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節
寒冰護盾雖然能保住犀魔不受傷害,但是在陳海的怪力之下,犀魔也是被硬生生推出數丈遠,往地宮缺口處墜去。 犀魔沒有落地就意識到不對,但陳海這半空揮戟斬殺下來,重重戟芒就像是一座山碾壓過來,犀魔退無可退,只能跌入地宮之中。 陳海也是挾帶風雷之勢,隨后就從缺口殺入地宮之中。 看到魔帥戎沙掉入在焰湖島地宮里,一眾魔將皆是悚然大驚。 一頭猿魔面目扭曲著,將手中的戰矛硬生生刺入了黑顱魔左肩之上。 黑顱魔被這阻了一下,靈動的身形頓時遲滯了起來,其他的魔將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在黑顱魔試圖掙脫的一瞬間了,同時有六七道長矛,狠狠刺入他的魔軀。 一道虛影,從黑顱魔眉心祖竅疾速飛出,似紫電靈光般往地宮入口投去。 人形元神! 有魔將看到虛影的真面目,當時就嚇了一大跳,沒想到消失三年的黑顱魔,魔身竟然被人族玄修的元神所控制住了。 有魔將想要阻攔,但那紫電靈光般的元神比黑顱魔都要靈巧數分,自然不會被他們觸碰到。 此時玄金傀儡也終于趕到了缺口之處,借助著玄金傀儡的視野,姜雨薇和陳海心靈相通,就用自己龐大的身軀牢牢將缺口堵住。 黑顱魔眼見就不行了,陳海自然將分身元神收回到青鱗魔分身的識海之中,這時候化成一團人形,委頓在其中。 雖然說這道元神有些受傷,但是陳?,F在根本就不依賴術法,就將元神在眉心祖竅之中溫養著,笑著指向犀魔道:“現如今只剩下你我二人了,我看你還如何能逃!” 在焰湖島上的時候,陳海在和犀魔對戰的同時,無時無刻地不要提防其他魔將的圍攻,是以連一整套的怒潮十二斬都不能施展。 此時只剩下他和犀魔,還是一個重傷未愈的犀魔,那戰場的主動就會徹底地握在他手中了。 那犀魔此時終于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些靈壓對于魔胎級的他雖然算不得什么,但是在這個環境之中,他在掌握了大破滅真意的陳海面前,根本就沒有絲毫勝算。 他籌謀了近百年,無數次想過踏入大魔塔之中的場景,卻偏偏沒有想到是以這種方式進來的。此時他暗自悔恨,若非因為被那黑顱魔偷襲了一下,想要將其碎尸萬段,讓屬下的魔將都過來保護住自己,怎么能落到這個下場。 透過暗紅色的天幕,他能察覺到外面已經被玄金傀儡已經用自己巨大的身軀,牢牢護住了入口,一時半會兒之間,怕是得不到什么支援了。 饒他平素智計百出,也想不出什么脫身之策,只得對陳海喊道:“我不知你為何執著叛出我族,但是我乃是不滅邪域的長老,若是你能歸順于我,不但往事都既往不咎,我還許你不滅邪域真傳弟子之位……” 此時外面戰況正熾,每一息都可能有人族弟子倒下,陳海哪里會跟他在這里廢話?沒等犀魔把話說完,就一頓長戟,向犀魔沖了過去。 犀魔見此事已經無法善了,只能強撐著精神,召出道道寒冰烈焰向陳海撲擊而去。只是他現在周身靈脈還沒有恢復,仿佛漏風的風箱,根本使不出什么大威能的術法。