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這個你戴上,算我借你的,等你回來再還我?!闭f完往事,蘇錦抓住蕭震手腕,要為他系上。 蕭震拒絕,背過手道:“這是你娘留給你的遺物,弟妹好好收著,我自會小心?!?/br> 蘇錦苦笑,不舍又憂愁地望著他:“你若不戴,往后你不在的日子,我就更睡不著了?!?/br> 蕭震無法拒絕這樣的她。 蘇錦笑了笑,拉出他結實的手臂,低頭,緩慢地用紅繩套住他手腕,再輕輕一拽,紅繩就緊了,像一圈紅紅的絲線,縛住了他。 蘇錦放下他手,人卻再次撲到他懷里,緊緊地抱住他:“答應我,你一定回來?!?/br> 蕭震喉結滾動,右手抬起,卻在碰到她后背之前,又放了下去。 “好?!?/br> 他鄭重承諾,向她承諾。 這次不用他攆,蘇錦痛快地松開他,小跑著離去。 蕭震一動不動地站在原地,黑眸望著她離開的門口,良久良久,直到徹底聽不到她的腳步聲了,蕭震才低頭,看手腕上多出來的她幼時戴過的平安珠??磯蛄?,蕭震慢慢扯開衣襟,伸手去摸她留下來的牙印兒。 這一口,實則咬在了他心上。 . 誓師過后,遼王揮軍南下。 按理說,他雖然受封遼王鎮守遼東,但遼東二十萬大軍的將領其實是受朝廷認命管轄,遼王并不是他們的主子??稍捰终f回來,天高皇帝遠,遼王這個皇子就是遼東的天,那些將領不敢得罪王爺,遼王平時又寬厚待人禮賢下士,鎮守遼東二十余年,早已收攏了一大批人心,甚至早在遼王宣布清君側時,就有幾個遼東將領率軍呼應了。 短短一個月,遼東徹底成了遼王的地盤,二十萬大軍聚集在一處,遼王緊接著就去攻打北直隸。 然而也就是在山海關,遼王吃了他這次南下的第一個敗仗,山海關依山瀕海,連接長城,正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鎮守山海關的又是大周僅存的開國老將岑洪,老將軍老當益壯,穩立城墻,遼王幾次派兵攻打都無功而返,損失慘重。 吃了敗仗,軍隊士氣受損,遼王在軍營逛了一圈,計上心頭。 既然強攻不行,那就智取。 遼王故意修書一封給岑洪,派小兵去送,小兵“不幸”,被岑洪手下一個副將杜大德抓住了,杜大德拆開信一看,信中說的竟是遼王勸降岑洪,岑洪要求遼王與他十萬白銀,遼王一口應下,并與岑洪約定了開城相迎的時間! 杜大德嚇出了一身冷汗,沒有將此事稟明岑洪,而是派心腹快馬加鞭將這封密信送往京師。 內閣首輔齊賢最先看到密信,迅速去與十六歲的惠文帝商議。 惠文帝得知岑洪有反心,龍顏震怒,命人捉拿岑洪押解回京。朝堂上有臣子為岑洪說話,懷疑這是遼王的反間計,惠文帝卻道證據確鑿,再加上首輔齊賢向來縱容惠文帝,帶頭贊同,惠文帝見支持他的多,馬上頒發了旨意,撤掉老將岑洪,改派大周素有英名的年輕將領李稷鎮守山海關。 李稷年輕氣盛急于立功,遼王佯裝不敵節節敗退,李稷親自帶兵追繳,追到一半,蕭震、霍維章各率五千人馬從兩側包抄過來,殺得李稷措手不及,拼了命地往回逃,遼王大軍緊追不舍,最后跟著李稷一起沖進了山海關! 山海關就此失守,遼王鐵騎如雄獅殺入羊群,雖然也有幾次敗兵,但總體還算順利地攻下了北直隸。京城的惠文帝急了,立即從各地調兵五十萬交給李稷抵擋遼王。李稷還是有些本事的,又是以多戰少,一部分軍隊正面迎敵遼王,一部分繞到遼王后方,重新奪回了失去的城池。 這么一打,遼王不得不暫且退回山海關。 雖然遼王暫且退了,但遼王的能征善戰還是讓朝廷心有余悸,首輔齊賢向惠文帝諫言,勸惠文帝派人去招降遼王。 惠文帝疑道:“他籌謀已久,豈會輕易投降?” 齊賢笑道:“遼王起兵,是因為秦王、晉王連續失勢,遼王為了自保不得已背叛朝廷,只要皇上承諾不會撤遼王的藩王爵位,遼王自會退兵?!?/br> 惠文帝面露不悅,三位皇兄勢力太大,他撤藩勢在必行。 