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節
“父親也是太較真了些?!被舳呻y得體會一把霍文鐘的心情,給他們那惹禍的老子擦屁股的活兒真不是人干的!“偏那和尚說侯府的磚不如城墻磚,父親不信,侯府也是朝廷下旨建的,怎們會差呢……” 張縣令已經虛脫無力了:“原本這城墻就要修繕了,二位公子無需介懷?!?/br> 霍文鐘忙著穩定鹽價,霍明明忙著訓練士卒,內宅的女人們要管理侯府內務,博陵侯惹出的亂攤子只好讓侯府其他幾位公子出面處理了。 聶冬翹著二郎腿,啃著一口水分十足的蘋果,含糊不清道:“就得讓侯府里幾個公子哥們都去基層鍛煉鍛煉?!?/br> 為了鍛煉眾人,博陵侯還得繼續“作”下去…… 聶冬無奈地搖搖頭,他現在的任務就是負責“作”,這活兒的難度值還是挺大的,他“作”的如此清新脫俗,容易么! 190、一九零章 身份 在城門口忙了一天的霍家二郎、四郎好不容易回了府,就被告知過幾日老侯爺要帶著那個和尚去廟里坐而論禪! 霍二郎眼前一黑, 扶著他四弟的肩膀, 頗有些咬牙切齒:“又是那個凈義和尚?” 家仆道:“是的,侯爺似乎對凈義大師講的佛經很感興趣, 今兒晚膳都是與凈義大師一起用的?!?/br> 霍四郎揉著額頭,他們的爹又開始不靠譜了么?難兄難弟兩個互相對視一眼, 肚子卻不約而同的叫了起來,家仆趕緊道:“晚膳已經備好了?!?/br> “知道了?!?/br> 兄弟二人一同去用膳, 剛吃了幾口飯, 霍文鐘也回來了。原本侯府眾人都是在自己的院中用膳,然而霍家二郎、四郎初接手“收拾老爹惹出的亂攤子”這樣任務實在是有些焦頭爛額,也十分想向霍文鐘取取經, 而霍文鐘則是一面忙著府外之事,一面也放心不下侯府。兄弟幾人的心思不謀而合, 干脆便在一起用膳, 交流一天的所見所聞,倒是比以前親近了幾分。 霍文鐘聽得老二老四頗為委婉地說怕“侯爺被妖僧所騙”的擔憂之情, 不由笑道:“那凈義和尚原本是京城長公主府里的供奉, 只是因說錯了話惹得長公主不快才被趕了出來,倒并不是什么妖僧,只不過是沒什么眼力勁罷了?!?/br> “原來如此?!被舳蛇吢犞c點頭。三人不再多言, 用過晚膳后便各自回院休息。 第二天天未亮,灶房便忙的熱火朝天。 “快快快,今兒侯爺要去禮佛, 都麻利些!”管事的大聲催促,“凈義師父的齋飯要先做出來!” 自從被陳寶趕出公主府后,凈義和尚云游了不少地方,人倒是比以前更胖了。管事的擦著額頭汗,走到院中散散熱氣,剛出門就遇到聞著香味兒先跑到灶房門前等著開飯的凈義和尚。 “大師起的早啊?!惫苁鹿Ь吹?。 凈義笑道:“出家人早課晚課都是不能少的?!庇殖罘坷锟戳撕脦籽?,“今兒蒸了白面饅頭吧,還有桂花發糕?” 您這出家人的鼻子可真夠靈的…… 管事腹誹著,臉上還帶著笑:“是啊,那桂花發糕是侯爺特地囑咐的,說是您愛吃?!?/br> 凈義和尚笑的雙眼瞇成了一條縫,這趟博陵之行真是來對了! 侯府各院的主子都沒有睡懶覺的習慣,特權階級反而比尋常富家翁起的更早。身上整理妥當,用過早膳后都要去正院向老侯爺請安,。 原本侯府是沒有這樣的規矩的,隨著聶冬將侯府打理的權利逐一交給余氏后,這位世家出身的貴族女子將各種規矩一一定下,經過聶冬的刪繁就簡后,早晚請安的規矩倒是執行下來了。侯府這么大的地盤,各院之間串個門都得騎個自行車,借著早晚請安的時間讓各院子女聚一聚,也是加強侯府的凝聚力。 霍文鐘正喝著小米粥,見桌上有一碟紅豆山藥糕,好奇道:“這點心是你額外叫的?” 余氏道:“爹爹說凈義師父有好幾個素菜和點心的方子,在京城都是有名的,這山藥糕正是按著凈義師父帶來的方子做的,爹爹昨兒便吩咐了,每個院里都送一碟嘗嘗?!?/br> 霍文鐘立刻夾了一塊,帶著絲絲甜味,卻又不膩:“味兒不錯,那和尚倒是比廚子還厲害幾分了?!?