人收走被沾污的原卷,這才走了。 林清拿到卷子后,立即提起筆,按照之前稿紙上的答案謄抄起來。 “梆——眾考生注意,一刻鐘后收卷!”官差敲了一次銅鑼,對剩下的考生進行時間提醒。 林清已經盡量加快速度書寫,頭上開始冒出密密的細汗,也無時間用手絹去擦,又怕滴到卷子上,只能蹭一下肩膀上的衣服繼續書寫。 林清這篇文章全文有八百多字,正常書寫他需大半個時辰的時間才能保質保量地寫完,如今不過剛剛寫了三分之一! 等到官差來強制收卷時,林清才剛剛好寫完最后一字!雖然是寫完了,但是為了加快速度,林清后半篇的字有些飄,原本一絲不茍的館閣體變得沒那么圓融秀美。 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林清自我安慰了一番,等到想站起來整理考籃時,卻是差點一個踉蹌跌回去,原來因為久坐,姿勢也不好,腿部已經發麻無力了。 等林清蹣跚著走出考場后,林三牛已經踮起腳張望許久了,眼看著陸陸續續有試子出來,卻一直沒有看到林清,心中不免焦急。待一看到林清走出考場后,立即迎了上去,接過他的考籃,擔憂道:“二狗,你沒事吧?腳怎么了?” 林清苦笑了一聲道:“沒事,在考場中坐麻了?!?/br> 林清的神色不太好,說話也有些有氣無力的,林三牛當即心中就咯噔一下。 不過林三牛還是識相地沒有多問,一路上扶著林清回客棧,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晚上吃些什么的話題。林清聽著點頭附和,并未出聲。 第二場的考試是一篇策論加一首試賦。其實考試考到這里,基本上試子的基本功都不錯,腦子也算可以,再考的就是試子的想法和知識面是否廣博。 這篇策論的題目大意是如何解決黃河水患問題。 這算是現今的時政熱點,今年黃河又在魯地發生特大水患,導致上千人在水患中喪生,數萬人流離失所,朝廷幾次賑災餉銀發下,但是卻收效甚微,很多有識之士都在罵朝廷不作為,滿朝上下皆是貪官污吏沆瀣一氣,前期不修理河道,后期賑災銀兩層層盤剝,根本無法用于生民! 整個明朝官僚集團都因為這件事背負了罵名,永康帝龍顏大怒,當朝斥責內閣首輔、次輔,并派出欽差徹查賑災銀兩的去留。此事鬧的沸沸揚揚,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林清對于策論題目倒還確實有所準備,并且前期就查過大明如今的黃河河道情況,河流走向,每年在河道整理上的開支。 這樣的題目對于林清這種技術流來講,是一點難度都沒有。 林清先是概述了從古至今黃河的情況,分析了出現問題可能的原因,每一條都有詳細的數據支持,讓人看了不得不信。對于治理黃河的方案,林清也從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短期內的施救工作,壓制住黃河繼續往下游地區肆虐;同時也給出了長期的解決方案,如何治理河道,存儲水資源,多進行植被種植等等。更甚者林清還做出了銀兩的預算方案,達到什么狀態需要支付多少銀兩等等,讓人一眼看過去就非常明了! 這篇策論林清洋洋灑灑寫了近兩千字,幸而策論不像八股文,沒有字數限制,后面一道又是題目簡單的詠物言志試帖詩,否則林清恐怕又會時間來不及。 待卷子被收上去后,林清這邊已經算是塵埃落地,只等放榜。 這次院試總共有五百多名考生,其中三百名是這次府試剛剛考上來的,剩下的兩百多名是歷屆積累下來的老童生。但是這次考試只取廩生十名,可享受朝廷補助,每年發廩餼銀四兩,每月給廩米六斗;取增廣生二十名,附生一十五名。后兩者沒有朝廷頒發的補助,因為算是計劃名額外的生員。不管是廩生還是增廣生、附生,都可享受見官不跪,免除徭役的特權。 故而此次考試共有秀才名額四十五名,可謂競爭是非常激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