齊賢明白皇帝的心思,低聲道:“皇上,欲速則不達,遼王悍勇,與其耗費大量兵力抵抗遼王,落得兩敗俱傷,不如先姑息遼王幾年,等遼王年邁過世,世子襲爵,既無震懾諸將威望,也無統兵之能,到那時,皇上再收拾遼王,豈不是手到擒來?” 惠文帝眼睛一亮,目光熾.熱地盯著齊賢:“首輔好計謀!” 年輕的皇帝最是輕信,身邊人只要擺出一副大才之士的氣派,皇帝就信了,并由衷地折服。 齊賢撫須而笑,繼續道:“至于派去招降的使臣,臣有個學生,姓沈名復,尤擅口才,皇上若派他去,此事必成?!?/br> 惠文帝連朝廷大策都聽他的,更何況一個小小的使臣人選?當即應允。 齊賢領旨,一回內閣,便派人去傳在吏部當差的學生沈復,然后好好地囑咐了一番。 沈復恭敬地一一應下,低垂的桃花眼中,卻飛快掠過一絲嘲諷。 昏君,庸臣。 作者有話要說: p.s.:遼王造反的劇情參照了朱棣,大家有興趣可以先行了解,不過內容不多,除了戰役這一節(放心,明天就會打完),其他都是架空,包括遼王后宮兒子啥的,所以大家別太代入朱棣哈~ ☆、第43章 肩負著朝廷的重托, 年僅二十八歲的吏部侍郎沈復由四名侍衛護送著, 風塵仆仆地抵達了山海關城樓下。守城的侍衛居高臨下, 只見黑蓋馬車上徐徐地走下來一位穿白色圓領長袍的年輕男人,舉止從容。 “城下何人?”守城侍衛厲聲問。 沈復仰頭,聲音清朗道:“吏部侍郎沈復, 奉皇命前來拜見遼王殿下?!?/br> 城門太高,守城侍衛看不真切那人的面容, 但聽說是朝廷派來的官員,立即派人開門, 接過沈復手中的牙牌。牙牌乃象牙所制, 上面刻有持牌之人的姓名、官職以及所在衙門,官員們若想進宮,必須佩戴牙牌。 確認牙牌并非偽造,侍衛上下打量沈復一番,立即去稟報遼王了,沈復氣定神閑, 淡笑著看著城門重新關閉。此時正是九月中旬,秋高氣爽, 沈復不時仰頭眺望秋景,怡然自得,仿佛只是一個來北地游玩的商旅。 時間一點點過去, 忽的,城門再次開啟,侍衛遠遠地朝沈復幾人招手。 遼王要見他。 沈復朝侍衛拱手致意, 隨即命車夫擺正踩腳凳,他又鉆馬車里去了,毫無羊入虎口的緊張感。 馬車轆轆而行,穿過關口,視野豁然開朗,關外竟是一片一眼望不盡頭的遼闊草原,遼王大軍就駐扎在不遠處。 馬車行到軍營外,不等守營將士喝令,沈復提前讓車夫停車,撩起衣擺下車。 天藍草綠,他一身白衣,臉龐也如美玉,看得兩側威武粗獷的將士們都是一愣,愣過之后,有人故意嗤笑出聲:“幸好提前說了是使臣,不然我還以為朝廷送了一位絕色美人,故意迷惑咱們的軍心呢!” 他這一笑,身邊幾人跟著笑了起來,都很鄙夷眼前的小白臉使臣。 沈復身后的四名侍衛大怒,紛紛拔.出佩刀。 遼王這邊的將士眼睛一瞪,同樣拔刀相向,輕蔑道:“有本事你來試試!” “敢問,這便是王爺的待客之道?”沈復不怒也不勸,只問出來迎接他的禮官。 禮官觀他氣度,猜到這位使臣非等閑之輩,遂怒斥遼王這邊的將士先收刀。 沈復禮尚往來,朝身后四人使個眼色:“你們留在這里,我去拜見王爺?!?/br> 說完,沈復跟在禮官身后,朝遼王大帳走去。 大帳之內,遼王端坐主位,蕭震、霍維章、柴雄、張進四員大將兩兩分坐在遼王左下首。 “王爺,使臣沈復求見?!?/br> “帶進來?!?/br> 侍衛挑起門簾,遼王眾人同時朝門口望去,只見來人一襲白色圓領長袍,身材頎長足有八尺,乍一出現,猶如天降芝蘭玉樹。再觀其容貌,面如冠玉、儀容秀麗,一雙桃花眼平靜地掃過來,宛如流光飛轉,熠熠生輝。 遼王怔住,一怔這位年輕使臣的卓然風采,二怔這眉眼好似在哪里見過。遼王到底是遼王,短暫的思索后,腦海里突然浮現出一張俊秀稚氣的小臉,再看沈復,一大一小分明是照著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遼王隱晦地看向蕭震。 蕭震盯著斜對面的俊美使臣,下意識地攥緊了左手,那衣袖之下的手腕上,系著一根紅繩。 “下官沈復,拜見遼王?!鄙驈驮缫蚜晳T陌生人見到他后的驚艷,自顧自朝遼王行禮。 遼王咳了咳,笑著夸道:“沈卿好風采?!?