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
她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過祝大丫也覺得是這個道理。 可是她們的錢財已經用的差不多了,祝大丫把自己全身上下摸了一遍,還有家里面藏錢的柜子,最終只翻出來十五塊六毛七,這些錢根本買不了什么貴重的禮物。 祝大丫當場心一橫:大不了再去夢里面那一樣金首飾!反正她現在也沒啥好失去的了! 這個點子導致了祝大丫和劉弟旺足足到了快要過年的時候都沒有再出現在祝老三一家的小巷子里,讓祝老三一家既松了一口氣,又覺得有些遺憾。 學校里面早早就已經放了假,前幾天祝老太也放了假,今兒一家人打算收拾收拾去城里的百貨大樓買些過年的東西,狠狠割上兩條子rou,買上兩大袋子白面,再給一家人都買上一身新衣服,風風光光回村子里過年,讓村里面那些覺得他們家在城里根本混不下去的長長見識。 雖然距離過年還有足足一個月,百貨大樓里面也已經開始熱鬧起來了,各種各樣的人群都擠在一起,營業員一邊根據票據從貨架上拿下來各種東西,一邊大聲提醒人們正值年關,注意小偷。 這架勢讓幾個本來還很有心情的孩子們瞬間傻眼了,你瞅瞅我我瞅瞅你,都覺得不想進去了,這架勢,要是進去了,不是要了命了?尤其是最小的祝海平,男孩子本來就發育的比女孩子晚,他現在的身高,要是進了人群了,就只能吃屁了。 宋秀娥瞅了瞅這群明顯有些猶豫的孩子們,又看看貨架上正在以飛快的速度消失的各種商品,捅了捅祝老三,祝老三立刻懂了她的意思,哎了一聲,就把祝海平和祝金途給撈了起來,至于祝吉祥和祝來寶,這兩個孩子已經挺大了,牽著走就可以的,今兒可是要買不少東西,要是都抱著,可能就搶不了好東西了,要知道現在可是有不少東西都是限量供應的。 祝海平在祝老三的肩膀上看了一圈:這密密麻麻的人頭看起來和他平時踩著玩兒的螞蟻也沒啥區別的。 這時候他突然就害怕起來了,要是世界上有一個很大很大的人,和百貨大樓一樣大,在他的眼里自己是不是也和一只小螞蟻差不多?小螞蟻是不是其實也是能思考的小人兒?祝海平抱緊了祝老三的頭,祝老三一巴掌把他的爪子打開了:他今兒可是要好好盯著自己家的兩個閨女,還得幫忙提東西的,這小兔崽子把他眼給蒙上純粹是添亂!果然小兔崽子除了說出去好聽其實一點也比不上女兒貼心的。 看看女兒,多貼心的,還長得好看。 祝老三一邊想著,一邊低頭看了一眼應該在他腳邊的祝吉祥和祝來寶,突然整個人一蹦,動作飛快的把祝海平和祝金途兩個家伙給遞到了祝老太和宋秀娥的手里,把背著的籮筐一拿,啪嘰一聲反扣在了兩個小女娃身上。 察覺到周圍人好奇的視線,祝老三趕緊裝模作樣對著籮筐里面批評道:“給你們說了多少次了,不能隨便亂動東西,還亂動,反省一會兒!” 宋秀娥和祝老太雖然不明白祝老三到底為啥這樣做,也趕緊做足了架勢幫著配合,一個勸祝老三消消氣,一個勸里面的孩子們給祝老三道歉,看起來就是一副很正常的,因為孩子不聽話而生氣的父親和溺愛孩子的mama的場面,周圍人們很快就把注意力重新放回了自己想要挑選的商品上面了。 等到不那么引人注意了,宋秀娥小聲的問道:“到底是發生啥事了?” 祝老三頭上都急出來了一層密密麻麻的汗,他一手按著籮筐,狠狠在另一手的袖子上擦了一把頭上的汗,非常謹慎小心的往四周看了看,才小心翼翼的在宋秀娥的耳邊耳語:“吉祥,不知道咋的,現出原形了?!?