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送走倆人后,韓家爸媽關起門來,滿腹的愁緒再也掩飾不住,韓爸爸為了省錢給兒女念書,煙是早就戒了的,這會兒煩躁的不行,干脆找出家里的鋤頭,在院子里的自家菜地刨了起來,韓mama卻是把韓小美叫到了屋子里,硬是逼著她把里面衣服都脫了,看到女兒身上被人打的青一塊紫一塊的還沒有消下去的印子,一邊給女兒穿衣服,一邊眼淚止不住的掉了下來,一腔憤懣卻沒辦法發泄,嘴唇都快咬破了。 韓家一雙兒女長得都隨她,女兒從小就是遠近聞名的美人坯子,韓mama送女兒去縣里念書,最怕的就是女兒被一些不三不四的小混混給纏上,沒想到,小混混沒纏上來,倒是被女混混給盯上了,這都是造的什么孽喲! “媽你別哭了,我已經不疼了,這些傷也就看著嚇人,你也知道我皮膚就這樣,平時碰到桌子都會青一塊呢?!表n小美無奈又感動地回身抱住韓mama,有些笨拙地替她擦了擦眼淚,心里不由得有些羨慕起來,要是當初她的爸爸mama還活著的話,一定也會這樣疼愛自己吧? “胡說!這傷像是被桌子碰的嗎?你給我把衣服穿好,我帶你去鄉衛生站看看,再開點藥!”吳向紅女士向來做事雷厲風行,擦干眼淚,又跑到隔壁把兒子的衣服給扒了,看到韓小榮身上也有不少淤青的地方,頓時在心里把那幾個殺千刀的女混混和他們家里人給詛咒了一萬遍,并且決定回來就去廟里燒香禱告,請菩薩保佑這些人都不得好死! 姐弟倆相視苦笑,被自家老娘打包了一起帶到鄉衛生站,讓站里的老醫生給看了看,確定沒有傷到骨頭內臟什么的,又開了些活血化瘀的藥油,這才趕在天黑前回了村子。 這時候,村里大多數人家都已經知道了韓家發生的這件大事,幾個相熟的人家都帶了些雞蛋紅糖掛面什么的過來探望,還勸韓mama不要傷心,倆姐弟成績這么好,就算回了鎮中也一定有出息云云。 韓mama原本已經不哭了,被幾個好姐妹一勸,又忍不住哭了起來,不過,這一次不是傷心,而是咒罵了。 連住在韓家二叔家的韓奶奶也被驚動了,大半夜的非要二兒子把自己送過來,睜著有些白內障的模糊雙眼,蒼老的雙手在韓家姐弟倆身上摸來摸去,直到確定孫子孫女都還好好活著,這才和韓mama一起加入了嚎啕詛咒大軍,整個屋子里鬧哄哄的吵得人腦仁子都疼,不過,對于韓小美來說,這樣的體驗確是新奇且美好的。 外星女漢子上輩子從記事起就是沒人疼沒人愛的孤兒,從來不知道被親人呵護是個什么滋味,聽到滿屋子cao著方言的女人們同仇敵愾地在那里替她抱不平、替她詛咒怒罵那些欺負他們的人,外星女漢子整顆心都暖呼呼的。 昏頭漲腦地接待熱情村民的慰問,一直忙到半夜,韓家爸媽累得半死卻還是愁得一整夜都沒閉眼,第二天夫妻倆連地里還沒挖的荸薺都顧不上了,帶著條子就趕到縣中,把姐弟倆的學籍給轉到了鎮中學,好在鎮中的校長是他們韓家村出來的,知道這件事情之后也忍不住嘆息一聲,安慰的話和其他人也是如出一轍,無非是只要孩子成績好,在哪里念書都一樣有出息云云,承諾一定會讓韓家姐弟安心在鎮中上學的。 “別嘆氣了,回來上學也好,最起碼不用住校了,往后每天晚上回家吃飯,你也能給兩個娃娃做點好的補補?!被厝サ穆飞?,韓正偉對妻子安慰道。 九十年代農村孩子去縣城讀書是很苦的,要住校不說,有的為了省錢,在學校就買一份白米飯或者兩個饅頭,菜都舍不得買,就從家里帶點豆腐乳或者菜籽油炒的小咸菜過去當菜吃,沒有多少營養不說,還經常吃不飽。 