所以陳海絲毫不在意這些,大破滅真意、風雷真意、和怒潮真意連番催動,一下、兩下、三下…… 隨著一陣寒煞四溢,堅固的寒冰護盾終于抵不住陳海一浪高過一浪的攻擊,碎成道道冰屑。 “祭慰這些年來,被魔族陰謀害死的血煉弟子之靈!”陳海心中默念了一句,一戟向犀魔脖頸處而去…… 第691章 再回萬仙山 當鋒銳無匹的戟芒劃過犀魔的脖頸,看似泉涌的魔血噴涌而出,犀魔碩大的猙獰頭顱折斷下來時,陳海這才稍稍松了一口氣。 算算時間,他將犀魔逼入地宮之中才幾十息的時間,但是這幾十息他已經盡展生平所學,才終于險之又險地將犀魔斬殺于地宮之中,靈海秘宮內的靈元也是耗得一滴不剩,這時候扔了兩顆回靈丹在嘴里,緩慢的恢復靈元法力。 不過,此時陳海微微喘息著,卻不敢有絲毫松懈,手持破月戟盯住身首分離的犀魔,但是一直到血流停止之后,那犀魔的尸首都沒有任何動靜。 此時外面殺戮仍然在繼續,陳海不能再等了,就想要奮起揮斬手中的破月戟,將犀魔的猙獰頭顱徹底粉碎掉。 這時候就見一團青玄色光團從犀魔的頭顱上鉆出,光團之中包裹著一樽三四寸高矮、與犀魔一模一樣的靈體,朝陳??嗫嗲箴?,想要陳海饒他一命。 這也是犀魔苦修多年的魔胎,宗門又稱道胎、元胎,乃道丹境后期,碎丹融煉元神而得。要不是被陳海盯住,犀魔的魔胎完全可以逃走,奪一具魔軀重新修煉。 看得出地宮的靈壓,對魔胎這樣的虛靈體傷害、限制更大,要不然,犀魔拼命所修的魔胎不可能不嘗試逃跑。 自古人魔勢不兩立,想要求著陳海將之放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無論是羅剎血煉秘法,還是大破滅道意,威力雖然強大,都有極其嚴重的副作用,陳海不想遁入魔道,就更不敢隨意吞噬他人的神魂,當下剛要祭御雷法,將犀魔的魔胎元靈徹底滅掉,卻不料犀魔那青玄色的魔胎元靈里驟然冒起一團烈焰,下一瞬就將犀魔元胎燒透,覆蓋在一團赤紅色的焚天烈焰之中。 炎魔首領的元神,出現在那團熔鐵蝕金的焚天烈焰之中。 陳海微微一驚,沒想到犀魔果然將炎魔首領的元神禁錮起來想著吞噬煉化,也猜測剛才可能是炎魔首領在犀魔的體內拼命的掙扎、折騰,才最終令犀魔在他手里沒有反抗之力,要不然犀魔哪怕受創再重,作為重新修成魔胎的存在,也不可能會被他殺得如此狼狽。 犀魔元胎原本就要比rou體孱弱得多,轉瞬間就被焚天烈焰焚燒成虛元,不過炎魔元神反噬得手,也算是報了滅族亡種的大仇,這一刻也是孱弱無比,陳海直接將炎魔元神攝入識海之中,加了數道神魂禁制,才撿起犀魔被打落一旁的黑骨魔杖。 魔杖有一丈多長,入手極沉,也不知道是用什么魔物的骸骨煉制而得,透漏出一股晦澀的玄寒之意,摸一下都覺得骨頭快被凍僵了,顯然不是什么凡品。 他將那骨杖插在背后,一手破月戟,一手拿起犀魔那碩大的頭顱,一騰身又回到了焰湖島上。 此時湖心島上激戰正酣,十余頭魔將正圍著玄金傀儡撲擊不已。 雖然玄金傀儡身形巨大、堅不可摧,但身形卻很是緩慢,這些魔將雖然暫時還沒有重新修回魔丹、魔胎,但實力絕不在人族普通道丹境武修之下。 不過,玄金傀儡堅不可摧的防御,就連陳海的蠻力都攻不破,更不要說是他們了。 