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因為朱家五兄弟太實誠了,整個大院子就剛好留了中間一條堪堪能國人的小路出來。這還是院子大小給局限了的原因,否則人還能做更多出來。 說實在話, 對于五個大舅哥能這么實心實意的幫忙, 謝意心里頭別提有多暖了。 什么叫實在親戚, 這就是! 想當初謝意前頭這大院子修的,那可真心不小了。下午謝意等人走了之后,還大致的數了數, 不出意外的話, 能蓋一間豬圈出來不說,保不齊還有的多。 只需要等土磚曬干了之后, 便可以準備開始蓋新豬圈了。 謝意心里頭感激自己這五個大舅哥,于是第二日等朱嬌娥從后山回來后便對著他念叨了將近半小時,“小意, 你說咱后山斑雞咋就這么多???” 其實朱嬌娥更想說的是,多也就算了, 反正斑雞這玩意,哪座山頭都多。只不過個小動作又靈活, 還愛往荊棘叢里生活,一般人逮不到就是了。 可謝家莊這后山的斑雞,它不單單是多了。朱嬌娥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這些個斑雞實在是有些傻。 就說今天吧,都不帶費啥力氣的,就逮了一二十只回來了。 謝意聽的心里好笑,面上還應和著朱嬌娥說話。好不容易等到朱嬌娥說完了,他又趕緊的將手里的水杯遞了過去。 看著朱嬌娥一口喝了下去之后,方才說,“昨兒大舅哥過來幫忙,咱也沒準備點什么,要不今天打的斑雞就不賣了,連帶著爸媽那里,一家送兩只過去吧?!?/br> 當丈夫的說要給自個娘家以及娘家兄弟送東西過去,朱嬌娥自然不會不同意。而且因著是謝意主動提出來的,朱嬌娥心里頭還很是感動。 于是這會朱嬌娥也不去縣城了,改成回娘家了。 不過因著這回帶過去的斑雞有點多,家里的背簍指定是裝不下的了,只能換成麻袋裝。 反正前段時間隊里正好分了紅薯下來。 老房子那邊位置小不說,現在吃飯什么的基本上都在謝意這邊了。所以當時領紅薯的時候,都給擱他們這邊屋里來了。 于是朱嬌娥裝好斑雞之后,又往里塞了不少紅薯進去,最后再將袋子用繩子給系了起來。 別看袋子系起來之后再放紅薯感覺有點多此一舉了,可在這種事情上,萬事寧肯小心一點無大錯。 而且朱嬌娥還是特意在最前頭扎了兩個小洞出來。紅薯一放進去,就從破洞的那個地方露出來一點了。 這下好了,即便是在路上被人碰上了,不小心看到了,也不會懷疑什么了。 整理好這一切,朱嬌娥這才將麻布袋子給綁到車后座上,騎著自行車美滋滋的回娘家去了。 不得不說,朱嬌娥這一回拿回去的這些斑雞,在朱家人面前狠刷了一把好感度。 尤其是朱家的五個嫂子,一看到斑雞,幾乎各個都立馬就笑了,“哎呦,這東西可不好弄,咋給我送來了呢?” 朱家五兄弟在朱建軍的帶領下,也是逮野物的一把好手,可這逮斑雞的功夫統統比不上朱嬌娥。嘴里推辭著,卻在朱嬌娥的堅持下,到底還是笑瞇瞇的收下了。 倒不是貪這點子東西,畢竟朱家這遺傳下來的大力氣,就決定了他們他們在這個年代不可能生存不好。 關鍵是有心還是沒心。 所謂的親戚間的往來便是這樣的,互相幫襯可以,但卻不能一味的單方面付出。meimei妹夫會做人,他們做些做哥嫂的臉上的笑容都能真上幾分。 當下都笑瞇瞇的將斑雞給收了起來,轉頭又各自送了十幾個雞蛋過來。 之所以送雞蛋,還是因著去年朱嬌娥過來跟張紅云說了將母雞賣掉,家里的孩子沒雞蛋吃了,張紅云便把這事記在了心上。 可到底她自個也才養了兩只雞,雞蛋當時全給了朱嬌娥之后,家里便沒有了。 