韓家條件不好,姐弟倆去縣城上學都是帶菜的,夫妻倆給他們每人每天一塊錢的伙食費,韓家姐弟基本上都攢下來留著買書了,一個饅頭都恨不得分成兩頓吃,別人看韓小美一張小巧精致的巴掌臉十分漂亮,可是,只有他們自家人知道,那哪里是天生的,那是餓得! 想到兒子女兒每次從學?;貋矶己薏坏冒淹虢o吃了的那副饞樣兒,吳向紅的眼圈又紅了起來,不過,丈夫說得對,回來都回來了,其實能這樣走讀更好,他們也能天天看到孩子。至于考大學?吳向紅從來就沒敢想那么遠,在她看來,女兒要是能考上師范,出來當個小學老師就很好了,以后也能在本地找個好婆家。 韓家姐弟回來的那天就是禮拜四了,等到辦好轉學正好禮拜五,干脆就和學校說好了下周一再去正式報到,于是,韓小美和韓小榮禮拜六美美地在家里睡了一個懶覺,直到早上九點多,韓小美爬起來的時候,才發現鍋里竟然還給他們留著早飯,是小半鍋紅薯稀飯和兩個咸鴨蛋。 “小榮!快點起來看書寫作業!”韓小美無情地掀開了韓小榮的被窩,順手將衣服甩到他枕頭邊,“鍋里有早飯,你吃完把鍋刷一下,我去菜園子里幫媽摘點菜回來做飯?!?/br> 幸虧原主離開的時候,對家里的記憶都留了下來,外星女漢子熟門熟路地找到了韓家在村邊的一處菜園子,摘了一把小青菜,掰了好幾個玉米棒子,又摘了幾個紫皮茄子和小半籃子青椒,回去的時候還被隔壁的阿嬤熱情地塞了一大把豆角。 韓家爸媽從地里挖荸薺回來,就看到兒子正乖巧地坐在院子里背單詞,女兒已經把中午要做的菜都洗干凈切好了,正準備淘米煮飯。 “小美,你去看書吧,飯等我來燒!”吳向紅放下挑子就跑去洗手。 韓家爸媽疼孩子在整個韓家村都是有名的,可以說,韓小美和韓小榮能有這么好的成績,除了自身的天賦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爸媽的全力支持,平時給了他們充足的學習時間,不像村里別的人家,還要使喚孩子放牛養鴨子打豬草什么的。 “媽你歇著吧,我剛背了一段古文,正好做點事情緩緩腦子?!表n小美把韓mama按在小凳子上做好,順手給她倒了一杯降火的野菊花茶,“媽你喝水!” “誒!你就把米飯煮上就行了,菜等我來炒?!表nmama喝著女兒的愛心茶,高興得眼睛都快瞇起來了。 “小美你不用害怕,跟你弟好好念書,只要你們能考上,我和你爸肯定能讓你們上大學的!等寒假你和小榮就去你姥姥家住一段時間,我和你爸去城里送貨去,聽人說年底的時候大市場那邊送貨的人手很好找活,勤快點一天能掙十幾塊錢呢?!?/br> “媽,我能跟你們一起去嗎?”韓小美默了默,轉過身看著韓mama。 “你去做什么?過了年你就是初三下學期了,眼看著就中考了,好好在姥姥家看書,我跟你姥姥都說好了?!表nmama不贊成地剁過了女兒手里的鍋鏟,看樣子是連炒菜也不想讓韓小美做了。 “那好吧?!表n小美無奈,她很想向韓mama展示一下外星女漢子力拔山兮的威猛,只可惜她知道這具身體的原主其實是個手不能提的嬌弱小美女,上次在學校暴打女混混,還能說是為了保命爆發了身體潛能,她要真敢當著韓mama的面兒把廚房里的大水缸舉起來,韓mama非得嚇死不可。 外星女漢子對韓家人的感覺很好,在沒有搞清楚她和這個韓小美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前,她覺得自己還是不要嚇唬人家爸媽的好。 農村人中午吃的都比較簡單,管飽就行,韓mama把女兒趕回房間看書,自己將女兒摘回來的菜全部剁吧剁吧,攤在一個竹匾子上,放在另一口鍋上隔水蒸熟了,然后用自家做的黃豆醬調了一大碗醬汁,等蔬菜蒸熟了撈出來放在一個大大的菜盆子里倒入醬汁拌勻了,就是全家人中午的主菜了。 