/br> 宋秀娥:…… 籮筐就算編的再細密,也還是透光透亮的,祝來寶這還是記事了以后第一次見到祝吉祥的“原形”,雖然以前她就知道吉祥是一個“土豆精”,可是從來也沒有見過,還一直認為祝吉祥是什么都知道的沒有一點弱點的,現在她面對眼前這個二頭身的祝吉祥,一種責任感突然從內心里面油然而起! 吉祥化形還不到家,還是有弱點的,還需要她保護的!她這個當jiejie的必須好好保護好吉祥才可以!吉祥的另一面只有她才見到過,什么小班長小毛頭的,其他人見到過嗎? 【系統突然崩潰,修復重啟中,所需時間三分鐘,請耐心等待……】 祝吉祥看看滿臉放光的祝來寶,聽著籮筐外面宋秀娥的輕聲詢問,有一種明年一定不會特別順心的預感。 第59章 這眼瞅著就要過年了, 今年的第一場大雪也已經下過了,地里的莊稼已經蓋上了厚厚一層積雪,大茬子村一片熱鬧, 好像并沒有受到之前下崗熱潮的影響一樣。 表面上看起來還是和往年一樣,貼春聯掛紅字,早早就開始準備過年給孩子們的壓歲錢和糖果, 甚至還扯了布做了新衣裳, 其實私底下家家戶戶管錢的女人們都長吁短嘆, 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 其實何苦來著?下崗的又不是只有一家,死要面子活受罪。 只是這些短視的人們想不到那么多,都想要滿足自己的那口氣的, 要是人家都有自己家沒有,那多憋屈! 唯一讓大茬子村的村民們覺得安慰的,大概就是“去了城里的祝老三一家現在還沒有回來”這件事了。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在大茬子村一向都是根深蒂固的思想, 祝老三一家到現在也沒有從城里回來, 在他們看來,一定是因為混的太差了, 就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了,無顏見江東父老了。 可把一些自己過得不好也見不得別人過得好的人給高興壞了, 季春花就是這群人里面的一員,她一邊和自己的兩個妯娌蒸窩窩頭, 一邊眉飛色舞的聊著八卦: “這祝老三一家還沒有從城里面回來, 眼瞅都快過年了, 老頭子都該上年墳了,看來他們一家是不會回來嘍?!?/br> 她的兩個妯娌都是比較老實的,笨嘴笨腳不會說話的人,平時沒少吃她的虧,對這個妯娌是又怕又敬,聽到她說話根本不知道應該怎么接嘴,只能點點頭不敢出聲。 沒有得到回應,季春花砸吧砸吧嘴,無趣的繼續蒸窩窩頭了。 這一籠窩窩頭還沒有蒸好呢,村子里面突然一片熱鬧,季春花眼珠子咕嚕嚕一轉,從馬扎子上站了起來:“大過年的鬧騰啥,媽我替你去看看??!” 說完,也不等吳老太答不答應,直接就往屋外面走,剩下的兩個妯娌面面相窺,最終只能繼續手里面的工作,沒辦法啊,吳老太太現在偏心孫女偏心的厲害,她們不爭氣,生的都是孫子。 祝家的老宅子里面坐了一圈兒人,都圍著祝老太和宋秀娥嘰嘰喳喳,拐彎抹角打聽祝老太她們這半年以來在城里的生活到底咋樣兒,是不是和他們一樣臨到年關打腫臉充胖子。 季春花坐在馬扎子上,眼神隱晦的打量了一番祝吉祥、祝來寶和祝金途的穿著,越看就越心驚:瞧這根本就看不出來的針眼兒,瞧這衣服料子,瞧這新鮮的款式,一身肯定抵得上村娃兒們好幾身! 再瞅瞅這一大家子人的臉色,不但沒有瘦,反而看起來還有精神了不少,尤其是祝老三這個男人,在村里的時候臉色蠟黃,整個人看起來外強中干,沒想到去了城里這半年,看起來竟然變強壯了不少,不但有了一身肌rou,還面色紅潤,一看就渾身是勁兒。 這越看祝老三季春花就越覺得男人味十足,可比自己家那個下了崗以后就回家裝大爺的男人強多了。 