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應對
倒是有些不一樣的。道士進出了官邸,隨后有了徭役一事,具體的不清楚。 道士?難道還和風水運道、道祖三清有關。 沒頭沒腦出了這么個人,到教人摸不著頭腦。 領道士前去的就是白先生。出主意的白先生,原是一秀才。名落孫山失意沒了德行,投靠縣令做了幕右,也就是師爺,定了縣令寡居的女兒。自此被引為親信,在縣衙也風生水起。 聽著耳熟,原是舊人。 白先生?白秀才! 風水運道? 成池有了主意,還要進一步驗證才行。出了茶館,直奔三叔住處。 學院街,和照壁南街相鄰。這是成家早年在縣里的歇腳處,就一進的院子,成家歷年的學子或者考生住在這,縣試時方便些,平日里是空閑著,或交于相熟的船商,租上三五個月的短期?,F在三叔在這歇息,倒也方便。 成池見著三叔成季材,倒也有了意外,眼前的三叔少了倨傲得意,多了溫柔和順,看著和二叔像兄弟多些。 成池見了三叔,知道修堤壩緣由。 截斷文氣! 說是水從文,明河聚著文氣。修堤壩以斷文氣,漲夷縣文風。 “你打算怎么做?” “建圖書館?!?/br> “細細說說?!?/br> …… 飄渺的文氣和實質的善舉孰輕孰重很容易判斷。 縣丞和縣令的交手,就勝了一籌。 三叔聽著很是開心,雖未言語,在成池告別時,身為長輩都送至門口。 不過三兩日,聽說河道的工事停下了。徭役不過才幾日,水工沒建,不過先清淤了,倒是好事。 不難猜??h丞邀人心,縣令不僅不會反對的,反而會支持。就和縣丞不反對先前修堤壩一樣。反對就會名聲毀于一旦,得罪一地的讀書人。 縣令因著進士身份勝了舉人出身的縣丞一籌,壓了這低頭蛇??梢欠磳α?,仕林眾人執筆如刀就對著自己來了。 調子定了,圖書館擬建河邊,臨著明河而建,在原先的打算的壩址移了半里。樓高五成,叫做夷縣書館。 書生往來,縣丞一時聲名鵲起。和縣令并稱雙柱,甚至隱隱有超出的趨勢。 書館有了,書哪來? 大戶都捐了藏書,都是抄本。成池在家抄了幾日,和叔叔們一道。紙筆廢了不少,到破了筆財。停了河工徭役,成池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