不過,兒子女兒難得在家里吃飯,韓mama還是從罐子里摸出了幾個土雞蛋,切了些青椒,做了一道青椒炒雞蛋,也算是一道葷菜了。 吃完飯,韓家爸媽也沒休息,韓爸在家里修補農具,韓媽則將挖出來的荸薺放在大盆里,洗干凈上面的泥巴,這樣晾干水分,明天早上就可以挑去街上賣了。沾了泥巴的荸薺是沒有人肯要的,一來泥巴壓秤,二來買的也嫌臟,所以必須全部洗干凈才可以拿去賣,韓mama足足洗了大半個下午,才把所有荸薺都洗干凈晾起來。 晚上,一家人正準備吃晚飯呢,韓家二叔來了。 第六章 登陸地球第六天 韓家二叔是來送雞蛋的。 韓奶奶這輩子就生了兩個兒子,韓家二叔年輕的時候出去幫人家干活傷了身子,一輩子都沒有自己的孩子,后來找了個離過婚沒有孩子的女人,韓家叔叔嬸嬸自己沒有孩子,就把韓小美姐弟倆當成了自家孩子疼,聽說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回去收拾了家里的雞蛋就送了過來,說是給倆孩子補補。 “正揚你拿回去,馬上快到年底了,這些雞蛋賣了也值不少錢?!表n爸爸連忙將那一籃子雞蛋拎起來塞回韓家二叔韓正揚手里。 “大哥你要不收我回頭可殺只雞送來了,再說了,我和他二嬸往后還指望著孩子們給送終呢,給自家孩子吃點雞蛋你都不要,你這是存心讓我們心不安??!”韓正揚將裝著雞蛋的籃子放在桌子上,一臉疼惜地看著韓家姐弟。 當初他也曾想過,要不要求大哥大嫂送一個孩子給他們養,畢竟他和小翠這輩子都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了,與其去抱養一個,倒不如直接養大哥家的孩子,這樣以后他們走了,家里的東西說來說起還是自家人的,只可惜,大哥大嫂把兩個孩子看的比命還重,他根本開不了這個口,不過,這并不影響他對侄子侄女的疼愛之心。 “二叔,你放心,等我長大了,我一定孝順你和二嬸,給你們買好吃的!”韓小榮最喜歡他二叔了,看到他二叔立刻靠了過來,“二嬸怎么沒來?” “你二嬸在家里理草藥呢,等賣了草藥,二嬸還要給你和你姐買新衣裳呢?!表n正揚一把將韓小榮抱起來放在膝蓋上,半大小子頓時羞紅了臉,韓小美在一邊看得直樂,心想幸虧她是女孩子,而且已經長大了需要避嫌,不然這會兒坐在二叔膝蓋上的肯定還要加上一個她。 來自親人的溫暖,撫平了姐弟倆被勸退之后忐忑不安的心,痛痛快快在家里玩了兩天之后,一眨眼就到了禮拜一,韓家姐弟必須要去鎮中報到了。 這天一大早,韓mama特意炸了長長的春卷,再給韓家姐弟每人煮了兩個白水煮蛋,擺成“100”的樣子,這里的習俗是這樣的,小孩子第一天上學,家里都給準備一根春卷外加兩個白水煮蛋,寓意上學次次能考100分,春卷里面包了大蔥餡兒,寓意聰明伶俐。 吃完早飯,韓爸爸騎著二八杠的自行車,前面橫桿上坐著韓小榮,后面座位上坐著韓小美,將倆人的書包掛在車把手上,騎著就往鎮上趕,韓mama站在家門口送他們,一疊聲地讓他騎慢點兒,還讓他回來的時候別忘了帶一斤豬板油,熬豬油剩下的豬油渣可以拿來包成豬油渣白菜餡兒的包子,給倆孩子當點心吃。 外星女漢子還是第一次坐自行車,雖然這玩意兒看起來不太穩當,但是不知道為什么,靠在韓爸爸的背上卻覺得異常的安穩,韓小美雙手緊緊摟著韓正偉的腰,那寬闊的脊背擋住了前行的涼涼寒風,外星女漢子的心里暖暖的,鼻子也有點酸。 原來,這就是有爸爸的感覺啊。 真好…… 韓家村到鎮中學并不遠,騎車二十分鐘左右就到了,因為是第一天來報到,而且還是插班生,韓爸爸特意提前了一個小時帶孩子過來,到鎮中的時候,傳達室的老頭剛拿出鑰匙在開大門。 