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節
“益天帝七十二年,流民遂成大禍,雖說有帝子爭位、諸臣無心民事以及赤眉教暗中慫恿的緣故,但說到根本,也是人丁繁衍,土地狹窄加之宗閥兼并嚴重,寧可縱牧靈禽異獸,也不施舍給寒族小民,遇到持續數年的饑荒,大亂實是無法避免之事,”陳海淡淡說道,“此時西北域又是頻發戰事,耕種荒廢,要是再遇饑荒,河西境內還好一點,天水、秦山以及鶴川,饑民就又會再度大規模涌出。橫山城往北,千里沃土,種植糧食,可養千萬之民,白白荒廢掉太可惜了。我也沒有打算,一下子就能將榆城嶺守得滴水不漏,就想著先筑一城,寸步不讓,令妖蠻從榆城嶺每南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我想著,妖蠻諸部大概也就不會急著從榆城嶺的缺口南進獵食了?!?/br> 陳海想著血云荒域,有朝一日在黑山真正與金燕諸州連成一片的時候,天地法則在一段時間內也會出現紊亂,那時候西北域不要說徹底的山崩地裂了,洪水、干旱及大震這樣的大災,是絕不會罕見的。 他這時候不提前做些準備,儲備大量的糧草,到時候如何應該大災的沖擊,如何迎接西羌國數百萬民眾東遷? 再一個,整個西北域,從賀蘭山脈往北、經鐵流嶺過渡到太微山脈,都有地理上的阻礙,易守難攻;真正的大缺口實際就是在天水郡北面的榆城嶺、橫山。 要沒有眼前這樣的機會也就罷了,既然橫山城以北的地域,已經歸入他的治下,他理應要盡最大的努力,在榆城嶺修筑一道鋼鐵長城,以便未來能將數以億計的羅剎血魔擋住。 當前,此時重筑榆城嶺防線,是要將妖蠻諸部擋住,以便能榆城山與橫山之間,招撫流民、興修水利,將這片千里縱深的沃土充分的利用起來。 到時候依仗這片土地、依仗這片土地滋生的人丁,天機學宮才有可能真正的壯大起來,最終成為抵御血魔入侵的中堅力量。 當然,那個目標的還是太遙遠了,陳海將眾人召集過來,第一步就是研究要怎么在榆城嶺筑城。 龍驤大營移駐橫山,糧草由天水郡負責,很顯然陳海不能指望天水郡會為榆城嶺的筑城多支一粒糧食。 陳海從儲物戒指里拿出一疊卷宗來,遞給蘇原,說道:“我這幾天大概想了一下,將今后五年在橫山城要做的事情羅列了一下,你們商議商議,看有什么需要增減的地方……” 蘇原接過紙,孫干、張雄、黃雙等人都湊過來,將卷宗上密密麻麻的寫滿小楷,羅列未來五年所要的事情: 六到十座鐵礦場、兩到四座銅礦場、兩座精鐵冶煉場、一座精銅冶煉場,將橫山城的精鐵年冶煉量要達到五千萬斤,精銅冶煉場,要達到五百萬斤。 一座戰車工場,要求年產亭級各型戰車達到五十輛、鄉級各型戰車達到五輛。 一座裝載車工場,要求單風陣匣型的輕型裝載車年產量達到兩千輛。 一座金戟弩工場,要求單兵便攜式天機金戟弩的年產量,達到一萬支;專用淬金短箭,年產量要達到一百萬枚。 此外還要建靈禽馴養場一座以及馬場、牛羊牧場若干、伐木場、采石場若干、墾荒五百萬畝耕地…… 看到陳海所寫的這些,蘇原、孫干、張雄、黃雙他們是目瞠口呆,這哪里是他們五年所能做成的? 第368章 膛線 要想在橫山城以北開墾出五百萬畝耕地出來,他們至少要遷入二十萬以上的青壯勞力,加上拖家攜口的老弱婦孺,到時候差不多需要遷入五六十萬人口才能滿足要求。 此外馬場、代木場、采石場、鐵礦場、銅礦場、諸鐵冶煉場及諸多戰械、裝載車的鑄造場、制造工場,高級匠師是可以都從瀝泉抽調過來,但同樣需要近二十萬的青壯勞力,才能達到陳海所提的要求。 而且這些青壯勞力,要求比墾荒耕種的勞動力要更高一些,需要能通過培養,達到初級匠工的程度才行,這些青壯勞力從哪里獲得? 橫山不比戰亂初安后的漣水府能從四周八方吸納流民,天水郡絕大部分地域都在廖、吳、周三族穩固的統治之下,三族絕不會容許治下的附民,大規模流入橫山府。 