張紅云掛念著小外孫們沒雞蛋吃,轉頭又去問自家兒子去了。當然她也沒白要,說是花錢買。 可對于朱家五兄弟來講,自個媽要雞蛋,哪里能收錢??!甭管是不是拿去送給meimei家,反正這錢堅決不能收。 最先送雞蛋過來的是朱家大嫂。 朱嬌娥的大哥比朱嬌娥大上十二歲,可以說朱大搜是看著朱嬌娥長大的。對于這個小姑子,她也是十分的喜歡。 擔心朱嬌娥沒帶裝的東西來,怕不好拎,還貼心的連籃子也給準備好了。笑著說上幾句話,沒等朱嬌娥拒絕,就把雞蛋給留了下來,然后人就回去了。 朱家大嫂前腳一走,后腳二嫂便來了。 朱家二嫂天生就長了一張笑臉,就算不開口說話臉上也帶著笑容。這人緣在朱家沖,也是頂好的。 朱二嫂手里頭也拎了個籃子,這頭剛進屋,便看到了擺在桌子上還沒來得及收起來的雞蛋。想到剛擦身而過的朱家大嫂,啥都明白了。 這下不是沒給朱嬌娥機會拒絕了,哪怕朱嬌娥說了,家里現在不缺雞蛋了,可朱家二嫂的雞蛋還是給留了下來。 因為人二嫂說了,都是做嫂子的,可不能厚此薄彼,收了大嫂的,不收二嫂的。 這五個妯娌往日里關系處的也是不錯的,這一天腦回路也驚奇的跑到了同一條軌道上面。十分有默契的都給準備上雞蛋了,順便貼心的還都把籃子給留下來了。 謝意怎么也沒想到,他讓朱嬌娥回娘家給五個大舅哥送一下斑雞以表示感謝,轉頭回來還又弄回來五六十個雞蛋。 一開始,謝意還以為是丈母娘張紅云給準備的,因為去年后半年家里頭四小只吃的雞蛋基本上都是張紅云給的了。 所以一看到雞蛋,立馬就說,“咱家今年不是養了二十多只雞了么?咋還要媽的雞蛋??!” 而且一次性拎回來這么多,還不知道張紅云和朱建軍存了多久呢! 朱嬌娥只能把五個嫂子分別送雞蛋過來的事情跟謝意又說了一遍,“我不收不行啊,這一開始就沒來得及拒絕大嫂的,后頭幾個嫂子就更不好拒絕了?!?/br> 真要是收了朱家大嫂的,下面四個嫂子的不收,人家還當你不跟她親熱了。這一個弄不好,要是記了心,以后的關系都沒那么親了。 所以朱嬌娥能怎么辦,只能收下唄。 好在家里還有四小只,每天至少都得四個雞蛋。其實吃起來,也就十幾天的功夫就沒了。 至于家里的雙黃蛋,好辦,拿到縣城里面去賣唄! 別說謝意家養出來的雙黃蛋在縣城,最近已經算是小有名氣了。好多老主顧都說朱嬌娥送過來的蛋到底不一樣,就是比別的雞蛋香。 小兩口前段時間也商量了,要是條件可以的話,明年這雞還能再多養上一二十只。 反正他們又不出工,養這些雞還真不怎么辛苦。 這般商量好了,第二天早上,謝意給四小只蒸雞蛋,便是用的朱嬌娥那五個嫂子給的那些。 朱家五個嫂子送過來的雞蛋不是雙黃蛋,論個頭自然就比家里雞下的蛋要小上一圈。等到雞蛋一蒸好,謝意一看那分量,就擔心四小只不夠吃。 想了想,最后決定往雞蛋羹里頭加多一勺米飯進去。 這雞蛋少了米飯多了,味道指定是沒有往日的香了。別看四小只現在還小,可好吃不好吃,他們已經能分辨的出來了 沒等謝意喂上兩口,再次輪到謝嘉時,這娃就說了,“要蛋蛋!” 這是嫌棄謝意前頭幾次喂給他的飯里面,雞蛋太少了。 而且不光是謝家,那頭一二三也都各自用各自的方法來表達了他們對今天早上雞蛋少了的不滿。 小三一慣來好動,所以已經斜著身子湊到碗邊去看了。要不是謝意及時發現擋住了,這娃就在這一扭一扭中差點給摔下去了。 謝意忙把小三給扶好,轉頭便差點嚇了一大跳。 只見平日里素來最聽話最懂事的小一,嚴肅著一張小臉緊抿著唇死死的盯著自己拿勺子的手。 實際上在謝意不知道的時候,這孩子已經盯了半天了。 