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節
這個時候是京城最熱鬧的時候。 這些人汲汲營營,也無乎是圖個功名。 還有一些人自知學識不夠,中舉無望,就純粹是抱著結識各地名流的念頭而來的。 這些人多是家中富足之人。 他們的心思很簡單。 京城權貴多如狗…… 若是,他們有幸結交到一兩個朝中權貴或是名門望族的子弟,朝中有人好做官,放個實缺還不是簡簡單單的事情?!別忘了,他們現在身上可是有舉人功名的,是可以候補放缺的。 還有一些人沒有門路結識權貴,就把目光落在了貧窮卻有才的舉子身上。 若是資助了這些人,萬一來年這人中了一甲進士,還能虧待他這個恩人不成?! 所以,別看現在還未到會試的月份,但京城也是暗流涌動,已有風聲水起之勢。 李爹和宋松安自然也是閑不住的。 無論是會館還是文會亦或是名士,他們也都沒少去……除了做學問之外,開闊眼界也是必要的。 而趙逢青趙大人,李雁回是知道。 那是楊時元的大弟子,現任吏部尚書,掌管天下官員升遷事宜,是新帝的心腹。 謝越彥是楊時元大儒的小弟子,到了京城,無論如何也都得走上一遭,去拜會一下。這時去,都有幾分晚了,應該剛到京城時就去的。 可李雁回也知道,家里的事兒一大堆,謝越彥那里就只有小海一個人忙碌,確實是抽不出時間。 若是她幫謝越彥招些下人,謝越彥也就能輕松一些了。 只是…… 她怎么覺得哪里怪怪的?! “青珠,你說我該幫忙嗎?!” 李雁回蹲在白雪塔前,看著雪球似的花朵發呆。 “可是小小姐如果不幫忙的話,總不能為這點小事麻煩夫人吧?!” 青珠眨巴著眼睛無辜的答道。 至于大小姐,那是更不可能幫謝越彥的…… 大小姐超級不待見謝舉人的。 不求小小姐,還求誰呢?! “好吧……” “就幫他這一回……” 李雁回似是被青珠的理論給說服了。 若是謝越彥娶親了,這種事情自然就會有人管了…… 他明年就已經十八歲了。 高僧說他十八歲就可以議親了…… 一想到風姿斐然的謝越彥就要成親了,李雁回不知怎么的心中一痛,酸澀不已,就像是要喘不上氣一般…… 李雁回手不由自主的抓向了自己的心口,將那里的衣服抓出一條條褶皺。 她的思緒又飛回到青山綠水間,他打馬向自己飛馳過來的英姿,驚鴻一瞥…… 可是…… 他不可能屬于她…… 更何況,他娘也不喜歡她…… 想到謝越彥的母親,李雁回覺得心陣陣的發涼,心痛的感覺卻好像好了幾分。 “小小姐,您怎么了?!” 青珠見李雁回面色不對,一雙秀眉微蹙,還緊緊的抓著心口的位置,臉色微白,嚇壞了,一疊聲的問。 “無事……” “就是蹲得太久,有些暈……” 李雁回強撐著對青珠露出一個笑臉。 “扶我回去休息一下吧……” “下午人伢子不是要送人來挑嗎?!” 李雁回就著青珠的手站起身,再沒了逛花園的心思,慢慢的由著青珠扶著往回走。 吃過午飯,又小睡了一會兒,李雁回的心情還是很不好。 可當她看到人伢子送來的男男女女之后,自己的那點小心思就顧不上了。 “這……怎么這般慘?!” 李雁回坐立不安的看向坐在上首的鄭大家。 不是李雁回沒見過世面,而是,面有的這些人是真的慘。 一個個瘦骨嶙峋、面黃饑瘦、頭發枯如雜草,雖然,已經清洗過了,也換上了一身新衣衫……可是那幅營養不良的樣子,明顯就是逃難的難民啊。 不是送下人來挑選嗎?! 這些李雁回印象中訓練有素的下人一點都不一樣。 “怎么回事?!” 鄭大家眉頭微顰。 “回夫人……不是我不把好的給您送來……對于我們這種人來說,賣誰都是賣……這里面,后兩排的都是訓練有素的,有幾個甚至是剛剛從犯事的官員府邸買下來的,絕對的上手好使喚……” “至于這幾個……” 一臉富泰的人伢子衛氏嘆了一口氣。 “夫人,您不知道……” “今年沛縣遭了大水,千里洪水過去良田全變成了汪洋,沒吃沒喝……這些人逃難進了京城,想找口飯吃……我是實在不忍心,就在做生意的時候,也帶上他們……讓心善的主家兒給他們一口飯吃……” “唉……” 衛氏似乎是個心善的,說完又嘆了一口氣。 