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書迷正在閱讀:嫁給愛情的樣子、暖婚似火:寶貝,來親親!、撩完就跑后男主黑化了[快穿]、民國格格[重生]、爸爸mama要離婚、阿媛、先生,我想給你小草、如何飼養一只柴柴、重生七零:寵妻養成記、[ABO] 給老子離婚
章和帝簡直不愿停止。 想不到,生了孩子后,青青竟然變得這樣…… 說起來,這也是自己一天天開發調教出來的,如此尤物,天下哪有男人能不心醉神迷。 次日一早,章和帝早早醒來,只覺全身舒坦,一個月來的不滿足、不暢快甚至不得力,都遠去了。想到明覺大師分析地青青的四柱,雖不是什么龍子鳳命舉世無雙的,旁人只覺平常,卻實實在在是利夫利子利婆家,大富大貴的命格。最奇妙的是,剛剛好處處順和自己的命格,將將是最好的輔助。怪不得,每次和這女人行周公之禮,總是能精神百倍,身體康健。除了她不會像其他女人那樣不顧自己的身體,暗地里用些藥物,也有這樣的原因在吧。 章和帝看著還在熟睡,神情嬌憨的曲青青,簡直不知道該怎么疼愛才好了。 章和十八年,曲氏得圣寵,六宮粉黛幾無顏色。 作者有話要說:呃,雖然我說了包子一開始對女主好感不高——那是因為人家才落地??!要是一出生就是滿值,那才不科學??! 30,已經是很友好了,如果比較,那就是包子最喜歡女主抱、逗啊…… 成長過程中,如果女主還能不能收服起點很不錯的包子心,那是她自己本事不行…… 本來,父母愛子和兒女愛父母,起點就是不同的。 每次都拉燈,咸濕作者好悲傷…… 女主,你天天用藥物坑皇帝和嬪妃,真的大丈夫? 有親說字都擠在一起了,看得很辛苦,有人能詳細說一下是怎么回事么? 第二卷完結,女主要開啟更加霸氣側漏的步伐,更廣闊的地圖——所以,蠢作者的邏輯和文筆缺點將會更加暴露…… 高能預警啊…… 第三卷:不畏浮云遮望眼 第四十章 北圍場秋狩 章和十八年秋天,章和帝按例帶著一眾妃嬪、皇子公主和親貴大臣前往北邊圍場,進行秋狝,也是向北戎、蒙茶、吐絲等少數民族部落炫耀武力,宣揚國威,聯絡情感。 大湯朝和前朝一般在七八月時圍獵不同,反而是定在季秋,也就是九月上旬,豺乃祭獸,草木荒落之時。剛剛吃過南邊兒送來的肥美螃蟹,喝過菊花酒,吟過重陽詩,住在四四方方京城里的貴人們,將在這遼闊無垠的草原上,度過一個月放松的生活。這時候的獵物,最是肥美,招惹后也非常兇悍,不算是最佳的狩獵時期,卻是磨練青年人騎射本領的最好選擇。 這次,后妃中章和帝只帶了貴妃、淑妃、麗妃、玉昭儀和林寶林,之前頗受圣寵的鄒美人,卻被忘到了腦后。兩宮太后年事已高,好幾年不曾離開京城,皇后需要照看后宮,一般也是不參加秋狝的。只是賢妃今年突然被排擠出去,聰明人都想到了,很可能貴妃與淑妃,因為四皇子繼位無望,像當年的朱皇后和獨孤昭儀一樣,聯合起來了。兩宮太后親自前去齊王府探望“病重”的四皇子,之后太醫院院首放話,言道四皇子得圣上庇佑,病情見好。這次章和帝出京,四皇子主事,雖沒有監國之名,卻重新進入權力中心。要是別的皇子犯了他這樣的事,一杯毒酒或者圈禁終身那是妥妥的——可誰讓別人有個姓獨孤的娘呢?雖然再也不能登上九五之尊之位,但日后一個鐵帽子親王是跑不了的,封地也絕對是最豐厚肥美的。 