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與洪月娘徹聊一番后,沈蘭池允諾定會替洪月娘討回公道,讓洪月娘次日再到安國公府來。 人命關天,沈庭竹作惡多端,必得報應。 將洪月娘送回家后,沈蘭池也回安國公府去了。臨歸家前,她不忘謝過陸麒陽出手相助。 “這身衣服,我明日便托人還給你?!鄙蛱m池扯了扯身上巡防司的盔甲,一臂的甲片鏗鏗亂晃,“我倒不知道你想的這么周到,還特意借來這樣一身衣服?!?/br> 若不是這一身衣物,要是被巡防司的人逮到了,那少不了惹來麻煩。 “什么‘借’?我直接拿來的?!标戺桕柕?,“也別說明日了,你現在就脫了給我,我早點偷偷還回去,免得被張海生發現了??烀?!” 一句“快脫”,說的氣勢十足。 “不就是脫身盔甲?你怎么說的和脫其他的東西似的呢……”她咕噥了一句,還是將身上的盔甲給褪了下來。末了,她仔細對陸麒陽道,“你記得擦一擦鞋底的泥,城東可沒朱雀門那邊的青泥地。你晚上去了哪兒,你娘一看鞋底就知道?!?/br> 陸麒陽怔了下,心底有些好笑,道:“你倒是比我還精些。這些年是背著你爹娘干了多少壞事?” “我干過什么壞事,你還不清楚嗎?”沈蘭池說完這句,便開始沉默了。向來大方的她,竟然難得有了一絲扭捏。好半晌后,她從唇齒間擠出一句話來,“謝……謝謝。你原本沒必要幫我的……” 她一直是那副高高在上、又愛作弄人的模樣,幾時露出過這種表情?這副別別扭扭的樣子,倒讓她有了幾分小女兒家的羞澀之意,愈顯得動人了。 陸麒陽愣了下,立即背過身去,道:“啊,對了,你回去,記得照一照鏡子?!?/br> 說罷,陸麒陽就回去了。他走的匆匆,王府屋檐燈光下,照出他耳根一抹淡紅。 沈蘭池疑惑不已。待回了家,在鏡前一照,她方知原因—— 自己的臉頰上,掛著一道白白的面粉。 “陸……陸麒陽……你……” *** 次日晨,曦光漸亮。 沈大夫人起了身,揉著睡眼,吩咐紅雀擺了早膳。 二房那頭傳來一陣喧鬧聲,沈大夫人微惑,問:“大清早的,二房那頭怎么這么熱鬧?” 紅雀早就打聽過了,一邊布菜,一邊道:“回夫人的話,聽說是二夫人娘家那頭的親戚上門來了。二夫人來打了招呼,說是用了午飯,就領來給夫人與老爺請安呢?!?/br> 沈大夫人一驚,手里的筷箸險些捏不住了,一旁的沈辛固也有些面色不好。 ——請安?請的哪門子安?又不是沈家人,何必眼巴巴地跑來給她請安? 大房不肯幫忙,肖氏竟直接把窮親戚給招呼上門來。好一出先斬后奏,想來是打定了主意,客人都上了門,他們大房定然扯不下臉趕人。 頓時間,沈大夫人連用飯的興致都沒有了。她一擱手中筷子,冷笑道:“肖玉珠以為我拉不下臉?今天我就不肯招待她的窮親戚!就說我今日身子不大安,誰都不見?!?/br> 說罷,她還特意瞟了一眼沈大老爺。只是,沈大老爺默不作聲,只顧著自己夾菜,倒沒有反對的意思。 沈大夫人想了想,在心底道:也是。她家老爺雖偏疼弟弟,可那也是偏疼沈家人。這肖玉珠的親戚,根本不是沈家人,自然得不到她家老爺好臉色。 紅雀應了聲是,便下去辦了。 紅雀剛出門,沈蘭池就領著洪月娘進來了。 洪月娘一介農婦,從未見過安國公府這等派頭,一雙眼被那些瑪瑙金玉晃的怔怔。好一會兒,她才回過神來,給面前滿面惑色的貴婦人請安。 “蘭兒,這婦人是誰?”沈大夫人疑道。 “爹,娘,庭竹堂兄草菅人命,打死了手底下的好幾個丫鬟,人就埋在二房的園子里。這事兒,你們管不管?”沈蘭池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聞言,沈大夫人微抽一口氣。 “你……你說什么?”沈大夫人不可置信,“再說一遍?” “沈庭竹害人性命,還不止一個?!鄙蛱m池認真道,“娘,你可別當我胡說八道,人證就在此處?!?/br> 聞言,沈大夫人腦門嗡嗡作響,只得將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沈大老爺。 此事若是當真,那可真是捅破了天。他們安國公府就是再有能耐,也經不住“草菅人命”這個罪名。 沈大老爺慢慢擱下筷箸,沉聲道:“怎么一回事?仔細說來?!?/br> 洪月娘好不容易才得此機會,哭訴起女兒之死來。 聽洪月娘細說一陣來龍去脈后,沈大夫人面色復雜。那二房的丫鬟小廝向來換的勤快,半月一旬就要招新人進府,以是沈大夫人都未曾發覺二房少了哪些下人。如今一聽,方覺得心驚rou跳。 眼看著洪月娘淚珠不停,聲音都哭得沙啞,沈大夫人面泛愧色,心底極不是滋味。 “洪大娘,你且坐下喝杯茶。我也是親手將女兒拉扯大的普通婦人,自然能明白你心底痛楚如何?!鄙虼蠓蛉宋兆『樵履锎植谑终?,安慰道,“昨日我不曾停下馬車,只當你是個訛錢婦人,今日方才后悔沒有仔細聽你說話。你要公道,我家老爺定然會給你?!?/br> 沈大老爺雙手置于膝上,捏成緊拳,一張肅面板得死死。 沈蘭池偷偷瞧著自己父親,心底頗有些不安,生怕父親又如之前一樣,又讓二房逃過一劫。 半晌后,沈大老爺沉沉道:“此事不可掀過。我本以為庭竹只是頑劣不堪,誰料到竟性惡至此。若是再放任庭竹,那便是我這個一家之長有過于沈家?!鳖D了頓,他嘆了口氣,又道:“此事萬不能打草驚蛇,我今夜就派人去找那春喜埋在何處?!?/br> *** 過了晌午,肖氏一臉傲氣,領著七八個親戚到大房這邊來。她身后跟著的一大家子大多是青壯年男子,打扮得渾身嶄新、喜氣洋洋,乍一看,還以為是來安國公府過年的。 他們本是淮西肖氏老家的分支,聽聞京城里的這一支肖家混得好,便想上門討要點好處。只是京城的肖家人個個眼高于頂,瞧不起老家的落魄親戚,連大門都沒讓他們進,只說“兩家分了二三十年,何必來攀什么親戚”,字字句句都是嘲諷。 無奈何,他們只得到嫁入安國公府的肖玉珠這兒來碰碰運氣。沒料到這肖玉珠為人大方,立刻便應下了,包銀錢、包吃住,還打了包票要給他們混個一官半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