鎮中學的大門是那種老舊的鐵欄桿門,瘦弱一些的孩子都可以從縫隙中鉆進去,不過,看門的老頭依然堅持每天鎖門開門,不得不說這個年代的人真是對自己的職業十分的熱愛而且負責。 那老頭聽韓爸爸說是帶兩個孩子來辦轉學的,又聽說他們是下面韓家村的人,立刻笑著讓他們進去,還給他們指了指去校長辦公室怎么走,他們校長也是韓家村出來的,老頭還以為他們是親戚呢,故而十分熱情。 韓爸爸帶著姐弟倆穿過鎮中簡陋但整潔的小cao場,便看到了幾棵大榕樹下面的一排老舊磚瓦房,這里一排都是學校的辦公區,校長辦公室就在最東邊那間,他們過去的時候,韓校長剛燒好開水正在泡茶,看到韓爸爸立刻熱情地招呼他們進來。 “你們家的事情我也聽說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那些人我們得罪不起,好在兩個孩子成績不錯,你放心,鎮中雖然這幾年生源不好,中考升學率不如以前高了,但是小美和小榮的成績,想考縣一高也不是什么難事?!?/br> 韓校長對于韓小美姐弟倆轉學過來其實心里是很高興的。 這幾年縣中為了提高升學率,每年都通過內招從下面“掐尖兒”,選走了一大批好苗子,留給他們的都是被淘汰下來的,這樣一來,他們的升學率自然就被拉低了,下面鄉鎮中學也是有苦難言,畢竟他們也能理解那些家長的想法,孩子要是能考上縣中,誰愿意留在鄉鎮讀書呢? 韓家姐弟的成績非常好,天賦驚人,韓校長很早就開始關注他們了,也知道他們這樣的孩子注定會被縣中選去,果然被他猜中了! 只是,韓校長怎么都沒有想到,縣中會為了那幾個女混混把韓家姐弟這一對好苗子給丟了,不過想來也是正常,縣中的尖子生太多了,韓小美又不是狀元之才,沒必要為了這兩個孩子得罪縣里的領導。 不過,這樣一來,恰好便宜了他們鎮中啊。 韓校長已經打定了主意,也和初三班的班主任交過底了,務必要讓韓小美好好學習,爭取給他們鎮中拿下一個縣一高的名額! 韓小美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知道,原來因為生源問題,鎮中不管是初一還是初三都只有一個班,不像縣中,光是初三就有五個班,不過,這樣也好,人少是非就少,而且在這個一個鄉鎮中學里,校長就是土皇帝,只要校長喜歡他們姐弟,他們在學校的日子就會比縣中好過許多。 韓小美對鎮中學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鎮中的事情并不多,韓校長等到早自習鈴聲響起的時候,先是帶著韓小榮去了初一班,把韓小榮交給初一班的班主任,這才帶著韓爸爸和韓小美去了初三班。 初一到初三其實就是一排三間大瓦房,不過人數卻是呈現遞減規律,因為農村能供得起孩子上學的真的很少,有些孩子成績不好也不愛學習,一般念完初一就輟學去學手藝了,還有的女孩子家里不愿意供的,也會輟學回家等著嫁人,于是,到了初三班,剩下的就不多了,韓小美進去的時候,看到班里稀稀拉拉的坐著三十多個學生,顯得整個大教室特別的寬敞。 “你就是韓小美???不錯不錯!”班主任韓春早是個瘦瘦的一頭短發的中年女子,笑起來眼睛瞇起,嘴角微翹,十分的喜慶,和韓校長韓爸爸寒暄了幾句之后,便將韓小美引進教室,讓她站在講臺上,向班里同學簡單介紹了一下,然后把她安排在了第三排中間靠左側的位置。 這可是教室里的學霸專區! 