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李家大伯似乎沒有想到這里面居然還有自己的事兒,他的手抖了一下,渾濁的目光看了李雁回良久,最后,才沉默的點了點頭。 大伯娘就坐在大伯不遠處的椅子上,見丈夫竟然同意去找相熟的木匠,激動得繡花針扎到手都不感覺到疼。三年了,丈夫終于又愿意接觸和木工有關的事情了。 “還得麻煩大伯監工,務必要做得和爹爹畫兒上的一模一樣?!崩钛慊赜纸o大伯找了個活。 這一回,李家大伯點頭的速度明顯比剛才快了。 “可是現在外面這么冷……”,李奶奶面色憂慮。 昨天還下小雪呢,這么冷的天,若真是在外面住上幾天,非凍病了不可。 “在東屋吧!東屋沒人,是有些涼,可是又比外面強多了?!?/br> 說話的是李雁回的小叔。 東屋預備給小叔做新房的。雖然家里還沒有為小叔訂下人家,但屋子是早就已經準備好了的。因為平時也沒人住,因此,一向是不怎么燒的。只有怕凍壞了房子,才偶爾會燒一下。因此,比較寒冷,但比外面那是要強上很多了。 倒是一個很適合的地方。 畢竟二月的天氣絕對不會比現在熱到哪兒去,倒是和東屋的溫度應該差不多。 只是一開始,不能直接就這么冷,還是得讓老爹慢慢適應。 “所以每天還是要燒一次的……”,李雁回說。 “這交給我!我來燒!”,小叔為能搶到活而開心不已。 另外,老爹的營養問題也得重視起來。不過,這個話題不適合現在說。 唉……算了,飯要一口一口吃,事情也要一件一件來。 第一件……就是先讓老爹把考棚畫出來。 眾人領了活,就各忙各的去了。李靈芝和二伯娘又不知躲到哪個角落里去偷懶了。李爹則轉身去了書房,所有人都在等他的這張畫紙呢,他可耽誤不得。 雖然,李爹也不知道這個監考棚能否幫助自己,但是……雁回說的對,總要最后試一試才甘心。 李爹在書房聚集會神的畫考棚,李雁回也沒閑著,她鉆進了廚房。 早上的那頓飯,讓李雁回終身難忘,偶爾吃一次可以,若是天天吃,李雁回只覺得眼前發黑。再加上她老爹瘦得那樣,也需要營養。她得想想弄點什么吃的,給李家人改善一下伙食。 走進李家廚房,最先印入眼簾的就是兩個傳統的火灶,土灶上面有著很明顯的煙熏火燎的痕跡,每個灶上都有一口大鍋,蓋著厚重的木制鍋蓋,還微微冒著熱氣。里面應該是溫著的熱水。 李雁回試著拿起鍋蓋,發現吸了水汽的木制鍋蓋沉得簡直無法想像,她只好用推的,才勉強推開了一條縫。 這具身體真的需要鍛煉了,一個鍋蓋就讓她累得氣喘吁吁的,簡直就是個渣兒! 農村的大鐵鍋真的很深,借著水汽,李雁回得出了這么一個結論。將鍋蓋推上,李雁回滿廚房的找了起來。半缸雜糧、半袋黃豆、一小堆白菘、半盆雜糧饃饃、一小袋子干蘿卜條、半串干辣椒、半缸大醬……調料也只有鹽……油就只有一丁點兒葷油,真的是一丁點兒,只有手指甲蓋那么大,在油罐里可憐巴巴的…… 而滿屋唯一的rou食就是一包用油紙包裹的小魚干而已。 太窮了。 李雁回又嘆了一口氣。 一個農家若是想要供出一個讀書人,真的是千難萬難,刮油吸髓一般。 李老爹五歲入私熟,每年的束脩就是得三兩銀子,再加上四季節禮、兩壽禮,一年總共得六兩銀子。這些還沒有算筆墨紙硯所耗的花費,而這些才是大頭,如果上這些,李老爹一年得花費二十兩銀子。 而李老爹讀了十三年,李家將近花費近三百兩。 這對李家來說,不得不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原本李家也是有近幾百畝田地的殷實人家,可是為了供李老爹讀書陸陸續續都賣了出去,現在就僅剩下幾十畝薄田了。 