甚至,正因為他沒有了繼位的可能,已經消氣的章和帝說不定還會對這個和自己血緣最近的孩子有些許愧疚,更因為放心,而加倍寵愛信重。 四皇子的日子,將會更愜意也說不定呢。 淑妃放下架子和貴妃合作,打定主意推三皇子上位。朱家和獨孤家不是第一次合作了,他們都是老牌世家,自然有一種旁人無法理解的默契在,斗爭時那是毫不留情、你死我活;合作時,又迅速轉變角色,彼此萬分信任,精誠合作。對于淑妃來說,與其扶持一個她自己看不上的,說不定對自己一脈含有怨恨的十五皇子,倒不如向老對手投誠,自己坐上后位,至少保證獨孤家不至于落入塵埃,自己那個金尊玉貴的兒子不至于對那些“泥腿子”卑躬屈膝。像孤獨家和朱家這樣的大世家,平時自然是競爭關系,相互打壓,卻永遠不會對對方下死手——他們有著那些新貴、寒門永遠不懂的顧忌與規則。只可憐十五皇子,被忽視了十多年,好不容易受到重視,沒幾天卻又被打落塵埃,不知心中是否有怨恨呢。 至于說朱貴妃。 雖然無法理解章和帝奇葩的腦回路,但畢竟陪了這個男人大半輩子,年輕時也有過你儂我儂,還是能稍微了解這個男人的想法的。 他絕不可能讓新帝只有一位太后。 他不會讓自己的兒子比自己當年還要名正言順地登上帝位,甚至不需要他這個父皇地首肯和扶持。所以,要當西太后,就不要想做皇后。 如果是以前,朱貴妃當然會選擇和“現在的”皇后合作,畢竟,一個沒有兒子,家世也沒有太大優勢的女人,會給自己晚年的幸福生活添磚加瓦??墒沁@兩年皇后的作為讓貴妃和淑妃都心中警惕、憎恨,她種種算計實在讓這兩個女人如噎在喉,不愿忍耐。也是因為最近的這些事,貴妃和淑妃才開始覺得,皇后畢竟不是大世家出身,表面上看著還好,行事卻難免無所顧忌,如果關鍵時候這個女人發瘋,她們才不愿蒙受什么損失。所以,在淑妃最后給十五皇子指了一個寒門女子為正妃,且沒有為他求得封位時,朱貴妃果斷接過了獨孤家的橄欖枝。 孤獨家和朱家的聯盟實在勢力太大,章和帝警惕萬分,近日表現得十分寵愛看重大皇子,對二皇子也和顏悅色,對麗妃雖無臨幸,卻十分尊重,更是夜夜招幸玉昭儀。賢妃和皇后本有齷齪,現在也關系回暖,對之前差點兒撕破臉的二皇子母子,也相當照顧?;屎鬄槭椎娜齻€女人的勢力,說實話,在前庭其實相當不夠看,更何況她們之間本身就有隔閡,無奈聯合,矛盾重重??杉懿蛔≌潞偷燮?,而且人數多而雜,孤獨家和朱家一時間也不好動作。 又有麗妃為首的,麗妃、玉昭儀一脈,雖然是后宮中的新興勢力,但是姜家本來就不輸給朱家太多,又在和南蠻的戰事中,很是撈了不少獨孤家的便宜,正是煊赫之時。特別是一開始誰都沒放在心上的曲青青,當初誰能想到,這小女孩真能投了章和帝的心頭好,甚至生下皇子——她是難得的絕色,可絕色何其多,先帝的梅妃,長得不比王貴妃漂亮百倍么,不也倉皇落敗。何況,章和帝早已閱盡千帆,一個嫩生生的小女孩兒,有幾天新鮮寵愛是正常的,放在心上卻是不可能的。哪曾想,偏偏是這個曲青青,硬是做到了。自萬壽節之后,章和帝對曲青青的寵愛只要是有眼睛的都能看到。不說夜夜招幸、白天還要伴駕御書房,也不說那流水樣的賞賜和凡事不問就判的偏心眼兒,就是她生下的晉王,章和帝那份恩寵嬌慣就讓眾人側目。