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節
兩人說著話,穆元禎放下了阿意,由宮人陪著他在大殿里轉圈。 以宓就一邊幫他更衣,一邊問道:“元禎,我聽說三王子元淳在北沅又娶了北沅右翼大將軍之女為妻,此事可當真?” 穆元禎微轉了臉看了她一眼,“嗯”了聲,道:“他娶之前來信跟我說過?!?/br> 以宓沉默了一下,兩人都有好一會兒未說話。 以宓除了他的外服,遞給了一旁侯著的宮人,這才繼續道:“那他是打算將薛芯怡留在大周,還是待收服沅都再接她們回北沅?” 穆元禎道:“薛氏如何是一回事,但他兩個女兒都是元淳的親生女兒,肯定是要接回去北沅的?!?/br> 以宓搖頭道:“自從薛家出事,薛芯怡一直在三王子府閉門不出,但自前些日子元淳在北沅重又娶妻的消息傳來,薛芯怡就開始頻頻往榮郡王府跑,攛掇著老榮郡王妃往各府走動,想把她的兩個女兒嫁給京里的勛貴世家。她怕是不想回北沅了?!?/br> 以宓倒不是同情薛芯怡,想替她說話什么的。只是大周支持元淳復位,她估計大周和北沅的聯姻是不會斷的,照這架勢,穆元禎這邊和元淳都可能將薛芯怡當成了棄子。 不知道之后會不會還要再補上一個和親的。 但元淳在北沅娶了手中有兵權的重臣之女,誰嫁過去都不會好過的。 還有,薛芯怡竟然還想把女兒嫁給依玥的葵哥兒和以宓的外家魏國公府,也就是世子韓慎遠的兒子,這兩個不說和以宓的關系,但這兩人,目前來說都分別是南陽侯府和魏國公府的繼承人,只能說,就是這個時候,薛芯怡的眼光還是非常的高。 而且這還只是她的目標之二而已。 以宓不知道她是不是還得感謝薛芯怡沒把主意打到阿意的頭上。 穆元禎聽言道:“老榮郡王妃?她自己府上不就有差不多年紀的重孫,想找人娶了外孫的兩個女兒,不是現成的,還跑別人家做什么?” 第87章 以宓聽言就笑了出來,平日里穆元禎又冷又悶,少有這樣把諷刺直接明言出來的,他這般說話,倒是比旁人說更要讓人覺得好笑。 以宓笑道:“遲早肯定是要鬧上的?!?/br> 薛芯怡看得上的人家,都是勛貴世家的嫡長子,嫡長孫。 北沅的公主,薛芯怡的女兒,這兩個身份不論哪一種身份那樣的人家都是不可能接受的。 屆時薛芯怡受挫多了,絕望之下肯定是要抓住老榮郡王妃不放的。 但這事就算老榮郡王妃肯,榮郡王和榮郡王妃也是不會肯的。 榮郡王府的爵位將止于現任榮郡王這一代,照舊歷,榮郡王過世,皇帝會酌情給其長子賜一個爵位,但真的完全是要看皇帝的恩寵了。 這種情況下,榮郡王妃還有她兒子兒媳怎么會肯定下薛芯怡的女兒? 兩人正說著話,以宓察覺到自己裙角被拽了拽,她低頭,便看到阿意不知何時已經跑了回來,正傻呵呵的對著自己笑。 以宓的心瞬間就化了化,她彎腰下去,戳了戳阿意的軟軟嫩嫩臉頰,笑道:“我們阿意這么小,也有不少人打他的主意了呢?!?/br> 她帶阿意出去,不少勛貴夫人盯著阿意的眼睛都是綠的。 包括她自己的舅母魏國公夫人曾氏。 以宓的表哥魏國公世子韓慎遠也生了個女兒,韓慎遠和她妻子都在云南,女兒就放在了魏國公府給她祖母曾氏養著,以宓帶著阿意回魏國公府探望外祖母韓老夫人時,曾氏便總讓人將那小姑娘抱出來,想讓她親近自己,親近阿意,意思不言而喻。 算計得也忒遠了些。 說起來也是好笑,穆元禎初初登上帝位的時候,不知道多少人眼睛盯著他的后宮,想進去分一杯羹,再加上以宓嫁給穆元禎之后多年也都只有阿意一個孩子,更是有“德高望重”的老臣覺得穆元禎應該廣開枝葉,以確保后繼有人…… 只是結果暗中尋事的幾家大臣家的女兒皆被穆元禎給賜了婚事,或和親,或遠嫁荒蠻異族,更有甚者,直接就被人翻出了過往貪污瀆職的各種罪名,落了個或撤職或被流放的下場。 每次都迅疾得讓人無絲毫抵抗或應變之力。 至此,再沒人敢盯著穆元禎的后宮,覬覦著以宓的后位了,或者最多是敢想不敢付之于行動了。 然后不少人就把目標給改了,從穆元禎的身上改到了他兒子皇長子穆玄意身上。 穆元禎聽見以宓說這話就皺了皺眉,道:“亂七八糟的,讓阿意離那些人遠些?!?