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魯舅舅在心里搖搖頭,又看向邊靜玉。 這孩子會讀書,只怕比沈怡更“壞”。若他和沈怡兩人真的成了親,大約就是……就是……雜學律法八卦學得很好但正經科舉文章半點不會的魯舅舅的腦海中忽然閃過了七個字——惡人自有惡人磨。 其實還算純良的沈怡和邊靜玉就這樣默默地看著魯舅舅的臉變成了五顏六色。 “你的心意,我已是知道的了?!濒斁司藢ι蜮f,“還未恭賀你父親官復原職。沈侍郎是簡在帝心的人物,他一回來,你家就有主心骨了。你以前cao持‘餓否’的生意時,還可以說是擔起了養家糊口的重責。但現在不成了,即便生意是掛在忠仆名下的,為了臉面好看、名聲好聽,也不該行商賈之事了?!?/br> 沈怡忙起身領訓。 魯舅舅擺擺手,讓沈怡坐下,道:“既然如此,你家里不如趁著這個機會把‘餓否’獻給皇上吧?!别I否的規模再怎么大,也不會被魯舅舅這樣的富豪大商人看在眼里,他其實是在暗示把通過送餐員收集信息的方法獻給皇上。他一介商人,萬萬不敢沾手這種事,又感念沈怡的心意,才為他指了一條路。 想了想,魯舅舅又說:“要以前朝廠衛為戒?!?/br> 給皇上送消息網是好的,但若這消息網失了約束,變成某些人用來陷害忠良的工具就不好了。這里頭的分寸很重要。前朝之所以由盛轉衰,還不是因為皇上壓不住廠衛了,叫他們壞了朝廷吏治。說完這話,魯舅舅就轉了話題,對著邊靜玉和沈怡說起了家里的事情,譬如說邊靜玉的二表弟要定親了云云。魯舅舅向來謹慎,對于朝堂上的事,他自覺沈家人應當了解的比自己多,所以就點到為止了。 邊靜玉不知道禮物的事,也沒把送餐員和大小福公故事里的流浪兒聯想到一起去,實在不知道“餓否”有什么好獻的。待舅舅說起了前朝廠衛,他才覺出事情的嚴重性來。他給了沈怡一個詢問的眼神。 沈怡卻難得沒有注意到邊靜玉。他既被魯舅舅點醒,現在滿腦子都是“餓否”的事。 邊靜玉便在桌子底下踢了沈怡一腳。 沈怡依然沒有側頭看向邊靜玉。 邊靜玉便又踢了一腳。 ———————— 依著感覺來看,兩個腳印一左一右,應當非常對稱。讀書人真有本事! 被踢的魯舅舅如此想到。 第59章 沈怡抱著一盒子的“八卦”回了家。魯家舅舅把他送的禮物又重新還給了他。 這倒不是因為魯家舅舅不喜歡這個禮物,而是因為這份禮物太過特殊,魯家舅舅雖領了沈怡的心意,卻覺得這份禮物不能收。除了八卦以外,他把沈怡送的其他禮物都留下了。他其實很看好沈怡。 沈怡回到家,鉆進了父親的書房,把“八卦”往沈德源那里一遞。 沈德源和沈思雖官復原職了,現在卻還處在假期中?;噬蠟榱吮砻髯约后w恤下臣,準了沈德源和沈思在家里養上十天半個月的,一是為了養一養身子,怕他們在流放時傷了身體,二是為了給他們多一些和家人團聚相處的時間。不過,為了表示他的重視,他不僅賞下了金玉和藥材,派太醫在沈家常駐,還重新在京城中最好的地段給沈家賜了宅子。如此,那些觀望的人倒是再不敢小瞧他們沈家了。 沈德源隔三差五就要給皇上遞謝恩的折子,感謝皇上洗清了他的冤屈,感謝皇上如此厚待沈家等等。折子詞句優美、情感真摯,可以被當做是謝恩折子的范本,保證能讓皇上感知到他的一片真心。 但是,當沈德源寫折子時,其實他的內心毫無波動。 后宮的女子就算長時間盼不來皇上的臨幸,也不能有怨望的情緒;其實前朝的官員也是如此。沈德源久混官場,很懂得其中的規則。大臣和皇上嘛,在很多時候都要比比誰更能演,比比誰更能裝。 沈怡把“八卦”的事一說,沈德源恨不得要脫下腳上的鞋子來揍他! 兒子太能干、太有想法,真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你真是給你爹出了個大難題……”沈德源狠狠地瞪了沈怡一眼。如果這張可以被建起來的消息網沒有被魯家知道,沈德源有很多方法把這件事情壓下去。但是,現在魯家都知道了,就有些麻煩了。 