此外,普通民眾都安土重遷,只要不出現大的饑荒、戰亂,誰愿意背井離鄉?何況還是遷徒到直接受妖蠻所威脅的橫山防線以北開墾土地? 精鐵、精銅的冶煉,五年后要達到這個目標,還不算夸張,畢竟秦潼山西北麓山嶺里,普通的銅鐵礦脈不會少,只要能組織到足夠的人力,開采銅鐵礦石到山下冶煉就是。 而陳海真要想在榆城嶺修筑堅固的防線,基礎銅鐵的消耗自然是天文數字,每年數百萬斤、數千萬斤的消耗都是常態。 諸型天機戰車的產量要求,也不算夸張,到時候可以考慮將天機學宮在瀝泉的戰車工場遷到橫山就是;燕州主要的宗閥世族,此前都選擇從天機學宮直接購買天機戰車的制造圖卷,這時候都能制造各型天機戰車,天機學宮的戰車工場,也該專為龍驤大營服務了。 然而年產兩千輛的裝載車以及一萬件單兵弩、一百萬枚單兵弩專用弩箭的目標,就太夸張了。 此時天機學宮每年能從瀝泉分得兩百萬斤淬金鐵,還能暗地里額外再從鹿城獲得三十萬斤優質淬金鐵,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但這些用于現有天機戰車及天機戰弩等戰械的制造就消耗殆盡了,根本擠不出更多的淬金鐵,去實現陳海如此宏大的計劃。 即便鹿城那邊可以增加淬金鐵的產量,但從鹿城過來,要經過河西,河西實際上一直都有意無意控制天機學宮從鹿城所得淬金鐵的總量。 河西這時候還不會跟天機學宮撕破臉,所以不會直接阻攔天機學宮的商隊從河西境內借道,但要是就此認為,天機學宮的商隊,就能肆無忌憚的將鹿城的淬金鐵通過河西大量的運入秦潼山,就大錯特錯了。 這方面雖然兩家都沒有攤開講,但蘇原他們預估天機學宮每年從鹿城運進五十萬斤優質淬金鐵,就應該是董氏所承受的極限了。 除非橫山防線能再發現新的淬金砂礦。 雖然蘇原他們都沒有徹底搞明白淬金砂礦的形成原理,但橫山城往北,怎么看都不像有淬金砂礦存在的樣子。 此外,單兵戰弩與裝載車的核心部件,哪怕是簡易版的箭陣匣或風陣動力匣,都屬于玄級下品法寶范疇。 其他部件都容易鑄造,但簡易版的箭陣匣或風陣動車匣,每年總共要煉制一萬兩千余套,這也是極恐怖的重任。 黃雙、蘇原、孫干、張雄他們拿到陳海這張目錄,都是目瞠口呆,都不知道該說才好。 …… “這是單兵戰弩還有進一步的改進空間,但這一次的改進,不在箭陣匣,而在弩膛結構及弩箭之上。雖然弩箭鑄造變得復雜一些,但單枚弩箭的重量能控制五兩以下?!标惡Uf道。 “下降幅度這么高?”蘇原、張雄都相當意外。 “不錯,甚至尾翼部位用九級淬金鐵就足夠了……”陳海說道,從儲物戒將新的弩膛結構及新型弩箭秘圖,出示給蘇原、張雄他們看。 陳海這兩三年來,一直想著發展便攜式單兵戰弩能全面取代傳統的弓弩。 目前天機學宮在諸多匠師的努力下,所研制的單兵戰弩,總重已經降到六十斤,有效射程控制在五百步,但要保障射殺力,又要保證任何一名將卒能隨身攜帶足夠的弩箭數在戰場上持續作戰,目前天機學宮是采用八級淬金鐵鑄造三寸長的專用短箭,即便是如此,每一支短弩箭還是重逾兩斤。 這使得想在軍中大規模的裝備單兵戰弩,目前說來還不夠現實。 短弩箭雖然能回收,但從弩膛射出后,最鋒利也是最銳薄的箭簇、棱鋒部位,都會發生嚴重的變形,射程及射擊的精度都完全無法再控制,需要回爐后重鑄。 這個過程中,額外耗外的人工就不說,淬金鐵料本身也額外會有兩三成的消耗。 河西能奪下鶴川郡,是這些年來雙方力量對比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由于陳海一直都有意控制天機戰械及淬金鐵大量流入鶴川郡,而河西實際得到的淬金鐵料供應,要遠超其他邊郡強藩,這使得河西有機會一下子攻陷文湖埠防線,沒有讓鶴翔軍形成拉鋸戰的機會。 