這些魔將也知道傀儡精魄一般都在頭部,都拼命集中向玄金傀儡的頭部發動猛攻,只是這么短的時間內,他們卻無法奏效。 這一刻,陳海從地宮沖天而起,手中提著犀魔頭顱上來大吼起來,將宏大的聲音傳遍整個地底洞窟的角落:“犀魔已經伏誅,還有誰來與我一戰?” 他的身形在焰湖上空,猶如戰神一般。 整個戰場都被陳海這聲巨吼給震住了,數十里方圓的喊殺聲、兵刃碰撞聲都在這一刻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只有濃重的呼吸和焰湖中巖漿咕嘟咕嘟的翻滾聲音,數萬魔兵魔將都難以想象眼前所發生的一切。 怎么可能? 戎沙魔帥怎么可能死在這頭名不見經傳的逆魔身上? 姜赫、姜雨薇幾乎殺得脫力,看到陳海終于順利的將犀魔解決掉,看到回家的曙光就在眼前,大喊咆哮起來,身體深處似乎又涌出一股新力,趁著魔兵魔將震驚生懼之時,朝石堤發動最后的猛攻。 地底洞窟里,還是魔多人少,他們七八百人力量還是不足,但犀魔已經伏誅,他們只需要攻上焰湖島,將陳海接援出來,然而找一處狹窄的角落整頓一下,再殺回地面,并不再是什么難以奢望的難事了。 魔將主要集中在焰湖島,他們正想合力將玄金傀儡摧毀,再進入地宮去圍殺陳海,沒想到這么短的時間里,魔帥戎沙還是沒有撐過去。 他們最大的依仗已經沒有了,那逆魔又兇威正盛,一時之間心里都生出了幾多退意,無意在焰湖周圍繼續廝殺下去。 魔將不擅御風飛行,但拳爪戰兵往巖漿焰湖猛攻過去,借著反沖力,也迅速脫開焰湖島,往岸邊各自飛去。 陳海站在玄金傀儡之上,一把將犀魔的頭顱扔進翻滾的焰湖之中,很快和姜赫等人匯合在一起,看到魔將魔兵,并無斗志,索性也不在地底休整,直接乘勝追擊,往地面殺去。 魔兵此時可以說是兵敗如山倒,此時根本已不再能稱之為陳海等人的障礙,失去了魔將的管束,低級魔兵在戰場上還能剩多少斗志?數以萬計的魔兵,被陳海他們殺得節節敗退。 重新回到地面之后,參與血煉的初級弟子還不覺得什么,更多是為能入宗門修行而振奮,但姜赫等人都有兩世為人的感覺。 魔兵主力還沒有被消滅,雖然暫時對他們造不成什么威脅,但是不保他們能很快站穩腳跟,陳海等人怕夜長夢多,就馬不停蹄地向天域通道趕去。 經過了五天的長途跋涉,當那絢爛的磁光之河再次出現在眼簾的時候,姜赫等人都有一種想哭的沖動,出發之前,他們怎么都不會想到在血煉場一困就是三年。 要說這一戰,當數陳海收獲最高。 他在血煉場之中修成靈海秘宮之后,又成功開辟識海,可以說是一步登天,直接踏入明竅境;而另一半元神的回歸,也令他實際做好隨時恢復道丹境修為的準備。 陳海此時將怒潮真意跟風雷真意一樣,都修煉到第二重境界,也掌握大破滅真意雛形;炎魔元神鎮壓在識海之中。 當然,姜赫等人的收獲絕對不少,姜雨薇、姜赫、桓溫都踏入明竅境后期,靈元修煉精純,對武道、對玄法有著更深層次的體悟,個人戰力比進入血煉場之前增漲一倍不止,還探查清楚血煉場的真正秘密,并最終將羅剎魔的百年陰謀挫敗,探查出地宮準確的位置,待回到萬仙山,除了余蒼真君的懸賞外,宗門的賞賜也絕對不會少。 一陣恍惚之后,經天域通道安然無恙地踏回萬仙山,當再次看到青山綠水映入眼簾,陳海的內心也是涌起無限的感慨。 