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節
書迷正在閱讀:九界仙尊、悍“夫”、當異形綁定了救世系統、嫁給男友他哥(娛樂圈)、[娛樂圈]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把后宮當成副本、嫁給愛情的樣子、暖婚似火:寶貝,來親親!、撩完就跑后男主黑化了[快穿]、民國格格[重生]
畢竟哪怕是當初她跟小河相依為命,偶爾也曾發生過一些口角。 祁云倒是覺得沒什么好煩惱的,要是孩子能偶爾吵吵鬧鬧其實也挺好的,至少吵鬧也有個陪伴的對象。 等吵過了依舊能夠和好如初,總比當初他想吵也沒有吵的對象,永遠只有彼此遙遙相望冷眼以待更好。 周一到周五江河要去上學,自然不可能幫忙照看平安跟如意,偶爾江畫眉要去客棧跟飯館查看,祁云就一個人牽著平安抱著如意去上課。 當初給平安做的那個嬰兒背帶沒用多久就一直放著,這會兒倒是剛好如意能用上。 要帶去大學里的時候祁云跟江畫眉不會給如意穿小裙子,畢竟再怎么舍不得新衣裳浪費,那好歹也是如意出去見外人,總不能讓別人真把他當成小姑娘了。 小裙子在家穿穿也就罷了,反正是一家人嘛,可讓外面的人看見了,等如意長大了再見到這些叔叔伯伯,可不得被人笑話么。 天氣越來越熱,如意在家晚上洗過澡穿裙子睡覺的機會越來越多,平安心里就已經挺滿足的了,對于弟弟出門陪爸爸去上課不能穿裙子,平安也沒什么意見,到底那點小倔強已經被爸爸mama不知不覺中滿足了。 六月到七月,江畫眉幾乎每天都要埋頭做至少四套完整科目的試卷,都是祁云參考最新教科書以及正規出版社出來的資料參考書出的試卷,難度跟高考不相上下。 江畫眉也從一開始的焦慮漸漸沉淀心神,題海戰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真的是不分時代的管用。 正如古人說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做題也是差不多,一個類型的題做個上百遍,大腦已經被訓練成了慣性思維。 看見相類似的題目,那種解題思路就唰唰唰的冒出來。 江畫眉只是曾經沒有條件接受正規的教育,智力上是肯定沒問題的,甚至在理科方面比起一般的女孩子還要更優秀。 當然,相對應的,在文科科目上就比較吃力了,特別是語文的作文,寫得中規中矩,沒多少靈性。 好在她在其他科目上還能補回來,平城的高考時間定在每年七月七號到十號,一直到八三年才會改成七月十五到十七號。 今年的七月七號,祁云家小院子里大家都沒有像往常一樣晨練,便是如意都因為哥哥一大早就趴在小床邊隔著木柵欄扯他頭上的小花花而早醒了一個多小時。 祁云早起做了早飯,都是清淡又少湯水的尋常食物,江畫眉檢查了自己的證件以及要用到的筆,江河則是按捺住心里的焦急板著臉假裝冷靜的在院子以及廚房之間轉悠,偶爾也會去看看還在“sao擾”如意的平安。 吃過早飯,祁云抱著如意帶著平安,跟江河一起把江畫眉送進了考場。 祁云也沒跟江畫眉說不要緊張之類的話,只是淡定從容的笑著給了她一個擁抱,“我們在外面等你?!?/br> 相信她,并且無論她順利或失敗,他跟孩子們都愿意做她的后盾。 江河抿唇沒說話,只是同樣安靜的給了jiejie一個擁抱。這個擁抱似乎是兩人長大以后幾年之中唯一的一次,這一刻江河只是想要把自己心里說不出來的鼓勵與安慰通過這個行為傳遞過去。 