/br> “不過你看定些,阿意大了也該有些玩伴,先好好瞧著,待阿意兩歲時就該定下來,每日里接進宮來陪阿意讀書習武?!?/br> 又補充道,“年歲不要相差太多,要身體好,已經開始習武,性子利落的,家中嬌慣的一律不要。你先定下名單,我再派人去查一查?!?/br> 阿意身邊完全沒有同齡的小伙伴一起玩耍的確是不行的。 以宓一邊握著阿意的小手和他玩耍,一邊就抬頭對著穆元禎點了點頭,笑道:“這事我瞅著還真有幾家人有那意思,不過那恐怕都是家主的意思,夫人們還是不樂意的?!?/br> 幾歲的孩子能懂得什么,萬一玩起來沖撞了或傷著了阿意,穆元禎可不是什么脾氣好的,到時候怕是得不償失。 他們都怕了穆元禎,還是超出對普通皇帝正常的畏懼。 “即是不樂意那就一律不要?!蹦鼙憩F出不樂意就定或是家中嬌慣,或是情緒主導腦子的,這樣家的孩子不要也罷。 以宓瞅他一眼,輕哼一聲。 以他的標準,怕是沒幾個人能符合的。誰家兩三歲三四歲的孩子都已經開始習武了? 以宓原還覺得這事她可能要花些心思去挑挑,結果到了近年底的時候卻發現根本不用挑,宮中就多出了好幾個孩子。 依照慣例,藩王都會送自己的嫡長子,嫡長孫入京交給皇帝撫養直到皇帝愿意讓他們回藩地。 除了藩王,不少邊關大將也會將自己的嫡子送到京中教養,這些孩子多數會承父業成為軍中將領,而作為領兵打仗的大將能得皇帝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皇家多數會安排這些孩子作皇子的伴讀。 穆元禎表示要替自己的皇長子穆玄意選伴讀,云南王和北定王,還有幾個邊關大將,包括穆元禎的母族閔家都提前把孩子送到了京中。 云南王的嫡長孫陳阡四歲,北定王的嫡長孫穆則堯五歲,閔家的嫡次孫閔抒只有三歲,其他還有兩個分別是前軍都督府左都督田其崢的孫子以及遼東都司沈離的孫子,也都是三四歲的年紀。 穆元禎也沒讓他們住外面,反正他沒后妃,宮中大把空中的宮殿,就直接把他們放到了宮中養著,只是因是養在宮中,除了一個乳母和一個嬤嬤,其他人都不能隨伺在身邊,而是由宮里安排了人手去服侍照顧。 宮中一下子變得這么熱鬧,就是連依玥都嘆道:“原本還想將葵哥兒送過來陪著小殿下,這一下子就這么擠,還是算了?!?/br> 那幾個孩子,除了北定王府的那個養得嬌了些,明明才三四歲的年紀,卻個個都彪悍有個性得很,據說到了宮中才沒多久,彼此都已經打了好幾架了,還是見血的那種,那些個乳母嬤嬤們全都是臉嚇得煞白煞白的。 甭管以宓聽得皺眉,這卻正好對了穆元禎的脾胃,他可不想給兒子找那些個文文弱弱蒼白得像是一根手指都能碾碎的伴讀給兒子。 以宓笑道:“待葵哥兒大些吧。他這么小,就算你和二公子舍得,你婆母和趙老夫人肯定也是不會舍得的?!?/br> 葵哥兒已經近三歲,淮寧公主不能再生,依玥也一直未有孕,這一代就淮寧公主的馨姐兒和葵哥兒兩個,南陽侯府都寶貝的不得了。 北定王府。 北定王世子妃錢氏抹著眼淚,她道:“世子爺,父王的心思誰人不知,既然如此,為何還要送堯哥兒去京中送死?待他日真有那么一日,我們堯哥兒豈不是第一個被拿來祭旗的……” 說到這里,她簡直是傷心欲絕。 她兩女一子,說穆則堯就是她的命根子都不為過,不說別的,若是穆則堯出事,將來她這世子妃的位置保不保得住都說不準。 她出身京城,祖父父親都是京中官員,她和穆連赫的婚事還是慶源帝親自賜婚的,若是北定王府起事,她娘家是不可能為了她叛了大周,只會為了和北定王府撇清關系和她斷絕關系,屆時她沒了娘家支撐,再沒了唯一的兒子,這世子妃的位置怎么可能做得穩? 北定王世子穆連赫陰沉著個臉。 他心里也不好受,他甚至比自己的世子妃都更加清楚,自己父王的打算,他送了自己兒子入京,其實那就是個棄子了。 可是他父王的決定,他不敢也不能去改變。 錢氏哭個不停,穆連赫終于忍不了斥道:“哭,有什么好哭的,堯哥兒他是我們北定王府的長子嫡孫,這本來就是該他擔的責任。我自己不也曾經在京中住過數年,現在不也好好的……” 可是說到這里他卻也再說不下去,滿嘴都是苦澀。 