不知道城里是不是真的遍地是黃金,最好找個機會問一問,等到過完年以后讓自己家的那個男人也跟著進城闖蕩闖蕩。 不止季春花一個人這樣想,大茬子村的所有村民們都是這樣想的。 祝老三和宋秀娥這樣兩個人,還帶著一個什么用都沒有的老太太和四個小孩耳,都能在城里面衣錦還鄉,他們可不帶老人和小孩,只有夫妻兩個,怎么都能發大財了,孩子和老人啥的以后還有的是機會,錢要是沒有了,可就沒辦法活了。 祝老太也知道這些人心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好歹她也是在這個村子里面生活了幾十年了,村里面到底都是一些什么樣的人再清楚不過,當場就清了清嗓子,開始說起這半年以來她們一家在城里面的生活來。 “這城里面可不是什么好混的??!城里面的人看不起我們農村的,給人家打工,只要城里人一半的工資的,人家都不要的?!?/br> 祝老太這說的是實話,可是大茬子村的村民們不這樣想,她們就是覺得祝老太是不希望她們一起進城分羹才故意說假話嚇唬人的。 “哎,城里面的物價也挺高的,這半年時間,一斤雞蛋就從兩毛錢漲到了四毛了,聽說過完年以后還要再漲,菜什么的也是,就連房租,要不是當初秀娥想的長遠一次性付了半年的,至少還得多個三四十的開銷的?!?/br> 村民們還是不信,這大茬子村多余的空地啥的多得是,隨便蓋蓋就能住人,城里的房子還能半年漲這么快的? 她們懷疑的表情實在是太明顯了,祝老太都沒有心情說下去了,最終只能擺擺手,隨便胡扯了幾句:“城里面遍地是黃金,到處都跑著車,人們放的屁拉的屎都是香的,我們就靠在城里面整天撿破爛和地上掉下來的黃金碎塊換來了這些東西?!?/br> 這就對了! 大茬子村的村民們紛紛露出來心滿意足的微笑,已經開始幻想他們全家老小進城撿垃圾致富的場面了。 祝老太第一次真心實意的感受到了大茬子村和城里人思維方式的差異,都有些忍不住想要不顧場所大聲稱贊宋秀娥了。 要是讓吉祥在這種環境里面長大了,這和廢了有什么區別!蠢的簡直天怒人怨!要是把吉祥教育成了那樣的人,這豈不是太對不起菩薩了! 整整好幾天,來祝家打聽城里面情況的村民們就沒有一天消停的,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不管祝家是不是有時間,他們一來就是坐整整一天的,就連吃飯時間都不帶回去的。 好歹這樣的日子沒有幾天就結束了,已經快到過年的時間了,大家都要忙活起來了。 宋秀娥和大房妯娌一起蒸了不少新買的糯米,然后搬到了村子的石臼那里,把石臼用水仔仔細細刷干凈了,開始搗糯米糍粑。 壓糯米是一項需要體力和注意力的活計,祝老三和祝老大負責搗,宋秀娥和大房媳婦負責翻,一點一點的開始,要一邊翻一邊壓,經過漫長的時間反復循環,糯米飯被完全搗爛成團,米團的表面非常粘膩光滑,完全沒有米粒。 他們在那邊忙活的時候,祝老太在家里面也沒有閑著,抓了祝英子當壯丁,兩個人開始鼓搗裹在糯米糍粑外面的那一圈兒。 黃豆粉是從城里面買回來的現成的;至于花生碎,祝英子把新買回來的花生放進鍋里,稍微用小火加熱慢炒,一邊抄一邊吹氣,直到把花生表面的紅色外皮炒的脫落,花生仁開始變黃。 把花生拿出來,用兩只手一搓,外皮就脫落了,把處理好的花生放在蒜臼子里面,打成花生碎,然后和黃豆粉混合在一起,放在一邊,這時候祝老三他們也帶著已經處理好的糯米團回來了,往已經抹了一層油的案板子上面一放,一家人和和氣氣的開始做起糯米糍粑來。 