也因此雙方力量懸殊,所以河西事前數年所儲備的上百萬支淬金箭在這次戰事里還夠用。 而為了壓制河西的野心,也是為了對趙忠、文勃源表示天機學宮絕不會投附河西,絕不會與董氏勾結謀奪天水郡,陳海率龍驤大營移駐橫山的同時,就是放開天機戰弩及天機戰車對武藏軍的供應限制。 陳海不這么做,苗、越等族以及燕然宮及京郡宗閥也會這么做,畢竟誰都不愿意看到河西有奪取秦潼山的可能;事實上在河西控制鶴川郡全境后,就已經有人暗中供應天機連弩給武藏軍了。 在雙方都裝備一定天機連弩、勢均力敵的情形下,戰爭的形態自然再度發生巨大的變化;雙方都儲備上百萬支淬金箭,可能就只夠一場常規戰事的消耗。 從此之后,勢均力敵的雙方,很可能就會演變成誰都消耗不起的戰爭。 淬金鐵的成本還是太高了。 當然,河西每年能額外從鹿城獲得近兩百萬斤的八級淬金鐵,優勢還是極明顯了,但這時候也需要暫停下來,重新進行蓄勢,以待有朝一日能一舉突破梅山防線,輕易不能給武藏軍糾纏成拉鋸戰的機會。 說到底,也是淬金弩箭經不起長期的消耗。 這時候,陳海通過更改弩膛結構,將弩箭對淬金鐵的需求直接降低到之前的四到五分之一,這個改變自然令人瞠目結舌,不可謂不大。 “半閉合的弩槽,怎么變成全封閉的弩膛了;專用弩箭又怎么變得這么短,這么怪異?”單兵戰弩的半封閉弩槽,變成全封閉的弩膛,大家也都沒有什么在意,但看到秘圖上所繪的怪型弩箭,蘇原等人都嚇了一跳,這結構跟天機學宮此時所孜孜研究的弩箭差太多了。 “或者稱弩彈更合理一些”陳海笑道:“我在漣水任職,卻也沒有閑下來,試制一支單兵戰弩,你們可以試射一下……”他從儲物戒里,將一支長五尺的單兵戰弩取出來,遞給蘇原他們試射。 天機連弩也好,單兵金戟弩也好,核心還在箭符陣,能在極狹小空間產生極其猛烈的束縛氣勁,將尖銳的金屬箭射出。天機學宮這段時間,改良了箭符陣的禁制結構,使得箭符陣產生的束縛氣勁更短促、更強烈、方向性更穩定,但思維還是停留在傳統的弓弩結構上,只想著為保證弩箭射出后的平衡跟鉆透力,箭桿鑄造得狹長。 然而陳海始終是將燕州的箭陣匣,當成地球上的電磁槍或電磁炮來理解的,弩箭射出后的平衡性及鉆透力,完全可以利用膛線來保證,去掉長長的箭桿及結構復雜的尾翼,弩箭實際就變成弩彈,淬金鐵的消耗量也就能大幅降下來。 這個問題,其實陳海早就想到了,他在地球也知道子彈通過膛線產生高速旋轉且保持精準,但問題在于他也不知道弩膛內部的螺旋形膛線,是如何快速而精準的刻出來。 陳海也是最近才將這個問題想透。 而將這個問題想透,單兵戰弩批量裝備龍驤大營,才能成為現實。 橫山以北,諸多河道數年就要變易一次,是沒有形成淬金砂礦的條件,但陳海要實現他所擬定的目標,他所指望的不是去壟斷淬金砂礦,而是源源不斷推出更多、更高級的機關傀儡戰械,讓諸家趕著牛馬豬羊、載著金鐵奇石等物質過來跟他們交易就成。 蘇原親手拿起陳海試制的單兵戰弩,往城外的目標射擊,擊中四百步外從水澤里驚飛起來的一只水鳥。這只水鳥自然不是什么靈禽,體形若鵝,飛起來很是笨拙,在半空中就被射出的弩彈撕成粉碎。 張雄、黃雙等人都能準確估算出這枚弩彈射出后的鉆透威力有多,都面露喜色。 “這種單兵戰弩,我們可以優先向天水軍供應,其他條件都可以談了?!标惡Uf道。 大家這時候才恍然大悟,吳、周、廖三族輕易不會放天機學宮去他們的治地招募青壯勞力,但倘若他們每隔一段時間拿一批單兵戰弩跟他們交易呢?他們在橫山是無法直接冶煉大量的淬金鐵料,但倘若苗氏、越氏以及董氏,也需要裝備這種單兵戰弩呢? “一旦過早傳出去,別家大量復制怎么辦?”蘇原問道。 “沒關系?!标惡PΦ?。 單兵戰弩是要批量裝備下去,就算不出售給別家,別家哪怕是從龍驤大營或偷或搶,搞到單兵戰弩,然后破解內部不算復雜的結構不是什么難事,而高級匠師是能夠手工直接在閉合的弩膛里去刻膛線。 