這一次,本來皇后也勸說,認為小十六年幼,玉昭儀母子留在京中更加安全,章和帝卻說——“朕的小石榴最粘父皇,這一個月見不到的,嗓子都要哭瞎了?;屎箢檻]得也有道理,所以就讓她們母子時時跟在朕身邊,有御醫隨時看顧,想來也沒什么大礙?!毕鞒?,滿宮滿朝嘩然。如果不是章和帝沒有一日怠慢過早朝,也沒有大肆提拔玉昭儀的父兄——甚至算是不聞不問的,曲平還辭了官——眾人簡直要覺得這又是一個王貴妃,必須清君側了。 當然,章和帝對權力的掌控比先帝強了不知多少,才是決定因素。 這一脈其實沒有上位的可能,但是只要章和帝在一天,姜家的兵權在一天,就無人敢輕視。而且,如果章和帝活得久些,即使新帝繼位,這一脈也已經站穩腳,會成為一大制衡力量。 御駕內,著湖藍簡樸棉裙的青青正在納鞋底兒,章和帝躺在她膝上,聞著模模糊糊卻莫名讓人銘記的香味,隨著搖搖晃晃的馬車昏昏欲睡。任兒小包子還不到兩個月大,縮在襁褓里小小一團,現在正在章和帝懷里睡得香甜。 這“一家三口”溫馨的樣子看得程元珍心頭發緊。 旁人只覺得章和帝雖然寵愛玉昭儀,卻還是很有分寸,在政事上還是英明神武的。卻不知道,那只是這位不聲不響的玉昭儀故意表現得不愛名利,多次反對章和帝提拔自己父兄。即使自家父親賦閑在家,又新研制出了足以封爵的新農具,也以“父親于雜物上有天賦,但是不同政事,不適合官場”的緣由,給自己繼姐夫家求了皇商的資格,放棄了唾手可得的權貴。元珍看那曲平,明明是個汲汲營營的性子,卻真的贊同自己女兒的意見,在章和帝面前哭訴自己無用,不敢做高官照拂女兒,實在枉為人父,弄得章和帝感慨不已。 程元珍不知道這位玉昭儀是太笨還是太聰明,救過他無數次的直覺卻叫囂著——這位玉昭儀,心大著呢!后宮前庭,誰都沒想到這個小女人怕是……只是,想著她每次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己,想著自家唯一的男嗣傳來的消息,自認忠心無比的元珍壓下所有猜想,從不在章和帝面前提及。 而且,章和帝有多喜愛曲青青,恐怕他自己都沒有元珍看得明白。 已經,太過了些。 老尚宮看程元珍低著頭不知想些什么,奇怪地瞪了他一眼,覺得面對這么懂禮規矩的昭儀娘娘,這老太監卻常常怠慢,實在要不得。別人罵娘娘狐媚,他們這些近身伺候的還不知道么?這位昭儀娘娘,怕是比淑妃、賢妃當年還要端莊自持,在皇上面前從不說別人的是非,從不做上不得臺面的事,從不使下作手段。身為出身極好的女人,尚宮、尚儀等皇帝身邊伺候慣了的人,開始也看不上這小門小戶的昭儀,后來卻是由衷地敬服——即使,除了按規矩的見面禮、逢年過節的隨禮,這位娘娘從來不曾打賞過他們。(怎么,不是因為那些禮物都剛好送到心坎兒上么) 老尚宮端起一杯暖茶,擠開程元珍,輕聲對昭儀說:“昭儀娘娘,馬車晃得很,仔細眼睛,且歇一會兒吧?!?/br> 青青放下鞋底,低頭看了眼章和帝和自己兒子,對尚宮笑了笑,接過茶水。 正要喝,章和帝卻剛好醒過來,青青只好放下茶杯,先抱起兒子,再和尚宮一起將章和帝扶起來。尚宮以為是自己的聲音擾了帝王,連忙請罪,章和帝擺擺手,表示無礙。湊到青青那兒,拿手摸了摸兒子的臉,小聲笑道:“咱小石榴睡得可熟!這小胖臉紅彤彤熱乎乎的,倒不像石榴,反而像是小豬崽了?!?/br> 青青是個迷信的,又因為兒子生而知之,有大福氣,生怕壓不住,從來不在意別人說兒子不好,反而怕夸贊太過。