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節
皇上的兩道明旨,一是以楊若愚平息民怨;二是掏銀子堵住北地將士的嘴。奈何前者被國子監的學生打臉,后者……哈哈,直接被他自己一手提拔上來的方少府打臉! 本朝開國不過百年,還沒有見那位皇上被自己的明旨這般打臉。 永安王漸漸收起了笑容:“陳睿小兒德不堪皇位啊……”又問道,“你哥哥那邊可有消息傳來?” 陳雙薇道:“有吳國的書信來,哥哥說一切正常?!?/br> “很好!”永安王決定最后推一把力,但此次之前,他需將手中的糧食和鹽盡快交給太倉,入庫后,他就要立刻反回永安。 “這糧食和鹽,就當是二伯送給你最后的禮物吧?!庇腊餐醯吐暤?。 陳睿內外交困,他直覺自己掉入了一個冰窟窿,雖然高坐在龍椅上,可那些匍匐在地上的百官,他卻一個也看不清面容。 那些口口聲聲說著忠君的臣子里,一個個面目模糊。民間已經開始有了他是庸君的流言了,不知是從誰口中流傳出,導致北地戰敗的罪魁禍首不是楊若愚,而是皇帝!是因為皇帝不顧北地將士請求,非要出兵,才導致大敗。 “百姓說朕窮兵黷武?!”陳睿指著眾官吼道,“你們是不是也是這樣認為的?!” “臣惶恐!” “惶恐?呵呵……哈哈哈哈哈……” 陳??裥?。 聶冬已知道京城里這段時日里所發生的事。另外手里還有這褚成元送來的密信,他可真是不能小覷自己的這位便宜侄子。 不過是暗示了他一番,褚成元竟然可以煽動國子監到如此地步。 真是后生可畏啊。 “呵……窮兵黷武?”聶冬看著密信,“永安王還真是心急啊,既然方少府已經當了替罪羊,永安王的勤王旗號,也該亮出來了?!?/br> 半月后 永安王起兵,號稱清君側,殺jian臣! 神州大地,風云四起。 陳睿大怒,直呵斥永安王乃是謀逆!然而各地藩王卻趁此都打起了清君側的旗號,紛紛涌向京城。 “他們!他們竟然敢——??!” 陳睿氣的臉色通紅。 于此同時,北地三郡防線被破,北疆騎兵自北而下,大有兵臨京城之勢。柴彥安上折請皇上為了江山社稷著想,臣請圣駕立即出巡! 陳睿雖不情愿,但還是同意了。 皇帝離京,天下震動。 博陵 聶冬從書房走出,見到霍文鐘滿臉的憂心,不由道:“怕什么,北疆就算打來了,咱們再把他們打回去便是!至于永安王,不過是宵小之輩,且讓他得意幾天?!?/br> 齊國 陳曄握著霍五娘的手,低聲道:“本王令你受苦了?!?/br> 霍五娘笑了笑:“你我夫妻,你去哪里,我自然也就去哪里?!?/br> 陳曄看了看她的肚子,他們第一個孩子差一點兒就沒了,雖然她說這一切都是為了他的基業,但他還是對不起他們娘倆。 心腹婢女端來了一碗安胎藥,柔聲勸道:“王妃,殿下去書房了,讓您不要太勞神?!?/br> 霍五娘道:“如今我還有什么可勞神的呢?” 方少府已經倒了,齊王宮里的那位方側妃也不必留了。她親自出演的這出苦情戲,總算是有了回報。 吳國 霍明明親自看著陳云熙,順便親手替他研了磨,說道:“繼續寫,你在吳國一切順利,還請父王不必擔心……” 245、二四五章 誅殺 陳睿被迫離京暫避, 各地藩王雖都打出了勤王的旗號,但實力都不及永安王,一時間永安王風頭無量! 陳睿在明旨里宣布永安王為謀逆, 然而永安王更絕,直接呵陳睿的圣旨是假的, 乃是朝中jian臣逼迫陳睿所寫。 更何況, 若永安王真想要謀逆,為什么之前還要給皇上送糧送鹽呢?! 不得不說, 永安王借著陳睿征稅他送糧的舉動, 替自己贏得了不少民心。至少大部分的百姓都認為永安王的確是要去清君側的,永安王是好人啊,他沒有征稅,也不像皇上那樣說話不算話,人家永安王說拿出二十萬石糧食,就實打實的拿了二十萬糧食運到京城太倉了。不像皇上承諾五十萬兩,最后竟然只有二十萬兩。那個方少府, 妥妥的貪官沒跑了! 永安王放眼望去,北疆已暗中與自己結盟,各地藩王里沒有一個是真正帶過兵的,唯一有用大軍的吳國,如今也是陷在與北疆的對抗中自顧不暇。而各地列侯, 早就被先帝收了各種權利,不過是榮養著的富貴閑人! 他永安王坐擁兵力,糧食, 還有池安的鹽!一時間,頗有些一覽眾山小的意味。唯有一點,前去吳國的陳云熙還未回來,這倒是令他有些擔憂。不過有陳云熙的親筆書信傳來說吳國一切順利,永安王也只好暫時放下疑惑。 當務之急,是要追殺陳睿! 此時京城里的三萬御林軍護送著陳睿離京。 霍太后急道:“皇上,召回博陵侯吧!永安宵小,不足為慮!” 陳睿早已沒了往日的從容,吼道:“難道太后就這么信任博陵侯?朕這般待二皇伯,可他還是反了!難道博陵侯就不會反嗎?!” “皇上——??!”霍太后突然覺得自己這個兒子很陌生,是什么時候,他的猜疑心這么重了,“博陵侯若是要反,皇上剛登基立足未穩時,他便可以反了,何必等到今天?!” “哈,太后終于說出心里話了!”陳睿道,“太后是在責怪先帝,還是責怪朕卸了博陵侯的兵權呢?!這是在為博陵侯抱不平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