在這種情況下,李家還咬著牙決定再讓李老爹試一次,真的不容易。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在古代如果底層的人想要改換門庭,那就唯有讀書這一條路。這也是雖然供一個讀書人很難,但每年的科舉考試卻還是有那么多寒門學子的原因。 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別想李家還能有什么好吃的了。 李雁回又翻找了半天,最后也沒有再找到其它什么好東西。雞蛋什么的,估計李奶奶早就已經鎖在了廚柜里。最后,她決定做一碗蘿卜黃豆小魚干。 李雁回拿出兩個粗瓷黑碗,又抓了一把蘿卜干和一把黃豆分別放在兩個碗里,從鍋里舀了一瓢熱水倒入兩個碗中……她要泡一下蘿卜干和黃豆。 將它們泡軟,這樣和小魚干一起燉起來才好吃。 不過,要補充營養的話,也不能靠小魚干,那才有多少油水?!李爹那么瘦,得慢慢補。最好是喝點骨頭湯、雞湯什么的,又有營養又好吸收。 只是,無論是骨頭還是小雞都得用錢來買才行。 這些錢,李雁回是不打算讓李奶奶花錢的,不為別的,李雁回不想再節外生枝而已。 拿出錢來讓李爹再考一次,已經是大伯、二伯和小姑最大的讓步了,還想讓他們拿出錢來給李爹增加營養,那是想都別想! 原主其實除了她親娘留給她的嫁妝外,她還偷偷的攢下了幾十兩的私房錢,那是她做繡品的錢。 這些錢,李奶奶從來都不收的,讓她自己攢著。在李奶奶看來,李雁回還這么小,手上都沒勁兒,一個月能做幾件繡活, 但是對于大房家的,無論是大伯母、還是梅姐兒做的繡活,她都是要收上來七成的。 原主是個極其精明的,她賣繡品的時候總是和李爹一起。李爹一介書生怎么好意思進繡紡,都是在外面等的。所以,李雁回繡了什么、賣了多少錢,他一概不知。 李雁回也總是說,她身子太弱,精力有限,繡不了什么好的,頂多繡幾方帕子,賣個十幾文,買些香膏和零嘴用用。 但實際上,李雁回賣的最多的不是帕子而是荷包。她的繡活十分的漂亮,雖然因為年齡小,還不能盡展蘇氏針法的精髓,但只是寥寥幾筆,也足以笑傲整個清水縣了。 一個荷包,她可以賣上五十文。 每次賣完后,她總是會拿出一些給李奶奶買點不值錢的小玩意,來討得李奶奶的歡心。剩下的她就給自己偷偷買些糕點,再剩下的就都自己攢了起來。 李雁回盤算著,時間不等人,李爹還有一個月就要考縣試,她沒時間賺錢給李爹增加營養了,只能先動用這筆私房了,等日后,她賺了錢了,再給她補回去。 不管怎么說,這錢也是人家原身一點一滴的攢起來的,萬一哪天李雁回又突然回來了,她可不想被人家罵小偷。 雖然,她也知道李雁回很有可能是回不來的。 整理好了下一步的思路,李雁回拍拍手上的灰,黃豆和蘿卜干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泡好的,她決定去看看李爹畫得怎么樣了……說實在的,她對古代的考棚很好奇啊。 …… 第5章 書生謝越彥 “爹,你的考棚畫好沒?!”,李雁回手里端著一壺熱茶,一邊問一邊推門而入。 門推開后,李雁回傻了。 什么時候李爹的書房里多了一個外男?! 一眼掃去,俊美的側顏,站得很隨意,然而看起來卻有種說不出的光華氣韻收斂其間。此時他正抬首,向她頷首示意,薄唇微勾,眉眼帶笑,端得是一位讓人賞心悅目的謙謙君子。 電光火石間,李雁回想起來了,這是隔壁的書生謝越彥。 和他爹一樣也是書生,今年剛剛十六歲,二月份也要一起下場考童生的。 謝越彥自幼聰慧至極,在讀書上頗有天份,是李夫子心頭第一得意的學生,直言此子日后不可限量。 