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節
鄭大嫂拍了拍她家夫人的手。 夫人的手冰涼。 鄭大家這才從自已的情緒中回過神來,看著周圍一大堆人都在擔心的看著她,強笑道:“這孩子長得像我認識的一位舊人,故而有此一問。只是我那故人不是這……” 鄭大家在說到這兒的時候,語氣明顯的停頓了一下,驀然,眼中微微發出光來。 “我認錯人了?!?/br> 鄭大家對大家微微一笑,解釋道。 哦…… 原來是認錯人了啊…… 周圍的人解開了心中的疑惑,就不再理會了。 上車的上車、告辭的告辭…… “雁回、靈芝……你們兩個上我的馬車吧?!?/br> 鄭大家笑瞇瞇的招呼著李雁回和李靈芝。 師父有召,做徒弟怎敢不應?! 李雁回和李靈芝抱著各自的小包裹和匣子隨鄭大家上了她的馬車。 李爹自已獨享一輛寬松的馬車,而謝越彥看著自己那無處下腳的馬車,于是更與李爹同坐一輛馬車了。 李雁回和李靈芝還是第一次坐兩匹馬拉的馬車。 這馬車內的空間十分的寬敞。 在外面看平平無奇,除了是兩匹青騾馬拉的,車廂大一點之外,與普通馬車沒什么不樣,可是內里卻另有乾坤。 馬車不但桌椅俱全,竟然,還能燒水沏茶吃點心。 點心都在暗格之中,輕輕一敲,就會彈出來,一點也不占地方。 不說李靈芝看得入迷,就是李雁回都玩得津津有味。 正玩的高興時,就聽見鄭大嫂笑呵呵的問李雁回:“剛才那個謝越彥今年多大了?!” 第122章 若是之前李雁回還覺得鄭大家的情緒反常是她眼花的話,經過一路上鄭大嫂的旁敲側擊, 李雁回幾乎已經可以確定, 鄭大家應該是認識謝母的。 但奇怪的是,鄭大家似乎對謝越彥更加關注。 十個問題里有七個都是關于謝越彥的。 雖然鄭大嫂是旁敲側擊, 讓人幾乎覺查不到她是在套話, 至少小姑李靈芝就沒有覺查到。 但是,李雁回是誰?! 那也是在殘酷的現代社會歷練多年的人,又怎么會看不出鄭大嫂的真實目的?! 再加上, 鄭大家看似閉目假寐, 可是,她的睫毛一直在微微顫抖。 顯然, 根本就沒有在睡覺, 而是在專心聽她們的談話。 李雁回很迷惑。 謝越彥不是土生土長的新柳村的人嗎?! 雖說新柳村的村民大部份都姓李, 但是,幾十年前的戰亂, 新柳村也涌進許多外鄉來的難民。這些難民在亂世結束后,一大部份選擇回了原籍,還有一小部份則選擇留在了新柳村,結婚生子繁代衍后代。 所以, 李雁回一直以為謝越彥是土生土長的新柳村人。 可看鄭大家的反應,謝家應該是后搬來的才對。 她和小姑李靈芝都太小,謝家是什么時候搬過來的?!她們根本不知道, 那個時候, 她們都還不記事呢。 鄭大嫂最后看實在是打聽不出什么了, 也就只能做罷了。 這也是沒辦法。 李雁回才十三,太小了。 李靈芝雖然大一點,可是,畢竟是個女兒家,又哪里能得那么多別家的消息?!又不是三、四十的大媽嬸子?! 鄭大嫂不再發問,只是拿東西給李靈芝和李雁回吃。 小姑別看瘦削,可是,這身體素質可比李雁回好多了,在馬車上依舊能吃能喝,一路看風景看得不亦樂乎,李雁回則暈車暈得難受。 看著鄭大家閉眼似是睡覺了的樣子,睫毛不再顫動,這下連李雁回也搞不清楚,鄭大家終究睡了沒睡。 頭暈目眩的李雁回只能帶著滿肚子的疑惑,昏睡了過去,一路直到新柳村。 …… 新柳村再一次沸騰起來。 老李家的那丫頭走了大運,拜了城里一位特別有名氣的剪紙大師做師父。 嘖嘖…… 那通身的氣派。 出門有雙馬馬車、有管家、有下人……那下人都穿著一身綢緞,穿得比他們都好……李靈芝這丫頭可要翻身嘍…… 以前還瞧不上人家老李家的丫頭,嫌棄人家長得不好、性格不好、懶還刁鉆……可這女大十八變……現在的李靈芝,可是他們高攀不起了…… 一言一行哪里還像是個農村土丫頭?! 