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七零:開最牛的掛撩最糙的漢、玄學大師是軟妹、傅先生的強迫癥、[花滑]冰上協奏曲、彩虹色暗戀、穿成男主繼母怎么辦、重生90甜軍嫂、破曉(偽骨科 兄妹 產奶)、危險人物(1v1 強制愛)、玉佩里的太子爺
不過顧英很快就發現,他還是小瞧了他爹,這人每天忙著當差、忙著管理鋪子、忙著給他檢查功課,居然還能抽出時間來親自給東妹開蒙,而且這回可不是當年給他開蒙的時候那么敷衍,拿出本三字經來讓他看著自己學,然后帶到教室里去旁聽。 看到他爹給東妹開蒙,他才知道什么是細致,根本不是一上來就拿著三字經認字,而是逐字逐句的教東妹背下來,而且每天教的內容也不多,就是幾句話而已,最重要的是,他爹在他這兒是嚴父,從三歲讀書到現在已經有四年了,幾乎沒被他爹夸過,但是放到東妹那兒,能背下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就能被夸一句。 這待遇差別實在太明顯了,雖然他知道東妹日后用不著科舉,所以在學問上也不用學得那么深,但是他爹這態度差別太大了,難免讓人吃味。 這日,顧英的功課又得了他爹‘尚可’這樣的評價,心里那點不服氣算是壓不住了,本來他以為他爹是拿自己的標準來要求他的,雖說他一個學渣,根本就夠不上一個學神的標準,難免會表現的讓他爹不滿意,被說幾句也是應該的。 但是到東妹的功課上,他爹的標準就完全不一樣了,他三歲的時候就得自己拿著三字經認字,東妹都已經四歲了,一天也就背幾句三字經,而且還是來來回回反復的教,才能背下來,有什么值得夸獎的地方,這絕對是拿雙重標準衡量人。 “爹,我以前把三字經背下來的時候,你怎么沒夸我呀?”他當初可是半天就把三字經背下來了,就這,他爹還不滿意呢。 “你是男孩子,爹對你自然要求嚴格些,再說了你也有能力表現得更好?!鳖櫞ㄒ稽c兒都不心虛,畢竟兒子又不是真正的小孩子,與其浪費時間藏拙,還不如從小就好好的把時間利用起來,畢竟又不是什么天才,真要是藏拙,按部就班的來,這時候大概就沒有‘拙’可藏了,早就泯然眾人了。 好吧,他爹對他還是寄予厚望的。 “小孩子還是要夸的,不能一味的打擊,不然的話打擊過頭了,厭學了怎么辦?”顧英這話可不光是為自己說的,還是為日后的弟弟說的,這也就是他了,因為比普通的小孩子多了十幾年的記憶,不然換成一個正常的小孩子,在他爸的這種打擊教育下,早就厭學了,而且說不定還會抑郁,所以為了不讓家里日后有悲劇發生,他還是得給他爹提前打好預防針。 “爹相信你不會的,孔夫子不是說了嗎,因材施教,對每個小孩的教育方式都不是完全一樣的,我心里有數,你就放心吧?!?/br> 這話居然讓人無法反駁,他確實不是受不了打擊的那種人,相反,他是很容易飄起來的那種人,所以他爹對他的教育方式的確也沒什么錯,倒是真了解他,也真踐行了‘因材施教’。 第96章 陳世美爸爸(完) 說真的,做了這么多次任務了,這是顧川見過的最沒有上進心的一個男主了,也不知道上輩子是怎么變成全國首富的,不過經歷的事情不一樣,人的性格也就不一樣,這孩子從小到大就沒有遇到過太大的困難和挫折,所以還懵懵懂懂地跟真正的小孩子一樣,讓人cao心。 不過,這孩子有一個優點就是聽話,不會陽奉陰違,學習的時候就老老實實的學習,不會開小差空耗時光,所以哪怕天資平庸,13歲的時候也一路順順利利的考中了秀才,不過舉人卻是考了兩次,一直到18歲才吊車尾考上舉人。 雖然名次沒有辦法跟顧川相比,但是顧川考中舉人的時候都已經20多歲了,顧英可是還小呢,以至于很多人都覺得顧英在讀書上的天賦比他爹強,說不準顧家還會再出一個狀元。 不過出乎眾人意料的是,時隔整整12年,一直到30歲的時候,顧英才考中進士,二甲進士,第三十六名,可是比不上他爹當年的成績。 