聽了章和帝這話,不僅不生氣,還促狹地扒拉出兒子的小胖腿,指給章和帝看,意思這豬蹄子可肥嫩,還不來啃。章和帝還真的舉著小胖腿啃了一口,兩人一起無聲大笑,發出陣陣氣音。任兒被兩人折騰,還是睡得挺香,蹄子一撅,踹了章和帝一臉。青青笑得打跌,旁邊下人卻大驚失色,跪著低頭,緊張無比。不愧是青青調教了兩個月的,章和帝一點兒沒生氣,也是笑得直不起腰。 作者有話要說: 話說,一般情況,文中的敘述都是從“大家”的角度出發,所以那些話當然基本不是事實,而是大家以為的事實。 所以有時候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結論,這里面有女主的手筆,也有其他人自己“太聰明”的猜想…… 第四十一章 明珠暗投嘆 “你姐夫家發明的這‘安定金’真是好用!若是往年那樣,馬車顛簸的厲害,朕還真不放心你們母子跟著來?!?/br> 青青微微一笑,靠在章和帝胸口,無限柔順。 雖然因為便宜父親曲平實在不堪造就,青青完全不打算讓他坐到高位,反倒是惹來彌天大禍。但是拉拔下已經被封蕪調教的很乖的繼姐的夫家,讓自己明面兒上有些勢力錢財也不錯。曲琴夫家本身就不錯,青青暫時沒管。曲書嫁給商人實在太過了點兒,青青稍微提了下,章和帝一點頭,只用程元珍漏點兒口風,常家自然順利得到了給皇家采買絹花的資格。又有青青讓封蕪交給他們的“從死去的游方士”那里得來的,可以減輕馬車顛簸震動的器物,最上等的上供,次等的自然販賣,現在還算新興皇商勢力,日后卻可以成長為一方豪富。曲書不能生,自然死扒著現在抖起來的娘家,常家現在對于她也只能供著,好在商戶人家,也不那么注重嫡庶,將一個母親死去的妾生子養在曲書名下,就不再提平妻之事?,F在的曲家,可不是他們敢得罪的,商人重利,只要曲家不倒霉,曲書一輩子都能過的好。也因為有常家明面兒上的供養,一直不敢過分收禮的曲家,日子也漸漸過得富裕起來。 可惜,曲畫仍然…… 封蕪有天來探望青青時,抱著她哭了一場,只說就當沒生過那個女兒,再不肯細說。青青倒是通過傀儡知道了些——也是那家的事情一點兒沒遮掩——李家又新納了一個妾,而且是那種地方出來的,習慣了奢侈生活,李家日子難過起來,又到曲家“化緣打秋風”。封蕪正端著臉,要李家將妾室發賣或者作(zuo)成通房,又抬出宮里的娘娘威脅,明明李家母子都要服軟了,曲畫自己卻跪著求封蕪接濟一二,日后自當償還,把封蕪給氣的倒仰!封蕪是個驢性子,牽著不走打著后退,曲畫要悄悄說,她也就舍不得,妥協了,偏這樣當著李家母子的面兒下跪,封蕪一看那李家母子的表情,火氣蹭蹭蹭往上冒,直接將三個人都打了出去。 這以后,曲畫還真沒再上過門。封蕪悄悄打聽了,她竟然和那些最苦的漿洗婆子一樣,白天做女紅,晚上漿洗衣物。封蕪一方面心疼,一方面又氣她自甘下賤。悄悄去找,想著偷偷拿些錢財給她,卻被冷著臉拒絕了。封蕪當時愣愣看她許久,之后轉身就走,再沒回頭。 她對曲畫來說,確實不是個慈母。 哪有當長輩的,真和小輩兒置氣,讓她真的吃苦受罪呢?而且因為不信任曲畫,怕她將秘藥泄露出去,給青青惹禍,封蕪居然連生子藥都沒給她,讓青青不知該說什么好…… 李家沒再登過曲家大門。李向學深愛新的“美貌才高”的妾,把曲畫和之前兩個都不當人看。