/br> 沈復坦然道:“王爺謬贊,王爺龍子鳳孫,下官在王爺面前,正如星辰之于皓月,不敢言輝?!?/br> 遼王朗聲大笑,帳內緊繃的氣氛莫名松懈下來。 霍維章撇了撇嘴,遞給蕭震一個眼神,很瞧不上文官的阿諛奉承。 蕭震垂著眼簾,腦海里不停浮現蘇錦、阿徹與沈復的臉。他一直都有疑惑,蘇錦是個不肯吃虧的女人,什么樣的男人才能在婚前就騙了她的身子?今日見到沈復,俊美如仙,蕭震才終于明白其中的緣由。 那邊遼王笑夠了,突然斂容,盯著沈復問:“你來作何?” 沈復拱手道:“下官奉皇上之命,前來勸王爺投降,皇上說了,只要王爺肯降,過往之事他一概不咎,王爺繼續回鳳陽做您的遼王,為朝廷鎮守遼東,共御外敵?!?/br> 霍維章四將同時看向遼王。 遼王長嘆一聲,苦笑道:“本王在鳳陽住久了,也不想四處奔波,但皇上年幼,被朝廷jian臣蠱惑,先偽造遺詔不許本王與秦王、晉王進京為先帝送葬,后又聽信讒言誣告,致使皇家手足相殘,本王身為皇兄,若不為他鏟除那些小人,豈不有負先帝在世時的諄諄教誨?既是清君側,小人不滅,談何退兵投降?你且回去,替本王轉告皇上,就說只要朝廷沒了jian臣,本王自會謝罪請罰?!?/br> 沈復沒答,探究地看著遼王。 霍維章忍不住吼他:“王爺讓你回去,你沒聽見?” 沈復看他一眼,忽的笑了,直視遼王道:“如王爺所言,皇上偏信小人冤殺忠良,朝野庸臣jian臣當道只顧以權謀私罔顧江山社稷,下官若回去,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大周皇族自相殘殺,百姓無辜受累,外敵幸災樂禍,那不如留在王爺身邊,為王爺出謀劃策,盡早結束這場征戰,以還天下太平?!?/br> 遼王瞇了下眼睛。 霍維章直接站了起來,指著沈復冷笑:“書生好生猖狂,看你手無縛雞之力,憑何揚言你能助王爺一臂之力?” 沈復笑,不急不緩地從懷中取出一封奏折,朝遼王道:“王爺文能治國武能安.邦,下官遠在朝廷,早有報效英主之心,這是下官為您獻的第一計,請王爺過目。若王爺覺得不可取,下官即刻離開,回京等候朝廷發落?!?/br> 遼王半信半疑,接過內侍遞上來的奏折,展開,就見上面只寫了簡短的幾行字:守城費兵費糧,今日得明日失,徒耗時耳,大軍當一鼓作氣直殺京城,待王爺登基,天下盡收囊中。 那字清風傲骨,字字珠璣! “好!云亭真乃天賜本王神兵也!”遼王放下折子,大步走到沈復面前,執著沈復手激動地道。良將難求,好的謀士亦如鳳毛麟角,遼王斷定,剛剛沈復在奏折中陳述的計策,能為他省下無數將士性命。 沈復卻暗暗心驚。他在京城,已經是正五品的吏部郎中,也算是年輕有為,然新帝年少輕狂,眼中只有幾位內閣重臣、六部尚書,從未把他們這些五品官放在眼里,或許看到他也叫不出他的名字,而遼王遠在千里之外,竟能叫出他的字! 震驚過后,看著龍章鳳姿的遼王,沈復更加確定自己跟對了人。 “謝王爺信任,臣必定鞠躬盡瘁,助王爺早日成就大業?!鄙驈土闷鹨屡?,跪在地上正式認主。 遼王笑著扶起他,端詳沈復片刻,遼王忽而皺眉,關懷道:“云亭投奔本王,家中父母妻小且安頓好了?” 此話一出,蕭震抬眼望了過來,直勾勾地盯著沈復。 沈復坦然道:“臣父母早已過世,臣妻體弱,去年年初病逝,也不曾為臣留下子嗣,故臣現在孑身一人,了無牽掛,可隨心所欲也?!?/br> 蕭震抿了抿唇。 遼王拍拍沈復肩膀,意味深長道:“云亭安心為本王做事,將來事成,本王送你一如花美眷?!?/br> 沈復只當這是客套,笑著拜謝。 蕭震臉卻一黑,忍不住盯了遼王幾眼。 遼王還能察覺不到他直刺刺的小眼神?沈復下去休息后,遼王單獨留下蕭震,笑著道:“沈復與阿徹是什么關系,你應該看出來了吧?” 蕭震肅容道:“臣知道,但他當年背信棄義有負蘇氏,蘇氏未必愿意再嫁,阿徹也說過他只認馮實一個父親,此乃他們娘倆的家事,還請王爺莫要插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