而此時,年過50歲的顧川已經成為朝廷的首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顧英以前也算是小有名氣的神童,于科舉上的成就在神童中確實算不上出色,但是在眾多衙內中,卻是出類拔萃的了,最起碼沒墮了他爹的名頭,只要不是同進士,其實不管是二甲進士,還是一甲,差別并不是特別大,尤其是在有一個足夠強大的爹的情況下,這是仕途絕對不比同期的狀元差。 只不過跟精明能干的爹比起來,顧英顯然沒有那么大的上進心,為官的時候確實是勤政愛民,也確實是廉潔奉公,而且跟同僚的關系都處的特別好,只是不愛參與爭權奪利的那些事兒,什么奪嫡斗爭、什么南北之爭……通通都跟他沒關系。 顧英為官幾十載,不知道感謝了他爹多少遍,就他這性子,其實是不太適合在官場混的,畢竟他沒有獨善其身的腦子,但偏偏就要獨善其身,不想過多的參與,能保住官位和身家性命全靠他爹,老人家沒辭官的時候,滿朝文武看在他爹的面子,也不會為難他,甚至連當今圣上,都因為他爹,而對他頗有幾分優點,等老人家辭官以后,余蔭還在,也沒人會上趕著找他麻煩,所以他才能平平安安的一路待到致仕。 回想他這一輩子,其實真沒吃過什么苦,就跟人家說的一樣,會投胎,掉進了福窩里,作為顧首相唯一的兒子,他是要錢有錢、要權有權,什么都不缺,甚至都很少有機會發愁,整天就知道傻樂。 感謝穿越大神,讓他來到這個世界上,感謝老天爺,讓他成為顧川的兒子,感謝顧川,這輩子成為他的父親,他的父親是一個好父親,一個好丈夫,一個好兒子,一個好官,一個好人,一個可以名垂青史的人。 **** 在上個世界名垂青史的顧川,再次醒來的時候又回到了那個熟悉的年代——1977年,這一次他并不是農民,而是城里頭的工人,在襪廠上班,每個月領著32塊錢的工資,他的妻子王小蘭在供銷社上班,兩個人剛剛結婚兩年,兒子,也就是這個世界的男主——顧然只有七個月大,都還不會說話呢。 原身和王小蘭都是家里頭最小的孩子,幺子和幺女,這也是兩個人都能有一份好工作的原因了,襪廠的工作清閑的很,供銷社的工作更是這個時代比較體面、有油水的工作了,手里頭有兩份工資,又有家里的老人補貼,所以一家人的生活過得還是挺滋潤的,不過三口人,就在外邊租了一套90平的房子。 不管是原身,還是王小蘭,哪怕在最艱難的歲月里其實都沒有受過多少罪,結了婚生了孩子以后,兩個人的生活水平也沒下降,而他們的兒子顧然,是一個兩年念完小學,14歲高考考中市狀元的天才兒童,這一路念下來,領回來的獎學金,扣出學費和生活費還能剩下多少呢。 只不過天妒英才,在顧然18歲準備出國留學那年,去機場的路上發生了車禍,最后雖然搶救回來了,但是雙腿沒了知覺,一輩子都只能坐在輪椅上,但就算是這樣,依然不能阻止男主發光發熱,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世界范圍內知名的物理學家,晚年的時候出了一本自傳書,憑借這本自傳書又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原身雖然為自己的兒子感到驕傲,但是也確確實實心疼自己的兒子,大半輩子都在輪椅上度過,而且終其一生,都孤孤單單的一個人,沒有孩子、沒有妻子,甚至連戀愛都沒有談過,好像青春已經在18歲的時候就畫上了句號。 原身的愿望,就是希望兒子能夠健健康康的過這一輩子,能夠擁有平凡人的幸福。 顧川把缸子里的紅糖水全部都喝完,這確實是一個老父親最樸素的心愿了,前一個愿望的難度應該不大,只是后面那個,所謂‘平凡人的幸?!降资鞘裁?,誰又能說得清楚呢。 “川子,明天就是8月15了,我特意多留了幾個月餅,咱明天給爹娘拎過去吧?!