江畫眉彎腰親了親拽著爸爸衣角仰頭望著她的平安,又踮起腳尖親了下揣著小手手屁股墩子坐在爸爸胳膊上側身不明所以睜著眼看著她的如意,而后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露出個笑,轉身擠進人流中,進了考場。 這是江畫眉二十多年中的第一次在學校進行的正規考試,如果可以,她希望也是最后一次。 當然,大學里的考試不算。 三天的高考,祁云都盡量不讓家里的事吵到江畫眉,但是這種不吵的同時又不能讓家里氣氛太刻意太凝固了。 要是換一個人怕是還沒那么容易維持這種幾乎算是相互矛盾的氣氛,可祁云是把生活的藝術融進了日常里,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 可以說江畫眉跟江河哪怕在隨后的這幾年里一個大字兒都不去刻意的學習認識,便是單單跟祁云生活在一起,幾年前跟幾年后的自己拿來一對比,絕對也會是變化大到自己都難以相信的地步。 要說什么讓人改變得最徹底,那就是潤物細無聲的日常生活。 雖然這一場高考對于江畫眉來說是陌生又緊張,可好歹也是經歷過不少的成年人了,一科科考下來,江畫眉心里也漸漸踏實下來。 一直到第三天最后一科目考完,江畫眉把自己記得的題目都跟祁云商量著對了答案,有失誤的也有正確的。 最后一估分,對照著祁云收集的平城各高校歷年錄取分數線一劃拉,成績還是很理想的,雖然清苑跟平大這樣數一數二的大學肯定是進不去,可像是光管這樣正在全力培養經濟管理人才的大學也是不錯的。 雖然現在還是在國家的幫扶下才單獨設校一年,但是在幾十年后,這個學校在這個專業領域可是十分出名的,而目前的師資力量也是十分值得信賴。 這些都是祁云提前就幫江畫眉整理好資料的,這會兒再根據今年高考試卷大體難易度估算了一下相比去年高考的分數水平線,祁云又幫江畫眉另外塞選了幾個選擇。 平城這會兒已經實行分后填報志愿的政策了,其實即便是在十幾二十年后,華國全國各地的高考志愿填報流程都是有些差別的,有的地方甚至還有考前就填報志愿的,給考生的壓力不言而喻。 高考結束之后,各高校陸續進入暑假期,江河雖然也擔心著,可也不好表現出來,就怕給jiejie增加了心理壓力。 這邊補習班因為有人接受了自己高考失利,因為聽說這邊有清苑的在校大學生作為教師給人補課,通過熟人介紹上門詢問的人也越來越多。 江河雖然年紀不大,滿打滿算今年上半年也才滿十五歲,可因為跟著祁云養成了晨練的習慣,偶爾放學之后也會去跟同學打籃球,家里營養跟得上,生活又充實滿足。 當年八歲了還跟個瘦老鼠似的小孩兒如今已經猛然躥到了一米七幾,說不定這幾年在北方生活之后受到這邊生活飲食習慣影響,最終身高沖破一米八直逼一米九也是指日可待。 因為接觸的人多了,江河漸漸的也懂得把自己往成熟內斂方向轉變,穿上挺拔的中山裝,再戴一副范洋友情提供沒有度數的平光金邊眼鏡。 茂密的頭發打上發油往后全部梳攏,再加上他本身沉穩的氣質,來這里的家長雖然也疑惑負責人居然如此年輕,可也沒人覺得江河年輕得無法信任。 當然,這個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會遇見一些更相信白胡子老頭教育家或者嫌棄補課費太昂貴的人,這些人江河并不多勸,他這里給人補課并沒有騙錢,這一點江河問心無愧。 至于別人接不接受,那就是對方自己的選擇了。 為了提高補習班這邊的補課效果跟質量,江河還跟姐夫討論過專門針對那些前來補課的學生該如何專項針對性填充知識。 