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知府來訪
來年清明后,才下過一場小雨,這日正是官員休沐。 成池跟著先生打理院子里八分花田,為著方便做粗布打扮。尚未弄完,聽著知府大人來訪,姑爺著小斯來稟,請成池前去見人。 隨手換了件干凈長衫,略做打理,成池就去見。 穿過花園,走回廊,一路來了廳堂,看著正坐空置,姑爺坐一中年男人左邊,遷就人坐在廳堂右側。 看來是貴,又不那么貴。是貴,所以姑爺遷就人,沒有正坐高堂居于人之上。不那么貴,是因為人也沒有正坐,可能與人禮節的相關,但必然不是直系高官首領。想來那中年男人就是知府了。 想了許多,不過一瞬。 成池上前對姑爺見禮,又稍轉了轉,正對知府躬身作揖,“小子成池拜見知府大人?!?/br> 知府見著比姑爺年長,大耳朵小眼睛,瞧著慈眉善目的。 成池飛快掃了眼知府,粗的一打量,知府也在打量成池。 小郎身形看著文氣又不文弱,精瘦肩背也把衣服撐得鼓鼓的,雙目銳利,可見少年意氣,偏偏又氣質沉穩。 “可是賞石一句神童成池?”知府頗感興趣的問道。 “鄉人厚贊,正是小子?!?/br> 成池名聲主要在常寧及周邊一帶,常寧府人說是鄉人也沒錯,常寧周邊可不算,這里不過成池謙稱罷了。 知府想著,“好個常寧成郎!聲名驟起不叫亂花迷眼,舉止得禮又不卑不亢?!?/br> 知府大人看著認了人,眼里露出滿意,又想再驗證一下,便隨意出題,說,“你因賞石一句而聞名,是個雅致人兒。如今正是春雨下,可能在來一首?” 說罷,知府眼神灼灼的看著成池。 成池想了一息,張口即來,“琴棋書畫花間,風花雪月雅石人;名起賢者人紛至,事后閑懶自比神?!?/br> “好”知府大人笑瞇瞇,“好個雅致神童”,頗有深意的看了成池一眼。 知府贊過成池沒多說什么,和姑爺聊了幾句就告辭了。 成池有些摸不著頭腦,想著知府那一眼像是有事發生,不過看著知府的樣子,想來應該不是壞事。 想不出不想,沒得平白擾人。關于知府來訪一事,成池丟到腦后。 沒過多久,衛昭來信,童子科要舉行,衛昭打算參加,邀著成池高惠一起來京聚聚。 嘿,瞌睡了就遇著送枕頭的。 童子科不是想開就開,這不趕巧了。 周國傳國已經三世,無外憂內患,國家安定。開國之時,民生凋敝,讀書的都不多,哪來神童,還活下來。 前朝都有神童,前朝的前朝更是超級大神童,明公。明公在還不是“明公”時候就成了神童。如今隆德皇帝覺得合適了,就開童子科。 成池這才想著之前知府到訪應是為了這事,官府文書來往有專門的驛站,比一般私人信件快些。 知府下轄的地域出了神童,即是政績,如同那些縣里出秀才,府城出舉人的。而不同尋常的,是神童往往與治世開明有關,與“祥瑞”有關。 本朝出了神童,說明皇帝做的好啊,上天才會降下福澤給世人開智,百姓人家才能讓孩子早早讀書,聽圣人言。 古代但凡出神童的,都是國家昌盛的。 知道怎么回事,成池就安心準備了。 不過五月,布告下來了,童子科來年與明經科、進士科并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