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節
經過數月戰事的磨礪,唐愈早就褪去了京中貴族公子的青澀, 此刻道:“不管如何,將軍您是勝了,既然勝了,就要犒賞全軍!” 薊海抬起頭,目光復雜的看著眼前的年輕人。雖然是和楊若愚一道來的北地, 但這個年輕人一直以來都很安分,安靜的都快讓人忽視他的存在了。 唐愈堅定道:“如今士氣低迷,此乃行軍大忌!將軍應該趁此機會, 鼓舞士氣,而不是也如同其他那樣消沉下!北地的戰事是難,可如果將軍就此放棄,那些犧牲的同袍們也不會安心!” “是本將糊涂了?!彼E海站起身,“傳本將軍令,三日內所有將士飯食添rou,糧食不限!” 戰時不許飲酒,但可以敞開肚皮的吃糧,這道軍令發出后,所有的士兵頓時狂喜。所謂當兵吃糧,但實際上能敞開吃飽肚子的時候并不多,只有戰前一天或者得到了大勝的時候才有這樣的待遇。薊海此舉便是向大軍宣告,他們取得了勝利,乃是勝利之師,自然要全軍慶祝! 見唐愈似乎還有話說,薊海便道:“唐大人還有什么事嗎?” 唐愈此來的確是有要事。 “雖然下官不舍北地,但此來是向將軍辭行的,三日后下官便要回京了?!?/br> 薊海愣了一會兒,想到唐愈與楊若愚不一樣,他并非是因為監軍而來。唐愈乃是來清點武庫的,差事完成自然是要回去了。 “那本將可得給你擺一桌了,唐大人莫要推辭,只是戰時定然不能飲酒,還望見諒了?!?/br> 唐愈拱手道:“謝將軍?!?/br> 離開了將軍府,唐愈快馬到楊若愚的住處。這還是薊海給安排的,此處原是本地一富商的宅院,聽說朝廷監軍要來北地,便獻了出來。宅院里一應物品俱全,還有下人服侍,楊若愚的起居并未受到任何怠慢,甚至比將軍府還要舒服。 而唐愈這三月住的雖然也是宅院,但也就是普通官員那般,三間屋子加一個小院,雖然周道但比起這座來那就是云泥之別。但他并不嫉妒,反而有些厭惡楊若愚能如此坦然的住下。 “楊公公,下官是來向您辭行的?!?/br> 見到楊若愚后,唐愈立刻收拾了心情,臉色又是那幅溫和不諳世事的貴族公子哥模樣。 楊若愚道:“小唐大人這么快就要走了嗎?” “武褲署那邊已清點完畢,下官也不能逗留太久?!碧朴?,“三日后下官便會返京了,不知楊公公有什么需要讓下官帶回去的?!?/br> 楊若愚道:“哎,好不容易與小唐大人熟悉了些,這就要分離了,咱家還真有些不舍呢。北地這鬼地方,咱家也就只有小唐大人能夠說說話?!?/br> “公公您過譽了。您是圣上欽點的監軍,北地這里可離不開你?!?/br> 楊若愚瞇起眼:“說起來,方才咱家還是要承你的情,呵,不然咱家可能就要交代在將軍府了?!?/br> 唐愈先是露出疑惑的神情,轉而微微一笑,用著無比誠懇的語氣道:“下官也是僭越了,還望公公不要怪罪。只是下官有一句話……” 楊若愚嗯了一聲。 唐愈似再下什么決心一下,緩步走上前,在楊若愚身前壓低了聲音,似再說什么機密之事:“楊公公您可曾發現剛才薊海將軍那邊有幾位大人臉色不善?” “哼?!睏钊粲抟宦暲浜?,他怎么會沒看到! “下官也是有些擔心公公。這常言道文死諫,武死戰,馬革裹尸乃是武將的榮耀,只是人既死,旁人見著也傷心,這樣的情緒下,做出什么過激的事兒倒也能理解?!?/br> 楊若愚不悅:“你的意思反而是咱家的不對了?” 唐愈道:“俗話說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啊……”頓了頓,“下官也是擔心公公,三日后下官便要歸京了,這北地只有公公一人留在此處。哎……” 楊若愚袖中的手不由握緊。 “下官與楊大人一道從京城出來,從京城到北地,明里暗里公公一直關照下官,下官心里都明白?!?/br> 楊若愚面無表情,他什么時候關照過這小公子了? 卻聽唐愈道:“要不是公公來監軍,下官武庫署的差事肯定沒法子這么順利的就清點完。這些長久在外的將軍們各個都是刺頭,要不是公公在此處坐鎮,下官的差事十有八九是辦不成的?!?/br> 這倒也是。 楊若愚微微點頭。心道這唐愈到是頗有眼色,難怪圣上會點了他與自己一道來,再聯想到唐愈一路來都十分安分,雖然剛才扯袖子打斷了自己的話,但也是因為見了那些將軍眼色不善所以才有此舉。 “公公為何不趁勢替北地眾軍寫一封請功的折子讓下官帶給圣上呢?” “請功折?哈?!”楊若愚氣的發抖,他本就是個睚眥必較的人,薊海雖然對他有還算有禮,但薊海手下的那群武夫各個都不拿正眼瞧他,別以為他不知道,那群武夫私下是怎么稱呼他的,他沒將此事上報朝廷,都是他大度了! 唐愈勸道:“有句話,下官說出來公公可能不喜,但……” “你說!”楊若遇道。在他眼里,唐愈算是自己人,既然知道他會不喜,但敢當著面說,那也算是有幾分膽色。 “北地戰事一連數次敗,朝中肯定已有異議?!?/br> “哼,這又不是咱家的事,那些武夫打不贏,咱家能有什么辦法!” “正如公公所言,戰敗薊海將軍肯定要負責主責,可朝中諸公怎么想呢?他們會分的這么清楚嗎?公公現在是久離京城,若朝中有人說了什么話,公公縱然是一身清白,也無法及時向圣上澄清啊?!?/br> “唔……”楊若愚深思起來。朝中對內侍監軍也有非議,更何況宮中內侍也并非一塊鐵板,他這監軍的差事多少人眼紅,這一點楊若愚清清楚楚。 “所以,公公不妨給北地做個人情,給他們上封請功折。如此來有兩大好處,一是北地上下都會感念公公恩情,二來朝中諸公也能得知北地大勝,自然也不會有什么流言蜚語了?!?/br> 唐愈說完,便靜靜站在一旁。 楊若愚思量半晌,笑道:“沒看出來,唐大人心思如此縝密?!?/br> 唐愈道:“多謝公公夸獎?!?/br> “你說的有理,咱家就不跟那些武夫計較了。再說,此仗本就是贏了,哼,若咱家不上折子,朝中一些官兒就愛捕風捉影?!睏钊粲薜?,“那個捐軀的將領,咱家會替他向圣上請賞的,這下薊將軍也不會說咱家薄情了?!?/br> “公公一直都是秉公辦差?!碧朴?。 “唐大人莫要夸咱家了?!睏钊粲捱@回笑的更真切了些,“唐大人此番回京,圣上少不了要召見大人的,回去后定有封賞,唐大人這才是年輕有為啊?!?/br> 唐愈那里聽不出楊若愚的話外之音,無非是暗示他回去后不要亂說話,至少不要說楊若愚的壞話。唐愈本不愿與此等小人結敵,雖然御史大夫府的公子不懼這等小人,但小人難纏啊…… 這怕是唐愈此行最大的收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