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在百慕山宋詞都覺得無聊,青桐派那種江湖大機構哪里留得住他? 宋詞快馬加鞭很快就到了太魔山,這里確實地勢復雜,迷陣奇多,好在他也非等閑之輩,花了些功夫出來之后,終于上了太魔山。 元雅這時正和秦羌漢賦在討論新的教名。一見宋詞來了,他們開心極了。 這一個月來,他們先是將整個太魔山打點好,讓它重新恢復生機。又開始在山下找了幾名無家可歸的孩子,收入山中悉心照顧。 于是第一屆弟子就這樣有了。 可是叫什么名字好呢?總不能叫魔教吧,總得起個響當當的正經名號,不讓江湖上又覺得他們是什么邪惡組織了。 正好宋詞來了。 宋詞水都沒喝上一口,就被元雅拉了進大殿。 “二師兄,就差你了!你看看我們選了這么多名字,哪個合適的?” 宋詞抬頭一看,那一墻貼滿了白紙黑字,一看就是小雅的字跡。她的字跡很圓潤,非常好認。 宋詞問道,“我們打算這個教是以什么為主呢?” “功夫嗎?” 元雅搖搖頭,“我不會功夫?!?/br> 宋詞道:“那凌云閣不行?!?/br> “制藥嗎?” 秦羌搖搖頭,“我不會用毒也不會制藥?!?/br> 宋詞道:“哦,那藥王谷也不行?!?/br> “專門撫養幼兒嗎?” 漢賦道,“那豈不是浪費了我們這一身本領!” 宋詞道:“梨花宮也不行?!?/br> 宋詞想了想,又道:“我倒擅長暗器,要不叫飛刀門?” 元雅、秦羌和漢賦一齊搖頭,“不可以!” 就你一個人會暗器怎么行!否定! 宋詞攤手道,“所以我們既要有功夫,又要有制藥,還要能耍暗器的門派,叫什么好呢?” 經宋詞這么一說,元雅眼前一亮,她激動地豎起了食指,“有了有了!我這個名字絕對好!” “說!”眾人目光一齊聚在了元雅的臉上。 元雅不慌不忙道,“我們都是在找自己身上的特色,所以意見總很難統一,何不起個和我們幾個當事人無關的名字,這樣就都沒有爭議了?!?/br> “和當事人無關?”宋詞沉吟道,“難道你是想說還在百慕山上詩妹?” “沒錯!”元雅一臉地興奮地說,“就叫唐門如何?” 唐門?!這兩個字一經出口,大家左看看右看看,竟都沒有反對。 而且特別地恰到好處! 唐門這個名字就這樣被一致通過了。 “二師姐在百慕山怎么也想不到吧,我們竟然會以她的名字命名?!?/br> 我們既要有功夫,又要有制藥,還要能耍暗器的門派,就是唐門了(借用一下唐門的設定,求輕噴)。 有了名字之后,這幫人干勁十足,紛紛開始了自己擅長的事情。 就是苦了弟子們,每日要學三門功課! 三門課??! 兩年后,江湖不再青桐派一家獨大。 后起之秀,百慕教、唐門與青桐派三分江湖。 * * * * 元雅夜里偷偷敲響了宋詞的房門。 宋詞見她負手站在門外,沒有要進來的意思。 “不進來嗎?”宋詞道。 元雅沖他笑了笑,“不了,二師姐說過男女有別?!?/br> 這一幕,好生的熟悉。 他們離開百慕山已經兩年了,現在回想起來卻恍如昨日。 兩年后,宋詞已到了成人的年紀,成熟了許多。 元雅也是,她自從那一日起就不再帶呆傻。但不變的是臉上笑容依舊,他們還是懷著對生活美好的向往。 “二師兄我有一事相求,你可不可以幫我一個忙呢?”元雅開門見山,她不善于拐彎抹角。 宋詞含笑道,“這還用說嗎?” 上刀山下火海也得幫??! 元雅開心地笑了。 她小心翼翼地把身后的長劍寶貝似的拿了出來。 宋詞笑容一滯,“這是……” “這是出云劍,我親自打造的?!?/br> “我一直遺憾自己不會功夫,不能為師父做些什么?!痹诺哪抗忭樦鴦ι韥砘啬曋?,像看一件珍寶一樣非常入神。 這兩年她每天都會擠出時間來,研究如何親手打造出一把劍來,有不懂的還常去找擅長暗器的宋詞請教。 “二師兄,你能幫我把這劍帶回百慕山嗎?” 她說著她的請求,雙眼的目光一直沒有離開手上的那銀光閃閃的長劍。 宋詞見了心里一酸,小雅每次上課不認真聽偷偷看師父也是這個神情。 “二師姐現在應該練成了出云劍法了吧?!痹泡p聲地說。 她的眼神終于從劍上移開,看著宋詞,雙手捧上了劍身,遞到了他的面前。 “二師兄能幫我這個忙,將這把劍帶給二師姐嗎?” 宋詞心情沉重,遲遲地伸出手,卻不敢接。 元雅見他不接,就直接將劍放到他的手掌心里去。 她眨了眨眼睛,眼框有些難受想哭。 還好她忍住了。 “兩年了?!彼f,“二師兄也是該回去了,二師姐一定還在等你?!?/br> 宋詞一向能言善辯,這時候看著小雅臉上強扯出的笑容,一時哽咽在喉。 “呆雅?!?/br> 千言萬語,最后還是只吐出了兩個字來。 (正文完) 加粗!還有番外,不要錯過。 番外不虐就談戀愛! ☆、番外(唐詩x宋詞) 宋詞背著出云劍回到了百慕山。 他比兩年前成熟了許多,以前都只見他嬉皮笑臉的,說開著漫無邊際的玩笑。 現在回去,他發現自己都是大叔級別人物了。 “這個大叔是怎么上得百慕山的?師父不是讓外人上山嗎?” “他身上被著長長的東西是什么?像是一把劍呢!” “可看他也不像是武功了得的樣子呀?!?/br> “我們先去稟告師父?!?/br> 樹叢里發出了細細地交談聲,宋詞耳朵一動就聽見了,不用想就知道這是兩個十歲不到的稚嫩幼童。 這一屆的弟子話很多啊,他不由地笑了笑。 他本來還想走上前去讓他們叫師伯的,沒想到這兩個小娃“嗖”地一下,轉眼就跑沒影了。 功底還不錯,宋詞心想。 他也沒有再去管,直直地朝百慕之巔走去。 唐詩這會兒也肯定在那里。 去百慕之巔的路他閉著眼都能找到,于是很快到了山腳下。百慕之巔是整個百慕山最高的地方,從上往下看,整個百慕山一覽無遺。 唐詩一眼就看到到這個“外來者”。 她一縱而下,飛身下來。見了來人的面貌,心中大震,竟沒有站穩。 宋詞眼疾手快,伸手攬住了她。 “詩妹,好久不見?!彼嚷暣蛘泻?,眼里笑意不止。 唐詩怔怔地看著他,驚訝到不敢相信,這個人一走就走了兩年,這下真回來了?她忍不住要抬手摸一摸他的臉,好確認到底是真人,還是她的幻覺。 他的樣貌和以前變化有些大,更成熟了,臉上的棱角也更加分明了。不過再怎么變,她也能一眼認出來。 宋詞同樣也是目不轉睛地看著她,打量著她。她卻和記憶里一模一樣,一點也沒有變化。除了兩鬢的發髻梳高了,顯得更干凈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