三個女人在李家老寡婦地指使下,起早貪黑,掙錢養家。因為后來日子越見艱難,最重要李向學至今無子,李老寡婦更是將那兩個妾賣了,重新買女人進去?,F在,李家已經徹頭徹尾成了個笑話。 青青只能之后勸說封蕪,每三個月去問曲畫一次,看她是否愿意和離。若始終不愿,她們也就不管,但不論到哪一年,只要她點頭,就立刻接她走。封蕪同意了。系統也說,她果然每三個月都去,雖然面無表情,也不再心疼難過,但確實做到了青青地囑托。 至于說曲平嘛,曲青青給設計的未來,就是乖乖待在家里陪封蕪,偶爾貢獻一兩樣青青提供的設計圖討好皇帝,做個富家翁也是不錯。這也是不知為何,青青進宮后,曲平的好感度突然漲到90的緣故,而且明明是個官兒迷,在封蕪傳話后卻毫無怨言地辭官,青青也不是沒有觸動的。所以,也愿意稍微透露下關于農具的事,果然蠢爹的好感度一下子飚滿了,讓青青心中復雜。至于和曲明的協議,自然還是繼續,因為章和帝為了保護曲平這個“不通交際”的特殊人才,把這次明顯小于之前那次的功勞安在了自己的心腹頭上,讓一個暗衛轉了正。他這邊秘密絕對能守住,曲平和封蕪那里也有青青悄悄附著在荷包上的藥物管著,保證做夢都無法泄密。 其實,有了姜家的支持,再者曲家最有力的同盟,曲明,近來身體欠安,怕是活不長久,和嫡支的結盟真心沒什么太大用處了。想來章和帝也有這樣的想法。比起在朝堂上扶植一個墻頭草兩邊倒的新世家,他倒是更看好姜家這樣純武將又缺乏下一代的老牌世家,畢竟,現在曲家嫡支一脈在朝上確實太顯眼了些,章和帝心中也有擔憂。所以現在他更愿意把曲青青歸在姜家一脈,本來青青的身份當初就做得“兩可”,近來章和帝卻似乎有完全掩蓋她和曲家嫡支關系的意思。雖然這樣原來曲青青當時定下的許多計劃,只能都放棄了,但是反正只要曲家嫡支不完全垮掉,曲青青從根上論就是世家嫡女,無可指摘,這就足夠了。 嫡支的幾個女人確實太不會做人,青青也不愿意過多牽扯。 要說青青為什么這樣看不上曲家嫡支的女人,也是有原因的。 不說之前吳氏和徐氏只顧內斗,連家族命運都拋到一邊。就說現在明明曲青青已經晉身高位妃嬪,行事也端莊大方,連沒有利益糾葛的老世家也愿意給曲平夫妻倆一個好臉,做事什么的也每每有請貼到。這兩個女人才真是,不管多大的事,她們自己娘家七大姑八大婆都請到了,偏偏要漏下曲平和封蕪。如果不是每次祭祖曲明還會通知曲平祭拜,旁人都要以為他們被除族了。國人講究“凡事留一面,日后好相見”,哪怕朝堂上你死我活的,在姻親、私交等等方面還要留些余地呢。比如之前說過的朱家和獨孤家,之前斗得多厲害?可也不耽誤嫁到對方家里的姑奶奶回家省親,中門大開的榮耀。這樣現在兩家聯盟,也不至于下不來臺。 本來曲青青和曲明的默契是兩家表面上不要來往過密——可以不是這樣完全作踐人的做法??!日后曲青青要真和嫡支和好,那不知要傳出多么難聽的流言來了,實在得不償失。曲明已經年高,對許多事的掌控力大大不行了,其他曲家男人一心都在仕途上,開始見曲青青爬了上去還有點親近的意思,現在看曲平連官都沒了,也就淡了心思。加上明明大家分析起沒有送女兒進宮會有大禍患,結果麻事兒沒有,大家照樣升官發財,也漸漸覺得章和帝的確是個明君,后宮前庭分得非常清楚,對在后宮顯要起來的曲青青也就不在意了。