蓖跣√m在供銷社上班,雖然不會去偷公家的東西,但是自己買東西方便,分過來的月餅攏共就只有五十幾斤,去晚了根本就買不著,所以絕對是個稀罕物了。 “行,也給你娘家拿幾個,咱今天中午就過去,抱著然然一塊去?!毙煽谧獾倪@房子,離兩家都不太遠,反正串門是挺方便的,不管是他媽,還是他丈母娘,隔三差五的都會過來幫幫忙,打掃打掃衛生、做做飯、給孩子洗洗尿布,反正但凡是能搭把手的地方,兩邊的老人都不閑著。 這段時間一直沒過來,是因為兩邊家里頭都有點忙,顧川排行老四,上邊兩個哥哥、一個jiejie,兩個哥哥都已經成家有孩子了,大哥頂替顧爸的位置在鋼鐵廠上班,二哥走了別人的門路,也是在鋼鐵廠上班,不過是去燒鍋爐,工作不輕松,而且工錢也不多,至于三姐,她是家里唯一一個下鄉當知青的,16歲下鄉,如今已經過去七年了,在鄉下也結婚了,對象都是當地生產大隊長的兒子。 前段時間,廣播上說要恢復高考了,三姐夫妻倆開了證明千里迢迢到城里來,就是想著來這邊好好學學,畢竟城里頭的學習資料要比鄉下多,而且大哥是工農兵大學畢業的,怎么著也是大學生,比鄉下初中畢業的教師強多了。 三姐當年下鄉確實是受委屈了,而且對她也的確不公平,畢竟當時二哥并沒有結婚,連對象沒有,也沒有工作,于情于理都是二哥下鄉更合適,如今兩口子過來,顧父和顧母自然不可能拒之門外,非但如此,還得里里外外的全都收拾妥帖,也算是補償了。 所以顧母這幾天在家忙著呢,根本就沒工夫過來,至于王家倒是沒有要參加高考的人,只不過王小蘭的二嫂前幾日生了,丈母娘忙著照顧孫子和兒媳婦呢。 小兩口日子過得寬裕,自然也就不會摳搜,去王家拿了兩塊大月餅和半兜子雞蛋,在這個年代,這些東西絕對很能拿得出手去了。 “來就來了,拿這么多東西干嘛,又不是外人?!蓖跄傅闪俗约议|女一眼,然后又招呼著兒子去給女婿倒水,閨女對娘家大方了她倒不是不高興,只不過都是有孩子的人了,就不知道攢著點兒,花錢大手大腳的,總不能讓她外孫子長大以后還住租的房子吧。 “這不是二嫂生了嗎,我拿個雞蛋過來給她補補身子?!彼伦拥臅r候,媽不光給她拿了雞蛋,還要去鄉下買了只老母雞呢,如今二嫂生了,她也不能一點表示都沒有,畢竟嫂子們心里都有一本賬,就算嘴上不說,人家心里還能不念叨。 “行行行,趕緊進去看看你侄子吧,小家伙還睡著呢,眼睛、鼻子長的都像你二哥?!蓖跄咐畠壕屯镂葑?。 顧川已經被小孩子團團圍住了,大舅兄家的兩個,二舅兄家和三舅兄家各一個,清一色的男孩,全都纏著姑父不放。 顧川從兜里掏出糖來,“都給你們準備好了,一人兩塊,誰都不許搶?!?/br> 就知道姑父來了他們就有糖吃了,他們最期待的客人就是姑姑和姑父了,每次過來他們都有好吃的吃,當然要是能跟著姑姑和姑父回家,那就更好了。 “川子,你也別太慣著他們了,男孩子吃什么糖塊兒?!蓖醺赶騺矸钚械木褪悄泻⒁陴B,當然女孩也不能養得太精細了,畢竟也沒那個條件,但是跟男孩比起來,女孩各方面確實需要多花點兒。 顧川不在意的笑了笑,“沒事兒,都還是小孩兒呢?!?/br> 不管是原身,還是王小蘭,都是極喜歡吃甜的主兒,家里不光備著水果硬糖,還備著紅糖、白糖,隔三差五都要喝碗紅糖水,奢侈的很,不過這些岳父就不知道了,老人家一直以為女兒喜歡吃甜,卻不知道他這個女婿也一樣。 中午,王母做的是絲瓜豆腐湯,老二媳婦和女兒都是兩碗,絲瓜這東西是催奶的,喂養孩子的婦人多喝點沒什么壞處。 至于男人喝了,那也是跟著沾光了,這絲瓜豆腐湯,總比棒子面兒的湯好喝。 第97章 居家男爸爸(一) “以后花錢可千萬別大手大腳的,然然現在還小,以后花錢的地方還多著呢?!蓖跄笇ψ约议|女可謂是千叮嚀萬囑咐,這孩子手里頭松的很,女婿也一樣,她真怕這兩口子把錢都給霍霍了,一點都不給孩子準備著。 “我知道了,媽你都說多少遍了?!