另外江河自己也將課外閱讀的內容從原本的游記小說雜記變成了各國各代教育家的典籍,無論是外國的還是華國的,江河都抱著十二萬分的認真去研讀,希望能夠通過書籍作為媒介向那些先賢前輩學到寶貴經驗。 把一個初衷僅僅是掙零花錢的兼職做到這個程度,祁云對江河還是很佩服的,教書育人,說實話,祁云是最不喜歡的,因為太麻煩了。 要是讓他選,反正他還是會像前世那樣選個課程更輕松的科目混著。 七月里江畫眉考完了,終于可以暫時松懈下來,而天氣炎熱,祁云也不適合再帶著平安跟如意在外面奔波,兩個已經稍稍曬黑的孩子總算能夠在家呆著了。 偶爾江河會抱著如意帶著平安去后院聽課,不愿意聽了,兩個孩子就又到小院這邊陪著mama在家,或是拿一盒夕陽彩色畫筆在大大的白色宣紙上肆意涂鴉,或是各自埋頭認真玩自己的玩具。 而祁云則是奔波在琴瑟行那邊,也會時不時去范老那邊手談幾局,隨口聊一聊文化交流會的最近進展。 高考之后約莫十來天,七月二十五號,平城文化館舉辦的華國第一屆國際文化交流會正式拉開帷幕。 既然是交流會,自然不可能是一天兩天就結束的,整個交流會為期三天。 或者說,對祁云他們這些人開放的時間是三天,之后就是國家外交部門出面要帶人參觀或游覽之類的行程了,跟他們從本質上來說是沒有關系的。 要出席這樣的場合,老何自己穿的是對襟唐裝,雖然他不是被邀請的人士,但是因為音樂團用的是他提供的華國古樂器,所以他也是要進會場在休息室。 如果途中樂器出現問題,臨時替換之后也是需要他及時對樂器進行調整修理。 老何似乎很喜歡祁云穿中山裝,這次也不可避免的提了這個要求,雖然也就是提一下,但是祁云本人是沒有多大意見的,師傅說了那自然就是聽師傅的。 玉老跟玉封以及另一個年輕后輩都是穿的白色繡銀龍練功服,范老則是穿的長衫,原本范老是想讓范洋也跟他一樣的,你看看人家玉老跟他孫子,穿同款練功服多好看多齊整啊。 可范洋喝了不少洋墨水,雖然骨子里精神力都是地地道道的華國人,奈何身板兒瘦巴巴,穿長衫再梳個中分,這就是妥妥兒的民國漢jian形象了。 知道祁云定下的穿著,范老琢磨了一回,轉頭給范洋也定制了一套中山裝。 這身從軍裝演變而來的裝扮,即便是街頭混混穿了腰背一挺看起來也能瞬間精神數倍。 穿了中山裝再把頭發全部往后一攏,露出完整的臉龐飽滿的額頭,胸前別個國旗徽章,徽章下再戴上會場門口特意發的寫有本人名諱的雙尖角小紅花。 范洋還特裝比的弄了一架平光金邊眼鏡,帶金色防滑鏈的那種,這么一打扮,站在祁云身邊抬頭挺胸并肩而行,用范老私底下的話來說,萬萬沒想到他家小洋還能有這么正派的一面。 這話半點沒惹范洋氣悶,反而還十分實誠的當成了自家爺爺第一次對他外貌上的夸獎。 “我決定了,回去之后把衣柜里一半的衣裳全換成中山裝!” 進入會場的時候低頭別小紅花,范洋像模像樣的別好了小紅花,食指一頂眼鏡,翹著嘴角矜持的小小聲跟祁云說道。 會場外面是一片寬闊的平坦廣場,廣場兩邊有噴泉有錦鯉有假山,不遠處挨著文化會館的地方還有別的重要會場建筑。 祁云跟范洋一路跟著范老從廣場八個入口中的一個經過持木倉衛兵檢查之后,戴上小紅花,一路上范老遇見了相熟的人也會笑容滿面的上前握手擁抱寒暄,而后自然而然的互相介紹自己身后帶來的后輩。 這會兒能被請來的大師真的是學識人品都是絕佳的那種,還不像幾十年后前輩就怕被優秀后輩趕超了。 現在的華國需要更多更年輕的有為之士,這一點似乎已經成為了大師們的共識,無論是范老還是其他人,對待跟來的后輩都是帶著欣賞的眼光來打量的。 有人看過祁云的文章作品,也會在知道祁云名字之后隨意考量幾句,祁云恭敬的回了話,對方提出個人的建議時祁云也認真的聽了,再真誠的向對方道謝。 