/br> 余氏擦擦嘴:“沒幾分本事也不會被爹爹刮目相看啊?!?/br> 霍文鐘失笑,余氏分明是在嘲諷。一個和尚不講經不禮佛,靠著做素齋入侯府,的確是有幾分……不務正業啊。不過誰讓老侯爺看上了呢,又是是霍明明薦來的。 “畢竟幫了咱們妹子?!被粑溺姷?,“他們在村里沒日沒夜的cao練,這和尚幫他們做了好幾頓吃食,如今來侯府能讓老爺子樂上一樂,也是他的功德?!?/br> 余氏當機立斷:“是我想的不周讓妹子吃苦了,這就給他們送兩個廚子去,每日的采買走共中的賬?!泵獾媒裉煲粋€和尚幫霍明明他們做了頓飯就薦到侯府里,明兒又來了個道士…… “就依你?!?/br> 見已過辰時三刻,余氏起身理了理霍文鐘的衣裳,便道:“去正院吧,今兒又要忙一天。府里有我呢,不用擔心?!?/br> 聶冬這里的早飯也吃的格外熱鬧,凈義和尚能說會道,一面不斷夸侯府如何心善,收留了他,一面又說自己出京城后的見聞,一些達官貴人是如何摳門,有的干脆直接命家丁拿著大掃帚將他打出來。他說的形象,聶冬像是聽相聲一樣,時不時哈哈大笑。 霍文鐘攜霍二郎、四郎、六郎一道來請安時,便聽到正院里傳來的笑聲,不由面面相覷。請過安后,該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聶冬帶著凈義和尚去城郊寺廟拜佛去了。 經過城墻時,不少驛卒正推著巨石一步一步艱難的往前走。凈義和尚撩起車簾道了句佛:“阿彌陀佛,城墻加固,乃百姓之福,今秋可不怕山匪來襲了?!?/br> 聶冬靠在引枕上,慢悠悠道:“你這酒rou和尚倒也憂國憂民起來了?” “侯爺有所不知,老和尚這一路走來也遇到了幾次山匪,山野村落既無高墻也無河流,只能任人宰割。尤其是如今農忙收獲之時,那匪徒策馬而來,搶了便走,追都追不上啊。劫些財倒也罷了,也有主人家舍不得麥子,便追上去,竟被人活活砍死?!?/br> “哼!”聶冬憤然道,“真應該讓那些匪徒來博陵試試!無論城內城外,都讓他們有來無回!” 凈義和尚默默看著正在忙碌的民夫,目光穿透了城墻仿佛回到到了幾十年前。 如果那個時候,北疆之地的城墻也是這般巍峨;如果那個時候,城外也有士卒去訓練鄉兵,當北疆來犯時,還會死那么多人嗎…… 當今天下,最有血性之人,唯博陵侯耳! 凈義和尚握了握拳,當家人慘死在北疆人刀下后他便發誓要復仇??傻人渡碥姞I后,北疆與朝廷言和,博陵侯掛印辭去。之后數年,北疆雖偶有sao擾,但朝廷以大局為重,根本不打算出兵,壓根沒有博陵侯在軍中時的血性!凈義和尚只覺復仇無望,遁入空門,卻又不甘如此。朝廷十分出兵,根本不是他這樣低賤之人能夠決定的,只有那些達官貴族們才有資格向皇上進言。所以他開始琢磨如何結交那些人,功夫不負有心人,機會總是留個有準備的人,長公主陳寶寶去報國寺禮佛時,見他談吐幽默風趣,便請回府當了供奉。 博陵侯乃長公主的舅舅,通過長公主也許還能夠接觸到那位昔日戰神。雖然現在離北疆屠城已過去了幾十年,凈義和尚卻絲毫沒有放棄復仇的希望,他終于通過長公主結識到了博陵侯最喜愛的一個子女霍明明。 這個小姑娘十分冷漠,凈義發現他與達官貴人結交的那套手段對霍明明根本不起作用,干脆惹長公主生氣,將他趕出去,如此一來,他便可以已云游僧人的身份自由地去博陵而不受公主府的束縛。 現在,這盤棋一步一步都按著他的計劃來了。雖然這幾十年里,博陵侯荒唐的行為不絕于耳,可如今親眼所見,整個博陵欣欣向榮。更加之在村野里看見霍明明帶著侍衛們訓練民兵,縣尉沈江卓的披甲兵后,凈義和尚更加堅持要留下來了。 唯有這樣的將領,這般的士卒才可以與北疆為之一戰! 凈義和尚打定了主意,等他在觀察一段時日,若博陵侯在知道他的本意后還不殺他,他便送侯府一份大禮! 191、一九一章 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