正因為他幼時是在京中,不在自己父王的膝下長大,以致父子兩人感情較為淡薄,就算自己二弟犯了天大的錯事,但他父王最看重最喜愛的卻還都是二弟穆連宏。 錢氏被斥,她想忍了淚水好好和穆連赫商議,可是卻忍不住自己的心一陣陣的絞痛,她一想到自己才五歲的兒子在京城皇宮之內可能任人宰割,那心就像被人剜了一塊般生疼。 她哽咽道:“世子,父王他……世子,您不能不管堯哥兒啊?!?/br> 穆連赫也就兩個兒子,次子是個庶子,資質也遜過長子許多,他當然也非??粗睾驮诤蹰L子。 他咬了咬牙,終于右手按在了錢氏的肩上,低聲道:“你不必這般擔心了,堯哥兒是去做皇長子的伴讀,這對堯哥兒說不定是個機會?!?/br> 錢氏一愣,她的哭聲慢慢停住,狐疑的看向自己的夫君,見他目光有些躲閃,她心中卻慢慢升起了一些光亮。 第88章 北定王世子穆連赫和夫人錢氏在說著兒子入京一事,北定王府主院內北定王妃金氏也在和北定王穆釗業說著此事。 北定王妃金氏出身遼東的本土大世家金家,是北定王穆釗業的繼妃。 她并非北定王世子穆連赫的生母。 北定王的元配王妃梅氏出身京中大族梅家,其祖父曾官拜都察院正三品左副都御史,嫁到北定王府一年后,在生兒子穆連赫時難產而亡。 而北定王的次子穆連宏以及兩個女兒都是繼妃金氏所出。 北定王府歷代王爺的元配都是出身京城的勛貴官宦世家,在為世子時由大周皇帝賜婚的,但除了第一代的北定王,之后的幾代北定王的元配王妃能順利產子,然后兒子再繼承王位的一個也沒有。 金氏道:“王爺,世子他只有一個嫡子,這送到京中,豈不是如同剜了世子爺和世子妃的心?這事就沒個轉圜,報個病什么的將他再接回來嗎?妾身看世子妃這些時日整個人都猶如失了魂般,堯哥兒說是世子妃的命都不為過?!?/br> 當然,接他回來,路上就能讓他直接病死。 北定王掃她一眼,但金氏偽裝的功夫向來深厚,神色沒有絲毫的虛情假意–此時她心中也沒有惡意,她說這些話時心中不停的在跟自己默念,她是真的關心世子和世子妃,真的關心穆則堯……默念到自己心都真的有些疼痛的地步。 北定王從自己王妃面上看不出端倪,頭又轉了回去,輕哼一聲,道:“這是祖宗立下的規矩,王府每代的繼承人都必須要在京中住到至少陛下賜婚成親之后才回藩地,本王如此,連赫如此,到了堯哥兒自然也如此。而且去京中住住,多見識見識,也未嘗沒有好處?!?/br> 遼東苦寒,也要讓這孩子喜歡了京城,住習慣了京城,才會明白大周皇帝從他們老祖宗手上奪走了什么。 那皇位本來就應該是他們北定王府這一脈的。 金氏猶豫道:“王爺,這多見識見識自然是好的。只是……” “只是您和世子也就罷了,妾身聽說當年大周的皇帝對我們北定王府心有愧疚,對王爺您和世子都未曾太過,王爺和世子身邊服侍和教導王爺以及世子的人都是先王和王爺精心挑選的,所以王爺您和世子才能文才武略,學識超人??涩F在,這成昭帝他,明顯已經有意對付我們北定王府?!?/br> “妾身也是聽說成昭帝有意將堯哥兒接到宮中教養才和王爺提及此事的,堯哥兒只有五歲,這成昭帝只要有意養左了他的性子,荒廢他的學業……堯哥兒他可是我們王府的繼承人?!?/br> 北定王皺眉。 但他也不是傻子,甭管今氏面上的擔心和關懷多么真摯,金氏可能有的什么私心他都再清楚不過。 但偏偏她的話卻也正是他的隱憂,只不過在大業面前,顧不上這許多罷了。 他并不是像穆連赫所想的完全不在乎嫡長孫穆則堯。 北定王和元配王妃梅氏青梅竹馬,感情還是很好的,所以梅氏難產而亡,兒子穆連赫身邊的人都是他精心挑的可信任之人,但就算這樣,穆連赫幼時也是多災多難的。 不過梅氏在生之時就和尚在閨中的金氏關系很好,及至金氏嫁入王府,對長子穆連赫也照顧細致,并挑不出毛病來。 北定王皺眉不語,金氏就嘆了口氣,苦笑著微微搖了搖頭,道:“好在世子妃的娘家就在京中,好歹也能幫襯著些?!?/br> 說到這里似是為了把傷感的氣氛岔過去,就改了話題道:“王爺,說來薛氏過世已經一年,前兒個妾身的大嫂說胡家有意將二房的嫡女嫁給我們連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