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節
高煦的能耐,紀婉青從不存疑的。 夫妻商量妥當后,命令立即傳下去,一切很快準備就緒了,現在只欠東風。 可惜的是,東風沒來,事情的變化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韃靼,王宮。 可汗年近四旬,正當壯年,他身材魁偉,外形看著粗豪,實際粗中有細,如今端坐在書案之后,手里正拿著一封信。 這是他本月接到的第二封大周來信,端詳了一眼完整無缺的火漆封口,他開啟封皮,將書信取出展開。 垂目細看過后,可汗濃眉緊蹙,下面的北樞密院使烏恩見狀,立即詢問,“大汗,可有要事?” 烏恩是可汗的心腹,后者還是王子時,他便已追隨多年,這絕大部分事宜,君臣間沒什么不可說的。于是,可汗直接將信箋遞過去。 “大周的皇后,再次索取當年那份協議,看語氣,似乎愿意答應以前的條件?!?/br> 這本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可汗年富力強,野心勃勃,上位后花了一年多時間,把他那些兄弟收拾干凈,接著就是一邊休養生息,一邊悄悄準備起來,意圖再次南侵大周。 大周北邊防線不容小覷,他之所以掩人耳目,是為了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好占據最大優勢。這種情況下,皇后愿意幫忙制造混亂,好讓他的細作趁機上位,實在是瞌睡時被送上了枕頭。 相較起遙遙無期地等待魏王稱帝,可汗更愿意多換取現今便利,畢竟對方能不能上位,還是個未知數。 只是,現在問題來了。 可汗扼腕,“可惜,那協議早已遺失,本汗從前命人尋找許久,也未見蹤影?!?/br> 沒錯,那封協議信箋,早已不在韃靼可汗手里了。 第九十四章 事實上, 早在三年多年,韃靼可汗還沒上位的時候, 那信箋便已遺失。 后面他派人尋找過兩次,一次是在剛遺失之后, 而另一次則在皇后遣人索取信箋之時。 不得不說,當初開給皇后那條件挺誘人的, 可汗很心動, 又命人在遺失之地狠刮了幾遍。 很可惜,兩次找尋, 結果一無所得。 當初,皇后沒有答應那條件,此事不了了之?,F在不知為何, 她又來了。 可汗很敏銳, 皇后上一次來信雖語氣試探,但他還是察覺了端倪。果然, 這一次對方答應了條件。 在戰前這么關鍵的時刻, 那么大一塊肥rou送到嘴邊了, 硬是吞不下,他捶胸頓足, 恨恨道:“都怪那該死的楚立嵩, 若不是這匹夫,信箋如何能遺失?” 當年松堡之役,可汗還是大王子,他要爭取戰功好繼承汗位, 當然事必躬親。率兵阻截楚立嵩援軍,就是他親自出馬的。 這是一塊硬骨頭,成功伏擊援軍之后,雙方立即展開一場激烈的交戰。 楚立嵩悍勇,又惦記著等待救援的松堡,急怒之下,兵力勝于對方一倍多的韃靼軍也彈壓不住,只得改變全殲策略,包圍困住對方。 雙方激戰了兩晝一夜,楚立嵩把韃靼軍殺得個屁滾尿流,潰不成軍,他甚至一度把大王子打落馬,差點給送上西天。 信箋就是那個時候遺失的。 由于大王子時間緊迫,與皇后的協議信箋又很重要,因此他貼身攜帶著,沒有假手于人。 當時,楚立嵩橫刀掃過來,落地的大王子只得拼命往后一縮,好躲開這致命一刀。 刀鋒是堪堪閃過了,卻劃破了他甲胄前襟,懷中信箋撒出落地。當時大王子性命受到威脅,當然顧不上這些小事兒,就著親衛們的拼死相護,他趕緊重新上馬,往后方撤去。 楚立嵩身負救援重任,也沒戀戰,掩殺過去兩里地,待包圍圈拉開一道口子,他便立即領軍離去。 驚魂未定的大王子緩過氣,立即命人去尋回那封信,可惜已經找不到了,丁點紙屑也不見。 他懷疑是楚立嵩撿了去,可惜對方已戰死,線索斷了,再也無法尋獲。 雖很不甘心,但找過兩次后,可汗就沒打算再折騰了,因為信箋也可能被人馬踩踏過后,化為塵土了。 “大汗?!?/br> 烏恩砸巴砸巴嘴,很是心疼,“難道,我們只能就這樣罷了?!?/br> 當年那件事,他是知情者,自然知道信箋已經無法找回來了,只不過,面對這塊肥rou,他卻很舍不得。 南侵大周的戰前準備差不多了,若是己方細作能放到某些關鍵位置,如城門之類地方,到時候能起大作用。 烏恩惋惜心疼,須臾靈機一動,“大汗,我們先哄騙那大周皇后一番,讓她先實踐一半條件,如何?” 雙方不是朋友,自然互相警惕提防。信箋若在,先送回去必定rou包打狗的;反而亦然,皇后沒見到信箋之前,肯定不會實踐全部諾言。 雙方協調后,必定是皇后先實踐諾言一半,然后韃靼送還信箋,再來才進行諾言的后半部分。 他們雖然沒有信箋,但可以鉆空子??!便宜吞一半了,到時說信箋遺失,對方也無可奈何。 反正,皇后也不可能公然討回公道,甚至她連宣之于口也不能,這啞巴虧只能硬咽下去了。 可汗聞言擊節贊嘆,“好,本汗正有此意?!?/br> 君臣二人立即湊在一起,低聲商議起行動步驟,爭取盡最大可能,狠狠挖對方一塊rou, 清寧宮,外書房。 