比地主家的小姐還講究呢…… 聽說那一盒盒的都是她師父替她徒弟給李家準備的年禮,種類又多又全。 都是大戶人家才會備的禮節呢。 還有那些各色布匹。 上好的松江布,勻細堅潔,久洗不褪色,一匹布比普通白棉布價格高出一倍以上。 他們這些人一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穿上一回松江布制的衣衫。 至于綢緞更是晃花了他們的眼,雖然他們不太懂綢緞,可是也一眼能看得出來是好物件,非那些為了裝闊買得便宜綢緞,穿在身上跟紙衣似的那種可以比擬的。 這樣的綢緞,別說給他們穿,就是摸一下都覺得是罪過。 新柳村的村民們無論是羨慕嫉妒還是后悔,有一條卻是他們公認的,那就是……李家真的不一樣了…… 與外面村民們熱火朝天的激動和好奇不同,李奶奶面對鄭大家簡直是束手束腳,心中激動不安。 李奶奶這一輩子也沒有見過像鄭大家這樣有氣度的人,在鄭大家面前,一向強勢的李奶奶不自覺的就氣弱起來。雖然,鄭大家已經表現得十分友善,淺笑晏晏,可是李奶奶還是很緊張。 不安的則是…… 她沒有想到,靈芝這孩子竟然真的成功了?! 當初,她一門心思的要去學剪紙拜師,在家作天作地。 她是她的老來女,她自然是偏疼她的,全家人也因為她小而讓著她,養成了一副說一不二的性格。 小時候不好管,長大了就更不好管了。 李奶奶沒有辦法,只得由著她。 但是,她根本就不看好靈芝。 人家可是給先朝太后獻過壽禮的人,怎么可能收你一個平平無奇的農村小丫做徒弟?!就你有天份兒?!天下有天份兒的人多了?!怎么沒看人家鄭大家收徒?! 你去就能收了?! 靈芝又不是雁回! 可現在,李靈芝真的拜師成功了。 李奶奶一時心中糾結極了。 “您不用這么快回答我,我就住在清水縣城的君再來客棧里。如果,您想清楚了,派人去客棧找我就行?!?/br> 鄭大家也知道這種決定不好下,所以,她也不催促。 留給時間,讓李家好好想一想。 李奶奶點頭不止。 鄭大家想帶人告辭,可李奶奶說什么也不讓走。 愣是殺雞宰鴨弄魚的做了一大桌子菜,李雁回本來還擔心鄭大家不會留下,怕她吃不慣農家飯。 可是,鄭大家卻一反常態的留了下來。 李雁回眼睛都瞪圓了。 她在丹嘉城和鄭大家相處的這半年多來,是親眼看到鄭大家是如何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留在農家吃農家飯?!李雁回根本無法想像。 可鄭大家都答應了,自然是不會悔改的。 大伯娘、二伯娘做菜,學哥、小叔殺雞宰鴨、李雁回和李靈芝也鉆進了廚房給鄭大家做幾樣她平時愛吃的菜,萬一真吃不慣農家菜,總不能讓鄭大家餓肚子不是?! 太過忙碌的李雁回沒有發現,一向和鄭大家形影不離的鄭大嫂不知何時離開了鄭大家的身邊,并遲遲沒有歸來。 席面上,鄭大家每樣菜都嘗了嘗,然后,就以天色太晚為由,告辭去了清水縣客棧。 李家人將這一行人送出大門時,李雁回才再一次看到鄭大嫂出現在鄭大家的身邊。 鄭大嫂的眼睛微紅,像是剛哭過了一般。 李雁回心中好奇。 可是,鄭大嫂已經扶著鄭大家上車,車簾放下后,李雁回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全家人目送著鄭大家的馬車消失在夜色之中后,沒有人回屋休息,都聚到了上房,討論其李靈芝是不是要拜師的問題。 大家心里都又是激動又是忐忑,因此,臉色頗有些好看,都是一言不發。 大人都沒說話,李雁回這個小輩的就更不會說話,她就是眨巴著一雙漂亮的杏眼,眼巴巴的看著坐在上首的李奶奶和李爺爺。 李爺爺在吃飯的時候,因為鄭大家是女人,家里幾乎所有的男人都避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