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節
李雁回做菜的時候,李靈芝就會從房間里出來,給李雁回打下手,并且,用心的學習李雁回做菜的方法。 這在以前,李雁回根本就不敢想。 想當初,李奶奶讓小姑和她學女紅,小姑還要三催四請,心不在焉,完全是一幅敷衍的態度。 現在,竟然如此主動?! 對上李雁回不解的目光,李靈芝淡淡的說:“鄭師傅喜美食!” 明白! 小姑這為了拜師,可真是拼了! 不但要剪出一幅她最滿意的作品帶去給鄭師傅看,還要學習美食做法……為了什么?!這還不容易猜???自然是為了討好鄭師傅。 據錦繡繡坊金掌柜所說,關師傅為人孤僻,已多年不收徒了。 只是生性喜愛美食。 讓李靈芝可以在這方面多下下苦功。 李雁回覺得挺好理解。 鄭師傅做為一個為前朝太后祝過壽的大師,在新朝如果還高調,那真是離死不遠了。 低調才能活得久…… 低調才是王道…… “我覺得一個熱愛美食的人,她的心胸一定是寬廣包容善良的,不會是個不好相處的人。只怕是她的一生奉獻給剪紙和美食還來不及,哪有時間搭理外人?!” “是剪紙不吸引還是美食不好吃?!” “浪費時間!” 李雁回歪著頭和小姑李靈芝分析著鄭師傅的性格。 “嗯!我也是這么認為的!”,小姑李靈芝點點頭。 所以,她不但要剪出一幅最滿意的作品帶去拜師,她還要學一道美食帶去。 至于拿什么美食去…… “這個艱巨的任務就交給你了……” 小姑李靈芝眼睛眨都不眨的盯著李雁回做菜的動作。 “又是我???” 李雁回一指自己的鼻子,滿臉的無奈。 她有一種她小姑是她上司的錯覺。 “不是你,是誰?!” 小姑李靈芝說的很肯定。 李雁回就明白,她這是沒跑了…… 望著小姑認真學習的側臉,李雁回突然有一種這輩子都逃不出小姑魔爪要被她壓榨的錯覺。 她也想有這么個人可以幫她解決一切煩惱…… 羨慕…… 李雁回心有戚戚。 “你今天做的是什么?!看起來不像海鮮……”,小姑李靈芝在灶臺旁邊看了半天了,滿心疑惑。 “這是rou魚!” 李雁回一邊回答著,一邊手不停的往沸騰guntang的水中下rou魚。 “rou魚是什么?!魚嗎?!” 看起不像啊…… 李靈芝眼睛里全是問號。 “這不是真的魚。吃了好幾天海鮮了,夜宵給你們換換口胃。這是用豬rou打成rou泥,一條條的在水里面燙熟了的一種小吃……” 李雁回見李靈芝真的感興趣,就詳詳細細的為她介紹rou魚的做法。 “你也可以叫它搓搓魚?!?/br> 李雁回說著的時候,板上一整板的rou泥都已經下入鍋中,rou魚在水中滾了兩滾就全都浮了上來,一個個胖乎乎,潔白而略帶微紅,還真像一條條小魚…… 李雁回手腳麻俐的將rou魚都撈起,放上早已熬好的鮮湯。 湯汁澄清味美,略帶酸辣。 再放入紫菜、榨菜絲、蝦皮、蔥花、香菜?!?/br> 紅紅綠綠煞是好看。 李靈芝沒忍住偷吃了一口,味道又鮮又美,還很有嚼勁…… 她的眼睛一下就亮了。 好吃! 就它了! 等拜師那天,她就帶一碗rou魚去,看鄭師傅能不能吃出來是什么做的…… …… 第114章 丹嘉城府學, 以文昌書院、白鹿書院、守仁書院三大書院最好。 其中文昌書院是官學, 位居丹嘉城最中心的位置, 靠近孔廟,寺廟林立, 能進文昌書院讀書的學子非富即貴。 白鹿書院以及守仁書院則為私人書院,分別在丹嘉城的東城和西城。白鹿書院環境清幽、儀羽臺閣、青山懷抱;守仁書院則山環水合、幽靜清邃、古木蒼穹;各有特點。 論實力,這兩家書院其實是在伯仲之間, 都有著名的大儒坐鎮學院,而兩名大儒的個人風格又影響著整個書院的風氣。 白鹿書院坐鎮的大儒是朱漢民。 大肅元年狀元,曾入翰林院做過幾任翰林, 后辭官醉心于著書。 先后曾著有《語孟解》、《書齋記》、《遵堯錄》、《臺衡錄》、《二程龜山語錄》等。 晚年則致力于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材。 白鹿書院是他一手創辦的。 因其酷愛在朱明洞南的釣鰲石澄心靜坐, 研習學問,故而, 他門下的白鹿書院學子也都如他一般, 喜鉆研學問。 李雁回聽完李爹的介紹,覺得白鹿書院的學子應該都是學院派的,喜歡做理論研究的那種。 “那守仁書院呢?!” 李雁回聽得津津有味的。 她想知道守仁書院有什么不一樣, 讓前三名都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守仁書院。 案首選擇了守仁書院也就算了,現在,連第二名、第三名也都選擇了守仁書院,李雁回覺得她如果是文昌和白鹿書字的山長, 八成胡子都要被自己氣得掐掉了。 “守仁書院啊……” 李爹瞇了瞇眼睛, 嘴角微挑。 守仁書院坐鎮的大儒叫楊時元。 雖然, 楊時元是大肅二年的新科狀元, 可是,他在入仕的十幾年一直簡在帝心,晚年更是被封為文淵閣大學士。 楊時元告老還鄉之后,就在丹嘉城辦了這家守仁書院。 守仁書院與白鹿書院不同的是,從守仁書院出來的學子大部份都會進入官場。 “世俗之書,進取之業……”,李爹緩緩道。 李雁回頻頻點頭。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嘛…… 可以理解。 看到李雁回似乎理解偏了,李爹又急忙解釋道。 “但守仁書院也并非只重視學生科舉利祿之途,它更重視學生的道德品質的培養……楊大儒經常說‘賢人之學,由教而人者也,人道也……’,守仁書院是把德育教育放在了最為重要的位置的?!?/br> “孝友信睦、公廉正直……” 李爹還在緩緩的介紹著守仁書院的院規院訓。 李雁回卻覺得這守仁書院怕就算是不重視學生們道德品質的培養,也會有大批的學子哭著喊著要進守仁書院的。 還有什么比出自一位簡在帝心的大儒門下更重要的?! 這是人脈??! 官場什么最重要,自然是人脈。 同為守仁書院出來的,自然要同氣連枝。 同科同年尚覺親切,又何況同在一個書院呢?! 難怪,這守仁書院能一口氣吸引了謝越彥、李爹和宋松安三人呢,這三人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踏進官場的。 李雁回覺得文昌書院這個官學還滿可憐的。 夾在學院派的白鹿書院和實用派的守仁書院之中,怕是很難收到好學生吧?! 李爹瞥了李雁回一眼,“文昌書院怎么說也是官學,里面名師大儒如云,只能說各有各的好……你以為非富即貴就不是人脈了嗎?!只不過,寒門學子擠不進去罷了……” “哦……” 李雁回吐了吐舌頭。 別人她不知道,但是謝越彥,她可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