沈怡嘆著氣解釋,他一開始誤會了魯舅舅喜歡聽些東家長西家短的趣事兒,所以才會集了這些消息送過去,本來只是想要討魯舅舅歡心而已。后來猛然被魯舅舅點醒,他才意識到這些東西很要命。 沈德源面無表情地問:“魯家主怎么沒把你打出門去呢?”這都能誤會了! “唉,別提了。我都想時間倒轉把前兩天那個會錯了意的自己打死了?!鄙蜮f。 沈德源覺得有必要和魯家主聊一聊。他雖和魯家主不熟,卻可以讓安平伯代為引薦。 高飛案很快就有了新的進展。當然,因為整個案件沒有進行公開審理,這些新進展都不為外人所知,只是被審案的官員呈到了圣上面前。高飛提供的證據上的鎮國公私印把鎮國公的義子杭勝牽扯了進來,本以為這事是杭勝仗著鎮國公的權勢做下的,不想在調查杭勝時,又把成家的人牽扯了進來。 成家現任家主是宮里德妃的兄長,也是二皇子的舅舅。 成家和柳家一樣,是以軍功發家的。不過,成家的基業都在南邊。如今南邊安穩并沒有那么多的仗要打,成家就比柳家低調了很多。這幾年,成家主的長子在南方軍中駐守,他本人則留在京城中。 再說鎮國公的義子杭勝,他本是軍中孤兒。 西北那邊民風彪悍,女子改嫁是常見的事,那些丈夫戰死沙場的妻子往往會帶著子女一起改嫁。若得遇良人,孩子們在新家庭中會得到很好的照顧,能有口飯吃,也能有件衣服穿。但是,有時候孩子們在新家庭中的日子會變得很艱難。鎮國公便在西北十城中建了恩濟堂,用以收養烈士們的孩子。 杭勝的父親是個老兵。在他三歲時,他父親犧牲了,他母親委身給一個皮毛商人做妾,跟著商人離開了西北。杭勝就進了恩濟堂。他在恩濟堂中長到了十三歲,和其他的孩子一樣開始面臨選擇了。 雖然他們都是烈士后代,但恩濟堂并不要求他們長大后一定要參軍。想種地的就去種地,想學點字去行商的就好好學,想學醫的就學醫……當然,如果他們有志氣要上場殺敵,恩濟堂更不會反對。 十三歲的杭勝選擇參軍。然后,他和其他選擇參軍的孩子一起被丟到了兵營中進行訓練。 在兵營中訓練了兩年,十五歲的杭勝第一次上戰場,表現得可圈可點。兵營中,和他一樣優秀的年輕人還有好幾位。鎮國公那時已經起了要培養繼承人的心思,就在暗中觀察著他們。杭勝很快就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了。他上了戰場時勇猛,下了戰場時關愛戰友,并且還一直勤加鍛煉、自學兵書。 鎮國公愛惜人才,特意派了老兵去教導他。在杭勝十八歲時,他已經是兵營中一位人緣很好、戰功不錯的小將了。關注了他三年的鎮國公親自召見了他,在詢問過他的意見后,將杭勝收為了義子。 這已經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現在杭勝二十二歲。 而高飛母族幾十人被無辜殺害的事也發生在三四年前。 也就是說,鎮國公收杭勝為義子和高飛母族被殺兩件事是前后腳發生的。 收杭勝為義子時,鎮國公自覺還能撐上十到十五年,等他退下來時,杭勝正好是而立之年,正是年輕力壯卻又積攢了不少經驗的年紀。在他看來,敢于上場殺敵的杭勝到那時候應該能挑起重擔了。 鎮國公處處為杭勝著想,杭勝卻在一開始就心懷不軌。 成家人具體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聯系上杭勝的,這已經不可考了,但這肯定是鎮國公收他為義子好幾年前的事情。在鎮國公剛認下杭勝為義子沒多久,杭勝為了對成家人表忠心,就做下了殺害高飛母族的事。杭勝確實有幾分厲害,他做了這事,就是為成家人捏造了一個屬于鎮國公的把柄,表明自己永遠忠于成家人的決心。在柳佳慧的夢里,這件事情果然被算到了鎮國公頭上。如今朝廷中拿得出手的武官并不是很多,鎮國公府分崩離析后,西北蠻人犯境,皇上無人可用,成家主臨時接管西北軍。 二皇子自請為將,有成家人的看顧,他在西北立下了好大一份軍功。所以,在柳佳慧的夢里,他也是奪嫡的熱門人選。