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節
無情書院就在旗湖城東郊,侯書林盛情相邀,請南風去做客。 南風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他此時正在發愁如何安置天啟子,他現在是眾矢之的,天啟子跟他在一起的時間越長,越有可能引起他人注意,必須盡快尋個完全所在安置,他在考慮無情書院是不是這樣的所在。 之所以沒有立刻同意,是因為此事關系重大,還需要對侯書林進行進一步的觀察,侯書林此人品德不好是一定的了,但此人很識時務,也非常細心,倘若有利可圖,一定會盡心辦差。 夜幕降臨,侯書林背著一干做法用物,將南風和天啟子帶到一處僻靜所在,幫南風布好法臺,識趣的跑到外圍放風去了。 關于招魂,天木老道記載的很是詳細,由于不知道天啟子的生辰八字,只能以他的舌尖之血代替,為了讓天啟子張嘴,南風著實費了一番周折。 招魂法術分為召魂和召魄,魂為陽,需以陰性法器召引。魄為陰,需以陽性法器召引,金錢劍歷經數朝,過手萬人,為最常見的陽性法器。 手持金錢劍,禹步走起,真言念誦,“承應天陰,感召地靈,陽魂歸氣,陰魄附形,太上大道君急急如律令!” 真言念罷,帶血符咒貼于天啟子印堂,與此同時靈氣經金錢劍散出,感召五魄中樞。 招魂真言和咒語都是固定,但能否成事,還得看作法者自身的靈氣修為和授箓品階,授箓的品階和靈氣修為越高,感知到目標的可能性就越大。 此法說白了就是散出自己的靈氣去感應對方的魂魄,修為越低,搜尋的范圍越小,靈氣越充盈,覆蓋的面積就越大。 此前南風從未使用這種法術,本以為這只是細微小術,未曾想此法可大可小,搜尋百丈之內幾乎不損靈氣,但擴大到十里,就察覺到靈氣開始耗損,到得百里,體內靈氣開始急劇消耗,幾乎與召請天雷所耗損的靈氣等同。百里之內無有所見,只能繼續擴散,到得千里,體內靈氣幾乎耗盡,卻仍無所見。 眼見靈氣即將耗光,南風只能停止外散。 就在此時,忽然察覺到西北方向千里之外傳來了細微異動。 心中有感,立刻收起別處靈氣,往西北方向全力探察,靈氣所至,感應立刻傳回,沒錯,是天啟子的中樞。 待得確定天啟子中樞所在,集周身靈氣于劍尖,全力拖拽,“回來!” 在試圖帶回中樞的瞬間,千里之外傳來一股堅韌阻力,心中有感,再催靈氣,金錢劍不堪重負,崩裂四散。 南風扔掉手中殘劍,皺眉喘息,令他感覺欣慰的是天啟子的五魄中樞還在,但糟糕的是這中樞遭到了封印,中樞所在方位在西北方向千里之外,那里是太清宗的所在,由此可見加害天啟子的正是太清宗,而洞淵紫氣都拖不回來,便說明作法之人是太玄修為。 這樣的結果不算好也不算壞,但即便是這樣的結果,南風也已經很滿意了,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天啟子的五魄還在,就有恢復神智的可能。 金錢劍崩碎發出了異響,侯書林聽到動靜,自遠處抻著脖子向此處張望。 南風沖其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收拾殘局。 侯書林屁顛兒屁顛兒的跑了過來,在此之前他已經想好了道賀和安慰的說詞,但南風的表情很平靜,他看不出喜怒,也就不知道南風作法成還是沒成,只能小心的試探發問,“少俠,法事可還順利?” “還好?!蹦巷L點了點頭。 “我就知道,少俠道法高玄,作法哪有不成的道理?!焙顣蛛S附討好。 南風在思慮別的事情,沒有接話。 “少俠,那客棧人多眼雜,喧鬧嘈雜,不宜長者靜養,我那書院安靜的緊,往那里去吧?!焙顣殖脵C邀請。 南風想了想,點頭同意,“卻之不恭,那就叨擾一晚……” 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恥至極 眼見南風同意登門,侯書林喜不自勝,收拾了一干作法用物,自前頭帶路。 趕往無情書院的途中,侯書林不說別的,只說無情書院是如何安靜,平日里少有訪客,還有無情書院的廚子能夠烹飪怎樣精美的食物。 南風只是安靜的聽著,不曾接話。毫無疑問,侯書林在自賣自夸,但侯書林的自賣自夸卻并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看出了他需要尋一個安靜隱秘的地方安置天啟子,與其說是自賣自夸,倒不如說是毛遂自薦。 這處城池名為旗湖城,侯書林的無情書院在城東,三人行了半個更次,于二更之前來到無情書院。 無情書院只是一個附庸風雅的名字,實則就是侯書林的私人園林,南方的四季不似北方那般明顯,冬天也不很冷,植物四季常青,有建造園林的條件。 書院大門朝南,但侯書林并沒有帶二人走大門,而是打開東面的偏門將二人請了進去。 