學問好、人又極是溫柔謙和、樂于助人,因此,謝越彥在村里的人緣非常好,簡直可以說是是她們新柳村響當當的一枝村草。不知多少大姑娘芳心暗許,將他當成如意郎君。這里面也包括李家的小姑李靈芝以及李雁回附身的這個原身。 原身雖然心比天高,一心想當官家小姐,日后嫁入高門??墒窃诶畹鶎以嚥恢械那闆r下,她也就漸漸的將目光放在了潛力股謝越彥的身上。 李爹是愛書之人,愛好也非常的雜,當初她娘下嫁之時,為了投其所好,買了許多的書當嫁妝。以至于李爹的書房非常的大,滿滿四面墻全都是書,各種書籍都有……最多的還是科舉用書,像是什么四書五經注解、各種名師大家注解之類的;也有一些游記話本、農田水利方面的書;甚至一些孤本古籍都有…… 其實若真論起來,李家最富有的人應該是李爹。 他這滿滿一書屋的書,其價值不下幾千兩。 不過,李老爹可從沒有想過要賣掉他的這些寶貝書,這些書都是他的珍寶。 賣掉讀書人的書,就和革掉他們的命沒什么兩樣。 因為李爹書多人好,因此,隔壁的書生謝越彥總愛上李爹這里借書。一來二去的,就被李雁回給盯上了,經常有事沒事兒的出現在謝越彥的面前,找各種借口和謝越彥搭話。 原身還覺得自己做得天衣無縫,但就現在的李雁回看來,簡直羞得臉都要紅了,無地自容。 太直接! 簡直就是司馬昭之心,明晃晃的掛在臉上!偏偏她自己還自我感覺良好! 也不知道這謝越彥有沒有發現原身的小心思。李雁回心里暗暗祈禱這謝越彥就是個只知道死讀書的書呆子,對些女兒家的心思一概不知才好。 脹紅了臉,李雁回手忙腳亂的就想要帶上門退出去。 “雁回?!我畫好了,你來看看!” 李雁回想退,可李爹卻非常熱情的招呼李雁回進去。 這就很尷尬了…… 李雁回的腳抬在半空,收也不是、退也不是。她抬眼向謝彥望去,卻見謝越彥的目光重新落回手中的書上,似是外物的一切都不入心的入定模樣。 李雁回心里偷偷的松了一口氣。 是原主喜歡你的,不是我喜歡你的…… 給自己做好了心理疏導,李雁回收回目光,大大方方的抬步邁進,將茶壺放在了書桌上,也不看謝越彥,就站在李爹的身后‘欣賞’起了李爹的“大作”。 還別說,李爹畫得還真不錯。 雖然只是黑白的水墨畫,但是,相當的逼真。至少,李雁回看到這個考棚后,就對該如何在家里蓋考棚,心里有點數了。只是…… “爹,你畫的這個考棚……” 李雁回咬了咬嘴唇,不知該不該說。 “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妥?!”,李爹疑惑。 “不是!我就是覺得爹你畫的這個考棚太新了??h里的考棚怕都是殘破不堪的吧……”,李雁回指著李爹畫的考棚說道。 李爹畫的這個考棚也太……結實了,他們縣不算窮縣,但縣里的考棚可是十多年沒有翻新過了,會有這么好嗎?!會不會是殘破不堪的會漏雨什么的?! 李雁回也只是有這個猜想,但她沒見過真的,也只能眨巴著大眼睛巴巴的看著李爹,想從李爹那里得到她這個猜測是否正確的印證。 結果,她看到李爹清瘦的臉上浮現出了茫然的表情。 什么情況?!李雁回一臉懵。 “咳……爹一到考場就……,只記得考棚應該是這個樣子的,但具體是不是殘破不堪的……”,李爹吃力的回想,可無論怎么想,考棚的模樣都像是蒙上了一層白紗一般,朦朦朧朧,就是無法清晰的呈現在他眼前。最后,在李雁回不可置信的目光下,李爹將頭扭向了謝越彥,求助道:“謝家小弟,你可知否?!” 這下李雁回不看謝越彥也不行了。 謝越彥聞言從書中抬起頭看向他們,明顯愣了一下,隨后他笑著點點頭,先將手中的書愛惜的放回書架,然后邁步來到李爹的書桌前,一股清淡的書香伴著謝越彥的走動飄到了李雁回的鼻間。