至于盯啥,也是發現了今兒這飯里面雞蛋給放少了??善恋米獠豢月?,但眼睛卻一直盯著,生怕謝意拿錯勺子將她碗里的雞蛋給到弟弟們了。 剩下的小二嘛,別看是四小只里頭最文靜的那個,一般情況下不吭聲??刹豢月暤娜朔瘩g起來是這樣的,喂上一口飯能含上半天! 要不是后頭謝意喂了幾次發現他那口飯一直沒動,讓他張開嘴,估計謝意還不知道小二這家伙其實是個最精的。 他把混著雞蛋的飯含在嘴里面,等到謝意湊過去看時。好家伙,里頭的雞蛋和湯汁都沒了,光剩下飯了,難怪一直喊著不肯再吞下去了。 把謝意看得又好氣又好笑,也不知道這么丁點大的孩子哪里學來了這一套本事。 反正這早上的飯喂的比平日里辛苦多了。 弄得謝意萬分的后悔,早知道在蒸的時候他一碗多打一個雞蛋下去,不就啥事都沒有了嗎? 第59章 好不容易將幾個孩子喂好了, 麻溜的給帶到后院去讓他們自己玩之后, 謝意這才有功夫去煮豬食。 煮之前,謝意還得先把外套給脫了。 別看眼下已經是農歷八月了, 可這時候太陽正好冒出來了,日頭照樣毒得很。 謝意早上去看了那些土磚,表面上已經開始風干了起來。照這樣下去, 只怕花不了多少時間就可以開始動手修新的豬圈了。所以晚點等朱嬌娥回來,還得跟她說一下這事。 豬圈一直到九月中旬才開始修建。 修蓋新豬圈的時候,朱家五個哥哥又過來了。到底人多力量大, 連一天的時間都不用豬圈就給蓋好了, 只差屋頂沒完全弄好了。 房梁倒是一早就上好了, 那些上梁的木料是上回謝意修房子剩下來的,這回剛好給用上了。然而這蓋屋頂的稻草還沒弄回來。 倒不是謝意沒有提前準備好,實在是這時候晚稻還差半個來月才成熟, 想要弄稻草都還沒地方弄。 新蓋的豬圈就挨著原來老豬圈位置修建的, 跟老豬圈共用一面墻,不光省了不少功夫, 還省下來不少土磚。 朱家老大干完活之后還將謝意這房子給里外打量了個遍,越看越滿意,心里頭就不免琢磨著自家是不是也可以修一棟這樣的房子出來。 心里這般想著, 順便也去問了朱嬌娥,當初修這房子到底花了多少錢。 別看朱家兄弟個個是挺能干的, 可這手里頭的錢還真沒存下來太多。畢竟能干是能干,可同時也能吃??! 不光他能吃, 家里頭的那幾個孩子一樣能吃。當然,這力氣也一樣的大就是了。 朱家老大想蓋新房子也不是一日兩日了,他比朱嬌娥大十二歲,又早早的結了婚,眼下大的那個都快十四了。 這做父母的,也該替孩子考慮一二了。 當初朱建軍和張紅云對待他們五兄弟,便是一人在結婚前給幫著修了一棟房子。朱家老大也學著他們,準備給自個兒子開始修房子了。 朱家老大既然存了這心,問起話來也就問的比較細致了。 正待問到外頭院子里地板上的石灰是哪里弄來的時候,只見朱家老三一臉興奮的從豬圈里面跑了出來,“嬌娥,嬌娥,你家豬抱崽了???回頭要是生得多的話,可記得給三哥留兩頭下來?!?/br> 剛他是跑里頭上廁所去了??缮贤陰鰜泶驈呢i圈旁路過后,又折了回去。 朱家老三蹲在豬圈外邊朝里頭瞅了半天,生怕自個瞅錯了,還翻過柵欄直接進了豬圈里頭看了個究竟。 這一看可把他給樂壞了,直接就興奮的跑出來嚷嚷開了。 就沖這才八月份就能長到三四百來斤的大肥豬,朱家老三決定,無論如何也得讓自家妹子給他留兩頭豬崽下來。 這母豬好,生來的豬崽也絕對差不到哪里去。 不過跟朱家老三的興奮相比,朱嬌娥和謝意則一臉蒙圈的表示,他們怎么什么都沒聽明白呢? 小兩口沒聽明白,可不代表別人聽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