不過令陳海感到奇怪的是,此時的血煉谷之中,泉臺谷道宮外門長吳尊和姜明傳二人并沒有出現,僅有數十主持大陣的明竅境玄修在此,倉促間打開天域通道,迎接姜赫他們回歸。 看樣子,主持大陣的諸多執事,顯然也沒有意識到姜赫他們能活著回來。 看到這邊竟然沒有緊急進血煉場救援的跡象,姜赫也是劍眉一豎,不悅地說道:“當年姜璇他們參與血煉的時候,寧升榮等人謊報軍情,險些讓璇師妹等數千弟子平白葬身在血煉場之中,難道寧戚、吳明宇、熊成元這一次又篤定我們會死在血煉場之中,認定我們死無對證,才敢不將實情跟宗門匯報?” 桓溫素來溫文爾雅,此時也掩飾不住情緒,臉上戾氣橫生地接道:“他們見過那犀魔的威勢,自然是認定我們會喪命地底。否則以你我兩族的勢力,知道你我還在血煉場中幸存,怎么會連個接應的人都沒有派出?現在就看他們有沒有膽將余蒼真君的獎賞也冒領過去!” 幾人之中數姜雨薇最為勢單力孤,此時她也不多言,只是站在眾人身后。 有姜赫跟桓溫站在前面,自然不用她去爭取什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該是她的功績獎賞,姜赫、桓溫等人肯定不會少了她。 “走,我們先去余蒼真君的洞府,回復任務!”姜赫說道,拉起桓溫、姜雨薇二人御風而起,就往余蒼真君的洞府飛去,倘若吳明宇、寧戚、熊歸元真敢冒領功績,他們正好請余蒼真君出面主持公道。 陳??粗?、桓溫他們遠去的背影,也不去管他,就招呼姜璇、姜澤和周桐等人想先回北陵谷山莊休整。 卻不料陳海話一出口,姜璇眼眶里便淚水盈盈,姜澤在一旁恨恨地說道:“姜青你有所不知,不但北陵谷山莊已經名存實亡,就連姜叔也受賊子陷害身故了。只是前幾日擔心雨薇師姐岔了心神,不能驅御玄金傀儡,姜璇要我們暫時守住秘密,沒有跟你們透漏?!?/br> 陳海一聽頭皮發炸…… 姜父之死,只是姜雨薇、姜璇姐妹自然悲痛欲絕;北陵谷山莊被毀,只要人在,還能重建,但姜父生死事關龍鼎的下落,要是龍鼎再次失去蹤跡,或者落入陷害姜父之人的手里,事情就又變麻煩了…… 第692章 山莊興廢 陳海費勁心思,第一次進入血煉場之時,與姜澤、周桐等人并肩作戰,彼此間建立起信任,才建立北陵谷山莊,以便將來姜雨薇成為真傳弟子,手里立即就有一股力量可用,卻沒想到他隨姜雨薇再次進入血煉場,北陵谷山莊會發生那么多的事情。 此時在血煉谷之中,周遭還有諸多萬仙山執事,陳海也不好詳問什么,便帶著姜澤、姜璇、周桐他們,先拖著玄金傀儡往北陵谷山莊而去。 玄金傀儡太過沉重,既然宗門都沒有意識到他們能活著殺出重圍,自然暫時也無法將玄金傀儡上繳宗門,而姜雨薇又隨姜赫、桓溫去找余蒼真君申訴,陳海就只能帶著北陵谷山莊一百多弟子,用兩輛精銅戰車,緩慢的拖著玄金傀儡趕往北陵谷山莊。 一路上,聽姜澤他們娓娓道來,陳海這才弄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陳海和姜雨薇再次踏入血煉場之后,初時并沒有什么要事發生,北陵谷山莊也是有條不紊的發展,很快就聚集上千弟子在山莊修煉,但幾個月過后,魔族突然大舉入侵,萬仙山就大規模征調弟子,編入軍中,嚴防死守堵住魔族的滲透入侵。 