她也知道,這樣沒有經過訓練的又是難民出身的,正經的大戶人家是連看一眼都不會看的。她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念頭把他們帶來了。 能賞一口飯就賞一口飯吧,也算她積德行善了。 眼前這家似乎是剛搬來不久的,怕是急于找熟人好上手的下人使喚,她今天帶來這些難民怕是難入主家的眼了??墒菐Щ厝ビ衷撊绾??她一人人小力薄,也救助不了更多的人啊。 沛縣大水?! 數萬災民流離?! 李雁回驚住了。 第155章 只是與朝堂上的驚雷相比,李雁回那點驚提都不值得一提了。 此時金壁輝煌、威嚴肅穆的大肅朝堂上, 靜得連落一根銀針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朝中重臣們個個面色如土,冷汗直流, 有幾個心理素質不好的,站得搖搖晃晃,看那模樣似乎隨時都能昏厥過去一樣。 朝堂上的氣氛就像是膠水一般, 低沉壓抑、黏實厚重得讓人喘不上氣來。 高高在上的明德皇帝蕭南那滿是老年斑的臉,陰沉得像是能滴下水來一般, 一雙虎目張半闔,眼中精光閃爍, 早年征戰沙場的煞氣有如實質一般從明德皇帝的身上散發出來…… 朝中大臣們嚇得如同鵪鶉一般, 他們已經很多年沒見過明德皇帝那有如殺神般的模樣了。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郢王蕭臨淵去沛縣救災帶回來的一幅畫兒。 那幅畫兒宏闊而精到, 靈動而蒼勁, 一經展開就鋪滿了整個朝堂,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大師之手。 如果是在平時, 他們早就上前賞析贊美一番了。 可是, 現在他們卻裹足不前, 抖如篩糠。 怪只怪這畫兒畫得太駭人了! 千里洪災、生靈涂炭、哀鴻遍野、人食其rou、餓殍千里……這是沛縣大水之后真實而又慘烈的景象,畫畫人憤筆疾墨、虬勁蒼老、一氣呵成畫成了這幅成千上萬人物各俱情態的巨幅長卷…… 站在這幅畫兒前, 眾朝臣只感覺一陣陣眼暈。 郢王蕭臨淵這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啊, 敢把這幅畫進獻給皇上?! 所有的人都戰戰兢兢等著明德皇帝發怒, 朝堂上唯一個還鎮定從容的就是獻圖的郢王蕭臨淵了。 面對大肅昭武皇帝蕭明德的滔天怒火, 郢王蕭臨淵依然那么平靜, 連眉頭都沒皺一下,只是身姿筆挺的跪在那里,依舊用低沉有力的聲音匯報著沛縣受災的情況。 “河南連日暴雨致使上游水位暴漲,多處河堤決口,其中屬沛縣受災最為嚴重,淹滅田土房屋無數,受災災民達數萬之眾……” “戶部雖然撥銀四十萬兩,可落到災民的手上卻不足十萬兩。災民缺衣少食,生靈涂炭、哀鴻遍野、人食其rou、餓殍千里……” “住嘴!” 明德皇帝氣得渾身亂抖,拿著佛珠的手,指著郢王蕭臨淵暴跳如雷。 可郢王蕭臨淵卻仍舊不管不顧跪得筆直繼續沉穩的說道:“災民缺衣少食,生靈涂炭、哀鴻遍野、人食其rou、餓殍千里之真實景象比之這《千里餓殍圖》更甚萬分!” 鏗鏘有力、斬釘截鐵! 高高在上的明德皇帝,目光又落在那幅刺眼的《千里餓殍圖》上,那畫卷上瘦骨嶙峋災民眼中的絕望讓他痛心,恍惚間,他似乎看到那圖上的災民都站起來,凄慘哀嚎著向他一步步走來…… 他就是苦孩子出身。 如果當初不是前朝皇帝昏庸無道,致使天下大亂,天災人禍不斷,讓他們沒了活路,他們也不會起來造反,奪得這天下。 自從坐上這個位子,他就發誓再不讓天下的百姓遭受他那樣的苦難,可是……沒想到……他才在位短短二十多年,前朝的天災人禍就再度重演在他面前,這讓他如何能接受?! 明德皇帝陰側側的目光在朝堂下眾臣的身上一一滑過,看著底下一個個面如土色、沉默不語的眾大臣們,心中又是憤怒、又是失望、又是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