班里同學都好奇地看著這位新來的同學,也有和韓小美曾經在一個村小念過書的同學正在向同桌科普韓小美姐弟倆的輝煌事跡,基本上只要有韓小美姐弟倆在,他們那個年級的第一永遠都是他們倆…… 在學生們眼里,成績好的學生就是好學生,更何況,韓小美還長得那么漂亮,除了幾個愛說酸話的女學生之外,幾乎立刻便贏得了班里大多數同學的喜歡。 這種喜歡,在韓小美拿起英語書開始早讀的時候瞬間達到了頂峰! 韓小美的英語念得太好了,簡直比老師放的磁帶還要好聽!他們不知道這是外星女孩子自帶的超腦系統自動掃描后選取的最優美的發音,只是無端覺得韓小美的英文發音真是太標準了。 90年代農村鄉鎮中學的英語教學也才剛剛起步,像江下鄉鎮中學這樣的落后學校,甚至好一點的英語老師都沒有,老師都是半吊子,自然不能指望學生能學到多少正宗的發音。 早讀課一結束,韓小美的新同桌就猛地撲了半個身子過來,眨巴著大眼睛看著她:“韓小美,你的英文發音真好聽啊,能教教我嗎?” “韓小美你還記得我嗎?我是江蕊蕊啊,我們村小同學過的!” 外星女漢子從“韓小美”的記憶里翻閱了半晌,果然發現這班里有幾個是她小學同學,只不過,以前的韓小美除了上學就是在家里讀書寫作業,基本上不和村里其他同齡人玩,再加上初中三年都沒有聯系,小孩子變化快,一時沒認出來也是正常的。 “我們學校英語老師是省師范畢業的,可能英語比較好吧,你們想學的話可以跟我一起讀,不過得先問問老師?!表n小美想了想回答道。 鎮中的英語老師兼職帶初一到初三三個班的英語,聽說韓小美口語發音不錯,特意讓她讀了一段,發現果然和磁帶里的發音都一樣的,頓時就決定讓韓小美負責每周三次的早讀課英語領讀。 原先初三班的英語課代表可算是解脫了!看著韓小美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什么救世主,天知道他每次上去領讀有多痛苦!那些繞口的發音簡直像是天書!這孩子當下就決定明天早上給韓小美帶一個白煮蛋,感謝她的頂替之恩! 第七章 登陸地球第七天 鎮中很多學生都是下面村子里的,因為住的遠,中午吃飯都是在學校吃的,鄉下中學不像財大氣粗的縣中有現成的食堂飯菜,這里都是學生們每天從家里帶一個鋁制的飯盒,飯盒上用墨水寫著各人的名字,里面裝一些洗干凈的米,有的還會在米上面放一些臘rou、咸魚或者咸菜什么的,早上一起放在班級門口的大筐子里,然后由班里的值日生抬著送到大灶上。 大灶的廚師會把這些飯盒內挨個注入一些清水,然后挨個碼放在蒸籠上,等到學生們做好課間cao的時候,就可以開火蒸飯了,這樣等到中午放學,飯盒里的米飯和菜就都蒸熟了,再由各個班里的值日生抬到各自班里去分發。 外星女漢子還是第一次體驗這樣的用餐方式,好在這里的男孩子們都比較紳士,像是搬運飯盒這種體力活,一般都不讓女生做,他們自己輪流排班,韓小美她們就等著吃飯就行了,不過吃完飯收拾教室一般都是她們女生做的,也算是分工明確了。 韓家條件一般,但對兩個孩子都很舍得花錢,給韓家姐弟準備的飯盒里,除了二兩米之外,還有兩大塊咸rou、一把自家腌的咸菜,做出來的味道有點像是梅干菜蒸rou,米飯浸透了咸rou的香味,非常好吃。 “小美,我這里有螺螄rou炒的蠶豆醬,你要不要?”韓小美的同桌、初三班班長韓瑩瑩湊了過來,手里還拿著一個玻璃罐。 “給我來點!”英語課代表韓莊子急忙用自己的勺子舀了一大勺,被韓瑩瑩用鐵的鉛筆盒狠狠打了一下,頓時齜牙咧嘴。 “韓瑩瑩你這個女魔頭!我就吃你一勺蠶豆醬,至于下如此殺手?”