揪出來拳頭那么大的一塊兒,然后分成幾個小團團,在手里面搓成圓球,放到一旁準備好的黃豆粉和花生碎里面滾一圈兒,放在一旁的早就準備好的圓形竹托盤上,等到風干了以后能夠保持很長時間,想吃的時候只要再蒸一會兒就好,非常方便。 新鮮的糯米煮出來的味道十分的濃郁,更別提還有黃豆粉和炒花生的香味兒,院子里面的幾個孩子都在廚房門口探頭探腦,看他們饞的直流口水的樣兒,祝老太揪了不大不小的兩塊,裹了黃豆粉和花生碎給了他們。 勉強算是祝老三家的那幾個只是嘴饞,拿到手了以后沒爭沒搶,按照人頭分成了不大不小的幾分,吃的速度比較慢和文雅。 再看祝老大家的那兩個,為了那一口吃的簡直恨不得能打起來,大一點的那個就是不給小的,小的怎么搶也搶不過來,最后干脆直接就一口狠狠咬在了大一點的那個身上,兩個人打成了一團,最后那口糍粑也還是到了大孩子的嘴里。 也許是糯米糍粑的香味兒太濃郁了,不少鄰居們都帶著自己家的孩子們來討要一口吃的,都是多年的老鄰居了,當初還幫了不少忙,現在帶著孩子來討吃的,無論是祝老太還是祝老大都不好拒絕,只能是來者不拒都給一點。 不過他們本來就是想要做給自己家吃的,并沒有做多少,只能每個人給小小的一點,也就只有一個雞蛋大小,就算是這樣,一天下來,祝家自己也只剩下了一托盤。 從祝家那里拿到了糯米糍粑的村民們無一例外都在將祝家的壞話:“這祝家真是摳門寇的沒邊了,拿回家那么多東西,做個糯米糍粑竟然才給人這么一點的!真是越有錢越摳門?!?/br> 這可真是應了那句古話:越是占便宜越是沒夠。 第60章 這年才過了五六天, 祝老太就覺得村子里面冷清了不少,雖然她已經半年多時間沒有回到村子里面了,但是也是知道村子里面到底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往年過年,村里面到處都是小孩子嘰嘰喳喳的聲音,可是今年, 就只有寥寥幾聲了。 這就讓祝老太有些納悶了, 這年才剛過了幾天, 孩子們都還不用上學呢,怎么就都沒影兒了?虧她今年還專門批發了一大堆便宜的糖回來準備應付孩子們呢,現在都便宜了祝老大家的那兩個了。 不僅僅是孩子們, 這幾天上門來問城里狀況的村民也少了,祝老太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她怎么想也不會想到自己村子里的人愚昧無知到了真的把她的話信以為真,連年都沒有好好過完就急匆匆帶著全家人進了城,準備賺大錢。 半年多沒有會村子了, 好不容易回來了, 趁著現在還沒有回城里,祝老太打定主意要和村里面的老姐妹們好好聊聊家常里短, 結果上門一看,老姐們家里根本就只有老夫妻兩個人, 至于其他的孩子們啥的的,都不見蹤影了。 哪怕是一同相處了多年的老姐妹, 也決口不提自己家兒子兒媳們都去了城里發財這件事情, 好像整個大茬子村都約好了, 絕對不在祝家人面前透漏半點風聲一樣。 這天晚上,祝老太悶悶不樂的坐在炕上,祝老大突然推門進來了,坐在他娘的屋子里面,眼神躲躲閃閃,幾次想要開口,又都閉上了嘴,最后還是祝老太看不下去他磨磨唧唧的樣兒,直接了當的開口問道:“你有事兒?” “沒事,沒事兒?!弊@洗筅s緊搖搖頭,接著又渾身不自在的扭動了一番,最終還是睜著貪婪的眼睛把心里話說出來了。 “媽,城里是不是真的遍地是黃金?你看,你嫡孫子嫡孫女兒也大了,兒子我也年紀大了,被廠子辭了,總不能一直都在地里干活吧?要不,等到過完年以后,你就把兒子一起帶去城里吧?一家人還在一起多熱鬧的?” 祝老太一聽他這話心里就涼了半截,她緊緊盯著祝老大的眼睛:“這主意是你自己想的,還是你媳婦兒挑撥的?” 