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們都不要放棄治療、六十年代春鶯囀、書生撩人、全娛樂圈顫抖、我不是人魚你死開、月明(骨科 1v1 甜H)、夢醒時分(兄妹,H)、同居(1v1 he)、在我心上開一槍[電競]、清穿之女王陛下
她仿佛壓根兒就沒聽到姚太后的話,只管端坐著欣賞歌舞,從頭到尾都沒有接話的意思。 傍晚搖曳的燭光,映在她頭上的紅寶石花簪上,亮起的光華璀璨無比,仿佛能灼傷別人的眼睛。 但就是這種態度,這種完全無視的態度,讓姚太后異常憤怒! 你一個小小的藩王妃,竟然敢對至尊無上的太后視而不見! 她可是太后,太后! 又不是什么阿貓阿狗,你怎么敢?。?! 見獻王妃依舊是不說話,姚太后沉下臉,直接指名道姓道:“葉氏,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獻王妃非常平靜地回答:“母后說的是,既然您認為可以不分嫡庶,兒臣無言以對,只能附和母后,您說的很是?!?/br> 姚太后的原話是:不分嫡庶,子嗣合該越多越好才是皇家的福氣。 獻王妃抓住她的口誤,做出另外的解釋,這便是在故意挑姚太后的錯。 不分嫡庶,這四個字所帶來的后果是極為可怕的。 獻王妃故意曲解姚太后的話,將她氣得不輕,她頓時怒道:“簡直荒唐!嫡庶有別乃是正統禮數!但這不代表能以此為由阻礙獻王納妾!善妒乃是七出之一,哀家問你,可曾為夫君張羅過納妾之事?” 獻王妃搖頭,回答得相當干脆,“不曾?!?/br> 姚太后聞言,心中冷笑,遂吩咐道:“既然沒有,為獻王子嗣著想,哀家這里倒是有幾個伶俐的宮人不錯,你替他帶回去吧?!?/br> 第92章 打臉痛不痛 面對姚太后妄想強行往丈夫后院塞人的行為, 獻王妃并沒有怒火中燒。 她不急不緩地回答道:“太后娘娘一番好意,兒臣自然感激不盡,可恕兒臣不能從命,王爺千金之軀, 何等身份貴重,給他選側妃,焉能如此草率對待?” 獻王妃的這些話,相當于直接頂撞姚太后, 扇了她一記大耳光。 聽到這里, 唐小誕偷偷捂住嘴巴,不明白這位厲害的王妃為何如此大膽, 竟然毫不猶豫地直接拒絕接受姚太后的塞人行為! 臥槽,會不會撕起來??? 好刺激! 秦王妃低頭偷偷抿嘴笑了, 一副看好戲的表情。 永樂公主雖然臉色不太好,但是卻并沒有出面干預事情的進展。 姚太后反而氣笑了,她冷冷道:“怎么,你這是在嫌棄哀家賞的宮人?” 獻王妃不卑不亢回答道:“太后娘娘息怒,畢竟是為我們王爺選側妃,兒臣身為正室,自然要盡心盡力, 不敢有絲毫馬虎?!?/br> 她的聲音不大, 卻鏗鏘有力。 “兒臣曾經看過一本書, 名叫《千山記》, 里邊謝王妃給丈夫選擇側妃的條件, 兒臣覺得很有些道理?!?/br> “今兒個借此機會與太后娘娘分享一番?!?/br> “首先,您給的這幾位宮人品性如何?倒不求她們有多賢良淑德,可倘品性不佳,日后生事,未免有污太后娘娘美名?!?/br> “其次,宮人的出身,有民間選送上來的,也有在外頭三尺紅頭繩買來的。她們祖上是做什么的,兒臣得知道。畢竟我們王爺代天子守國門,他的安全關系著陛下對外的第一道防線是否穩固,身為他的妻子,兒臣可不敢讓不明不白的女人服侍他?!?/br> “其三,她們的模樣好壞如何?娶妻娶賢,納妾納顏,倘若她們模樣不好,那就太委屈王爺了?!?/br> “其四,她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如何,太醫有沒有檢查過,嬤嬤有沒有查驗過清白?” “最后,兒臣不喜宮人為王爺側妃,不為別個,出身太低,兒臣不能讓王爺的子嗣之母竟然只是區區一個宮人?!?/br> 這番話的意思就是,獻王若是納側,條件必須滿足:賢良淑德、品行上佳、身體健康、身世清白高貴、非豪門世家之女不要! 更要命的是,獻王妃自身長相本就非常貌美,雖然稍微上了些年紀,但是卻有種別樣的英氣嫵媚。 她提出納妾納顏的要求,意思就是說獻王的側妃,顏值太低的她看不上,必須要比她自己更美艷才可以。 單單只這一項硬性要求就能直接淘汰了闔帝都絕大部分未婚女郎。 姚太后被獻王妃這些嚴苛的要求噎得說不出話來,氣得手指發抖。 獻王妃還一副好心腸的樣子,建議道:“既然秦王妃如此喜愛庶子,那太后娘娘不妨將這些宮人賜予秦王,也算是全了余氏的賢良之名?!?/br> 她這義正嚴辭的話一出口,秦王妃臉色一白,險些昏厥過去。 皇帝在此時突然出聲道:“既然看不上那便罷了,不過都是小事?!?/br> 之后他就獻王的身體狀態向獻王妃詢問了幾句,算是替姚太后圓了場。 緊繃的氣氛總算是緩了過來,眾人很捧場地開始活躍地相互交談,都假裝沒看見姚太后尷尬難看的臉色。 唐小誕偷偷吐了一口氣,心中有些吃驚。 