這個年代正是港臺武俠劇大熱的時候,韓莊子沉迷武俠劇,幾乎給班里每個同學都起了綽號,平時雷厲風行的女班長是他嘴里就成了李莫愁那個的江湖第一女魔頭。 “這蠶豆醬是給有功之人吃的,小美今天帶我們讀了英語書,你除了收作業還會干啥?” “我還會發作業啊……”韓莊子委屈道。 “哈哈哈哈……”全班哄堂大笑,這個年紀的人正是喜歡湊在一起的時候,因此除了極少數幾個住在鎮上家長要求回家吃飯的,班里其他人都是在學校蒸飯吃的,大家你嘗嘗我的、我嘗嘗你的,很快就把各自帶來的飯菜都吃光了。 吃完飯,大家拿著各自的飯盒,三三兩兩的結伴去水井邊洗飯盒。鎮中包括整個鎮上這個年代都是沒有自來水的,他們學校有一口井,裝了搖把,平時用水都是自己打上來的,幸好農村出來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做慣了家務的,打水這點小事人人都會,很快就把飯盒洗干凈了,拿回去晾在窗臺上,等放學了再裝在書包里帶回去,講究點的還專門用花布縫一個裝飯盒的布袋子。 學校中午會有一個多小時的休息時間,趁著這個時間,韓小美跑到初一那邊去看了看弟弟,發現韓小榮正一個人趴在窗戶邊的座位上發呆,頓時危險地瞇起眼睛:難道班里有人欺負她弟? 想想也很有可能啊,她弟一看就是軟萌可愛易推倒的小可憐,保不齊就有人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凌霸她弟呢?外星女漢子緊緊握起了拳頭,一雙漂亮的大眼睛虎視眈眈地掃視著初一班的小土豆們,試圖從中找出欺負她弟的不良土豆…… “誒,韓小榮,你姐在外面!”韓小榮的同桌伸出手指戳了戳正在發呆的韓小榮。 “姐!”韓小榮同學看到他姐,瞬間滿血復活,跟個哈巴狗似得搖著尾巴從教室里竄出來,雙眼亮晶晶地看著他姐,隨即又委屈巴巴地指責她,“姐你中午吃飯怎么不來喊我一起?” “咦?這里吃飯不都是一個班在一起吃的嗎?” “???對啊,我忘了?!表n小弟懵了一下,頓時不好意思地紅了臉,以前在縣中的時候,他們姐弟倆為了省錢,都是打一份飯合在一起吃的,不過鎮中都是自己從家里帶米和菜過來蒸飯吃的,不用打飯,而且飯盒也是直接拿到班里分發的,自然不用再像縣中那樣姐弟倆一起吃飯了。 “你就是因為這個不高興的?不是班里人欺負你?” “不是啊,班里同學都很好,今天老師還讓我讀課文了呢?!表n小榮很喜歡新的學校,這里雖然不如縣中大,教室也很破舊,但是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友善,而且也沒有人會笑話他穿的不好,因為大家都穿的差不多,感覺就很親切。 “沒事就好,反正我們班就在那邊,要是有人敢欺負你,你大聲喊我,我馬上就能過來?!表n小美笑瞇瞇地替弟弟整理了一下皺起來的衣領,他們穿的還是縣中的校服,但是韓小美決定,明天來上學的時候就和弟弟把校服換成平時穿的衣服,既然大家都這么穿,那他們也不能例外,要融入一個新環境,最要緊的就是從外表開始,比如說變色龍,咳咳! “知道了姐,那你快點回去睡午覺吧,下午放學我們一起回家!對了我們班還有咱們村里的呢,他們和我說以后可以一起回村,這樣就不用家長來接了?!毙『⒆觽儗τ诜艑W路上沒有家長管束的自由時光都是很向往的,韓小榮說到這里就兩眼放光,因為剛才課間cao的時候,班里同學已經跟他說了很多放學路上可以玩的東西,比如捉了土蛙釣小龍蝦,或者用燒紅了凹彎的縫衣針釣魚釣黃鱔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