祝老大從小到大沒少被祝老太這樣盯過,當然知道這是他媽生氣時候的征兆,不由得有些心虛,可是想到自己老婆的話,又覺得一陣理直氣壯:都是兒子,憑什么他就只能呆在村里面,老三就能去城里發財的?必須一視同仁! 他底氣足了,也就坐住了,理直氣壯的一仰脖,開口了:“有啥區別的?難道說的沒有道理的?憑啥老三就能去城里,我就不能去的?難道我孩子就不是媽你的親孫子孫女?” 他越說越覺得自己這么多年吃虧吃大了,隱隱約約透漏出幾分埋怨來,“要是當初老三要進城的時候,媽你給我分析分析這里面的道道,我家可能也已經發家了呢?!?/br> 祝老太聽了就很氣,不過到底是自己兒子,是從自己肚子里面爬出來的,她還是耐著性子給祝老大解釋城里的情況: “老大,城里面不是你們想的那么簡單的,就單說住的地方就比我們村里面緊張不少,現在我和老三家住的房子還是秀娥娘家親戚那邊的,小房子不大,住我們幾個都扣扣索索的,你們進去了也沒地兒住,要是在其他地方再租一套房子,那價錢你們能承擔的起的?” “那不是還有老三家的嗎?!弊@洗笙胍膊幌刖椭苯娱_口了。 “真是胡鬧!”祝老太這下真生氣了,一巴掌狠狠拍在炕上的小桌上,在小桌子上留下了一個鮮明的巴掌印,嚇得祝老大一下子老實了。 眼看祝老大老實了,祝老太端起一旁的暖瓶倒了一杯水,一邊抿一邊和他說理:“老三家能管你一輩子?你都會啥手藝的?你知道一開始我和老三一家在那邊過得啥日子不?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吃了今天這頓擔心明天,好不容易才穩住了,你懂個屁!” 越說她越口渴,一杯水根本彌補不了,她干脆直接拿起暖瓶對嘴吹,豪邁的不得了,在大茬子村壓抑了幾十年天性的祝老太,在城里工作的這幾個月終于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能直接武力鎮壓的還說啥??!浪費時間的。 祝老大一個屁都不敢放了,心里面產生了一個深深的疑惑:他媽這個小老太太都能變得和花和尚似的了,自己家那個本來就挺厲害的婆娘得變成啥樣兒? 祝老太在那邊教育了祝老大半天,看他沒有再說話,認錯態度良好,也就和顏悅色了一些,給祝老大畫了一張大餅: “老大,沒說你不能去城里,只是你至少得有一樣拿得出手的本事,要不就和秀娥一樣能做的一手好菜,要不就和媽一樣有一手好武藝,城里又不需要你種菜,你得至少有一樣拿得出手的,要不,在城里你根本活不下去?!?/br> 她左說右說,就是不同意現在的祝老大進城,祝老大也沒轍,雖然嘴上是答應了,心里面卻打定了主意等祝老太一家回城里了,他們家也趕緊搬到城里的。 也就是幸好他沒有堅持作死,祝吉祥和祝來寶祝金途的開學時間都在三月初,正月初六初七去了城里面的第一批螃蟹們,在正月十六十五就紛紛回來了,一個個渾身臟了吧唧失魂落魄,別說發財了,還有不少就連本錢都賠干凈了。 這下子祝老大一家子老實了,再也不說什么搬去城里面住了,祝老大老老實實開始種地了,閑暇之余撿了一些奇形怪狀的木頭用小鑿子和刻刀擺弄著玩玩,倒是慢慢開始有模有樣了,等到祝老三一家重新搬回去的時候,祝老大雕的小雞已經有鼻子有眼兒了。 祝老太拿了幾個木頭雞一起帶走了,雖然做的特別簡陋,可是萬一有人就喜歡這口兒呢? 終于要重新回到城里的小房子里面了,一路上祝老太和祝老三一家齊齊的放松了下來,就連幾個孩子都明顯比在村里的時候活潑了不少,不得不說人從簡入奢易,從奢入儉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