只要有辟靈境修為底子的高級匠師,六識感知及手眼的穩定性,都足以讓他們刻出非常精準的膛線,關鍵問題還是產量。 天水郡擁有辟靈境修為底子的精英,加起來可能也就一兩千人,是天水郡軍政機關的基石,要是不掌握一定的技藝,天水郡能抽調出多少人去機械的復刻膛線? 陳海只要暫時保證拉切法不泄露,別家即便拿到單兵戰弩的圖卷能立刻仿制,產量及成本遠不可能比得上天機學宮。 第369章 兩種傳承 眾人商議著,此時已經十月,寒流已經席卷北面的大地,雪花紛飛,橫山北面的河流湖澤即將全部凍嚴實,年前調拔大量的物資,趕到榆城嶺修筑城寨,是肯定來不及了。 妖蠻前部這時候已經出現在榆城嶺一線活動,很快就會大舉往南襲來;而龍驤大營還有五六千精騎,在樂毅的率領下,還滯留在斬馬嶺西麓,暫時沒有辦法過來。 合適的計劃,是等到來年開春后,雖然到時候洪流泛濫,會將橫山以北的低洼平原沖刷得泥濘不堪,沖刷得到處都是吞噬人獸的沼澤,但龍驤大營到時候能擁有三艘風焰飛艇運送人馬、物資,趕在明年入冬之前,在榆城嶺修造一座堅固的城壘,應該是完全沒問題的。 此外,新式弩膛結構,不僅適合于單兵戰弩,也適合天機連弩。 雖然最為核心的箭陣匣沒有太大的變化,但陳海他們討論,還是決定將新式的戰弩,統一命名為膛弩,以便能與舊式箭匣弩區別開來。 目前龍驤大營所編入的三十架舊式天機連弩,改造相當麻煩,未來一年應該造出三十架新式天機重膛弩,陸續將這一批舊式連弩置換出去。 在天機重膛弩正式推出來之前,舊式連弩依舊是諸宗閥世族爭搶的利器。 天機重膛弩,要保證每一發弩彈能在兩千步射程之外,猶能鉆透、撕開三分之一寸厚的淬金鐵板,將采用三寸長、簇鋒彈尖結構的重型弩彈,特別是簇鋒彈尖部位,將采用八級淬金鐵鑄造。 即便是如此,每一發重型弩彈所耗用的淬金鐵料,依舊只有傳統重弩箭的五分之一。 要是能在一年內完成換裝,龍驤大營所儲存的舊式重弩箭都換成重型弩彈,扈衛營持續作戰時間將能提高五倍,這對作戰潛力的提升,將是極恐怖的。 雖然說閉封弩膛結構,同時會帶來過熱等一系列的問題,結構及cao作也會變得更復雜,弩膛部件需要更高級的淬金鐵鑄造,但權衡下來,也是巨大的進步。 此外,倘若敵軍只是勝在數量龐大,而單兵的防御力又有限,那天機重膛弩就換上成本更低廉的普通弩彈…… 單兵膛弩此時也才算是真正能擴大批量制造的規模了。 天機學宮早就建立工場,制造單兵戰弩,成本雖說很不低廉,雖然說不適應批量裝備龍驤大營,但由于舊式單兵戰弩的性能,還是要比傳統的弓弩優越得多,燕州宗閥世族又多如過江之鯽,天機學宮兩年間所造一千多支單兵戰弩,還是被高價一搶而光,以致陳海在扈衛營也才裝備不到兩百支單兵戰弩。 現在戰弩工場,就直接換新式的單兵膛弩,一年的產量應該能達到一千支。 畢竟單兵膛弩所需要的箭匣陣,符陣經過簡化,天機學宮普通的匠師學徒就能著手煉制。目前天機學宮,將主要的機關傀儡術都放開任匠師學徒研習,唯一的要求就是定期要煉制制式符陣部件上繳。實際這是天機學宮所屬諸多工場突破產量瓶頸的主要手段。 然而即便是如此,最順利的話,龍驤大營明年也就有最精銳的扈衛營一千戰卒,能全部完成換裝。第一到第五營,三萬戰卒完成初步的換裝,至少需要五年時間,這個時間看上去很慢,但要知道龍驤大營完成換裝后,戰力將比河西道衙兵比肩,就可知道這個速度有多恐怖了。 明年在榆城嶺筑城,最終要在妖蠻勢如洪流的攻勢中守住,蘇原、孫干他們還是有些擔憂的。在他們看來,以當前的換裝及準備速度,三年后等各方面準備更充分了,再考慮到榆城嶺筑城,應該會有更大的把握。 …… 張雄、孫干、蘇原他們拿到新式膛弩秘圖,先下去各自準備,黃雙還陪陳海留在城樓上,忍不住問道:“這便是隱脈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