別看皇上現在如此看重太子,當其他皇子太能干,老皇帝也會壓不住他們的。 杭勝從根子上就壞透了。其實,不僅僅是他,西北軍中像他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兩三人。 鎮國公打一開始就沒想要培養自家人,所以柳佳慧的堂兄堂弟們都是自幼習文、從未接觸過兵法的。因此,成家人這一局應當是在看到柳家下一輩無人習武時就布下了。哪怕鎮國公沒有收杭勝為義子,他收別的人為義子,也難保那人又是一個杭勝。哪怕鎮國公不收義子,憑著杭勝幾人的表現,只要他們不戰死,在西北軍中爬到中高層也是時間的問題,到時候整個西北軍照樣能被弄得烏煙瘴氣。 杭勝在休息時,常常背了米糧去看望那些軍烈屬。鎮國公曾將這當作是他品性好的表現。自家侄女剛得祖宗托夢時,鎮國公接到消息后再去回想杭勝平日的言行,都不覺得杭勝身上有值得讓人懷疑的地方,他更覺得是自家侄女胡言亂語了??梢姾紕倨饺绽镒龅糜卸嗪?!等到展開了細密的調查,鎮國公抓住了成家人的尾巴,才知道在杭勝經常探望的那些人中,有一位老人是幫他和成家傳消息的! 而現在,這些都作為證據被呈到了圣上面前。 朝堂看似平穩無波,其實已經掀起了血雨腥風。 沈德源敏銳地察覺到京城中的氣氛有些不對勁。他越發覺得“餓否”這事得先壓下去。反正沈怡已經有了獻糧種的功勞,沈家在幾年之內都無需再添新的功勞。他通過安平伯約了魯家主在酒樓見面。 安平伯和魯家主互相看對方不是很順眼,而這原因主要落在邊靜玉身上。 當著沈德源的面,他們倆就懟上了。 魯家主摸著自己手腕上的微雕手串,說:“啊呀呀,前兩天我大外甥送了我一串手串,有一顆上頭雕了喜鵲登梅。我那時就知道我要交好運了,果不其然,今日竟能得見沈大人。我大外甥真孝順??!” 安平伯:“……” 沈德源注意到安平伯的臉有些黑。也是,安平伯是邊靜玉的親爹,魯家主當著邊靜玉親爹的面,炫耀邊靜玉的孝心,他親爹心里能痛快嗎?那副手串是用上好的木頭雕的,材質、雕工都非常難得。 安平伯故作苦惱地說:“靜玉平日里常勸著我要養身。哎,養身第一要務就是要飲食節制,每頓吃七分飽就好。這是孩子們的孝心,我就照做了。這幾日確實覺得身體輕盈了不少。瘦了,卻健康了?!?/br> 魯家主:“……” 沈德源注意到魯家主的笑容有些僵。說起來,魯家主確實長得有些富態啊。 ———————— 魯舅舅氣壞了。他低頭看著自己肚子上的rou。這些rou都是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的,其中艱辛真是不足為外人道也。我憑自己本事長的rou,憑什么暗示說我肥?回頭我就對大外甥說,他爹又欺負我了! 第60章 沈德源家中只有一位妻子,并無旁的妾侍婢女一類的。因此,他在家時都不曾處理過妻妾爭風吃醋而引發的鬧劇。今個兒終于被他遇著了,安平伯和魯家主兩人真像是一對爭寵爭得厲害的妻妾??! 沈德源忙拉著二位坐下,二話不說先給他們倆倒了一杯酒。 魯家主除了和安平伯有些不對付,在別的事上還是很拿得出手的,見沈德源親自為他倒酒,忙舉著酒杯站起來,說著漂亮話敬了沈德源一杯。他心道,必然是沾了外甥的光,沈大人才能如此客氣。 喝了酒,酒桌上的氣氛就融洽了很多。 沈德源笑道:“今日冒昧引魯家主相見,原是有一樣生意要和魯家主做?!?/br> 魯家主以為沈德源說的是鹽田的事,諸多心思在腦海中轉圈了一轉,摸了摸自己圓滾滾的肚子,笑呵呵地如同寺廟里的彌勒佛,道:“好說好說……我字廣升,若沈大人不棄,不如稱我為廣升吧?!?/br> 沈德源笑道:“廣升兄是爽快人!” 大家愉快地交換了一下自己的字,酒桌上的氣氛更好了。 沈德源道:“不知廣升兄有沒有聽過‘餓否’,想不想把‘餓否’開遍全國?!?/br> 魯家主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這話說得真是稀奇,沈怡前些日子剛拿著從“餓否”而來的各類消息來他跟前走了一遭,聽沈德源話里的意思,他這當爹的仿佛不知道沈怡做過的事情一樣。