所以對于家中女人的做法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鴨,全當沒看見。 可能,這也是曲平對曲青青好感度飆升地重要因素吧。人總是喜歡把自己在一個地方失去的東西,在另一個地方找補回來。 再有,幾個小輩,曲蘭、曲枝和曲玉。 雖然說起來是曲青青做的孽,好像她也沒資格站著說話不腰疼地講風涼話。 曲蘭有青青地保駕護航,在各種毒藥地荼毒下仍然活蹦亂跳。因為自覺被全天下拋棄,又見明明王爺和王妃都憎惡自己,卻始終沒有休棄,知道其實她曲蘭也是有依仗的,越發癲狂起來,時刻以給秦王、石王妃和自己庶妹曲枝添堵。曲枝自小是個受氣的,現在卻被王爺和王妃寵出脾氣來,加上好不容易壓過嫡姐,無事都要作,何況曲蘭處處找茬?又有王妃石氏不是個吃素的,秦王府真是每天都鬧騰的厲害。 曲玉如愿嫁給自己表哥,開始時也曾幸福過一段時間。 可惜,好景不長。 哭紅顏的效果漸漸現出來,曲玉容貌損毀。之前因她飽受冷待的郡主還在府中傳言她是因不能進宮而傷心至此,加上她表哥親自找來的大夫也是這樣說。男人最受不了這個——如果這女人漂亮還可以說引起征服欲,曲玉這樣,便完全失了寵。雖然有徐氏和老夫人的面子在,不至于在生活上受苛待,但千寵萬嬌養大的千金小姐,如何能忍得那言語做成的風刀霜劍? 眼見著日日憔悴下去…… 看著自己女兒如此不幸,吳氏、徐氏心中悲苦,互相怨恨——徐氏認為,如果曲蘭乖乖進宮,后面所有事兒都沒了;吳氏則覺得,就是徐氏搞鬼,曲枝才會加入王府,壓得自己女兒喘不過氣來。本來表面還和睦的曲府被兩個悲傷的母親折騰得烏煙瘴氣,男人們越發不愛回家,年輕一代男孩子之間也漸漸有了隔閡。 所以,這種情況下,對于日漸尊貴起來的曲青青,曲家嫡支的女人,心中都是不怎么舒服的??傁胫?,如果當初沒那么多小心思,老老實實地進宮,也不一定就像男人們分析的那樣,無寵無子無高位,那肯定能比曲青青這個庶枝的女人要更尊貴些的。雖然其實她們的怨恨是歪打正著的,也是曲青青確實罪孽深重。但正因為明明在她們看來,一切都和曲青青無關,卻仍然心懷怨恨,隨時準備抓上一爪,青青更不愿意出頭,讓她們聯想了。 好在,曲青青是個壞女人,否則,面對無辜女子的悲慘結局,怎能不猶豫? 世間多少美好的女子,化作魚目珠子,歸根結底,不過是明珠暗投,生身誤罷了。 作者有話要說:這一章其實主要就是交代之前幾個人的命運。 新地圖即將開啟,大草原偶們來啦?。?! 有親疑惑,像李向學這樣的鳳凰男,怎么可能在還沒功成名就的時候,就放棄可以幫扶他的曲家,對曲畫不好呢? 首先,鳳凰男最早最早就是因為有白富美甘心慣著他,開始就不會真的多低三下四。只是,曲畫雖然慣著他,按照常理,為了自己女兒過得好,應該更軟的封蕪,這個奇葩不按常理出牌罷了…… 還有,其實要從那時候人的價值觀說。我們一聽古人把同進士和如夫人并列,就覺得好像真的差的不行呢。但其實,中舉就能免稅,不知多少大戶將土地掛在他名下,坐享其成。而且還可以補官,階層已經不一樣了。李家本來就不是什么有多大志向的,現在已經達到他們的期望了,自然開始追求精神與自尊。又有,曲青青身在后宮,還不是夫人,一般情況下,手其實根本伸不到外面來,一般讀書人也不會明著承認自己怕一介后宮婦人。