姜澤、姜璇、周桐身為萬仙山弟子,對參與御魔戰事也責無旁貸,但照道理而言,他們作為剛入宗門的外門弟子,此前也沒有參與殘酷戰事的經驗,應該編入輜重兵、預備兵馬或后方城池的守備軍之中,但等他們真正進戰場,卻發現北陵谷弟子幾乎都編入傷亡率最高的斥侯前哨兵馬之中,直接參與狙擊滲透進來的魔族精英的戰斗。 這一場小規模的人魔戰爭,以姜族老祖姜寅出手襲殺魔族一位魔君級的強者而告終,雖說萬仙山統御的崇國北境兵馬并沒有大規模的參與直接的血腥戰斗,但前哨斥侯兵馬的傷亡不低。 北陵谷山莊在戰前共有四百外門弟子,加上精銳扈從一千人不到,最終就剩不到五百人得以返回宗門。 而回到泉臺谷之后,姜澤、周桐他們又意外得知姜父在一次采藥的途中墜下山崖,當場身亡;姜母郁郁寡歡了一段時間之后,也身染重疴而死。 姜父乃有辟靈境圓滿修為,早就能御風飛行,要說意外遭遇妖獸而亡,大家都還能相信,怎么可能相信他是墜崖而亡? 只是姜澤他們回泉臺谷,姜父已經墜崖有一年時間,尸骸也是留守北陵谷山莊的師兄弟收殮回來,而姜父這樣的人物,在泉臺谷比比皆是,即便是死有疑點,泉臺谷道宮也不會重視。 接下來,就是宗門上下都認定姜雨薇、姜赫、桓溫他們已經葬身血煉場之中,寧升榮、姜詔這些人,以往就對北陵谷山莊心存怨限,此時看北陵谷山莊失勢,能有機會,自然是不遺余力的打擊。 更何況視他們如眼中釘的吳鵬遠,還有著道丹境修為。 或許是看到北陵谷山莊最終難逃衰敗,或許難以抵擋寧升榮、姜詔、吳鵬遠等人的打壓,又陸續有不少弟子選擇離開,最終就剩姜澤、周桐、魏騰、馬延、趙大成等一百余人堅持留在北陵谷山莊,也最終決定陪同姜璇再入血煉場,尋找陳海跟姜雨薇他們的蹤跡。 聽姜澤他們說完萬仙山三年來的是是非非,陳海長長嘆了口氣,雖說姜父之死疑點叢叢,但事情已經一年多時間,現場留下來的蛛絲馬跡應該都被雨水沖毀,想查明真相怕是困難了,他也不知道姜父出事之前有沒有將龍鼎妥善藏起來,又或者說有人暗害姜父,就是從快速成長的姜氏姐妹身上看出疑點,才想著殺人奪寶,只是不知道姜父的李代桃僵之計,有沒有瞞過敵人。 一路上穿山過林,到夕陽西下的時候,北陵谷山莊的一角隱然出現在視野之中。 陳海目力非凡,早就看出北陵谷山莊已經破敗了不少。 他留在北陵谷山莊的時間雖然不久,但他心里是希望北陵谷山莊能成為他暗借姜氏姐妹在萬仙山立足的基石。 天羅谷目前作為人魔兩族的緩沖區域,暫時還看不出魔族有重新出兵占領天羅谷的意圖,而只要血云荒地之中的羅剎血魔,得不到星衡域的增援,燕州擁有他一手打造的防御體系,應該能抵擋住魔族的進攻,形勢不至于太過艱難。 但是隨著崇國及萬仙山不斷收縮北境的防線,對天羅谷一帶的壓制越來越少,魔族遲早會有一天,將再度徹底的將天羅谷掌握在手里。 又或者,血云荒地通過天羅谷與星衡域相接的通道,遲早會有一天徹底的打開,要是在那個時間,人族沒能占領天羅谷,或者沒能跟魔族在天羅谷形成均衡之勢,燕州將會迎去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