魯家主定神朝沈德源看去,卻見沈德源的臉上寫滿了真誠。他忽然就懂了,沈德源這是在裝傻呢!這幫讀書人??! 也是,如果沈德源直接和他討論消息網的事,又怎么會選擇隔墻有耳的酒樓呢? 魯家主心里一動。 今日定是只討論“餓否”,不討論那個要命的消息網了。 見著沈德源臉上的笑容,魯家主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怕是沈德源暫時還不打算把“餓否”獻給皇上,他想要裝作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但又怕魯家主會xiele口風,因此想把魯家主拉到同一條船上。 沈家的船啊…… 為了大外甥,這船是不得不上了。 魯家主忙做出一臉驚喜的模樣,道:“本昌兄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說?!?/br> 于是,沈德源和魯家主兩只老狐貍很有默契地達成了共識,沈家把“餓否”這門生意正式移交給魯家主,魯家主負責把它開遍全國的各大繁榮城市。兩人當場簽了協議,安平伯這只老兔子做了見證。 構建消息網這事,則被沈德源和魯家主一起忽略了。他們仿佛同時清除了相關記憶。 如果日后沒有特殊需求,那么“餓否”就永遠是單純的“餓否”,送餐員自然也是單純的送餐員。外賣這生意簡單又賺錢,誰都能做得!魯家接手“餓否”,只有賺錢一個目的,誰都找不出其中的錯處來!但如果他們日后有了某些需求,需要有一張消息網,只要他們重新訓練一批能刺探消息的“送餐員”,消息網就能被迅速建立起來。真到了那種時候,他們想用此法來做什么,就要看當時的具體情況了。哪怕他們要將此法獻給皇上求立功,也可以說這點子是那時才想出來的,皇上哪能知道背后的真相? 安平伯沒聽懂大舅兄和好友話里的機鋒,只以為這二人是單純來談生意的。 皇宮中。 順嬪娘娘坐在皇后的宮中,陪著皇后聊天以打發時間。順嬪是安平伯的meimei,是邊靜玉的姑姑。因著沈家和邊家一起獻新糧種的事——雖說現在玉米的種子還不夠多,正在皇莊進行試種,尚處在保密階段——最近幾個月里,皇上常招順嬪侍寢。說是常招,其實也只是每月多招了那么三五回而已。 跟在順嬪娘娘身邊伺候的人都以為自家娘娘要得寵了,順嬪卻越發謙卑,侍奉皇后時比以前更為恭敬。因著順嬪入宮多年只得一女,有心腹還勸順嬪借機再懷個孩子,若是有幸誕下皇子,位分肯定要升一升。順嬪卻一點都沒有動心。她想,在宮里想過平安日子不容易,她何必要冒險再去懷一胎? 懷胎生育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女人生育原本就是在鬼門關走一遭,更何況還是在不缺冤魂的宮里! 比起還不知道在哪里的兒子,順嬪當然更看重她的女兒十一公主。若是她遭遇了不幸,在這宮里頭,還有誰能真心實意地護著十一公主長大呢?前幾年,十四皇子的生母安嬪十分得寵,他也活潑聰明、討人喜愛。結果十四皇子三歲時,安嬪再懷一胎,卻在八個月時于寢宮摔了,掙扎了一天一夜,肚子里的孩子沒生下來,她也去了。十四皇子要為安嬪守孝,在人前消失了三年。前些天,十四皇子出孝,順嬪領著十一公主在園子里玩耍時,曾碰到過十四皇子,六歲的孩子竟怯生生地不敢說話了。 順嬪娘娘在心里嘆了一口氣。所以,就算是為了女兒,她也是萬萬不敢冒險的。 而且,順嬪娘娘始終覺得,在這宮里,皇后娘娘的看重其實比皇上的寵愛更為可靠。于是,她打起精神陪皇后挑選布料?;屎竽锛业闹杜ㄓH了,皇后為了給娘家做臉,正精心挑選賞賜的物品。 忽然,有個太監從外頭匆匆進來,附在皇后耳邊輕輕說了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