侯書林沒有解釋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南風也沒說什么,這么做自然是為了避免正門的門房看到他和天啟子。 無情書院也不是很大,占地不過二十幾畝,里面多種花木,綠蔭籠罩,內部分為東中西三個院子,據侯書林介紹,中間區域是生活區域,西側區域是女眷住的地方,而東側則是他的書房和雅舍,所謂雅舍說白了就是建在樹蔭下假山旁的木屋和石屋, 侯書林帶二人自東院走了一遭,然后低聲問道,“少俠,你們中意哪一處雅舍?” 南風沒有立刻接話,而是走到一處位于樹蔭籠罩下的石桌前,先幫天啟子落座,隨后自另外一只石墩上坐了下來。 侯書林跟過來躬身候著,等南風說話。 南風只是坐著,一直不曾開口。 侯書林等了片刻,不見南風說話,便主動說道,“少俠若有差遣,侯某一定守口如瓶,全力盡心?!?/br> 南風看了侯書林一眼,仍然沒有接話,他在斟酌將天啟子留在這里的利弊,弊端顯而易見,侯書林品行不端,謙卑恭敬圖的無非是利,一旦有利可圖,極有可能反水告密。 有利的一點是侯書林的這處書院環境很好,天啟子住在這里,飯食茶水都有人伺候。還有就是侯書林此人雖然品德不好,人卻聰明,只要與他足夠的好處,他一定會盡心照顧天啟子。 沉吟良久,南風沉聲說道,“你知不知道此人是誰?” “當是一位遭遇了變故的高人?!焙顣终f道。 南風點了點頭,剛想將天啟子的身份告訴他,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與一個人品不好的人謀事,由不得他不謹慎。 見南風這般,侯書林猜到他心中所想,“都說良禽擇木而棲,少俠若不嫌我愚鈍俗氣,侯某愿意鞍前馬后追隨少俠?!?/br> “言重了?!蹦巷L擺了擺手。 見南風言罷又沒了下文,侯書林急中生智,“這位長者可有家眷后人?” 南風并不知道侯書林為何有此一問,眉頭微皺,搖了搖頭。 “我愿認這位長者為義父,”侯書林突然跪倒,沖著天啟子咣咣磕頭,“我侯書林對天立誓,對這長者執孝子之禮,若有褻瀆怠慢,不得善終?!?/br> 事發突然,等到南風想要阻止,侯書林已經沖天啟子磕了三個響頭站了起來。 見他這般,南風既尷尬又為難,他這輩子見過不要臉的,還沒見過像侯書林這么不要臉的,當真是厚顏無恥到了極點,為了討好他,不惜磕頭攀親,認一個身份不明之人為義父。 不過侯書林這么做雖然唐突冒昧,卻非常有用,此時的人對誓言非??粗?,侯書林這么做,是為了讓他放心的將天啟子留在這里。 先前他吃了侯書林一只鹵雞,作為回報,他饒了侯書林一命,通過此事侯書林應該是察覺到了他待人甚厚,知道只要盡心幫他做事,就一定能得到獎賞。 “實話也不瞞你,此人乃太清宗天啟真人,早年曾經有恩于我,此人眼下與太清宗交惡,你敢留他在此?”南風沖侯書林說出了天啟子的身份。 見南風這般說,侯書林知道他有心將天啟子留下了,也不多嘴探聽,立刻旦旦表態,“少俠放心,我一定照顧義父周全?!?/br> 侯書林一口一個義父,搞的南風好生別扭,侯書林的名聲太差,他日天啟子若是恢復了神志,怕是不會認他這個臭名昭著的義子。 “少俠,起風了,早些將義父安頓下來吧?!焙顣终f道。 事到如今,也沒什么可猶豫的了,南風就選定了那處木屋,天啟子在太清宗住的也是木屋,應該住得慣。 安頓下來,已是三更時分,侯書林告退出門。 侯書林離開木屋之后,并沒有立刻往中院去,而是自東院兒又溜達了一圈兒,此人附庸風雅,在東院兒各處掛了不少鳥籠子,轉過一圈兒,把鳥兒都放了,這般做,自然是為了讓東院兒更加安靜。 侯書林的舉動自然逃不過南風的眼睛,他有些佩服侯書林了,此人不但迎風拍馬的功夫厲害,伺候人也著實有一套,這奴才當的,真是登峰造極了。 半夜無話,五更天,南風起身,收拾東西準備上路。 侯書林早就在遠處瞅著了,見木門開了,就走過來與南風請安,隨后又詢問天啟子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南風逐一說與他,隨后將那引魂鈴也留給了他,沒這東西,侯書林沒法兒照顧天啟子。 天啟子雖然神志不清,卻修為精深,為防侯書林控制利用,便正色告誡,只道不準帶天啟子離開書院。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為了讓侯書林盡心伺候,南風就畫了第九片龜甲的紋路出來,送給侯書林。 侯書林知道天書,卻不知道龜甲的裂紋竟然暗藏玄妙,得南風提醒,這才明白過來,免不得感激流涕,確切的說是喜極而泣,當真是行了大運了,只與南風跑跑腿,就得了這么大的好處。 南風只是將龜裂紋路畫給了侯書林,至于上面的文字卻并沒有告訴他,龜裂紋路速成但淺顯,實則天書真正的玄妙之處還是在于文字。 