蓖跣√m雖然不會反駁她媽,但是這不代表她會照著做,她和川子都是有工作的人,完全可以讓一家三口吃好的喝好的,至于然然的花銷,學費一年才幾塊錢,供到大學都沒什么問題,至于房子,她和川子現在資歷淺,所以單位分房沒她們倆的事兒,但是將來肯定是要分的呀,供銷社肯定是沒指望的,但是襪廠應該會分給她們一套房子,有了房子以后,然然娶妻生子也就不是難事了。 端著鐵飯碗的人就是這么硬氣,完全不需要走一步看三步。 自個兒的閨女自個兒知道,看那樣子,就知道沒聽到心里去,王母也是無奈,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早晚有她們后悔的時候。 雖然心里頭氣閨女不聽話,但是小兩口走的時候,王母又給收拾了一堆東西,剛摘下來的絲瓜、鄉下親戚送過來的吊瓜、還有曬干的豆角,這些都是不要錢的東西,但卻不比糧食差什么了。 王小蘭抱著顧然坐在后面,顧川把東西放到車筐里,也得虧這車筐是改造過的,足夠大能夠裝得下這些東西,三個人一輛自行車騎著往家里趕,換做幾十年后,可能還會覺得挺寒酸的,但是在現在,有輛自行車就算是不錯的了。 只有七個月大的顧然,是一個相當霸道的小家伙,吃奶的時候,吃著一個,還得護著一個,稍微有不如意的地方,扯著嗓子就開始哭,那嗓門大的呀,他們家隔三差五就被樓上樓下的鄰居敲門,大半夜吵的人家睡不著覺。 當然比鄰居更慘的是他們當父母的,孩子打擾到其他人,他們就得給人家賠罪,像今天從王家拿過來的東西,就得挑點兒給這幾戶人家送過去,當然不會送多了,多少算是那么個意思,別把鄰里關系都給搞僵了。 最慘的地方是要不斷的哄孩子,小祖宗一哭,那就不能在讓他躺在床上,必須得抱著、顛著、晃著,在房間里來來回回的走,小祖宗才有可能放他們一馬。 顧川和王小蘭都是需要上班的人,特別是顧川有時候還需要上夜班,小祖宗不分晝夜的哭鬧,別說安穩的休息了,有時候連口熱飯都吃不上,把孩子哄好了,那桌上的飯也就涼了。 以前有顧母和王母隔三差五的過來幫襯,小兩口日子勉強還能過得去,但是這段時間,小祖宗把兩個人都折騰成狗了,夫妻倆索性心也就大了,一個人在家料理家務,另一個人就抱著孩子出去逛,要哭就到街上哭去,別在家里頭折騰,反正現在正是不冷不熱的時候,孩子抱出去也不會著涼。 不過說來也怪了,在家很難被哄好的小祖宗,一出門反而脾氣好多了,不光是不哭了,時不時還能給個笑臉,把這兩口子給激動的,都想抱著兒子直接住在外邊了。 所以剛到家把車子停下來,顧川就得抱著孩子出去溜了,讓王小蘭在家把這兩天孩子的尿布給洗了,再收拾收拾家里頭,明天就是中秋節了,他們中午過去給父母過節,但是晚上還是回自己家圓月,畢竟今年跟往年不一樣了,有了孩子大晚上的就不好出去了,而且顧家也沒有他們一家三口能住的地方了。 三姐和三姐夫來了以后,都是直接在客廳打地鋪,他們要是去了,大概就只能睡外面的走廊或者陽臺了,想想就覺得遭罪。 不管是顧川,還是王小蘭,都是不樂意遭罪的人,更不樂意兒子遭罪,自然不可能晚上的時候過去了,因為不能跟大家伙一塊兒圓月,顧川兩口子除了拎過去兩塊兒大月餅,還留了一斤rou,基本上全是大肥rou,好的不得了。 不過哪怕是這樣,也不是每個人都歡迎他們過去,比如顧二哥,他和顧川兄弟倆可以說是打小就不和,后來顧川初中都沒畢業,就接了顧母在襪廠的班,而顧二哥卻是一直上到高二,因為號召上山下鄉,所以不得不托關系找工作,城里頭的工作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工作哪有那么好找,托了不少關系才找了一個鍋爐工的活,又苦又累工資還不高,根本就比不上在襪廠的工作,這兄弟倆也就由此徹底鬧掰了,這都過去七、八年了,兩個人見面還是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除了顧二哥以外,顧三姐和三姐夫其實也不太樂意這兩口子過去,畢竟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就要高考了,他們恨不得連覺都不睡,把所有的時間用來學習,但是顧川一家三口過去的話,光是大伙坐在一塊吃飯最起碼也要一個多小時吧,而且他們也不能躲屋里學習,怎么著不得說幾句話,這浪費的可都是時間。 