這樣的態度顯然讓更多人對祁云印象越發的好了,還提醒自己的后輩以后有機會了多多跟祁云交流學習。 若是擱在孔孟時期,一個人周游列國上門請教,沒有人會因為所處國家不一樣就故意藏著掖著不肯出言交流學習,于是造就了百家爭鳴的文學思想盛況。 現在他們華國文化知識方面也才剛結束長達十年的磨難,需要的也是交流融合,互相學習。 再進了兩道檢查口之后,陸陸續續的就能看見不同發色不同膚色的外國人了,華國人并不是普遍意義上的自來熟,他們本性更加矜持內斂。 而如今的外國人,或許有的人表面上表現得對華國人十分熱情友好,然而內心多少是十分瞧不起華國人的。 雖然關于這一點祁云不愿意承認,但是這就是事實。 看看那些二十一世紀了還驚詫于華國居然也有超過五十層的高樓大廈,似乎華國在他們眼中永遠都是八果聯軍時期隨意欺辱的國度。 作者有話要說: 范洋:我、范洋、范大師之孫,也是一位玉樹臨風的美男子了【負手而立 范老:得了吧,狗德行,趕緊回家給我磨墨! #今日爺爺又懟了我,很開森:)# 第135章 嘲諷? 主辦方笑著跟在場各位道了謝, 又說了些官方話, 總之就是希望各位在文學領域能夠互通有無,又簡單介紹了一下這次在會場內將要展示的作品有哪些國家多少作品大致分類。 交流始于文化,這一屆文化交流會既然是以華國首都為主場,自然首先要介紹的是來自華國的各種文化作品,有陶藝編織刺繡國畫以及武術等等。 祁云跟著范老先去的自然是國畫書法那邊,展示的畫作里除了范老的兩幅萬馬奔騰以及雪中尋梅,還有一副寫了岳將軍的滿江紅,確實是充滿了金戈鐵馬的鋒銳之氣。 祁云站在這幅字面前, 不得不承認此時此刻自己有被這撲面而來的氣勢震撼到了。 好的藝術作品,無論是畫是字甚至只是一副刺繡,那種渲染力是無可比擬的, 便是祁云這般懶怠的人此時都不由自主被刺激得熱血澎湃,心中涌起的是想要保衛祖國的情懷。 有心思細膩飽經風霜的老人更是在這幅字下紅了眼眶, 久久回不過神。 官方的發言之后就是大家各自隨意參觀, 說是交流會,更多的是建立在不同國家不同作品上的, 畢竟現在華國跟外界只是剛剛接觸。 若是著重交流某一國某一種文化,要么就有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嫌疑,崇洋媚外抱誰的大腿, 那是小日走的路,不是華國跟國際接軌說要走的道路。 而若是將華國文化作為主推一股腦炫耀出去,卻又有“天朝上國”的自大愚昧。 以不會說話卻又很會說話的作品來表達最想要表達的意思,是最適合的。 會場內此次展出的有三百多種藝術品, 其中華國跟老美老鷹的居多,小日小法黑葡萄這些也在,每一樣作品旁邊都站了一位解說。 這位解說自然是要精通至少三國語言,大多都是從外交學院或專業抽調過來的,上崗前進行過嚴格的培訓,穿著旗袍面帶微笑安靜的把自己當成擺設。 若是有人詢問起來,就用對方國度的主流語種進行解說交流,若是遇到小語種國家人士,那就走國際主流以英語交流。 華國人在待客方面總是會盡量做到寬于待人嚴于律己,雖然沒有表現出太奔放的熱情,卻也在許多細節處讓外賓感受到了華國對他們的重視。 有的人會心有觸動有的人卻會將這種重視自以為是的理解為討好諂媚,而會場氣氛的寬松,似乎也給了一些人言論上肆無忌憚的舞臺。 “我發現你們華國的展品都是古時候的?那你們為什么沒有最新式的呢?是因為近一百多年你們華國人都太懶惰太不思進取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