他此時有六片龜甲,也不吝嗇與他人分享,正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眾人弱而我獨強乃小心思,眾人強而我更強方為大格局。 侯書林本想留南風盤桓幾日,但南風急著要走,侯書林留客不成,便端來文房,將當日有份有圍攻南風的那些門派寫了下來,大部分門派他都知道具體位置,剩下那些便是知道的不甚具體,也知道大概方位。 待侯書林寫完,南風拿起看閱,做人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當日這些人無視他的警告圍攻于他,事后必須進行報復,不能讓好人吃虧,更不能讓壞人占便宜。 至于如何報復,需見機行事,屠殺滅門這類的事情是做不得的,但就這么放過他們,也實在是太便宜他們了,得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 吃過早飯,南風留下感應靈符一道起身告辭,居山以上修為的道人可在符紙上留下一絲靈氣,倘若他人焚燒符咒,便能心生感應,循著那一絲靈氣找尋過去。 侯書林有心贈送金銀盤纏,南風婉拒未受,他身上還有一些金銀。 無情書院在旗湖城東郊,再往東就是山林,南風不曾急于離開,而是步行進山,自山中放出了那只麝香鼠。 那麝香鼠只有拇指大小,赤紅皮毛,出得盒子,先屙了兩粒米粒大小的鼠糞,轉而仰頭聞嗅,聞嗅過后,向西跑走。 南風將那木盒放于青石之上,轉而拿出侯書林書寫的那張黃紙,逐一查看當日有份圍攻他的那些門派所在的位置。 當日圍攻他的門派大大小小共有四十一個,也不是每個門派都傾巢而出,只是有份參與,扣除那些半道兒跑了不曾動手的,還有九個門派是動過手但沒付出代價的。 當日他曾經警告過這些人,明確告訴他們倘若動手,就會尋到他們老窩兒去,此時那些武人很可能已經有所防范。 那些人沒甚么本領,便是有所防范也不足為懼,但是得提防他們與太清宗暗通消息,若是太清宗聞訊趕到,就將陷入被動。 都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往后拖上一段時間也不是不成,但總感覺不夠解氣,得盡快把這些瑣事給處理了,然后專心參習天書,演練燕飛雪贈與的上清法術。 若是前去尋仇,必須力求快速,在太清宗趕到之前離開,由于門派不止一個,還得提防太清宗聞訊趕往下一處蹲守,最安全的作法就是定好路線,一氣呵成,打了就走。 自腦海里定好路線,麝香鼠也回來了,小東西飯量有限,尋到一只有毒的甲蟲就能吃飽。 為免暴露行蹤,南風沒有立刻召喚八爺,而是往東移動了十幾里,到得山中方才吹響呼哨,八爺聞聲趕來,載他升空。 南風再度拿出黃紙看了幾眼,轉而授意八爺往東南飛,尋仇不能專挑軟柿子捏,硬骨頭也得啃,先過去折騰藍靈兒她爺爺…… 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下攘攘 當日梁國武人自鳳鳴山對他聯手圍攻,有兩個領頭人物,其中一個是青陽觀的天墨子,還有一個藍袍老者,也就是藍靈兒的爺爺,此人一直在負責指揮調度,天墨子應該已經被他用混元神功打死了,那個藍袍老者就成了首要目標。 藍靈兒當日曾經說過她有個姑奶奶是什么島的神仙,此事花刺兒也知道,據他所說那藍袍老者后臺很硬,妹子是個甚么散仙,由此可見藍靈兒應該沒有撒謊,不過也不能因為此人有靠山就放棄報復,那豈不成了欺軟怕硬? 總有一些人是不識時務的,南風就是其中之一,都說人活一口氣,這話不假,人活著就是為了揚眉吐氣,若是為了謀求利益而活的窩窩囊囊,畏畏縮縮,戰戰兢兢,活著還有個毛意思。 在此之前他并不認識那藍袍老者,但侯書林認識,而且比花刺兒更了解情況,那藍袍老者并不姓藍,而是姓林,名藍平,是八通鏢局的總鏢頭,八通鏢局是梁國最大的鏢局,在各地多有分支,此人有兩個老窩兒,一個是東海之濱的白鶴山莊,具體位置在什么地方侯書林不曉得,另外一個是八通鏢局總局,在建康,也就是梁國的都城,林藍平多數時間都在那里。 常言道,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善謀多慮總不是錯,哪怕要做痛快解氣的事情,也得思慮計劃,什么時候去,去了之后怎么做,遇到意外之后如何處理,這些都得在途中想好。 旗湖城離建康約有八百多里,兩個時辰不到便到得建康西郊。 南風自西郊山中飄身落地,步行進城。 實則侯書林在黃紙上詳細說明了八通鏢局的具體位置,他本可以乘著八爺飛到八通鏢局上空,之所以沒那么做是因為想順道兒看看久負盛名的金鼎廟。 這金鼎廟是梁國七大門派之一,相傳只要給足金銀,所求之事無有不成,一百多年的金字招牌,從未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