顧川還真不知道自己這一家這么不招人待見,不過還是有人稀罕他們的,顧母知道他們要來,特意去農貿市場買了魚,要給他們煲魚湯喝,顧大哥托人弄了幾個蘋果,一半留下給家里的孩子吃,一半給顧然做輔食。 “然然,來,爺爺抱?!鳖櫢笇@個最小的孫子喜歡的很,一來這是小兒子的孩子,二來也是因為這孩子長得真好,五官俊俏,專挑著父母的優點長,而且小家伙白白胖胖的,生下來就有七斤重,再加上家里吃的好,所以小家伙長的就跟那白面饅頭一樣,又胖又白,試問這樣的小孩誰不喜歡。 有人樂意抱著小祖宗,顧川巴不得呢,趕緊給遞過去,能歇一會兒是一會兒。 因為知道他們要來,顧大哥和顧大嫂特意調了班,今天休息,顧二嫂沒有工作,一直在家看孩子,所以顧家除了正在上班的顧二哥以外,全都已經來齊了,客廳里的座位全都坐滿了,幾個小孩子沒地方坐,廚房里顧大嫂和顧二嫂正在做飯,怕是中午吃飯的時候,又得去跟鄰居借凳子了。 “這段時間工作怎么樣?還順利嗎?”顧大哥關心道,男人坐在一塊難免會聊工作,兄弟姐妹四個里邊,他跟川子關系是最好的,老二打小就小心眼兒,當年媽那個工作,原本就是老二自己嫌棄不要的,非要進廠的話,人家只讓進生產車間,老二覺得一個大男人做襪子丟人,所以不想接班,非要鬧著上學,這才讓川子接了班。 當然不管是在接班的問題上,還是在上山下鄉的問題,家里頭對老三都不大公平,但這也不是他們能決定的事情,他們兄弟幾個既然沾了光,受了父母偏愛,那就不能反過來再說父母的不是。 再說了他們現在也想著補償老三了,養著老三兩口子吃喝不說,家里還買了復習資料,他一個每天都要上班的工人,下了班以后還得給老三兩口子講課,一天最起碼要講四、五個小時,這兩口子要是考不上,真是對不起花的這么多功夫。 顧川作為襪廠生產工間少有的男同志,手藝還是不錯的,不管是質量,還是數量,都能夠拿的出手去,當然在這個年代說出去可能不太好聽,畢竟大家總覺得做襪子、做衣服這些都是女同志應該干的活。 但是在襪廠,原料車間、倉庫、運輸隊這些地方的工作單位早就被安排滿了,而且相當的搶手,能進去的全部都是男同志,而且家里人不是襪廠的領導,就是有關系有人脈,像顧川這樣兩者都不具備的接班人,就只能去生產車間了。 當然也有那種死活不樂意去生產車間的男同志,那就只能讓家里把這個接班的位置給賣了,再尋摸別的門路,原身不在乎這些,而且他手還挺巧的,在縫紉方面一點都不比女同志差,一點兒都不排斥這個工作崗位。 接了班以后更是越做越喜歡,已經是愛上這一行了,沒結婚之前還知道收斂,結了婚以后,跟媳婦搬出去住了,就一點兒都不知道收斂了,家里這兩年的衣服全是他做的,鞋子也是他做的,反正縫縫補補的活他全包了,就喜歡這個。 當然對外肯定還得藏著點兒,把所有的功勞都推給他媳婦,以至于王小蘭在親戚朋友里都有一個‘手巧’的名頭,針線方面的巧媳婦。 第98章 居家男爸爸(二) “工作上挺好的,大家都很照顧我,去食堂吃飯,大師傅給我盛的飯都比旁人要多?!边@可不是顧川編的,原身在入廠第二年就有這個待遇了,在生產車間是唯一的男同志,剩下的就是除了阿姨,就是jiejiemeimei了,大伙兒能不照顧他嗎,后來又因為工作干得好,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儼然已經成為了襪廠的吉祥物,全廠上下就沒有不知道他的。 