這樣也行?兒媳婦這么強勢地當眾頂撞婆婆,還是在皇家,頂撞的還是一國太后,這樣真的沒問題? 唐小誕湊過去悄悄問永樂公主:“要是太后娘娘真的直接賜給獻王一位符合各項條件的貴女,那該怎么辦?” 獻王妃真的不是在給自己下套么?雖然她給獻王納側的條件比較苛刻,但是帝都人才濟濟,真心想找的話,還是可以抓出來一大把的呀! 永樂公主微微一笑,解釋道:“那不可能,父皇不會允許豪門世家或者是重臣之女嫁與獻王,所以她才敢故意提出那樣的要求?!?/br> 唐小誕精神一震,心中的八卦之火甚至可以燎原。 難不成這里面還有什么皇族秘辛? 之后,永樂公主就稍微給唐小誕掃了一下盲,反正原本也不是什么秘密,闔帝都的上層貴族都知道。 獻王,封號之所以為“獻”,取義就是奉獻的意思。 獻王的封地在北面,與北方游牧民族直接對抗,奉獻一生為天子守國門。 當年游牧民族的鐵騎南下,差點攻打到帝都,是獻王臨危受命,領兵對抗,將敵人攔下。 先帝年富力強,既依賴這個能干的兒子,又忌憚他的能力,再加上兒子已經成年,對帝位的威脅一日比一日大。 所以,先帝最后決定讓獻王就藩,賜給他的封地就是北方與游牧民族接壤的大片土地。 既斷絕了這位庶皇子即位的可能性,又不至于太虧待他,寒了功臣的心。 后來,先帝臨終之前,將皇位傳給了最寵愛的嫡子,也就是現在的皇帝。 與此同時,也給即位的皇帝遺留下來一個非常令人頭疼的難題。 那就是,一個過于能干的藩王。 獻王在北方經營多年,他在自己的封地上實打實是個正經的土皇帝,讓至尊無上的皇帝都要相讓三分。 所以,為了防止獻王的實力滋長,特別是要控制他在帝都的勢力增長,皇帝絕不可能同意帝都有身份的貴女嫁給獻王為側妃! 就連獻王妃的娘家也并不是什么豪門世家,她不過只是個四品閑職的小官之女罷了。 聽完這個故事之后,唐小誕對獻王妃的感覺變得有些微妙起來。 聯系上下文的邏輯關系,她甚至有個大膽的猜測。 太后娘娘這樣突然對一位實權藩王妃發難,還妄想強塞宮人給獻王,怕不是腦子抽抽了吧? 還是說她……另外有別的什么用意?難道是想安插眼線到獻王身邊? 唐小誕遲疑地問:“太后娘娘她剛才……” 永樂公主以極小的音量對唐小誕說:“皇祖母之所以逼獻王納側,并不是針對獻王妃,更不是想要故意破壞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這些都只不過是小事而已?!?/br> 其實這里邊更為深層的用意原本是不應該宣之于口的,可是唐小誕不同。 永樂公主的野心更大,看問題的角度自然也就不同。 她已經開始編織自己的政治勢力,并且準備與唐小誕結成同盟,因為她看上了更多更厲害的資源。 所以當看見唐小誕面露疑惑的神情時,她便主動解釋道:“皇祖母是為了庶子?!?/br> “獻王妃膝下有兩個嫡子,大兒子不良于行,小兒子生嬌體弱?!?/br> “倘若獻王擁有健康的庶子,自古妻妾爭寵、后院不寧的下場都極有可能是子嗣艱難,即便是嫡子夭折的慘劇也不是沒有發生過?!?/br> “到時候只要暗地里扶持運作一番,爵位是有希望落在庶子頭上?!?/br> “然而,庶子襲爵,按律應當降一等?!?/br> 這樣一解釋,唐小誕立刻就明白過來。 天??! 原來姚太后的最終目的并不是想給獻王后院塞人,以此來故意惡心獻王妃! 她至始至終想的都是——削藩。 想以這樣一種不入流的方式,慢慢溫水煮青蛙,將獻王的爵位降低,將他的勢力一步一步削弱。 可就算姚太后眼光再怎么長遠,終究還是沒逃出使用后宅陰私手段的禁錮。 唐小誕作為溫室里單純成長起來的小花朵,對這種級別的爭斗真的是不太懂。 她所有的政治知識都來自于電視劇和歷史書。 唐小誕害怕地拍拍胸口,感慨萬千,幸好自己沒有出生在古代,不然分分鐘被炮灰掉。 “所以說,關于獻王情深義重、只鐘情于王妃一人的浪漫愛情故事……” 永樂公主抿唇一笑,不置可否。 傳言,獻王與王妃之間夫妻感情非常和諧。 獻王妃那些所謂的跋扈獨寵的種種事跡,都證明了獻王有多無條件地寵愛她。 獻王妃幸福驕傲,因為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會縱容她、心疼她、寵著她。 早已芳華不在的獻王妃時常還可以像個天真的少女一樣任性,偏偏獻王還就吃她這一套。 帝都多少女郎羨慕嫉妒著擁有完美婚姻的獻王妃…… 他們,創造了貴族婚姻里的奇跡。 唐小誕天性比較單純,在沒有更多的證據顯示之前,她愿意相信事情美好的一面,因為這樣會活得輕松一點。 “獻王妃這樣頂撞太后娘娘,真的沒關系么?” 電視劇里演的不都是太后地位尊崇,一言九鼎,別人只有聽話的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