而最重要的,曲士廉不在家,封蕪再厲害也是個女人,還是個官夫人,不可能真的做出什么罵街的舉動。曲平是長輩,也不好出面。 李家又沒大錯,曲家總不能告官吧?即使官幫著他們…… 主要曲畫自己不爭氣,別人相幫都使不上力。要是她愿意追究,不管是曲青青還是封蕪,甚至曲琴、曲書,哪個不能找到人出頭呢?封蕪一糾結李家母子,曲畫就暗地里埋怨她,她又不是什么默默奉獻的超級慈母,自然不愿意繼續兩頭不討好。 第四十二章 七皇子示好 路上在驛站歇了兩夜,趕了三天路,終于到達北邊圍場。 眾多部落首領早早等候在此,現在走出帳篷,前來迎接。 章和帝對曲青青擺擺手,自己下了馬車,和走到馬車邊的,北戎最強大部落首領,呼韓邪,交握雙手,一同往前走。北戎呼韓邪大汗是大湯最親密忠臣的盟友,常有公主、貴女嫁到那邊。蒙茶一直表現得比較順服,但是納貢卻常有拖延,屬于比較曖昧的屬國,也從不向大湯求親。吐絲比較奇怪。它一方面非常敬仰大湯,經常求親,嫁過去的公主和貴女們卻往往活不過一年,章和帝即位以來,再沒有答應過和親要求。而且,吐絲納貢非常積極,它的銀器、雪蓮和蟲草等物向來是大官貴族后宮嬪妃們的心頭好。另一方面,吐絲卻是所有少數民族中最不安穩的,又因為每次派兵前去,都因水土不服草草收場,沒有實際的武力鎮壓,誰都對它不放心。要青青看,不過是高原反應,完全沒必要疑神疑鬼的,等以后站穩腳跟,那必須派兵去溜一圈的。 那邊,男人們進了早已搭建好的,章和帝會客用的大帳篷,這邊,曲青青才在尚宮尚儀地攙扶下下了馬車。先去嬪妃們住得帳篷區,給貴妃和淑妃請安,之后回了章和帝就寢的帳篷。 時時跟著帝王,說起來榮耀非常,風險卻也很大。 不說伴君如伴虎,見天兒在一起,難免惹怒圣上,降罪自身。只說,萬一沒能籠絡主章和帝,他要寵幸其他美人,曲青青連個住的地兒都沒有,只能臨時再找宮人們安排,那狼狽尷尬,絕對會是后宮最大的笑話。有權有勢的男人就是這樣,寵愛什么的,從來不體貼。 進了帳篷,此時宮人們正忙碌著整理準備,青青也不討嫌,自己找了個安靜角落,一邊照看兒子,一邊繼續納鞋底兒。這鞋是給章和帝做的,花樣簡單,底子卻是實實在在的,顯出一萬分真心誠意來。突然,任兒把肥嫩的爪子伸出襁褓外,一張一縮的,這是醒了,而且提醒當娘的,他需要解決生理問題。青青搖頭笑笑,兒子生而知之,小小個人兒就知道羞恥,每次弄臟衣褲都羞愧非常,但嬰兒時期本來就無法控制,所以青青很愛在這方面逗他。招呼一個小宮女拿來恭桶,解開兒子的襁褓,把包子提溜出來,先扒開小肥腿兒,檢查是不是干凈的,再幫他解決生理問題。見屎尿顏色和氣溫都很正常,心中安穩。雖然有系統時時監控他的身體情況,青青總是不自覺像個普通母親一樣,從各個方面檢查自己兒子是否健康。 夏侯任醒了就不容青青無視自己,做旁的事,已經相當了解自家兒子霸道屬性的青青,自然放下手中的活計。剛好岐山已經帶著行李,從太監那邊的地方趕來這里,青青連忙讓他找出一本大湯朝比較官方的史書。將包子抱在懷里,找到上次停的地方,青青不帶任何偏向地朗讀起來。夏侯任自然聽得津津有味,甚至手舞足蹈,“啊啊”出聲,似乎很有見解。岐山看得有趣兒,一邊打整青青的物事,一邊注視著十六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