高煦正伏案奮筆疾書,張德海低聲稟報:“殿下,林陽來了?!?/br> “叫他進來?!?/br> 他放下筆,活動一下手腕,端起茶盞,靠坐在圈椅上呷了口,叫起行禮問安的林陽,問道:“何事?” “回殿下的話?!?/br> 林陽立即奉上手中信報,并稟道:“這是許馳傳回來的最新消息?!?/br> “臨江侯所遣之人已抵達韃靼王都,信箋通過北樞密使烏恩送進王宮。當天傍晚,烏恩從王宮折返后,來人次日換馬離開,現已經在回京的路上?!?/br> 換而言之,韃靼可汗是給了回信,由這人帶回了。 末了,林陽又補充了一句,“這位信使功夫極深,許馳等人唯恐打草驚蛇,壞了主子大事,現按兵不動,因此不能知悉回信內容?!?/br> “許馳做得對?!备哽憧焖贋g覽一遍密信,頷首表示肯定。 算算時日,這應該是皇后第二次致信韃靼。 按照常理,第一次應試探一番,可汗給出條件;而第二次即是這次,皇后同意了,那么可汗的回信,就應該是要求先執行條件的一半。 畢竟,送回信箋,就等于送回主動權,皇后很可能翻臉不認人的。 韃靼可汗不是蠢貨,這雙方協調過后,應會先實踐一部分條件,然后將送返信箋之事放在中間。 “林陽,你命人關注北疆這幾次要塞?!?/br> 高煦站起身,在身后的大周疆域圖上點了七八下,所碰觸的地方皆是與韃靼接壤的邊城要塞。 他判斷,韃靼可汗的條件,必定應在這幾個位置上。 那份通敵信箋,一旦魏王上位,就是相當要害的把柄,要換取它,就必須付出更稱心的東西。 對于韃靼可汗而言,魏王能不能稱帝是未知數,也不知等到猴年馬月,按照他一貫偏務實的行事作風,應該會提出更實惠的要求。 韃靼正悄悄動作著,一場大戰就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情況下,可汗肯定覬覦著幾處雄關。 “林陽,尤其關注底層將士的動靜,諸如守城門、伙房之類的地方,是否有人員更替?!备哽闼笠暯驁D片刻,再次補充。 這幾處雄關,守將都是昌平帝的心腹,高煦都不能全部伸手進去,更何況坤寧宮? 不過,韃靼可汗也清楚皇后的能耐,他要求必然會合理。 小兵小卒,一個半個的,平時淹沒在軍隊中,根本起不了啥作用。只不過,一到了戰爭的要緊關頭,小人物很可能也導致大后果的。 “屬下領命?!?/br> 林陽利落應了一聲,隨后他有些遲疑,“殿下,這幾處邊城底層兵丁甚多,我們怕是很難兼顧?!?/br> 東宮勢力滲透比坤寧宮要深入,但到底也是有限的,畢竟昌平帝很關注這幾個地方,一切動作得不露痕跡。 一個邊城的底層兵卒多不勝數,雖眼下集中在城門、伙房之類的地方,但要全方位關注,恐怕人手也會有所欠缺。 并不是每個邊城守將,都如同霍川一般投靠了東宮的,這么一來,監視怕是會出現漏洞。 林陽一嘆,“若得悉坤寧宮會在哪處邊城動手腳,情況就會好很多?!比耸旨?,比廣撒網效果好太多。 “你傳令下去,先盡力而為罷?!?/br> 這一點,高煦當然知道,不過綜合整體情況,只能選擇廣撒網。 他打算事后傳令霍川,讓其查獲幾個“細作”,自己警惕之余,還去信提醒其余幾處守將,讓對方也排查一番。 霍川表面是?;庶h,那幾位守將也是,關系不錯,大家經?;ネㄏ?。他提一下發生小混亂后,隨即發現細作就可以了。 這些將軍并非庸碌之輩,之前因為小混亂不顯眼,他們這等級不知道,一旦被提醒,動作肯定立即到位。 這迂回策略很麻煩,不過高煦不得不為之,畢竟這幾處雄關,明面上東宮萬萬不能沾手,以免引起皇帝忌憚。 行動方針已定下來了,主從二人都做好了大費周章的準備,只不過,命令剛傳下去,許馳又一封密信到了。 密信內容出人意表,卻讓上述事件有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簡練許多。 再說許馳這邊,匆匆送出第一份密信之后,他吩咐手下抓緊時間休息。 一路奔波大家都疲勞,尤其還需要掩人耳目,臨江侯府那人等明天一早城門開了,必定立即離開。 等大伙兒應了退下,許馳揉了揉眉心,也站起準備回屋。 這時,有屬下匆匆轉進來,“副統領,門外有人摸上我們據點,說找姓許的,應該是找你?!?/br> 許馳一怔,脫口而出,“可是個頭與我差不多的年輕男子,蓄有一把絡腮胡?!?/br> 這處據點很隱蔽,歷來無人上門打攪。除了前段時間,他親口告訴過一個外人。 沒錯,這人就是當初那位武將,不久前才幫助過他們的大周暗牒。 上次雙方分別前,許馳與對方說過這處據點,讓武將若有難處,可才此處尋求援助。 武將能耐不小,但細作總有各種不易之處,大家同樣心向大周,折損總是讓人心痛的。 據點的人也知道這事,聞言點了點頭:“副統領,應該是你上次說那個,他右邊太陽xue位置有處很深的刀疤?!?/br> 故人來見,許馳親自出迎,一見,果然是那個武將。 二人寒暄幾句,一邊說一邊進了明堂,分主客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