顧大哥聞言也是樂,川子在襪廠的名聲都已經傳到外邊來了,說起他們s市的襪廠,大家可以不知道廠長是誰,但是一定聽說過顧川這號人物。 雖然一部分人會私底下議論川子是娘娘腔,但是這名聲有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川子14歲的時候接班,到現在已經八年了,四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而且今年都已經入黨了,他們老顧家除了爹以外,就川子這么一個黨員了。 “你就踏踏實實好好干,說不定過幾年就能分房子了?!币f川子比他強,他雖然也是個大學生,但這馬上要恢復高考了,以前靠推薦上的大學根本就不值錢了,而且他進工廠這么多年,到現在也只是個車間副主任而已,不比川子,在單位干得風生水起,早在去年就已經是車間主任了,所以分福利房對川子來說也不算是難事。 “四弟這么厲害,我下鄉那年,他才剛進工廠沒多久,這才多少年,就有資格分房子?!鳖櫲阍尞惖?,她當年是賭氣走的,這些年來跟家里聯系不多,對幾個兄弟的近況了解的也不多,在他的印象里,老四打小就不愛學習,家里兄弟姐妹四個,文化程度最低的就是老四了,初中沒畢業就下學了,14歲就去工廠上班,那時候她和老二還笑老四傻,沒過多久就到了上山下鄉的時候,那時候她還羨慕老四的好運氣,但是也僅此而已了。 在她看來,老四這一輩子恐怕都很難出頭,一個不聰明又不勤奮的人,憑什么出頭。 只不過離家七年,回來以后才發現,混得最好的反而是老四,寬敞的房子住著,車間主任當著,媳婦還是供銷社的銷售員,上面那兩個哥哥誰都沒有老四混的好。 這人過得好不好,還是得看命。 “廠里頭還沒章程呢,新房都沒蓋呢,分房子就更是沒影的事兒了?!鳖櫞ń忉尩?,現在襪廠的福利不錯,但是再過幾年,私底下賣東西的多了,這襪廠也就慢慢不景氣了,最后更是直接破產了,連遣散費都沒發,不過好在分的福利房沒收回去,原身下崗以后,就直接開了家裁縫店,雖說是一直沒開大,但養家糊口還是可以的。 顧三姐咂摸了一下嘴,這么些年過去了,大家都變了,連最是單純的老四在家說話都這么謹慎了,當然她也一樣,當年走的時候,想著死也不回這個家,但是現在不一樣也是回來了,而且還是帶著丈夫回來的,一分錢不交,就帶了半袋子紅薯,在家里頭又是吃、又是喝、又是住的,還讓爹娘給她們買復習資料,讓大哥給她們講課,當年她的臉皮可沒現在這么厚。 “我都聽說了,老四如今也有出息了,咱們家里頭現在也就我跟老二,還不上不下的?!鳖櫲阏f這話沒別的意思,就是單純的感慨一下而已,她這大學還不知道能不能考上,老二已經做了七年的鍋爐工,到現在也沒能換個工作,看二嫂和大嫂、四弟妹之間的區別就知道,老二這工作差了多少,前者沒有工作,也不受娘家喜歡,后者都有鐵飯碗,甚至四弟妹還是在供銷社上班。 這樣一比較,當年能留在城里的老二其實情況也沒比她好多少,最起碼在鄉下的時候,她不會時時刻刻被人比下去。 “過節呢,大家都在這兒,說這話干嘛?!比惴蜈s緊道,吃著人家的,住著人家的,用著人家的,哪能再抱怨這些,反正他是一點都不得勁,要不是媳婦非拉著他要過來,他才舍不下拋下兒子、女兒到城里岳父家讀書呢。 其實在座的都很能理解顧三姐的怨氣,這事兒要是換成他們,他們一定會怨,顧父、顧母這老兩口心里頭尤為不好受,他們就老三一個女兒,也不是真就一點兒不疼這孩子,只不過跟女兒比起來,兒子顯然更重要。 但是瞧著當年水靈靈的女兒,在鄉下呆了七年之后,變成如今這副模樣——面色黑黃、手上滿是繭子、頭發亂糟糟的像是蒙了灰一樣,瞧著比老大媳婦還要年長,當爸媽的,心里能好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